誰說寫基層籃球只能述說「一生只有一次」的故事?聊基層籃球也可以很Hardcore!
Broadcaster阿喆斜槓當Podcaster,要帶給你最客觀精闢的台灣學生籃球分析。從球員技術發展、各級賽事動態,到選秀報告觀察,都可以在這裡一手掌握。不定時的球員與教練訪談,更能讓你洞悉學生籃球第一線的酸甜苦辣。
收聽Podcaster阿喆,一同關心台灣基層籃球吧!
👍追蹤、按讚阿喆的社群媒體:
https://www.instagram.com/broadcaster_ache/
https://www.youtube.com/@BroadcasterAChe
🏀合作邀約歡迎來信:
jerome940057@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誰說寫基層籃球只能述說「一生只有一次」的故事?聊基層籃球也可以很Hardcore!
Broadcaster阿喆斜槓當Podcaster,要帶給你最客觀精闢的台灣學生籃球分析。從球員技術發展、各級賽事動態,到選秀報告觀察,都可以在這裡一手掌握。不定時的球員與教練訪談,更能讓你洞悉學生籃球第一線的酸甜苦辣。
收聽Podcaster阿喆,一同關心台灣基層籃球吧!
👍追蹤、按讚阿喆的社群媒體:
https://www.instagram.com/broadcaster_ache/
https://www.youtube.com/@BroadcasterAChe
🏀合作邀約歡迎來信:
jerome940057@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YouTube上同步上架影像化節目,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前往「轉播人阿喆」頻道收聽🏀
Podcast阿喆第五集上線!睽違1個月的影像化專題,這次依然非常榮幸邀請到Shoot 360的訓練總監David與我們對談。
本集節目我們繼續聊到籃球的另一項基本技術-「運球」,進行技術面和結構面的檢討。運球能夠創造更好的進攻空間,也能引領球員銜接更多的進攻動作。然而台灣許多球員在運球層面的卡關,讓他們始終無法突破眾人所期待的進攻上限。究竟台灣的運球訓練反映出哪些問題?運球訓練是否存在「黃金期」?如今幾名新生代的職業球員,David對他們的運球動作又有什麼樣的見解與期許呢?
00:32 前言
01:02 歡迎David回到節目!
01:18 為何討論運球?
-----------------------
03:03 運球問題觀察
04:07 運球反映的結構性問題
06:33 運球教學現場實務
09:01 齊頭式平等or適才適性
12:30 籃球養成的外部因素
16:24 過早專項化與媒體效應
18:03 過早專項化之運球訓練差異
21:11 小規模訓練與比賽情境
24:55 比賽情境演練的重要性
28:57 運球訓練與明星模仿
35:11 運球訓練與判斷養成
36:55 運球訓練與受限防守情境
38:30 基層長人的運球養成困境
39:48 運球有養成黃金期嗎?
-----------------------
44:27 運球案例分析
44:53 案例分析1-蘇士軒
51:55 案例分析2-陳范柏彥
56:05 案例分析3-盧峻翔
1:00:03 結語-運球之於球員上限
👍追蹤、按讚阿喆的社群媒體:
https://www.instagram.com/broadcaster_ache/
https://www.youtube.com/@BroadcasterAChe
🏀合作邀約歡迎來信:
jerome940057@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