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ie曾旅居新加坡,出海前的她處於極度 FOMO 與過度忙碌的狀態。海外生活從一場逃出框架、追求自由的旅程展開,然而旅程的尾聲,卻因為人生的重大變故,將她推入一段迷惘與模糊的低潮期。海歸後,她走上一條持續探索自我與重新詮釋自身特質的路。十年過去,回頭看那段卡住的時光,她說:「我沒有壞掉,只是系統需要更新。」我一直很欣賞 Cathie 總能用中性的語言,取代那些帶著批判性的自我對話。與她的每一次交談,總讓我感到療癒,也看見成長的可能。
郭子慢慢Instagram
IG:
https://www.instagram.com/kuosdesign/
Cathie 絡設計社:
官網:
https://iroridesign.com/
🕘 時間軸 Timeline
(05:09) 懷念那個沒有框架的自己
(07:32) 出海前的極度FOMO
(10:06) 帶著逃離台灣的心前往新加坡
(12:01) 工作與社會創新的碰撞,引發本質反思
(12:33) 家人意外離世,人生開始遇亂流
(13:23) 心很大的20歲時期
(15:26) 海歸後的困惑:知道不想要什麼,卻說不出想要什麼
(18:49) 身處模糊與卡住之中,設計練習也變得遲疑
(24:00) 「感受到累」其實是種提醒
(24:21) 柏油路vs泥濘道路,難度不同,要允許自己慢走
(26:20) 卡住不是壞掉,是系統在等待更新
(31:13) 面對低潮,靠最routine的事累積真實感
(33:49) 不是移除特質,而是學會善用它們
(40:35) 自我探索如同reframe與synthesis
(43:27) 找到可以鬆動的地方,像是自我原型測試 prototyping
(46:21) 海歸的文化落差,其實是內在認同的轉變
(53:24) 海外經驗讓人更能質疑「理所當然」
(55:17) 不卑不亢:不自我膨脹,也不過度貶低
(01:01:06) 設計師也拜託當個普通人
(01:02:53) 在工作中做自己與同理別人之間找平衡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