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 Kuma,這是我 Gap Year 期中分享會的 Podcast 版本。從創業、投資圈、特助,到卡住的人生。我不確定這段經歷有什麼價值,但如果你也曾經懷疑過自己是不是個怪人,也許你會理解我說的那些感覺🐑
-------------------------------------
分享時間約 60 分鐘,更推薦去 Youtube 看搭配簡報的影片版本呦!泡杯茶,聽我慢慢說故事
------------------------------------
我一直覺得這個世界上,有一群人他們看起來沒什麼問題,履歷漂亮,能力不差,但就是—心裡怪怪的明明應該要覺得「這樣就很好了吧」,但又有一種不安定感,好像不是這樣。有時候,甚至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太難搞 😅
我把這群人叫做「牧羊少年」。如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主角,心中有一個嚮往,卻說不太清楚。因為內心太誠實了,誠實到沒辦法說服自己過一種不相信的生活,生活好像因此卡住了。這支影片是我自己的故事,也是一個還沒有答案的過程。
從創業、創投、遠距工作、特助,每一段都可以說得合理,但我其實一直在卡住。如果你看完之後,有一點共鳴,或想說點什麼,歡迎留言,也可以私訊我。我想知道你在哪裡,因為我相信—這世界上真的有一群牧羊少年們
Stay Tuned, Let's See✨
▸ IG|@kumaku.diary
▸ Youtube|Kuma深夜日記
▸ Email|kumacyku@gmail.com
▸ 電子書即將連載|《寫給二十世紀的牧羊少年》coming soon
最近又回到沒有什麼力量的狀態
手上有一些 to do list,但是不想要去做
-
這個感覺是憤怒、厭煩、還是純粹對於生活沒動力呢?
其實我也不太清楚。我決定把 Podcast 當成樹洞,把腦海裡的絮絮叨叨給記錄下來
📍這週記錄三件事:
・倒數一個月,準備出發西班牙朝聖之路了。第一次模擬試走 12公里,腳很痠,但也走出新的想法
・一對一重訓,發現自己過去從沒使用過的肌肉(原來之前都是其他肌肉的代償)
・完成書評《好久不見,靈魂伴侶》,也開始練習「有立場地說話」
每件事都還在進行中,但也像一塊塊剛點起的小火光。身體有感覺,文字有重量,生活開始有一點點不同了。
📆 2025.04.20|聲音週記 Week 5🎧 每週更新|記錄生活・練習觀察
📖 這週記錄三件不太相關的事:
・股市大跌,我發現我焦慮的不是錢,而是「我到底想怎麼跟金錢相處?」
・古箏課很想逃,最後我選擇坦白:「我現在只想快樂地彈琴」
・收到朋友訊息聊畫畫,我也重新意識到:畫畫不一定要畫得好,而是想表達、正在畫
這三件事都有個共通點:
每天的小事,都幫助我們更理解自己一些些 😉
📆 2025.04.13|Kuma 深夜日記 Vol.4
🎧 每週日更新|聲音週記・生活觀察・創作片段
📖 這週我想記錄三件小事:
在鉤針課上被全班注視,我笑著說「我很自在」;
為了購物節眼花撩亂地比價,卻想起深夜擦鞋子的快樂;
四天連假哪裡都沒去,卻覺得剛剛好。
它們讓我發現一件事——
我好像越來越能用自己的方式過生活了。
📆 2025.04.06|Kuma 深夜日記
🎧 每週日晚間更新|聲音週記・生活觀察・創作日記
Murmur Time: 這週感覺 Podcast 錄起來好像比較沒有感覺。還在思考說,這樣比較「沒有感覺」的時刻也值得紀錄?還是應該隨興而至,有 feel 時再錄比較好?hmmm...
✏️ 這週記錄三件小事:
一次地震後的緊張、一次跨越十年的壘球重聚、還有一個在山林中冒出的搬家念頭
它們讓我想起:很多時候不是不能做,而是我們習慣把重要的事放到「有機會再說」裡。
🔸 本集內容:
- 緬甸泰國地震後的焦慮:想說的話不能等
- 「你約我就出來啊」:沒有有機會,是你願不願意
- 搬去橫山的念頭:生活越簡單,我越懂自己
希望我能練習察覺自己真正重視什麼,也更溫柔地對待自己珍惜的事情
📆 2025.03.30|聲音週記,每週日更新
這週,我終於動筆寫下人生第一本書,也試著重新整理生活的節奏。
從創作的初衷、寫作方式的轉換,到調整日常生活步調,我一邊摸索、一邊記錄。
這集也是我的 Podcast 正式轉向「聲音週記」的第一集。
🔸 本集分享:
- 為什麼我決定先寫書,再找出版社
- Pocast 主題再度轉彎,為什麼是聲音週記?
- Reset 自由工作者的每週節奏,設計一份自己的「內容時間表」
- 我就是無法在家工作的人:出門 = 啟動的開關?
📆 2025.03.23|Kuma 深夜日記
🎧 每週日晚間更新,陪你一起慢慢生活、慢慢前進
想聽現場版的 Podcast 嗎?2/15(六)下午,我會在台北舉辦一場故事分享會,聊聊自己從困惑、迷惘到再次出發的 Gap Year 旅程
期待見到你>>https://www.accupass.com/go/kumajourney
.
原本期許自己雙週更的 Podcast 竟然變成了月更!
但沒關係,有更新就代表還在繼續,哈哈
.
第二本是寓言式小說《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就是那句經典名言「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的來源。
裡頭用了水晶店老闆、撒冷之王、鍊金術師等有趣角色刻畫人生的選擇,無論是尋找天命,或選擇安穩度日,你相信嗎?每個人生來都有屬於自己的寶藏呢!
好久不見,深夜日記回歸!
這次想要來試試看說書,紀錄 Gap Year 路上遇到的書,以及當中的所思所想。
.
第一本,從高瑞希的 《相信自己才是完整的你》 開始
談書寫、聊自我覺察,也分享尋找人生使命的過程
.
高瑞希的文筆細膩,擅長用如顯微鏡下生物切片的方式
將這段向內探索的故事剖析出來
她不停的書寫、用力的自我叩問、直白露骨的分享
或許我們有些那麼相似,才讓我這麼著迷
這一集是在去年九月初錄製的
不知道為什麼沒有發出去XD
隔了4個月,年前用電腦找到音檔,拍拍灰塵來撥出
.
感覺 Podcast 錄音真的蠻好玩的
混混亂亂,但卻可以很有共鳴,也回憶起當下的點滴情緒
前陣子喜歡邊聽 Podcast 邊工作
好像是對於外在新能量、價值觀有某種渴求~
趁過年好好思考看看!
.
提前跟大家說聲新年快樂
希望新的一年,可以秉持「Leverage」的態度
化被動為主動,將身邊發生的人事物視為拼圖
拿起喜歡的、有幫助的,最終拼出理想生活 :)
"歡迎回來深夜日記!"
這句也是跟我自己說的XD
.
上一集我提到,27歲的願望是
「不要總在忙碌,要靜下來感受自己」
但這「低運轉模式」的幾個月
好像也不怎麼快樂 🤔
誒~我們人怎麼都這麼矛盾呢?
如果我又手刀奔回忙碌世界
是不是就繞了一個圈,走回原路😅😅?
還是,我們只是換一種方式在前進?
-----
用 Podcast 記錄下生活的片段
期待可以帶給你一些新靈感⚡
有共鳴的話,歡迎來 IG 跟我聊聊呦!
➥ IG:@kumaku.co
這陣子從 26 歲步入了 27 歲
原本覺得有點老,我朋友簡卻語出驚人
「27歲是個很帥氣的年紀呢!」
這集~來聊聊我給自己的小目標✨🧡
大家好久不見~
我回來惹!順便直接開播 Podcast 第二季😆
這個一、二月份很充實
搬去新竹自己佈置新家、嘗試同居生活
也開展了在愛康衛生棉的新工作
改變幅度之大,世界天旋地轉的
但開心的說 so far so good 💪🏻
雖然忙碌混亂,但帶給自己很大的平靜與能量
.
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帶給你些生活的新靈感✨
也歡迎到 IG 上來找我呦!(@kumaku.co)
身為工作狂資深代表的我~
一直很苦惱下班後要怎麼好好放鬆🤔?
這集邀請期許自己「活在電影場景裡」的Amelie
來聊聊爲什麼她可以看起來這麼「會生活」
所謂舒服的居家佈置、鵝黃燈光、Lo-fi 音樂與手沖咖啡
都是「認真經營」來的呢!
.
▸ 你可以在這裡找到 Amelie ▸
Amelie|喝咖啡的175女孩 (IG @ameliehsu)
▸ 在這裡找到我 ▸
Kuma寫日記|創新創業•人物故事 (IG @kumaku.co)
.
倒數14天要跨年了呢!2021 你想達成什麼事呢?
歡迎私訊我跟我聊聊🧡
「我下次一定要早點開始!」
你對這句話熟悉嗎?😜
老實說,雖然我外表看來是風生水起的女強人
骨子裡可是一個拖延大王 (去牆壁罰站)
.
這陣子著迷於心理學
便報了盧美妏老師的「拖延行為」工作坊
想要一窺為什麼會拖延?要怎麼改?
(參考網頁 → www.facebook.com/c122178psy/)
.
來聽聽我聲音版的學習筆記
歡迎來 IG 找我聊天呦!(@kumaku.co)
我在今年(2020)的 12 月中要搬去新竹了!
人生好像沒有過那麼大的轉變
偷偷說,內心緊張其實是大於期待的 ><
怎麼辦呢?會不會踏錯下一步?
會不會影響到工作?會不會...
面對重大的決定或改變,我們心中總有很多問號
今天就讓我們來好好聊聊這個題目!
.
不過不好意思 T.T
錄這集時我坐在床上,把麥克風放腿上
沒想到錄起來有種北風過境的「呼呼」感
下次我會繼續坐回地板錄音的
請大家先假想成我在新竹錄音風很大的特效...
.
2021 你有什麼大轉變嗎?
歡迎來 IG 上跟我聊聊!(@kumaku.co)
你用手機時,會隨時注意電量、也提前充電嗎?
我是那種不到1%電,就不去充電的人XD
在一次工作到手機剩1%、電腦也剩1%的情況下
我發覺,我是不是也把自己身體的能量
用到剩1%了呢?(結束工作已是接近昏死狀態)
.
很多時候,我們會說「能享受短期快樂」的人
相較只管往前衝的拼命三郎
更能「穩定」地往前邁進~
在我們為一件事情奮鬥的同時
也別忘記適時為自己「充充電」呦!
.
謝謝你收聽這次「有點倉促的」一集
我們下集再見!IG (@kumaku.co)
我一直很喜歡《腦筋急轉彎 (Inside Out)》這部電影
劇中擬人化了我們的情緒
分別是:樂樂、憂憂、怒怒、驚驚 & 厭厭
身高最高的樂樂總掌管一切
畢竟「快樂」誰不想要呢?
.
然而~所謂的樂觀或悲觀性格
其實就像人出廠的初始設定值一樣
沒有好與不好、只有自己是否在舒服的狀態而已
「快樂的確是種選擇」
但前提是我們不自責於心中冒出的憂傷或憤怒
.
有需要的朋友,推薦可以參考「小鬱亂入」
透過簡單好懂的方式,聊聊憂鬱情緒與憂鬱症
▸▸ https://depressytrouble.tw/
,
如果喜歡這集節目,請幫我們分享出去
歡迎 Tag 我,讓我知道你有在收看呦 :)
IG = @kumaku.co
.
See You in The Next Episode!
這是一個特別的一集,
也是我嘗試將當下最真實情緒錄下來的一集
隔了兩天再來聽,怎麼感覺也有點揪心?
如果生活中,因為不經意的言談,
不小心傷害到了喜愛的家人、朋友、伴侶
要怎麼去面對?又要怎麼嘗試彌補呢?
雖然帶著哭腔,但這集是非常感恩的一集
也很謝謝這位朋友 🧡
.
如果你喜歡這集的內容
歡迎幫我們分享出去、在Apple Podcast打星評論
也可以來IG找我聊聊呦 (@kumaku.co)
.
See you in the next episode!
今天是深夜日記場次,但因為剛結束工作上大專案
錄越晚反而越嗨的感覺?
不小心長舌了,怕故事太冗剪了比較多刀
如果中間有聽出剪接還請見諒~
這週給自己一個小計畫,達成了再跟大家分享!
等累積到第10集,決定開始跟聽眾約電話
聽聽大家真實的回饋~
歡迎私訊我 IG 來卡位報名呦!
IG (@kumaku.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