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来新西兰之前,Vera Dong是曾经的广告狂人,在背景,香港,纽约这些大城市之间穿梭,在4A广告公司担任高管,九年前搬到新西兰Kerikeri,凯里凯里(Kerikeri)是位于北岛群岛湾地区的小镇,这个小镇的人口不到一万人,中国人口更是稀少。很多搬来新西兰的华人都会选择在奥克兰,威林顿,基督城等规模较大的城镇居住。然后九年前, Vera一家四口决定扎根Kerikeri。
我对Vera的故事很好奇,一方面我很好奇为什么当时选择居住在新西兰乡下,从都市生活到新西兰乡间的生活的转变是怎么发生的。另一方面我也想知道她在Kerikeri居住九年之后的感悟是什么。
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Vera谈到,她说她可以爱上任何一个地方。已经年过五十的她,像是一颗生命力旺盛的盆栽,来到新西兰之后在这块陌生的土壤中扎根生长。除了每天打理她几公顷的农场和花园和做家务,她在过去九年在当地社区教过中文,做过市场资讯,给话剧社帮忙,在童子军做义工,修读了英语文学本科学位,她的英文微型小说还获得了去年2021全国微型小说北岛区的第一名。
她的生活就像是她那个用心打理的花园一样,五彩缤纷,活力四射。
她说,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消极的人生,她说没有轻易得到的美好的生活,所有美好生活背后都有不被人知的心酸和汗水。
希望你和我一样,喜欢Vera分享的她从广告狂人到田园诗人的故事。我和Vera因工作结缘。四年前我在新西兰yi'jia电信公司市场部任国际经理,对应的策划广告公司是FCB,全球十大广告公司之一。

当时,Vera在FCB任StrageticPartner, 品牌战略合伙人。认识她是在由Vera主讲的“新西兰/中国文化,价值观与行为之比较对品牌建设的影响”的报告会上。Vera身着旗袍,盘起头发,面对FCB的主要客户,用地道的英文,以及具体的事例,分析新西兰亚裔如何重建价值观。我猜我对Vera是“一见钟情”了。从那之后,通过与Vera接触和交流,果然发现与她“情投意合”,对品牌传播的理解都很同步。能和Vera讨论落实项目就成了我最期待的工作之一。

Vera是曾经的广告狂人,在北京,香港,纽约的4A广告公司担任高管多年,Procter& Gamble, Unilever, Effem Foods, Disneyland,Apple都曾是她的客户。工作强度极大,每周工作高达80个小时。
因为家庭的原因,十六年前,她举家从香港搬到了上海;九年前又告别了上海充实繁忙有趣的生活,搬到了好山好水好寂寞的新西兰小镇Kerikeri。

凯里凯里(Kerikeri)位于新西兰北岛群岛湾地区,人口不到一万,华人更是稀少。移民新西兰的华人绝大多数选择奥克兰,威林顿,基督城等规模较大的城市居住。所以我对Vera的故事很好奇;为什么选择新西兰的农村?从国际大都会到新西兰乡间生活的转变又是如何发生的?另外,我也想了解她在Kerikeri生活九年之后的感悟会是什么。

采访Vera的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可以爱上任何一个地方”这句话。
年过五旬的她,像是一棵生命力旺盛的盆栽,在新西兰这块陌生的土壤里扎根生长。

除了每天打理农场,花园与家务,培养一儿一女; 在过去九年中,她还在远北大区唯一的私立学校教过中文,为当地公司校对中英文商务合同,提供市场咨询,参加莎士比亚话剧的演出,在童子军做义工与负责人,修读创意写作与英文诗歌的历史与传统。她的英文微型小说连续两年获得由新西兰作家协会颁发的新西兰全国微型小说比赛北岛区第一名。同时,她的一首诗歌被收集在由Otago University Press 出版的 “Ko Aotearoa TaTou | We are New Zealand”的文集中;另有一篇微型小说被收集在”Nga Ripo Wai | SwirlingWater: A Kerikeri Anthology” 的文集中。
她的生活就如她的花园,五彩缤纷,活力四射。
她说,好的日子一定是辛苦的。从繁华走进内心的静寂,让我们一起来听听Vera的故事。
希望你和我一样,喜欢Vera分享的从广告狂人到田园诗人的故事。(听完Vera从广告狂人到田园诗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吗?欢迎留言与分享)
在这个播客她将会分享:
00:43KeriKeri的日常生活 12:34KeriKeri生活的感悟 19:38KeriKeri的孩子教育问题 37:07身份认同问题 40:36为什么爱上KeriKeri 59:56给想搬去新西兰乡村的大家的建议
/采访者/
Olivia,一个喜欢听故事的人
个人微信号:howshediditolivia
/她方渠道/
苹果播客 | 喜马拉雅
小宇宙 | Spotify |
/Follow嘉宾/
Vera Dong获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