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療AI 特別篇!本集來賓「新竹林先生」曾在新創一線打滾,現於歐洲數位生物科技公司,做的不是人體臨床,而是實驗動物資料的保存、追溯與開放存取——那些被論文省略、被硬碟遺忘的「冷資料」,怎麼重新變有用?
下半場直上AI 實戰工作流:從 VS Code+Copilot → Windsurf → Cursor 的工具輪替,為何 Cursor 變貴仍難替代?Grok 為何最懂「鄉民味」寫文案?Claude、Gemini CLI、Cloud Code 怎麼進入工程日常?再談 VLIN 先生一版 的原型策略:把「鬼打牆」外包給 AI,讓人類專心做決策。最後,帶你看一眼灰產與「機率」背後的運作邏輯與合規邏輯。
重點:AI 當實習生、你當總監;一個 Prompt 拆三段(目的/方法/產出);Prototype 先行、降低翻盤成本。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