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TV & Film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4/v4/7b/0c/a0/7b0ca09c-1dba-7d0e-8902-d319189c5d4d/mza_2084149286129660660.jpg/600x600bb.jpg
童年de小书斋
宁静的童年
29 episodes
2 days ago
微信公众号:沉默的森林 喜马拉雅fm:童年de小书斋
Show more...
Books
Arts
RSS
All content for 童年de小书斋 is the property of 宁静的童年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微信公众号:沉默的森林 喜马拉雅fm:童年de小书斋
Show more...
Books
Arts
https://d3t3ozftmdmh3i.cloudfront.net/production/podcast_uploaded400/7685888/7685888-1604294566964-d55ef2f4505f4.jpg
【小说】《造反》约瑟夫·罗特(完)
童年de小书斋
4 hours 48 minutes 57 seconds
3 years ago
【小说】《造反》约瑟夫·罗特(完)

我知道了!它根本就没有变!它从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只有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只有当我们特别走运的时候,我们才不会被逮捕。而不断地招致各种不满和反感,在恣意生长的法律的灌木丛里跌跌撞撞,本就是我们的命运。各种机关像蜘蛛一样盘踞在用各种规定织成的细密的网上,我们什么时候掉进他们的陷阱,只是个时间问题。然后我们失去的,就远远不止一条腿了。我们只能眼看着自己失去整个人生。

——约瑟夫·罗特《造反》


写在前面


我想以十二分的热情推荐约瑟夫·罗特的这本《造反》。


罗特的小说,我最喜欢的是《约伯记》和《造反》。之前录制了前者,如今录完了后者。第二次阅读,比第一次更加喜欢。经典的作品就是有这样的魅力,让你越看越觉得好。这部篇幅不大(144页)的小说,每一页都让人感到惊喜,都让人赞叹。如果这两本书让我推荐一本,那我会推荐《造反》,因为这个故事太适合我们了。读它的时候,我总会想到这两年很常见到的,那些骂别人不守规矩,之后自己却成了牺牲品的人。


《造反》讲了一个伤兵从战场归来,截肢,拿到了一张政府颁发的“手摇风琴演奏许可证”,走上街头,开始了卖艺生涯——是的,允许你在街头卖艺,就是政府对伤残士兵的补偿,就是恩惠。


老兵无比虔诚,逆来顺受,甚至颇为“幸运”。他安分守己地在街头巷尾演奏,被一位寡妇挑选为自己的伴侣。他以为这些是上帝在奖赏自己的虔诚与善良,却不知一连串的伤害和羞辱正在等着他……终于,他发现,生在那样一个时代,那样一个国家,一个人是要有多少的幸运才能不被战争摧毁,不被社会遗弃,不被政府迫害,然后又是如何因为一个偶然的不幸或者误会,顷刻间跌入谷底,失去整个人生。一切都只是个时间问题,“在这个国家的各个角落里,有成千上万的牢房在窥伺着,在等待着”他。


该书描这位老兵如何从笃信上帝的慈悲、爱国的义务、制度的公正,变得不再相信和热衷于这些宏大的东西;如何从无比鄙视那些不敬畏神和皇帝、不热爱国家以及坑蒙拐骗的“异教徒”,到“每当在报纸上读到关于谋杀、偷窃、入室盗窃的内容,都会喜不自禁。那些罪犯,那些异教徒,成了他隐秘的同盟者。”因为他发现,上帝并不慈悲,国家并不可爱,政府充满腐败。他终于放弃了对宗教,对意识形态,以及对制度的信念,变成了一个“造反派”:


如果上帝会犯错,那么上帝还是上帝吗?


他给自己准备了一篇洋洋洒洒的控诉。“尊敬的法庭,”他打算这样说,“我是你们一手创造的这个环境里的一个牺牲品。请审判我吧。我承认,我是一个造反分子。我老了,我活不长了。但是哪怕现在我还年轻,我同样也不会害怕。”(《造反》)


《约伯记》讲的是一个受难与奇迹的故事,写的是对信仰的坚定,《造反》写的则是对信仰的绝望。在我看来,两者相反相成,构成了罗特小说中的“双壁”。记得当读到《约伯记》中的辛格诅咒上帝时,我在心里想,就在这里结束吧,在这最绝望的一刻结束。作者并没有如我所愿。但《造反》补偿了我的这个心愿,结束在了最震撼的一刻,大地开裂,天堂沉沦,那“独一无二,无所不能,冷酷无情,至高无上,永不消亡”的上帝啊,“你会受到惩罚吗?死亡会把你像云一样吹散吗?你的心会觉醒过来吗?我对此不抱希望。我不要你的宽恕!把我送去地狱吧!”“我要去地狱!”


全书的写法是比较“古典式”的,采用了全知的视角,对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描写,精准,犀利,无一人不精彩,无一句是废话。开头对医院里那个“战争震颤症患者”的描写,像是对行将日暮的老大帝国的象征;寡妇的姿态,语言,两次出现的身上的钥匙,关于“狗”的比喻,都是作者在细节上的妙笔;最后对男主住进监狱后的描写更是让人惊叹连连。真是每一页都会有惊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全书开头第一段就暗示了最关键的情节。书中最动人的是主角对一系列物的移情和深情,风琴上的绘画,小毛驴穆利,监狱围墙上的猫咪,飞到监狱窗口的麻雀,厕所里的鹦鹉。“所有高级的词汇都很卑鄙。”(《萨沃伊饭店》,收录于小说集9)安慰他的不是祖国,不是上帝,而是这些小而真实的可爱之物。

童年de小书斋
微信公众号:沉默的森林 喜马拉雅fm:童年de小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