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一位女生從工廠基層一路打拼,靠著一筆「退休禮金」選擇創業。她沒有背景、沒有資源,只看到一個冷門市場——自行車座墊。
當時大家都說:精品怎麼能坐在屁股底下? 她卻想的是:如果沒人做,我努力一點,或許做得起來。 這就是維樂的開始。
從 BMX 小選手摔車後的需求,到女選手不適合現有座墊的回饋,維樂第一時間不是想怎麼賣,而是:你需要什麼?我來解決。這樣的傾聽,也造就了第一顆女性專用座墊。
品牌的開端,其實只是為了產品責任險要有識別,沒想到座墊背後那個小小的 VELO LOGO,成了全球騎士認得出的記號。我用了 20 年,還買得到一樣的嗎?這樣的信,陸續寄到維樂手上。
如今,第二代接班人 Ann 把品牌帶進巴黎時裝週、推動 ESG 成為內部文化、在疫情後仍選擇穩健前行。
她說:我們不做最便宜的,但我們讓價格對得起品質。這次訪談,不只是品牌故事,更是台灣零件廠如何從工廠走向世界的真實紀錄。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