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Business
Society & Culture
Sports
Technology
Histor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51/18/a2/5118a2a4-d7e9-afc1-d71b-e3baeda63c65/mza_16937472576456099571.jpg/600x600bb.jpg
Being!順流人生練習室
Kisei奇思
10 episodes
1 week ago
人性的事情先擺平,靈性就會自然展開 生命就是一場我和我自己的遊戲 have fun!
Show more...
Self-Improvement
Education
RSS
All content for Being!順流人生練習室 is the property of Kisei奇思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人性的事情先擺平,靈性就會自然展開 生命就是一場我和我自己的遊戲 have fun!
Show more...
Self-Improvement
Education
https://d3t3ozftmdmh3i.cloudfront.net/staging/podcast_uploaded_episode/43995260/43995260-1752840339100-f2f4e11205d65.jpg
EP02|抗拒,其實是恐懼的變形
Being!順流人生練習室
15 minutes 25 seconds
3 months ago
EP02|抗拒,其實是恐懼的變形

上一集,我們開始啟程在學習臣服的路上囉。那再提醒一下,它不是說真的放棄喔,而是放下。那個讓我們覺得痛苦的,嗯, 內在的抗拒。那今天我們要挖深一點,這些抗拒跟痛苦到底是怎麼來的啊,我們到底在抗拒什麼東西?因為很多時候,那種莫名的焦慮感,或者是感覺到不太舒服,甚至跟人有點摩擦,好像追根究底都是一種內在的抗拒。呃, 我說真的喔,這個節目並不是要你當一個情緒管理達人。我沒有要來討論怎麼正面思考啊,保持冷靜啊,或者是你要開心一點啊,這類的建議。那剛才說,這種內在抗拒,就像一堵牆,好像感覺心裡有堵牆,卡住了,生命的能量流不過去,所以啊,這次,我們就來看看幾種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到的內在防衛機制,就是看看他們是怎麼運作的,然後又怎麼常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反而讓我們更痛苦,或者是那種看起來好像放下了,但, 骨子裡可能只是另一種壓抑,這個其實還蠻容易搞混的喔!

那有哪些常見的防衛機制呢?呃, 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壓抑跟否認。好像直接把那個情緒的開關,「啪」一聲關掉,比方說,可能工作上遇到很大的挫折,明明心裡超難受的啊,但就是硬撐著告訴自己:「我要堅強」、「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甚至別人問的時候,還會說:「 我沒事啊, 好得很」這聽起來超熟悉的吧,你有沒有常這樣做?那另外一種呢, 叫做轉移,轉移的話呢?也有兩種方向,一種是把情緒跟壓力轉嫁到別人身上。OK,比如說,你把該壓抑的都壓抑了,該否認的也都否認了,然後你回家。在IG啊,或是Thread上面發三千字長文,再tag一群朋友,不然連字都懶得打了。直接就對家人或伴侶發脾氣,沒錯, 就是遷怒。你說 這就是情緒有流動啊,可是你的親朋好友何其無辜,對不對?

那另一種轉移,就是轉向事物。比如說,你可能會一直滑手機停不下來,或是瘋狂的追劇啊,打電動啊。打到廢寢忘食,還有暴飲暴食,購物失控,甚至有些人就會直接變成工作狂。老實說,這些方法短期看似有效,可以讓我們暫時逃避不適,畢竟生活還是要繼續過下去啊。可是,你要知道,其實很多時候,這些行為都是為了逃避心裡那個不舒服的感覺。這些轉移,好像根本就是很多人的日常啊。嘿, 沒錯,短期內好像真的可以讓我們分心,日子就好像可以繼續過下去。可是,我們剛才有提到一個關鍵喔,就是那個情緒的能量,它沒有不見,那些升起來的情緒能量,根本、完全、一點都沒有飄出你的身體外。這感覺像不像,就是家裡一直堆雜物,然後堆到最後沒地方走路了,甚至可能就是會引發更大的問題,比如說就是影響你的身體健康。

這裡其實有個核心觀點喔。每一個抗拒的背後,其實都是一種恐懼,我們抗拒的都是事情背後可能帶來的負面感受。例如說,你如果在職場跟主管、同事槓起來,就害怕失去工作,那如果是在伴侶關係中忍氣吞聲,就是害怕關係破裂,那種被拋棄的孤獨感。其他還有害怕事情沒有做好的羞愧感,還有害怕失控的不安等等。這些其實就是比較深層的恐懼,才是真正驅動我們用各種方法去抗拒的原因。所以抗拒只是冰山一角,底下,其實是更深的恐懼在推動。
那這邊還有一個狀況,叫做「假性釋放」,這個確實是個需要警惕的陷阱。第一種,我稱之為「超級理性腦」,這種人會告訴自己

:「我完全理解對方,我完全理解這個狀況。這沒什麼好生氣的啦!」你覺得聽起來是不是很成熟,很冷靜,對啊?可是,實際上,他可能就是用腦袋的分析道理,去硬生生壓制了身體真實的感受。那個感覺其實沒有被好好的對待。那第二種的話,我會把它叫做「強迫轉念型」,就是會不斷對自己精神喊話說:「欸,要感謝,感謝這次的經驗讓我成長,一切都是宇宙最好的安排。」對,健康的轉念是好的,可是前提是我們得先充分感受那個情緒啊,不然的話,更像是一種強迫的轉念。其實,你就是跳過了感受那個步驟,然後直接拿一個正面思考的OK繃貼上去,就直接越過那個情緒了。還有一種呢,就是「超佛系型」的,嘴巴上會一直掛著:「啊,四大皆空,何必執著呢,明鏡亦非臺,何處惹塵埃?」就會用很多大道理,把自己跟內在的感覺隔絕開來,那情緒就會很像,就是好像網購送來的包裹,然後連拆都沒拆,直接就拒收、退回,根本就不知道裡面包的是什麼。所以,這裡的關鍵,真的就是要非常誠實的去問自己,你是真的經歷了、轉化了,然後放下了,還是你只是在角色扮演一個超理性,夠正念,很佛系,已經放下了的人?
我並不是說以偏概全,而是我們都得要誠實面對自己到底是不是在裝沒事,你要知道喔,身體會記得,潛意識會記得,能量也會卡在那邊,你完全沒有正視到它。對,我們很常以為自己放下了,釋放了,但其實那只是有禮貌的壓抑,你就只是逃走了,還會認真的,表現得很優雅這樣。

情緒其實沒有正負之分,它的出現永遠是一種提醒,我們沒有必要把它當成洪水猛獸。

我覺得最近我的經驗就很能說明這一點。其實,我這幾天有看到自己的節目收聽率沒有很好,然後又看到別人的節目好像很成功,心裡馬上就有那種冒出「我不夠好」、「我的節目大概要失敗了」這種恐懼。然後腦袋裡馬上就會有個聲音跳出來說:「算了啦,反正我是做興趣的,幹嘛那麼在意咧?」這個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自我保護的反應,因為我對自己說,做興趣就好啊,聽起來就很瀟灑,對不對?可是,就只是暫時讓我好像不用去面對那個挑戰,就是為什麼現在不夠好,以及我是不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去改善。所以我真正抗拒的是那個努力過程中的不確定跟不舒服。那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怎麼去練習所謂的「臣服」呢?首先,我花了一點時間去感受這種失落感,或者是我不夠好的焦慮感,去承認這些感覺的存在。然後提醒自己,「嗯,好的,我現在感覺到這些,但沒有關係。」然後,我有發現到,把自己的節目跟很棒的人去做比較,是一種對完美的執著。可是,我本來就是個素人啊,我不完美,所以接受我的節目。現在就是這樣,所以我還會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我接受,它現在還很嫩,與其追求完美,就不如專注在進步。不管是收聽率啊,別人的節目的表現啊,或是聽眾的偏好,這些其實都是我完全無法掌控的。所以,把重點放在這些無法掌控的變數上,自然就會產生一些無力感跟挫折感。所以,臣服於無法控制,就是把注意力重新導向我可以控制的。那有沒有效呢?因為你現在聽到的是第二集,所以我確實有在應用臣服的技巧。還有,我覺得這個對我會超級重要,就是臣服於最初的那一份熱情。回去想想,當初為什麼我要做這個節目?找回最單純的,想要傳達,看見自己「內在力量」的那個初衷,去享受創作本身的這個過程,而不是一直被恐懼追著跑。所以在這件事上,我就會先放下那種必須要一次就成功,不可以失敗那種很沉重的執念。把每一次的嘗試都當作是學習、是實驗、是練習,就輕裝上陣,不斷的去試,去探索,這才是真正的力量所在。所以,總結來說,真正的臣服,它不是對現狀的無奈去妥協,或者說,嗯, 擺爛。它其實是一種有意識的,是勇敢的,去放下那些阻礙我們前進的內心的包袱。主要就是恐懼啦,還有恐懼衍生出來的種種抗拒。當你停止了這種內在的消耗,你就會發現內在的力量啊,創造力啊,自然就會重新的湧現出來。可以讓我更自由,更投入的去做我真正熱愛的事情。

接下來,就為你抽出今天的順流人生練習卡。

「今天,我願意讓一個小情緒自然的流動,不分析,不壓抑。」

可能只是塞車的時候,心裡有點煩躁,或是聽到看到某個新聞,覺得有點不太高興。當那個感覺出現的時候,試著就只是觀察它,就像看到天上的雲飄過去一樣。你允許它來,也允許它走,不去給它貼標籤。其實,你可能會很驚訝的發現,當你不去用力抵抗它的時候,它的力量好像反而變小了。

那本週一樣有一個書寫引導的練習:

「你曾經為了逃避痛苦或不適而壓抑過哪些情緒,或感受,它們現在還在影響你嗎?例如,小時候被冤枉的委屈,或是職場上不敢表達的不滿。」

如果你願意書寫出來,非常歡迎你到我的IG或是FB分享,私訊給我。

我們總是會害怕,感覺不好,太習慣,用頭腦去解釋,用意志去控制,用行動去逃避。但這條釋放的路,不是讓你變成完美的情緒管理者,而是讓你逐漸鬆開控制,讓自己能夠更自由、更輕盈的投入你所熱愛的事情當中。當你不再與這些內在的恐懼抗爭時,新的力量和創造力就會自然的流到你的生活中。

生命是一場我和我自己的遊戲Have Fun!

Being!順流人生練習室
人性的事情先擺平,靈性就會自然展開 生命就是一場我和我自己的遊戲 have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