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现在居住的地方,德国的首都柏林,是一座在社交媒体上风评两级分化的城市:作为整个欧洲的亚文化中心,这里有着多元并置的城市景观和不断自我更新的城市文化,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社群,“poor and sexy”是这座城市的注脚和名片;然而不可否认,柏林的城市氛围中有着一种普遍的冷漠和粗犷,新的城市居民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在这里安顿下来,甚至“安顿”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黑暗的柏林,光明的柏林,好玩的柏林,冷漠的柏林…这些都是我们能在社媒上看到的柏林,那么在这样极化的风评之下,人们具体的生活体验又是怎样的呢?如何从人类学的角度理解“对‘麻烦’的忍耐和包容构成了柏林生活的重要部分”?柏林人坚守的社会共识和规则是一种利他还是一种压迫?从城市研究的角度,柏林的维度和立面又是怎样影响着城市的亲近感和疏离感?…这些都是我们在这期播客中探讨的问题。
现在的我,坐在家中打下这些导语。望着窗外的一片黯淡氤氲,想象着一个春意盎然的柏林到来。也希望我们的听众朋友,即将收获一个繁花盛开的春,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
本期谈话人:
小牛 | 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生(人类学视角下的边境和移民研究)
杨老师 | 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生(人类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研究)
陈老师 | 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生(对中国近代跨国知识分子的史学研究)
时间线:
- 03: 33 嘉宾介绍
- 04: 48 柏林初印象
- 08: 43 柏林的“大” VS 北京的“远”
- 15: 46 “多元并置”下的城市景观
- 21: 15 柏林的冷漠:利他性和社会规则
- 26: 07 两极分化的生活体验和城市风评
- 28: 28 柏林的黑:为何冬天不开灯?
- 32: 27 “我预定你两周后的星期六”:大城市社交 VS 县城交友
- 40: 50 德语沙文主义?
- 44: 50 “均苦”的生活:德国人对于麻烦的忍受是社会体系运转的基础
- 52: 39 城市的维度:可视及可达
- 54: 40 城市的立面:开场空间和公共性
- 57: 42 交通的接驳:路网密度 > 马路宽度
- 61: 46 柏林生活方式推荐
背景音乐:
Thomas Greenberg – Dream for Today
Jay Crew/RJ Pasin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