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廣臺南分臺 有豐富多元的節目 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警廣臺南分臺 有豐富多元的節目 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訪嘉義縣警察局布袋分局 林明韋分局長
一、近期有沒有甚麼詐騙案例可以跟聽眾朋友分享?
本分局於本月受理【假網拍】實際案例: 『這個月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假網拍的案例,蔡姓民眾想要購買一隻和尚鸚鵡,剛好在社交軟體Threads上看到有意販售的貼文,於是加入 對方好友詢問如何購買,詐騙集團先是提供一個帳號要蔡姓民眾匯 錢,隨即便推送幾個假的Line用戶,向被害人佯稱是線上客服、金管 會承辦人員,輪流向被害人洗腦實名認證失敗,並陸續提供多個戶頭 要求被害人進行轉帳匯款測試,最後再騙了10幾筆匯款得手後還要 被害人寄出附上密碼的金融卡供金管會實名認證,被害人將金融卡寄 出回家後才驚覺無形當中已被騙了20幾萬元,且被害人寄送金融卡 片的行為也可能使自己成為詐騙集團手中的人頭帳戶。』
詐騙手法解析 這是典型的假網拍案例,我來分享一下4種常見手法
(一) 假客服詐騙 網路交易時冒充平台客服,聲稱交易出現問題,或需要驗證身分,進而「要求你點選特定連結」,這些連結可能導向釣魚網站、偽造客服頁面, 或要求你安裝遠端操控軟體,讓你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資料被盜、帳戶被轉走。
提醒您詐騙集團打電話跟你聯繫時會故意讓你疲於跟不同的聯繫單位通電話,藉 故拖延時間,混淆視聽,任何要求「點擊不明連結」、「安裝App」、 「提供帳號密碼」的客服行為都應保持高度警覺,官方單位不會以這種方 式要求你操作。
(二) 假賣家詐騙 詐團使用假帳號、盜用他人帳號或是常見的一頁式網站張貼熱門商品, 如遊戲主機、手機等,價格明顯偏低,當有人留言或私訊詢問時,賣家會 說「避免違規」、「怕交易被下架」,並要求加LINE或跳出Facebook 到其他平台交易,接著要求先付款、轉帳或刷卡,一旦付款,對方就會人 間蒸發並封鎖你, 聯繫不到人,受害者無法追回款項。
提醒您看到「超低價」、「限時優惠僅此一檔」等字眼要特別小心,避免被引 導到私人交易。
(三) 假買家詐騙 詐團假裝是買家,會主動私訊你表示要購買商品,交易過程他會以「無法下 單」、「訂單被凍結」、「系統錯誤」等理由,傳來假客服連結或LINE帳 號。 這些所謂的「客服」會要求你提供銀行帳號、存摺影本,甚至是提款卡照 片,以進行「訂單認證」或「解除錯誤訂單」,實際上是為了盜用你的資 料或誘導你操作轉帳。
提醒您只要對方提到「訂單錯誤」、「升級VIP」、「退款」等理由,要求提 供帳戶資料或點擊連結,一律拒絕,並主動聯繫平台客服或撥打165查 證。
(四)假付款截圖詐騙 詐團會佯裝買家,傳送「轉帳成功」的截圖給你,聲稱已付款並催促出貨, 或謊稱「不小心轉錯金額」,要求你先退款補差額,但實際上你根本沒收到 款項。
提醒您不要被對方的截圖或催促誤導,請以實際帳戶入帳為準,再進行出貨或 退款。
防詐小撇步: 勿隨意點擊陌生連結,避免落入釣魚陷阱。 拒絕任何額外操作,尤其是登入、轉帳、下載App等要求。 加強查核網路商家的真實性, 如粉絲專頁成立時間短、粉絲或追蹤人數過少 等可至經濟部網站查詢公司基本資料。 有疑問,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
二、分局長剛剛有提到的假網拍案例, 被害人寄 送金融卡片的行為為什麼有可能會成為人頭帳戶?
首先,先跟聽眾朋友解釋一下甚麼是人頭帳戶? 這邊整理了2種常見的情形
1. 出於借貸需求將帳戶交出,詐騙團體會以美化帳戶或創建金流為由,聲稱會 請會計往帳戶內轉賬,並要求提供提款卡和密碼供其使用或幫助提取現金。
2. 求職過程將帳戶資料交給他人。詐騙集團以各種藉口誘騙,例如聲稱需要帳 戶聲請政府補助或便於轉發薪水等。 簡單來說,被害人提供出去的帳號因而有人受騙而去報案就可能成為人頭帳戶, 在偵辦案件的過程中,警方就會通報金融機構,將該帳戶標示為警示帳戶,不僅 害自己帳戶無法使用任何交易功能,且後續還需疲於奔波開庭,相當曠日廢時, 一旦因此被起訴或被判有罪,賠償受害者的責任大幅增加,得不償失。
三、近期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的普發現金發放,預 計10月下旬就能發放,消息一出,詐騙集團已經蠢 蠢欲動,請問分局長能不能跟聽眾朋友分享幾個防 詐妙招?
這邊跟聽眾朋友提醒的3種手法:
一、假檢警詐騙 以郵局通知有人冒領「普發1萬元」為開場,隨即將電話轉接至假警察或檢察 官,聲稱被害人涉及洗錢或重大刑案,進而要求交付提款卡、存摺、OTP簡訊 密碼,甚至以面交方式繳交大額現金。過程中,歹徒刻意宣稱偵查不公開,阻斷被害人向他人查證之機會。
二、騙取金融帳戶詐騙 假稱協助「普發1萬元」登記或代領,要求被害人寄送提款卡與密碼,或借用 帳戶進行金流操作。此舉使帳戶淪為詐團人頭帳戶或洗錢工具,受害人不僅蒙 受財損,更可能被列為警示帳戶,衍生信用與法律責任風險。
三、釣魚簡訊(惡意連結)詐騙:詐騙集團常假冒政府機構名義發送簡訊或連 結,以「普發現金1萬元」、「立即登記」等字眼誘導民眾點擊,藉機竊取個 資與金融資訊。
呼籲一下,政府不會發送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領取登入,亦不會要求至ATM或網 銀操作轉帳,民眾應牢記不點擊、不填輸、不匯款、不轉傳,一切以官方資訊 為準。 官方方面,行政院已結合警政署、財政部組成「打擊普發現金1萬元詐欺」專案 小組,即時掌握詐騙態樣,竭力防堵詐騙死角,說了這麼多,詐騙的資訊已經給到大家,能不能守住荷包,請聽眾朋友務必記牢「防詐5個不」喔
防詐五不
✅不接:不接不明可疑來電,務必確認來電身分。
✅不聽:不聽網友推薦投資或匯款的指示。
✅不點:不點擊或觀看不明網路連結。
✅不傳:不隨意傳送個資、卡號、存摺或密碼。
✅不信:不輕信「帳戶監管」、「快速致富投資」等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