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廣臺南分臺 有豐富多元的節目 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警廣臺南分臺 有豐富多元的節目 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訪臺南市政府警察局歸仁分局偵查隊 陳德明隊長
問:警方最常受理詐騙類型為何? 最常見的詐騙伎倆有哪些?
本分局受理的詐騙案件,民眾最常遭詐騙的案類分別為「假投資」、「解除分期付款」、「假網拍」、「假網路購物」、「猜猜我是誰」,這些詐騙手法卻佔整體案件八成,到目前為止仍是詐騙集團慣用的伎倆。
問:在這些受理的詐騙案件,影響民眾最深的是哪種詐騙手法?
目前詐騙金額最大,影響民眾最深的是「投資詐騙」,詐騙金額往往數萬元到上千萬元的案例都有,這些受騙金額要追回都相當不容易,民眾務必小心,避免上當。
各位聽眾們可以試想:如果你真的發現一個千載難逢、報酬很高的機會,你會輕易告訴別人嗎? 我想大家應該都不想!但竟有陌生人想把賺錢的好機會告訴完全沒交情的你,這不是很違反人性嗎? 民眾下次遇到這些好康訊息,可以從這角度去思考,這種不合理的又好賺的資訊,跑來主動告訴你,一定是詐騙。
問:遭詐的被害人後來能把再把錢追回來? 有沒有案例可分享?
5月初,有一位民眾為了籌錢在臺北買房,她誤信「內線消息」,不但賠光一千多萬元,還遭遇二次詐騙。民眾描述,她每天進行當沖交易,看到帳上金額增加。由於簽了保密條款,她不敢告訴親朋好友。後來助理建議她投資新股抽籤,她抽中二十三張,原本的八百多萬元不見了。對方告訴她因為抽中二十三張,需要繳納一千多萬元,還差四百多萬元,必須籌錢入金才能拿回自己的錢。賠了八百萬元後,詐團同夥又拉她進入自救會群組,她以為看到希望,卻又遭遇二次詐騙。
據南市警局統計,臺南市在今年8月受理詐騙案1220件、詐騙金額3億8650萬元;9月受理詐騙案1174件、詐騙金額5億1595萬。其中有2成為投資型詐騙,占了總詐騙金額的7成,提醒民眾防假投資詐騙,不能不慎!
問:不少詐騙手法的誘餌,都是抓住人性,求情或求財。但除這2原因之外,還沒有其他新的手法,容易讓民眾落入詐騙陷阱?
民眾如果接獲簡訊通知你水費、電費、汽燃費、ETC、罰單或各種稅款逾期,要求您點擊短網址連結進行繳費,這些其實都是詐騙簡訊。
提供聽眾一個簡單判斷方法:簡訊內容沒有你個人詳細的「證號、車號、水號、電號」等個資,聯結網址頁面是「語焉不詳、內容簡陋、非官方政府機構」,這些都是釣魚簡訊的特徵,聽眾千萬不要隨意點擊簡訊中的網址,您可以先自行打電話到相關權責機關確認,千萬別上當。
另外,年輕朋友要特別留意,在網路上買東西,有時價格太便宜、低於行情太多的物品,也可能詐騙伎倆,像近期周杰倫、劉德華的演場會門票、新發表的蘋果手機,都有詐騙仿冒真實網站類似的畫面,用一頁式的假購物網站,吸引民眾匯款購買。
問:我們的聽眾來自不同年齡層,隊長可否跟我們說明,統計上,有哪些年齡會容易遇上哪些詐騙手法?
根據我們警方的統計分析:
30歲以下男性:因交友、熱愛網路遊戲,遭遊戲點數詐騙
20-40歲:熱衷網路購物,遭解除分期付款、IG中獎通知詐騙
30-50歲上班族:易遭投資詐騙,目前在網路最多的是投資詐騙,不但數量遽增,且單筆詐騙金額很高。
60歲以上:易遭假冒公務機關、猜猜我是誰詐騙,往往都是等到子女發現異樣至所諮詢才發現遭詐騙。
問:是否有實際案例,可以分享給聽眾?詐騙的手法為何?如何防範?
《投資陷阱 高投資報酬均是詐騙集團話術》
詐騙手法解析
◎投放投資廣告,並冒用明星名人、財經專家之形象,降低民眾戒心,然後成立假投資群組。
◎用高報酬引誘,使民眾為獲利而聽信詐騙集團指示。
◎詐騙集團用假的投資軟體,營造民眾有入金投資的假象。
◎引導民眾匯款到不明帳戶,或派人面交。
◎利用民眾缺乏對於虛擬貨幣的知識,引誘被害人與不明犯嫌以現金交易購買虛擬貨幣。
◎以虛假案例、影片等資料,製造許多人搶著投資的假象,使民眾降低防備心,相信極高的投資報酬率,而進行大筆投資。
預防策略
◎多數投資廣告多為詐騙集團所設立,以明星或名人形象,再加上「保證獲利」、「穩賺不賠」的字眼,讓民眾信以為真,進而掉入投資陷阱。
◎勿下載任何不明投資軟體,或提供個人資料及帳戶訊息。
「假網路拍賣詐欺」案例:
王小姐是在今年3月底,看到臉書上有直播在賣緬甸翡翠玉石,因價格便宜,引起王小姐興趣,王小姐便用臉書私訊與賣場助理聯絡,對方提供銀行帳戶供王小姐匯款,並說明翡翠玉石都需要加工,並且需要貨運時間,加上緬甸礦區最近內亂,所以寄到臺灣時間較久,王小姐信以為真,願意等待,便數次匯款到該助理指定的帳戶裡。後續在5月份時,王小姐在臉書陸續又看到4家不同的直播商一樣在賣緬甸翡翠玉石,同樣覺得便宜,也用臉書私訊與賣場助理聯絡,並匯款到對方指定的帳戶,直到7月底,王小姐皆未收到緬甸寄來的翡翠,這5家賣場助理的臉書私訊皆把王小姐封鎖,王小姐才知道被騙,總共匯款28筆,損失金額高達81萬餘元。
「假檢警詐欺」案例:
阿泉約於113年12月初,接到陌生來電,自稱為社會局職員,表示其身分證遭到冒用,社會局隨即表示會有檢警人員協助處理。約過10分鐘,一名自稱為刑事警察局的員警打來,說他們有接到社會局情資,如果順利,會於3天後結案,一切沒事。詐團隨即加阿泉的line,並把阿泉加入很像是警方辦案的群組,內有人自稱檢察官、偵查隊長,並表示「阿泉案件在偵辦了,經他們調閱阿泉資料,發現的帳戶有異常金流,需要監管,否則會遭到羈押,且配偶有連帶責任」,阿泉一聽到羈押會被關,心裡很害怕,就配合指示,先將帳戶資料拍照傳送到群組內,並把錢匯到指定帳戶監管。假檢警強調:後續調查完畢,判定無罪後才會把錢發還阿泉,還教阿泉「如遭銀行行員關懷提問時,就說是房屋修繕費用」,這樣才能順利將金錢轉給檢察官監控,而且每完成一次匯款,對方都會要阿泉馬上到超商接收「臺北地檢署監管科收據」留存。然後一直到12月底,阿泉接到郵局的來電,表示阿泉的郵局帳戶遭到警示,阿泉隨即到該群組詢問,對方都沒有回應後,才知道遭到詐騙!對方自稱的社會局職員、刑事警察局員警,都是假冒的,一切都是詐騙集團的規劃,營造恐慌感要阿泉一步一步地掉進陷阱。
問:現在詐騙訊息、釣魚廣告猖獗,詐騙手法為何?民眾要如何應對及自保?
首先,在社群媒體平臺(如臉書、Line、IG)上以廣告、私訊、寄送簡訊、撥打電話引誘上鉤,利用報稅季、求職季、繳納水/電費、交通違規罰鍰、過路費、各項補助、發票載具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事項,做為引誘民眾受騙上當的誘餌,已有數據證實,多數被害人遭詐騙的源頭就是從點擊社群媒體平臺上廣告訊息開始。
接著進一步,要求加好友、群組、App,拉民眾進入私賴或封閉群組,就會出現另一人物(如:理財專員、助理等)與被害人密切連繫,以話術建立交情、取得信任後,就開始以各種理由要求被害人匯款(付款)。
在投資詐欺案件中,一開始常見理財專員告知被害人抽中股票、開通VIP權限、海外未上市基金優先購買權、開通特殊內部帳號等為由,要求先匯款至指定帳戶,並讓被害人在投資App上看見鉅額獲利,取得被害人信任,放長線釣大魚,藉以引誘被害人持續入金;在假交友詐欺案件中,與被害人噓寒問暖,編織浪漫愛情故事情節,讓被害人深陷其中,再以寄送禮物卡關、辦理護照卡關、家人生病、邀約共同投資,共創美好未來為由,要求匯款。
另一種是傳送不明連結的方式,以水/電/稅務/通行費/罰單等已逾期未繳或繳納異常等為由通知,並提供不明連結,一經點擊即會連結至偽造假網站上要求輸入個人資料、信用卡資訊或帳戶資料,直接進行詐騙。
應對自保方式提醒大家
1.對於社群媒體上任何陌生邀約加好友或加入群組,建議封鎖不予理會,不讓詐團有機可乘。
2.對於不明連結網址,切勿輕易點擊後輸入個人資料、帳號密碼或帳戶資料,因為一旦輸入,帳號密碼就會立即被盜取,或是立即從線上將你帳戶內的金錢轉走,不得不小心。
3.最重要的小撇步就是「落實查證」,接到任何電話、訊息,務必先冷靜下來後進行查證工作,以降低被害風險。如遇有疑似詐騙情事,請立即撥打165反詐諮詢專線或110報案電話求助,讓警方來協助你,就可避免被害。
問:還有哪些資訊可以分享給民眾?
建議民眾要多多關注及吸收防詐新知,以強化自身的反詐意識,保護自己免於被害;亦可至本局官方網站「反詐專區」、內政部警政署165全民防騙網及「打詐儀錶板」等網頁,獲取最新資訊及。此外,請大家一定要謹記防詐「三步驟」及堅持「五不」原則,遇有疑似詐騙情事,冷靜面對:
防詐「三步驟」:
【 1聽 】:聽清楚對方說什麼。
【 2掛 】:掛掉電話、關閉訊息,冷靜情緒。
【3查證】:「查證」動作最重要,請利用其他方式查證事情真相為何,或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諮詢或110報案電話尋求協助。
「五不」原則:
【不接】不接受陌生人加好友邀請。
【不聽】不聽網友指示匯款。
【不點】不點不明連結。
【不傳】不傳存摺、提款卡、密碼給他人。
【不信】不信保證獲利、穩賺不賠。
最後,也誠摰地邀請每位民眾和警方一起共同打擊詐欺犯罪,當你發現有疑似詐騙廣告或訊息,請立即至內政部警政署「165全民防騙網」進行檢舉,讓我們以全民的力量,讓詐騙廣告、訊息下架,警民合作,避免其他民眾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