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AI未來報》深入探討了 OpenAI 新推出的工具 Codex CLI。這款工具號稱能直接在開發者的終端機(俗稱黑盒子)中,以對話的方式協同撰寫程式碼。節目中彙整了來自 Reddit 開發者社群的正反意見、專業的工具分析,以及實際使用者的心得,目標是幫助聽眾快速掌握 Codex CLI 的重點,判斷它究竟是開發神器,還是需要花時間磨合的新玩具。 主要內容包括:
Codex CLI 是什麼: 一個輕量級、開源的 AI 程式設計助理,能以對話驅動的方式在本地端運作。它不僅能理解開發者的需求來編寫程式碼、除錯,還能讀取本地檔案、提出修改建議,甚至執行指令。核心功能與特色:本地優先與隱私: 主要在本地端運作,僅會將指令和高層次的上下文傳送到 API,保護了原始碼的隱私。多模態輸入: 支援文字及圖片輸入,例如傳送錯誤訊息截圖或 UI 設計草圖,讓 AI 理解視覺資訊以輔助開發。開發者社群反應兩極:負面評價: 有使用者認為,相較於 Claude Code 等其他工具,Codex CLI 的表現令人失望,需要花費更多力氣下達精確指令,且生成結果較差,甚至在安裝套件等基本操作上都可能出錯。 此外,編輯檔案的功能不穩定、API 金鑰設定繁瑣、以及客服支援不足等問題也備受詬病。正面評價: 也有開發者表示對其感到驚艷,認為它在解決特定效能問題上的表現,超越了其他工具,能在短時間內找出問題癥結。與 Claude Code 的比較:背景與性質: Codex CLI 為 OpenAI 的開源實驗性專案,而 Claude Code 則是 Anthropic 公司推出的閉源商業工具。功能與體驗: Claude Code 在處理模糊概念的「Vibe coding」以及透過「hooks」進行微調的整體流程上,使用者體驗似乎更佳。 然而,目前最強大的模型(如 GPT-4o 或更新版本)在 Codex CLI 上的表現似乎更為出色,特別是在處理複雜的程式問題時。成本與學習曲線:成本: 雖然工具本身免費開源,但每次與 AI 互動都會消耗 OpenAI 的 API token,尤其在使用高階模型時,費用可能相當可觀。學習曲線: 對於不熟悉指令列介面的使用者來說,全文字的操作方式可能帶來挑戰。此外,如何讓 AI 理解大型專案的上下文,也需要一定的學習和技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