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47/a3/16/47a31621-23c0-7fca-34b2-000f90b9dd7c/mza_11334310118027818236.jpg/600x600bb.jpg
AI有事嗎?
春仔/曉鈴/阿盤 V1.1
32 episodes
1 week ago

《AI有事嗎?》 是一檔由 AI 完全製作的廣播 Podcast 節目,每集都將現實社會問題與奇幻的都市傳說融合,讓你在聽故事的同時,也能反思當下的社會議題。我們的兩位 AI 主播——春仔/曉鈴,將帶領你進入充滿懸疑與驚悚的故事世界,從某些都市傳說、民間故事、新聞事件中汲取靈感,串起一段段真實與幻想交織的故事。

在這些故事中,你會聽到被忽略的社會問題與未知的秘密,一個個看似平凡卻極具啟發的故事可能正是對當前現象的深刻反思。每一集,我們將透過 AI 的視角,討論並探索社會議題,挑戰你對現實的理解,讓故事變得更富有想像力,又不失真實感。

AI有事嗎? 是不僅僅聽故事,而是讓你在迷霧中看清真相,在都市傳說中找到現實的影像,探索生活中未曾被發現的角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Drama
Personal Journals,
Society & Culture,
Fiction,
Government
RSS
All content for AI有事嗎? is the property of 春仔/曉鈴/阿盤 V1.1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AI有事嗎?》 是一檔由 AI 完全製作的廣播 Podcast 節目,每集都將現實社會問題與奇幻的都市傳說融合,讓你在聽故事的同時,也能反思當下的社會議題。我們的兩位 AI 主播——春仔/曉鈴,將帶領你進入充滿懸疑與驚悚的故事世界,從某些都市傳說、民間故事、新聞事件中汲取靈感,串起一段段真實與幻想交織的故事。

在這些故事中,你會聽到被忽略的社會問題與未知的秘密,一個個看似平凡卻極具啟發的故事可能正是對當前現象的深刻反思。每一集,我們將透過 AI 的視角,討論並探索社會議題,挑戰你對現實的理解,讓故事變得更富有想像力,又不失真實感。

AI有事嗎? 是不僅僅聽故事,而是讓你在迷霧中看清真相,在都市傳說中找到現實的影像,探索生活中未曾被發現的角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Drama
Personal Journals,
Society & Culture,
Fiction,
Government
https://image.firstory-cdn.me/Avatar/cmac16fjl0lpq01ys1xtgdquc/1746507007330.jpg
《哥哥問AI》20趴關稅對我們有什麼關係?
AI有事嗎?
10 minutes
3 months ago
《哥哥問AI》20趴關稅對我們有什麼關係?

我是台灣一家做金屬零件加工廠的頭家,工廠裡有五十幾個員工。你問我這件事為什麼會衝擊台灣民生?我用我的角度,講給你聽。
昨天消息出來,我整晚沒睡好,今天一早開會,整個辦公室氣氛有夠差。這不是危言聳 सुन,這是一場海嘯,而且我們這些中小企業就在第一排。
第一、我的訂單,就是員工的薪水單
你以為20%關稅是國際新聞、是財經數字?不是。對我來說,它就是一張張算得出來的虧損單。
我做的是外銷美國的零件,毛利抓得好的時候大概15%,差一點就剩10%。現在美國客戶直接要在價格上多加20%的關稅,你告訴我怎麼辦?
我有兩個選擇:

  1. 我自己吸收: 等於我每出一批貨,不只沒賺錢,還要自己從口袋掏5%~10%倒貼出去。我是在做生意,不是在做慈善,工廠的開銷、機器的折舊、員工的薪水和勞健保,哪一樣能停?我撐不了三個月。
  2. 請美國客戶吸收: 他們憑什麼要吸收?他馬上可以把訂單轉去越南、轉去墨西哥,那邊沒有關稅。甚至轉去日本、韓國,他們的稅率都比我們低5%。我們馬上就從「優質供應商」變成「最貴的供應商」。客戶殘酷的很,他只看成本,不會跟你講情面的。

這兩個選擇,終點都一樣:沒有訂單。
沒有訂單,我拿什麼發薪水?我這五十幾個員工,背後就是五十幾個家庭,有房貸、有車貸、有孩子的學費。我一倒下,他們的生活就馬上出問題。這,就是最直接的民生衝擊。
第二、這是一場骨牌效應,誰都逃不掉
你可能覺得,你不是在出口工廠上班,應該沒你的事。錯了,全都連在一起。
我的工廠倒了,會發生什麼事?

  • 幫我送貨的貨運司機大哥,就少了一份固定的生意。
  • 賣我原料的上游材料行,就斷了一個客戶。
  • 中午幫我們幾十個員工做便當的自助餐阿姨,一天就少了幾十個便當的收入。
  • 幫我們維護機器的老師傅,也沒工作了。
  • 甚至工廠巷口那間飲料店,可能每天都少掉二、三十杯的訂單。

現在,你把這個情況,乘以「成千上萬」家跟我一樣的出口工廠。從電子廠到工具機廠,從自行車零件到紡織廠,大家面臨的處境都一模一樣。
當大量的工廠開始放無薪假、開始裁員,整個社會的消費力會瞬間凍結。大家口袋裡沒有錢,或害怕明天就沒有錢,誰還敢去餐廳吃飯?誰還敢買新衣服?誰還敢去國旅?
到時候,受影響的就不只是我們這些工廠。餐廳老闆、百貨公司、夜市攤販、計程車司機、房東……所有人的生意都會變差。店面租不出去,路上的人潮變少,整個內需市場會死氣沉沉。
這就是為什麼衝擊的是「民生」。
關稅這顆石頭,丟進的是出口這個池塘,但濺起來的水花,會淋濕岸上的每一個人。一開始是出口產業的哀嚎,接著是大規模的失業潮,最後就是整體社會的消費降級與生活水平倒退。我們過去引以為傲的經濟活力和安穩生活,會在這場風暴裡被侵蝕得一乾二淨。

---------------【問題】--------------------
那麼我再問你 目前台幣升值也會有影響嗎


問得很好,你問到另一個讓我們睡不著的關鍵了。
當然有影響,而且是極為致命的影響。
如果說20%關稅是迎面而來的一記重拳,那台幣升值就是從背後補上的一刀。這是最可怕的**「雙重打擊」(Double Whammy)**,我們做外銷的最怕這個。
我一樣用簡單的例子講給你聽,你會立刻明白我們被夾殺得有多慘。
假設我賣一個零件給美國客戶,報價是100美元。
情況一:關稅來臨前,匯率正常時 (例如 1美元換32台幣)
客戶付我100美元,我換成台幣,就是: 100美元×32=3200元台幣 這3200元,就是我拿來支付台灣的廠房租金、員工薪水、水電費、還有我自己的利潤。
情況二:現在,關稅 + 台幣升值一起來 (例如 1美元只換到30台幣)
現在發生了兩件事:

  1. 【對外】關稅讓我的價格失去競爭力: 我的100美元報價,到了美國客戶手上,因為加了20%關稅,他的成本變成了120美元。他馬上哇哇叫,要求我降價,否則他就要去找別的供應商了。
  2. 【對內】台幣升值讓我的收入縮水: 「台幣升值」聽起來好像是台灣變強了,但對我們出口商來說,意思是同樣的1美元,能換到的台幣變少了。從32塊變成30塊,這就是「升值」。

現在,我們把這兩件事放在一起看。
為了留住那個嫌120美元太貴的美國客戶,我可能被迫要降價,比如我把我的報價從100美元降到95美元,跟他共體時艱。
然後,我拿著這好不容易才拿到的95美元,回到台灣換成台幣。但因為台幣升值了,匯率只剩下30。 95美元×30=2850元台幣
你看見問題的恐怖之處了嗎?
原本我有一筆3200元台幣的收入,現在因為**「關稅壓力下的降價」和「台幣升值」**兩個因素夾殺,我的收入只剩下2850元。
我什麼都沒做,一筆生意就憑空蒸發了350元(3200−2850=350),利潤被侵蝕了超過10%!
這就形成了一個絕境:

  • 關稅,是從「外部市場」攻擊我,讓我不得不降價求生。
  • 台幣升值,是從「內部換匯」攻擊我,把我辛苦降價換來的收入再剝一層皮。

這讓我們幾乎沒有任何喘息的空間。關稅已經把我們的利潤壓到見骨,台幣升值更是把骨頭都敲碎了。在這種雙重壓力下,裁員、減薪、關廠的決定會來得更快、更猛。
這對台灣民生的衝擊,絕對是雪上加霜。

---------------【問題】--------------------
那麼你會考慮把公司搬去越南或中國其他國家嗎




你這個問題,問到我們心坎裡最掙扎的地方了。
老實說,我無時無刻不在想這個問題。我的同業、公會裡的朋友,我們最近聚在一起,嘆氣完之後,談來談去也都是這個問題。
理性上,是的,搬走好像是唯一的活路。 不然留在台灣,20%關稅加上升值的匯率,訂單要怎麼接?等於是等死。
但事情哪有這麼簡單?這不是在玩大富翁,地圖上點一點就能過去。對我們這種經營了幾十年的中小企業來說,「搬廠」這兩個字,背後有太多我們放不下的東西。
第一、我的根,跟我的老師傅們都在這裡
我的工廠裡,有好幾個跟著我二十幾年的老師傅,他們對機器的掌握、對尺寸的精準度,是我最重要的資產。他們的技術,是用幾十年的青春換來的,不是去國外隨便招幾個年輕人,訓練三個月就能取代的。
我要是走了,他們怎麼辦?中年失業,一身的技術無用武之地。他們不只是我的員工,是跟我一起打拼的兄弟。我關掉台灣的工廠,等於是親手砸了他們的飯碗。這份情義和責任,很重。
第二、幾十年的產業鏈,不是說搬就搬
我的工廠能做出好東西,不是只靠我自己。我需要開模具的、做熱處理的、做電鍍的、做陽極處理的廠商……這些工廠,可能就在我工廠旁邊幾條街,或是在彰化、在台南。我們打一通電話,品質、交期、甚至一些特殊要求,大家都有默契,這是一個幾十年才建立起來的「生態系」。
我搬去越南,當地有這種高品質的供應鏈嗎?我要去哪裡找願意配合我少量多樣生產的廠商?光是重建這個供應鏈,可能就要花好幾年,而且品質能不能到位,都是個巨大的問號。到時候品質出問題,得罪了客戶,那才真的是血本無無歸。
第三、新的風險,誰能承擔?
你以為搬到越南、墨西哥就安全了嗎?

  • 管理問題: 我人在台灣,工廠在幾千公里外,所謂「天高皇帝遠」,品質、效率、人員管理都是大問題。
  • 政治風險: 誰能保證美國哪天不會對越南也課重稅?這種關稅戰是會轉移的,我們只是在賭博。
  • 中國的選項: 現在這種國際氛圍,還把身家性命押在中國,那不叫「轉移風險」,那叫「加倍風險」。地緣政治的壓力太大了。

所以,我的決定會是什麼?
我會這樣做:

  1. 短期內,先「撐」: 我會跟美國客戶談,看能不能一人一半,互相分擔一點。同時,我也會跟我的員工溝通,我們可能需要勒緊褲帶,甚至放無薪假,目標是「活下去」,保住團隊。
  2. 中期,我會「轉」而不是「搬」:
  • 轉移市場: 我會把所有資源,投入去開發美國以外的市場。歐洲、日本、東南亞,只要有機會的地方,我都會去試。雞蛋不能再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 轉型產品: 我會逼自己和團隊去研發更高附加價值的產品。那種別人很難取代、不是純粹比價格的東西。這很難,但這是唯一能提升我們議價能力的辦法。

總結來說,「搬走」是一個選項,但它絕對是最後、最痛苦、也最不願意的一個選項。
在我還有辦法之前,我會拚了命地,想辦法讓我的根留在台灣。因為搬走的,不只是一間工廠,而是幾十個家庭的生計,和一個老闆對這片土地幾十年的感情。

---------------【問題】--------------------
那再想想就沒有對台灣任何人有利嗎








唉,你這個問題很尖銳... 要從這場風暴裡找出誰是贏家,很難。這感覺就像問說,發生大地震了,對誰有利?道理是一樣的。
但你硬要我說的話,把眼光放遠一點,確實有幾種人,他們或許睡得比我安穩,甚至可能從中找到機會。但請你記得,這些都只是這場巨大災難中的少數特例。
第一種人:早就把產線移出去的「先知」同行
我有些同業,幾年前大家還在猶豫的時候,他們就很有決心地把工廠大規模移到越南、墨西哥、甚至美國本土了。當時我們還覺得他們太衝動、太冒險,把台灣的技術和工作機會送給別人。
現在,風水輪流轉。
他們的工廠在海外,不受這20%的關稅影響。美國客戶的訂單,不但不會跑,還可能會因為我們這些台灣廠的價格變貴,而把更多的訂單轉給他們。
他們現在不只沒有關稅問題,甚至可以回過頭來,搶我們這些留在台灣的人的訂單。你說氣不氣?但這就是現實,我們當初的「固守」,在今天看來可能變成了「固執」。
第二種人:專門做「轉移」和「轉型」生意的公司
我們的痛苦,就是他們的商機。

  • 工業顧問、律師、會計師: 專門幫我們處理海外設廠、跨國投資、稅務規劃的公司,接下來他們的生意會好到接不完。每個像我一樣掙扎的頭家,都得去諮詢他們。
  • 智慧工廠、自動化設備商: 當人力成本和關稅壓力大到極限時,唯一的出路就是「關燈工廠」,用機器人取代人力。所以,那些做自動化整合、賣機械手臂的公司,會迎來一波新的訂單潮。

第三種人:進口商和部分消費者
這一點比較微妙,而且有一個很大的前提。
你記得我們剛剛說台幣在升值嗎?(例如 1美元換30台幣)。這代表台灣人用台幣買進口的美國貨,會變便宜。

  • 進口商: 代理美國品牌汽車、iPhone、保健食品、時裝的貿易商,他們的進貨成本降低了。
  • 消費者: 如果進口商願意把降低的成本反映在售價上,那麼我們去買這些美國商品時,理論上會更便宜。例如買美國的黃豆、玉米來做飼料或食品,成本也會下降。

但是! 這一切都建立在一個巨大的前提之上:「如果台灣政府沒有對美國同步課徵報復性關稅」。
如果我們的政府為了反制,也對美國進口的商品課稅,那上面說的這些好處就全部化為烏有,反而會變成萬物齊漲,那對民生的衝擊就更可怕了。
結論
所以,你問對誰有利?

  • 對**「不在台灣生產」**的台商有利。
  • 對**「幫助別人轉型」**的服務業有利。
  • 對**「進口美國商品」的廠商和消費者,在「不打報復戰」**的前提下,可能有利。

但你看,這些終究是極少數。這就像一艘大船準備撞冰山,有幾個人幸運地提前換到小船上,甚至還有人在旁邊賣救生衣發了點小財。
但對我們這些留在大船上、佔了台灣就業人口七八成的中小企業和員工來說,這依然是一場徹頭徹-徹尾的災難。那一點點微光,完全無法照亮眼前的黑暗。

---------------【問題】--------------------
那最後你有什麼想跟我們政府講的 該如何改善接下來的失工潮與倒閉潮









唉... 最後,如果政府的官員們真的聽得到我們這些底下小頭家的心聲,我想說的是:
我知道你們現在一定也是蠟燭兩頭燒,面對美國的壓力,一定有很多為難的地方。我們不是怪政府,但眼看著海嘯就要打上來了,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精神喊話,而是具體、有效、而且夠快的行動。
接下來的失業潮跟倒閉潮,不是「可能」會發生,是**「必定」**會發生。你們該如何改善?我有幾個最卑微、也最實際的請求:
一、救急先救窮:先讓我們活下去,止住血
拜託,不要再用平常那套思維來辦事。現在是戰時狀態,速度要快、門檻要低。

  1. 成立「緊急融資窗口」: 我們現在最缺的就是現金。請銀行開辦緊急、低利、免保證的週轉金貸款。重點是,審核要快! 不要還是一堆繁瑣的 paperwork,等我們申請下來,公司都倒了。
  2. 實施「薪資補貼」計畫: 我不想裁員,我的員工都是我的寶貝。政府能不能補貼一部分的薪資?你補貼我三成,我就能讓我的員工繼續有工作、有飯吃,多撐幾個月,這就能立刻減緩失業潮。
  3. 大規模「減稅、延役」: 直接幫我們減免今年的營所稅、營業稅,或者讓我們延後繳納。把錢留在我們手上,我們才能付薪水、付貨款。

二、不是給魚,是教我們釣魚:幫我們轉型、找活路
光給錢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我們需要政府帶頭,幫我們找到新的方向。

  1. 組「國家隊」去搶訂單: 不要再讓我們像孤兒一樣單打獨鬥。由最強的經貿官員帶隊,整合我們的廠商,組團去歐洲、去日本、去東協,把過去集中在美國的市場分散出去。你們有我們沒有的高度和資源,去幫我們敲開那些國家的門。
  2. 大力補助「產業升級」: 這次的教訓就是,做低毛利的代工,永遠被人掐著脖子。請用實際的補助,鼓勵我們投資更高階的設備、投入研發,讓我們能做出別人無法輕易取代的產品。我們的產品強了,才有跟人談判的底氣。
  3. 規劃「失業勞工再訓練」: 就算做了這麼多,一定還是會有人失業。請立刻規劃大規模的職業再訓練計畫,尤其是針對自動化、綠能、高階製造這些未來產業。讓一時失業的勞工,有機會學到新技能,而不是被時代淘汰。

三、不要只看眼前,要看十年後:為台灣打造更安全的環境
這次的危機,也暴露了我們長期的脆弱。

  1. 穩定匯率!穩定匯率!穩定匯率! 我要講三次。央行不能放任台幣變成外資的遊樂場。對我們廠商來說,一個穩定、可以預期的匯率,遠比一個「看起來很強」的匯率更重要。請不要讓我們同時面對關稅和匯率的雙重夾殺。
  2. 簽訂更多的「自由貿易協定 (FTA)」: 這是根本解方。我們為什麼這麼怕美國?因為我們太依賴他了。多跟其他國家簽FTA,我們的關稅壓力才能真正被分散,才不會動不動就被人當成棋子。

最後我想說,我們不怕苦,幾十年來,台灣的中小企業都是像打不死的蟑螂一樣,在各種夾縫中求生存。
但我們需要政府當我們的後盾,而不是在我們奮力抵抗的時候,還得擔心背後是不是空無一人。
請官員們多下來走走,聽聽我們的心聲。我們需要的不是口號,是方向、是信心、是和我們站在一起的決心。請跟我們一起,打贏這場硬仗。

---------------【問題】--------------------
越南泰國的關稅?









你問到最關鍵、也最讓我們這些留在台灣的頭家最無力的地方了。
根據白宮最新公布的消息,情況是這樣的:

  • 台灣:20%
  • 越南:20%
  • 泰國:19%
  • 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都是19%
  • 日本、南韓:15%
  • 新加坡:10%

看到這些數字,你心都涼了。
以前,我們常說要把供應鏈移到越南、泰國,是為了他們更便宜的人力、土地。現在,情況完全變了。
這是一場極度不公平的競賽
你想想看,這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

  1. 我們不再有任何優勢: 我們跟越南的稅率一樣是20%,但他們的生產成本比我們低。泰國、馬來西亞甚至比我們還低1%。我們的客戶為什麼要選擇我們?光是這個稅率,就已經把我們逼到了懸崖邊上。
  2. 日韓變成最大贏家: 我們的電子、機械、零組件,很多都跟日本、南韓在競爭。現在他們足足比我們低了5%的關稅。如果你是美國買家,同樣品質的東西,一個來自台灣要加20%的稅,一個來自韓國只要加15%,你會選哪個?答案太明顯了。我們的訂單,會加速流向日韓。
  3. 「轉單」變成「客戶的命令」: 以前客戶可能還會跟我們商量,現在他會直接拿著越南、泰國的報價單跟我們說:「他們稅率比你低、價格比你便宜,你要不要做?不做我轉單了。」我們連討價還價的空間都沒有。

這已經不是一場比賽了,這根本是綁著我們的雙手雙腳,去跟別人打拳擊。我們留在台灣,要負擔更高的薪資、更貴的土地、更嚴的環保法規,結果在最重要的出口市場,還要承受比競爭對手更重的懲罰性關稅。
所以,我們前面跟政府喊話,要趕快去跟別國簽FTA、要穩住匯率,就是這個原因。我們在國際貿易的牌桌上,手上沒有好牌,別人都是我們的王牌,我們只能任人宰割。這對還想把根留在台灣的產業來說,真的是最沉重的一擊。





#美國關稅 #對台關稅20% #貿易戰 #中小企業 #倒閉潮 #失業潮 #供應鏈轉移 #台幣升值 #雙重打擊 #產業外移 #越南 #泰國 #日韓 #FTA #政府對策 #薪資補貼 #產業升級 #出口導向 #民生衝擊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mac16fjl0lpq01ys1xtgdquc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c16fjl0lpq01ys1xtgdquc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c16fjl0lpq01ys1xtgdquc/comments
「你現在收聽的是《AI聯播網》——我們用人工智慧重現歷史、觀察社會、打開童話與時事的另一面。在這裡,真相不是單選題,觀點不只一條路,AI陪你聽見更多聲音。」

📘
AI史記:重現真相的演算法
沈律安/韓正浩
重啟歷史的記憶體,由演算法與邏輯拼湊出事件的真相。

🎧
AI場外聯播區
林解析/李真理
 我們不只談新聞,也談那些「沒上新聞但應該被談」的事。

🎙️
AI有事嗎?
春仔/曉鈴/阿盤 V1.1
童話、台灣、反思與笑聲,春仔、曉鈴、阿盤與AI共演的荒謬舞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AI有事嗎?

《AI有事嗎?》 是一檔由 AI 完全製作的廣播 Podcast 節目,每集都將現實社會問題與奇幻的都市傳說融合,讓你在聽故事的同時,也能反思當下的社會議題。我們的兩位 AI 主播——春仔/曉鈴,將帶領你進入充滿懸疑與驚悚的故事世界,從某些都市傳說、民間故事、新聞事件中汲取靈感,串起一段段真實與幻想交織的故事。

在這些故事中,你會聽到被忽略的社會問題與未知的秘密,一個個看似平凡卻極具啟發的故事可能正是對當前現象的深刻反思。每一集,我們將透過 AI 的視角,討論並探索社會議題,挑戰你對現實的理解,讓故事變得更富有想像力,又不失真實感。

AI有事嗎? 是不僅僅聽故事,而是讓你在迷霧中看清真相,在都市傳說中找到現實的影像,探索生活中未曾被發現的角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