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Business
Society & Culture
History
Sports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6/v4/b3/e9/20/b3e92009-bdbd-2da7-573c-e456d143ca3d/mza_7015694821680246470.jpg/600x600bb.jpg
近代文學
ZHAO
41 episodes
9 months ago

近代文學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Books
Arts
RSS
All content for 近代文學 is the property of ZHAO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近代文學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Books
Arts
https://d3mww1g1pfq2pt.cloudfront.net/Avatar/clhes8lb2005m01xob6fz4xn9/1690803207794.jpg
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 作者:梁啟超 (1923年2月)
近代文學
20 minutes
2 years ago
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 作者:梁啟超 (1923年2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hes8lb2005m01xob6fz4xn9/comments
一
申報館里的朋友,替他們“館翁申老先生”做五十整壽,出了許多題目找人做壽文,把這個題目派給我。呵呵,恰好我和這位“申老先生”是同庚,只怕我還是忝長几天的老哥哥哩。所以對于這篇壽文,倒有點特別興味。

卻是一件,我們做文章的人,最怕人出題目叫我做。因為別人標的題,不見得和我所要說的話內容一致。我到底該做他的題呀,還是該說我的話呢?即如這個題目,頭一樁受窘的是范圍太廣闊,若要做一篇名副其實的文章,恐怕非几十万字不可;再不然,我可以說一句“請看本書第二、第三兩編里頭那几十篇大文”,我便交白卷完事。第二樁受窘的是目的太窄酷,題目是五十年的進化,許我說他的退化不呢?既是慶壽文章,逼著要帶几分“善頌善禱”的應制体裁,那末,可是更難著筆了。既已硬派我在這個題目底下做文章,我卻有兩段話須得先聲明:

第一,我所說的不能涉及中國全部事項,因為對于逐件事項觀察批評,我沒有這种學力。我若是將某件某件如何進步說個大概,我這篇文章,一定變成膚廓濫套的墨卷。我勸諸君,不如看下邊那几十篇大文好多著哩。諸君別要誤認我這篇是下邊几十篇的總括,我不過將我下筆時候所感触的几件事隨便寫下來,絕對組織,絕無体例。老實說,我這篇只算是“雜感”,不配說是“概論”。

第二,題目標的是“進化”,我自然不能不在進化范圍內說,但要我替中國瞎吹,我卻不能。我對于我們所親愛的國家,固然想“隱惡而揚善”,但是他老人家有什么毛病,我們也不應該“諱疾忌醫”,還是直說出來大家想法子補教補救才好。所以我雖說他進化,那不進化的地力,也常常提及。

這樣說來,簡直是“文不對題”了。好嗎,就把不對題的文胡亂寫出來。


二
有一件大事,是我們五千年來祖宗的繼續努力,從沒有間斷過的,近五十年,依然猛烈進行,而且很有成績。是件什么事呢?我起他一個名,叫做“中華民族之擴大”。原來我們中華民族,起初不過小小几個部落,在山東、河南等處地方得些根据地,几千年間,慢慢地長……長……,長成一個碩大無朋的巨族,建設這泱泱雄風的大國。他長的方法有兩途:第一是把境內境外無數异族叫他同化于我,第二是本族的人年年向邊境移殖,把領土擴大了。五千年來的歷史,都是同這條路線進行,我也不必搬多少故事來作證了。近五十年,對于這件事,有几方面成功很大,待我說來:

一、洪楊亂后,跟著西南地方有苗亂,蔓延很廣,費了十几年工夫才平定下來。這一次平定,卻帶几分根本解決性質,從此以后,我敢保中國再不會有“苗匪”這句詞了。原來我族對苗族,乃是黃帝、堯、舜以來一樁大公案,鬧了几千年,還沒有完全解決;在這五十年內,才把黃帝伐蚩尤那篇文章做完最末的一段,确是歷史上值得特筆大書的一件事。

二、辛亥革命,滿清遜位,在政治上含有很大意義,下文再說,專就民族擴大一方面看來,那价值也真不小。原來東胡民族,和我們搗亂搗了一千七、八百年,五胡南北朝時代的鮮卑,甚么慕容燕、拓拔魏、宇文周,唐宋以后,契丹跑進來叫做遼,女真跑進來叫做金,滿洲跑進來叫做清,這些都是東胡族。我們吃他們的虧真算吃夠了,卻是跑進來過后,一代一代的都被我們同化。最后來的這幫滿洲人,盤据是盤据得最久,同化也同化得最透。滿洲算是東胡民族的大總匯,也算是東胡民族的大結束。近五十年來,滿人的漢化,以全速率進行,到了革命后,個個滿人頭上都戴上一個漢姓,從此世界上可真不會有滿洲人了。這便是把二千年來的東胡民族,全數融納進來,變了中華民族的成分,這是中華民族擴大的一大段落。

三、內地人民向東北、西北兩方面發展,也是近五十年一大事業。東三省這塊地方,從前滿洲人預備拿來做退歸的老巢,很用些封鎖手段,阻止內地人移殖。自從經過中日、日俄几場戰爭,這塊地方變成四戰之區,交通机關大開,經濟現狀激變。一方面雖然許多利權落在別人手上,一方面關內外人民關系之密度,确比從前增加好些,東三省人和山東、直隸人漸漸打成一片了。再看西北方面,自從左宗棠開府甘陝,內地的勢力日日往那邊膨脹,光緒間新疆改建行省,于是兩漢以來始終和我們若即若离的西域三十六國,算是完全編入中國版圖,和內地一樣了。這种民族擴大的勢力,現在還日日向各方面進行。外蒙古、阿爾泰、青海、川邊等處,都是在進步活動中。

四、海外殖民事業,也在五十年間很有發展。從前南洋一帶,自明代以來,閩粵人已經大行移殖,近來跟著歐人商權的發達,我們僑民的經濟勢力,也确立得些基礎。還有美洲、澳洲等處,從前和我們不相聞問,如今華僑移住,卻成了世界問題了。這都是近五十年的事,都是我們民族擴大的一种表征。

民族擴大,是最可慶幸的一件事。因此可以證明我們民族正在青春時代,還未成年,還天天在那里長哩。這五十年里頭,确能將几千年未了的事業了他几樁,不能不說是國民努力的好結果。最可惜的,有几方面完全失敗了:第一是台灣,第二是朝鮮,第三是安南。台灣在這五十年內的前半期,很成了發展的目的地,和新疆一樣;到后半期被人搶去了。朝鮮和安南,都是祖宗屢得屢失的基業,到我們手上完全送掉。

海外殖民,也到處被人迎頭痛擊。須知我們民族會往前進,別的民族也會往前進,今后我們若是沒有新努力,恐怕只有兜截轉來,再沒有机會繼續擴大了。


三
學問和思想的方面,我們不能不認為已經有多少進步,而且确已替將來開出一條大進步的路徑。這里頭最大關鍵,就是科舉制度之扑滅。科舉制度,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真算得深根固蒂。他那最大的毛病,在把全國讀書人的心理都變成虛偽的、因襲的、籠統的,把學問思想發展的源泉都堵住了。

廢科舉的運動,在這五十年內的初期,已經開始,郭嵩燾、馮桂芬等輩說是用全副精力對于科舉制度施行總攻擊。前后約十年間,經了好几次波折,到底算把這件文化障礙物打破了。

如今過去的陳跡,很象平常,但是用歷史家眼光看來,不能不算是五十年間一件大事。

這五十年間我們有什么學問可以拿出來見人呢?說來慚愧,簡直可算得沒有。但是這些讀書人的腦筋,卻變遷得真厲害。記得光緒二年有位出使英國大臣郭嵩燾,做了一部游記,里頭有一段,大概說:“現在的夷狄,和從前不同,他們也有二千年的文明。”噯喲,可了不得,這部書傳到北京,把滿朝士大夫的公憤都激動起來了,人人唾罵,日日奏參,鬧到奉旨毀板才算完事。曾几何時,到如今“新文化運動”這句話,成了一般讀書社會的口頭禪。馬克思差不多要和孔子爭席,易卜生差不多要推倒屈原。這种心理對不對,另一問題,總之這四十几年間思想的劇變,确為從前四千余年所未嘗夢見。比方從前思想界是一個死水的池塘,雖然許多浮萍荇藻掩映在面上,卻是整年价動也不動,如今居然有了“源泉混混,不舍晝夜”的气象了。雖然他流動的方向和結果,現在還沒有十分看得出來,單論他由靜而動的那點机勢,誰也不能不說他是進化。

古語說得好:“學然后知不足。”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了。這點子覺悟,一面算是學問進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學問進步的結果。第一期,先從器物上感覺不足。這种感覺,從鴉片戰爭后漸漸發動,到同治年間借了外國兵來平內亂,于是曾國藩、李鴻章一班人,很覺得外國的船堅炮利,确是我們所不及,對于這方面的事項,覺得有舍己從人的必要,于是福建船政學堂、上海制造局等等漸次設立起來。但這一期內,思想界受的影響很少,其中最可紀念的,是制造局里頭譯出几部科學書。這些書現在看起來雖然很陳舊、很膚淺,但那群翻譯的人,有几位頗忠實于學問。

他們在那個時代,能夠有這樣的作品,其實是虧他。因為那時讀書人都不會說外國話,說外國話的都不讀書,所以這几部譯本書,實在是替那第二期“不懂外國話的西學家”開出一條血路了。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自從和日本打了一個敗仗下來,國內有心人,真象睡夢中著一個霹靂,因想道,堂堂中國為什么衰敗到這田地,都為的是政制不良,所以拿“變法維新”做一面大旗,在社會上開始運動,那急先鋒就是康有為、梁啟超一班人。這班人中國學問是有底子的,外國文卻一字不懂。他們不能告訴人“外國學問是什么,應該怎么學法”,只會日日大聲疾呼,說:“中國舊東西是不夠的,外國人許多好處是要學的。”這些話雖然象是囫圇,在當時卻發生很大的效力。他們的政治運動,是完全失敗,只剩下前文說的廢科舉那件事,算是成功了。這件事的确能夠替后來打開一個新局面,國內許多學堂,外國許多留學生,在這期內蓬蓬勃勃發生。第三期新運動的种子,也可以說是從這一期播殖下來。這一期學問上最有价值的出品,要推嚴复翻譯的几部書,算是把十九世紀主要思潮的一部分介紹進來,可惜國里的人能夠領略的太少了。第三期,便是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第二期所經過時間,比較的很長——從甲午戰役起到民國六七年間止。約二十年的中間,政治界雖變遷很大,思想界只能算同一個色彩。簡單說,這二十年間,都是覺得我們政治、法律等等,遠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組織形式,一件件搬進來,以為但能夠這樣,万事都有辦法了。革命成功將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漸漸有點廢然思返,覺得社會文化是整套的,要拿舊心理運用新制度,決計不可能,漸漸要求全人格的覺悟。恰值歐洲大戰告終,全世界思潮都添許多活气,新近回國的留學生,又很出了几位人物,鼓起勇气做全部解放的運動。所以最近兩三年間,算是划出一個新時期來了。

這三期間思想的進步,試把前后期的人物做個尺度來量他一下,便很明白:第一期,如郭嵩燾、張佩綸、張之洞等輩,算是很新很新的的怪物。到第二期時,嵩燾、佩綸輩已死去,之洞卻還在。之洞在第二期前半,依然算是提倡風气的一個人,到了后半,居然成了老朽思想的代表了。在第二期,康有為、梁啟超、章炳麟、嚴复等輩,都是新思想界勇士,立在陣頭最前的一排。到第三期時,許多新青年跑上前線,這些人一躺一躺被擠落后,甚至已經全然退伍了。這种新陳代謝現象,可以證明這五十年間思想界的血液流轉得很快,可以證明思想界的体气實已漸趨康強。

拿過去若干個五十年和這個五十年來比,這五十年誠然是進化了;拿我們這五十年和別人家的這五十年來比,我們可是慚愧無地。試看這五十年的美國何如,這五十年的日本何如,這五十年的德國何如,這五十年的俄國何如?他們政治上雖然成敗不同,苦樂不等,至于學問思想界,真都算得一日千里!就是英法等老國,又那一個不是往前飛跑?我們鬧新學鬧了几十年,試問科學界可曾有一兩件算得世界的發明,藝術家可曾有一兩种供得世界的賞玩,出版界可曾有一兩部充得世界的著述?哎,只好等第三期以后看怎么樣罷。


四
“五十年里頭,別的事都還可以勉強說是進化,獨有政治,怕完全是退化吧。”這句話,几几乎万口同聲都是這樣說,連我也很難得反對。雖然,從骨子里看來,也可以說這五十年的中國,最進化的便是政治。

原來政治是民意所造成,不獨“德謨克拉西”政治是建設在多數人意識之上,即獨裁政治、寡頭政治,也是建設在多數人意識之上。無論何种政治,總要有多數人積极的擁護——最少亦要有多數人消极的默認,才能存在。所以國民對于政治上的自覺,實為政治進化的總根源。這五十年來中國具体的政治,誠然可以說只有退化并無進化,但從國民自覺的方面看來,那意識确是一日比一日鮮明,而且一日比一日擴大、自覺。覺些甚么呢?

第一,覺得凡不是中國人都沒有權來管中國的事。

第二,覺得凡是中國人都有權來管中國的事。

第一种是民族建國的精神,第二种是民主的精神。這兩种精神,從前并不是沒有,但那意識常在睡眠狀態之中,朦朦朧朧的,到近五十年——實則是近三十年——卻很鮮明的表現出來了。我敢說,自從滿洲退位以后,若再有別個民族想鈔襲五胡、元魏、遼、金、元、清那套舊文章再來“入主中國”。那可是海枯石爛不會出來的事。我敢說,已經挂上的民國招牌,從今以后千千万万年再不會卸下,任憑你象堯、舜那么賢圣,象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強暴,象曹操、司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國皇帝,乃永遠沒有人答應。這种事實,你別要看輕他了,別要說他只有空名、并無實際。古語說得好:“名者實之賓。”凡事能夠在社會上占得個“正名定分”,那么,第二步的“循名責實”自然會跟著來。總之,在最近三十年間我們國民所做的事業:第一件,是將五胡亂華以來一千多年外族統治的政治根本鏟除;第二件,是將秦始皇以來二千多年君主專制的政治永遠消滅。而且這兩宗事業,并非無意識的偶然湊會,的确是由人民一种根本覺悟,經了很大的努力,方才做成。就這一點看來,真配是上“進化”這兩個字了。

民國成立這十年來,政治現象誠然令人嘔气,但我以為不必失望。因為這是從兩個特別原因造成,然而這些原因都快要消滅了。第一件,革命時候,因為人民自身力量尚未充足,不能不借重固有勢力來做應援。這种勢力,本來是舊時代的游魂。舊時代是有二千多年歷史的,他那游魂,也算得“取精用宏”,一二十年的猖獗,勢所難免。如今他的時運,也過去大半了,不久定要完全消滅,經過一番之后,政治上的新時代,自然會產生出來。(不是委心任命的話,其實事理應該如此。)第二件,社會上的事物,一張一弛,乃其常態。從甲午、戊戌到辛亥,多少仁人志士,實在是鬧得疲筋力倦,中間自然會發生一時的惰力。尤為可惜的,是許多為主義而奮斗的人物,都做了時代的犧牲死去了。后起的人,一時接不上气來,所以中間這一段,倒變成了黯然無色。但我想這時代也過去了,從前的指導人物,象是已經喘過一口气,從新覺悟,從新奮斗,后方的戰斗力,更是一天比一天加厚。在這种形勢之下,當然有一番新气象出來。

要而言之,我對于中國政治前途,完全是樂觀的。我的樂觀,卻是從一般人的悲觀上發生出來。我覺得這五十年來的中國,正象蚕變蛾、蛇蛻殼的時代。變蛾蛻殼,自然是一件极艱難、极苦痛的事,那里能夠輕輕松松的做到。只要他生理上有必變必蛻的机能,心理上還有必變必蛻的覺悟,那么,把那不可逃避的艱難苦痛經過了,前途便別是一個世界。

所以我對于人人認為退化的政治,覺得他進化的可能性卻是最大哩。


五
此外,社會上各种進化狀況,實在不少,可惜我學力太薄,加以時日倉卒,不能多舉了。好在還有各位專門名家的論著,可以發揮光大。我姑且把我個人的“隨感”胡亂寫出來,并且表示我愿意和我們老同年“申老先生”繼續努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近代文學

近代文學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