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News
Sports
TV & Film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6/v4/b3/e9/20/b3e92009-bdbd-2da7-573c-e456d143ca3d/mza_7015694821680246470.jpg/600x600bb.jpg
近代文學
ZHAO
41 episodes
9 months ago

近代文學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Books
Arts
RSS
All content for 近代文學 is the property of ZHAO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近代文學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Books
Arts
https://d3mww1g1pfq2pt.cloudfront.net/Avatar/clhes8lb2005m01xob6fz4xn9/1690803207794.jpg
情聖杜甫 作者:梁啟超
近代文學
29 minutes
2 years ago
情聖杜甫 作者:梁啟超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hes8lb2005m01xob6fz4xn9/comments
一
今日承詩學研究會囑托講演,可惜我文學素養很淺薄,不能有甚么新貢獻,只好把咱們家里老古董搬出來和諸君摩拳一番,題目是“情圣杜甫”。在講演本題以前,有兩段話應該簡單說明:

第一,新事物固然可愛,老古董也不可輕輕抹煞。內中藝術的古董,尤為有特殊价值。因為藝術是情感的表現,情感是不受進化法則支配的;不能說現代人的情感一定比古人优美,所以不能說現代人的藝術一定比古人進步。

第二,用文字表出來的藝術——如詩詞歌劇小說等類,多少總含有几分國民的性質。因為現在人類語言未能統一,無論何國的作家,總須用本國語言文字做工具;這副工具操練得不純熟,縱然有很丰富高妙的思想,也不能成為藝術的表現。

我根据這兩种理由,希望現代研究文學的青年,對于本國二千年來的名家作品,著實費一番工夫去賞會他,那么,杜工部自然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了。

二
杜工部被后人上他徽號叫做“詩圣”。詩怎么樣才算“圣”,標准很難确定,我們也不必輕輕附和。我以為工部最少可以當得起情圣的徽號。因為他的情感的內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實的,极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极熟練,能鞭辟到最深處,能將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樣子,能象電气一般,一振一蕩的打到別人的心弦上,中國文學界寫情圣手,沒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

我們研究杜工部,先要把他所生的時代和他一生經歷略敘梗概,看出他整個的人格:兩晉六朝几百年間,可以說是中國民族混成時代,中原被异族侵入,攙雜許多新民族的血;

江南則因中原舊家次第遷渡,把原住民的文化提高了。當時文藝上南北派的痕跡顯然,北派真率悲壯,南派整齊柔婉,在古樂府里頭,最可以看出這分野。唐朝民族化合作用,經過完成了,政治上統一,影響及于文藝,自然會把兩派特性合冶一爐,形成大民族的新美。初唐是黎明時代,盛唐正是成熟時代。內中玄宗開元間四十年太平,正孕育出中國藝術史上黃金時代。到天寶之亂,黃金忽變為黑灰。時事變遷之劇,未有其比。當時蘊蓄深厚的文學界,受了這种激刺,益發波讕壯闊。杜工部正是這個時代的驕儿。他是河南人,生當玄宗開元之初。早年漫游四方,大河以北都有他足跡,同時大文學家李太白、高達夫,都是他的摯友。中年值安祿山之亂,從賊中逃出,跑到甘肅的靈武謁見肅宗,補了個“拾遺”的官,不久告假回家。又碰著饑荒,在陝西的同谷縣,几乎餓死。后來流落到四川,依一位故人嚴武。嚴武死后,四川又亂,他避難到湖南,在路上死了。他有兩位兄弟,一位妹子,都因亂离難得見面。他和他的夫人也常常隔离,他一個小儿子,因饑荒餓死,兩個大儿子,晚年跟著他在四川。他一生簡單的經歷,大略如此。

他是一位极熱腸的人,又是一位极有脾气的人。從小便心高气傲,不肯趨承人。他的詩道:

以茲悟生理,獨恥事干謁。

(《奉先詠怀》)

又說:

白鷗沒浩蕩,万里誰能馴。

(《贈韋左丞》)

可以見他的气概。嚴武做四川節度,他當無家可歸的時候去投奔他,然而一點不肯趨承將就,相傳有好几回沖撞嚴武,几乎嚴武容他不下哩。他集中有一首詩,可以當他人格的象征: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言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茆屋。摘花不插鬢,采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佳人》)

這位佳人,身分是非常名貴的,境遇是非常可怜的,情緒是非常溫厚的,性格是非常高抗的,這便是他本人自己的寫照。

三
他是個最富于同情心的人。他有兩句詩:

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內熱。

(《奉先詠怀》)

這不是瞎吹的話,在他的作品中,到處可以證明。這首詩底下便有兩段說: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

(同上)

又說:

況聞內金盤,盡在衛霍室。中堂舞神仙,煙霧散玉質。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同上)

這种詩几乎純是現代社會党的口吹。他做這詩的時候,正是唐朝黃金時代,全國人正在被鏡里霧里的太平景象醉倒了。

這种景象映到他的眼中,卻有無限悲哀。

他的眼光,常常注視到社會最下層,這一層的可怜人那些狀況,別人看不出,他都看出;他們的情緒,別人傳不出,他都傳出。他著名的作品“三吏”、“三別”,便是那時代社會狀況最真實的影戲片,《垂老別》的:

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熟知是死別,且复傷其寒。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新安吏》的: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石壕吏》的:

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這些詩是要作者的精神和那所寫之人的精神并合為一,才能做出。他所寫的是否他親聞親見的事實,抑或他腦中創造的影像,且不管他;總之他做這首《垂老別》時,他已經化身做那位六七十歲拖去當兵的老頭子,做這首《石壕吏》時,他已經化身做那位儿女死絕衣食不給的老太婆,所以他說的話,完全和他們自己說一樣。

他還有《戲呈吳郎》一首七律,那上半首是:

堂前扑棗任西鄰,無食無儿一婦人。不為家貧宁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

這首詩,以詩論,并沒什么好處,但敘當時一件瑣碎實事,——一位很可怜的鄰舍婦人偷他的棗子吃,因那人的惶恐,把作者的同情心引起了。這也是他注意下層社會的證据。

有一首《縛雞行》,表出他對于生物的泛愛,而且很含些哲理:

小奴縛雞向市賣,雞被縛急相喧爭。家人厭雞食虫蟻,未知雞賣還遭烹。虫雞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縛。雞虫得失無時了,注目寒江倚山閣。

有一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結尾几句說道:

……安得廣廈千万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被凍死亦足。

有人批評他是名士說大話,但据我看來,此老确有這种胸襟,因為他對于下層社會的痛苦,看得真切,所以常把他們的痛苦當作自己的痛苦。

四
他對于一般人如此多情,對于自己有關系的人,更不待說了。我們試看他對朋友:那位因陷賊貶做台州司戶的鄭虔,他有詩送他道:

……便与先生應永訣,九重泉路盡交期。

又有詩怀他道:

天台隔三江,風浪無晨暮。鄭公縱得歸,老病不識路。……

(《有怀台州鄭十八司戶》)

那位因附永王璘造反長流夜郎的李白,他有詩夢他道: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容無消息。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君今在羅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水深波浪闊,毋使蛟龍得。

(《夢李白》二首之一)

這些詩不是尋常應酬話,他實在拿鄭、李等人當一個朋友,對于他們的境遇,所感痛苦,和自己親受一樣,所以做出來的詩,句句都帶血帶淚。

他集中想念他兄弟和妹子的詩,前后有二十來首,處處至性流露。最沈痛的如《同谷七歌》中:

有弟有弟在遠方,三人各瘦何人強。生別展轉不相見,胡塵暗天道路長。前飛駕鵝后鶖鶬,安得送我置汝旁。嗚呼!三歌兮歌三發,汝歸何處收兄骨。

有妹有妹在鐘离,良人早沒諸孤痴。長淮浪高蛟龍怒,十年不見來何時。扁舟欲往箭滿眼,杳杳南國多旌旗。嗚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為我啼清晝。

他自己直系的小家庭,光景是很困苦的,愛情卻是很穠摯的。他早年有一首思家詩: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怜小儿女,未解憶長安。香務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月夜》)

這种緣情旖旎之作,在集中很少見。但這一首已可證明工部是一位溫柔細膩的人。他到中年以后,遭值多難,家屬离合,經過不少的酸苦。亂前他回家一次,小的儿子餓死了。他的詩道:

……老妻寄异縣,十口隔風雪。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饑渴。入門聞號咷,幼子餓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嗚咽。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

(《奉先詠怀》)

亂后和家族隔絕,有一首詩:

去年潼關破;妻子隔絕久。……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

(《述怀》)

其后從賊中逃歸,得和家族團聚,他有好几首詩寫那時候的光景:《羌村》三首中的第一首:

崢嶸赤云西,日腳下平地。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還拭淚。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欷歔。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北征》里頭的一段:

況我墮胡塵,及歸盡華發。經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結。慟哭松聲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嬌儿,顏色白胜雪;見耶背面啼,垢膩腳不襪。床前兩小女,補綻才過膝;海圖坼波濤,舊繡移曲折;天吳及紫鳳,顛倒在裋褐。老夫情怀惡,嘔泄臥數日。那無囊中帛,救汝寒凜栗!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羅列。瘦妻面复光,痴女頭自櫛;學母無不為,曉妝隨手抹;移時施朱鉛,狼藉畫眉闊。生還對童稚,似欲忘饑渴。問事競挽須,誰能即嗔喝。翻思在賊愁,甘受雜亂聒。

其后挈眷避亂,路上很苦。他有詩追敘那時情況道:

憶昔避賊初,北走經險艱。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盡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顏。……痴女饑咬我,啼畏虎狼聞。怀中掩其口,反側聲愈嗔。小儿強解事,故索苦李餐。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牽攀。……

(《彭衙行》)

他合家避亂到同谷縣山中,又遇著饑荒,靠草根木皮活命,在他困苦的全生涯中,當以這時候為最甚。他的詩說:

長鑱長鑱白木柄,我生托子以為命。黃獨無苗山雪盛,短衣數挽不掩脛。此時与子空歸來,男呻女吟四壁靜。……

(《同谷七歌》之二)

以上所舉各詩寫他自己家庭狀況,我替他起個名字叫做“半寫實派”。他處處把自己主觀的情感暴露,原不算寫實派的作法。但如《羌村》、《北征》等篇,多用第三者客觀的資格,描寫所觀察得來的環境和別人情感,從极瑣碎的斷片詳密刻畫,确是近世寫實派用的方法,所以可叫做半寫實。這种作法,在中國文學界上,雖不敢說是杜工部首創,卻可以說是杜工部用得最多而最妙。從前古樂府里頭,雖然有些,但不如工部之描寫入微。這類詩的好處在真,事愈寫得詳,真情愈發得透。我們熟讀他,可以理會得“真即是美”的道理。

五
杜工部的“忠君愛國”,前人恭維他的很多,不用我再添話。他集中對于時事痛哭流涕的作品,差不多占四分之一,若把他分類研究起來,不惟在文學上有价值,而且在史料上有絕大价值。為時間所限,恕我不征引了。內中价值最大者,在能确實描寫出社會狀況,及能确實謳吟出時代心理。剛才舉出半寫實派的几首詩,是集中最通用的作法,此外還有許多是純寫實的。試舉他几首:

獻凱日繼踵,兩蕃靜無虞。漁陽豪俠地,擊鼓吹笙竽。云帆轉遼海,粳稻來東吳。越羅与楚練,照耀輿台軀。主將位益崇,气驕凌上都。邊人不敢議,議者死路衢。

(《后出塞》五首之四)

讀這些詩,令人立刻聯想到現在軍閥的豪奢專橫。——尤其逼肖奉、直戰爭前張作霖的狀況。最妙處是不著一個字批評,但把客觀事實直寫,自然會令讀者歎气或瞪眼。又如《麗人行》那首七古,全首將近二百字的長篇,完全立在第三者地位觀察事實。從“三月三日天气新”,到“青鳥飛去銜紅巾”,占全首二十六句中之二十四句,只是极力舖敘那种豪奢熱鬧情狀,不惟字面上沒有譏刺痕跡,連骨子里頭也沒有。直至結尾兩句: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算是把主意一逗。但依然不著議論,完全讓讀者自去批評。這种可以說諷刺文學中之最高技術。因為人類對于某种社會現象之批評,自有共同心理,作家只要把那現象寫得真切,自然會使讀者心理起反應,若把讀者心中要說的話,作者先替他傾吐無余,那便索然寡味了。杜工部這類詩,比白香山《新樂府》高一籌,所爭就在此。《石壕吏》、《垂老別》諸篇,所用技術,都是此類。

工部的寫實詩,什有九屬于諷刺類。不獨工部為然,近代歐洲寫實文學,那一家不是專寫社會黑暗方面呢?但杜集中用寫實法寫社會优美方面的亦不是沒有。如《遭田父泥飲》那篇:

步墟隨春風,村村自花柳。田翁逼社日,邀我嘗春酒。酒酣夸新尹,畜眼未見有。回頭指大男,“渠是弓弩手。名在飛騎籍,長番歲時久。前日放營農,辛苦救衰朽。差科死則已,誓不舉家走。今年大作社,拾遺能住否?”叫婦開大瓶,盆中為吾取。……高聲索果栗,欲起時被肘。指揮過無禮,未覺村野丑。月出遮我留,仍嗔問升斗。

這首詩把鄉下老百姓极粹美的真性情,一齊活現。你看他父子夫婦間何等親熱;對于國家的義務心何等鄭重;對于社交何等爽快,何等懇切。我們若把這首詩當個畫題,可以把篇中各人的心理從面孔上傳出,便成了一幅絕好的風俗畫。

我們須知道:杜集中關于時事的詩,以這類為最上乘。

六
工部寫情,能將許多性質不同的情緒,歸攏在一篇中,而得調和之美。例如《北征》篇,大体算是憂時之作。然而“青云動高興,幽事亦可悅”以下一段,純是玩賞天然之美。

“夜深經戰場,寒月照白骨”以下一段,憑吊往事。“況我墮胡塵”以下一大段,純寫家庭實況,忽然而悲,忽然而喜。

“至尊尚蒙塵”以下一段,正面感慨時事,一面盼望內亂速平,一面又憂慮到憑藉回鶻外力的危險。“憶昨狼狽初”以下到篇末,把過去的事實,一齊涌到心上。象這許多雜亂情緒迸在一篇,調和得恰可,非有絕大力量不能。

工部寫情,往往愈拶愈緊,愈轉愈深,象《哀王孫》那篇,几乎一句一意,試將現行新符號去點讀他,差不多每句都須用“。”符或“;”符。他的情感,象一堆亂石,突兀在胸中,斷斷續續的吐出,從無條理中見條理,真极文章之能事。

工部寫情,有時又淋漓盡致一口气說出,如八股家評語所謂“大開大合”。這种類不以曲折見長,然亦能极其美。集中模范的作品,如《憶昔行》第二首,從“憶昔開元全盛日”起到“叔孫禮樂蕭何律”止,极力追述從前太平景象,從社會道德上贊美,令意義格外深厚。自“豈聞一縑直万錢”到“复恐初從亂离說”,翻過來說現在亂离景象,兩兩比對,令讀者膽戰肉躍。

工部還有一种特別技能,几乎可以說別人學不到,他最能用极簡的語句,包括無限情緒,寫得极深刻。如《喜達行在所》三首中第三首的頭兩句。

死去憑誰報,歸來始自怜。

僅僅十個字,把十個月內虎口余生的甜酸苦辣都寫出來,這是何等魄力。又如前文所引《述怀》篇的反畏消息來。

五個字,寫亂离中擔心家中情狀,真是惊心動魄。又如《垂老別》里頭:

勢异鄴城下,縱死時猶寬。

死是早已安排定了,只好拿期限長些作安慰,(原文是寫老妻送行時語。)這是何等沈痛。又如前文所引的:

鄭公縱得歸,老病不識路。

明明知道他絕對不得歸了,讓一步雖得歸,已經万事不堪回首。此外如:

帶甲滿天地,胡為君遠行。

万方同一概,吾道竟何之。

(《秦州雜詩》)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登岳陽樓》)

古往今來皆涕淚,斷腸分手各風煙。

(《公安送韋二少府》)

之類,都是用极少的字表极复雜极深刻的情緒,他是用洗練工夫用得极到家,所以說:“語不惊人死不休。”此其所以為文學家的文學。

悲哀愁悶的情感易寫,歡喜的情感難寫。古今作家中,能將喜情寫得逼真的,除卻杜集《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外,怕沒有第二首。那詩道:

劍外忽聞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結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到洛陽。

那种手舞足蹈情形,從心坎上奔迸而出,我說他和古樂府的《公無渡河》是同一樣筆法。彼是寫忽然劇變的悲情,此是寫忽然劇變的喜情,都是用快光鏡照相照得的。

七
工部流連風景的詩比較少,但每有所作,一定于所詠的景物觀察入微。便把那景物做象征,從里頭印出情緒。如:

竹涼侵臥內,野月滿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倦夜》)

題目是“倦夜”,景物從初夜寫到中夜后夜,是獨自一個人有心事,睡不著,疲倦無聊中所看出的光景,所寫環境,句句和心理反應。又如: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登高》)

雖然只是寫景,卻有一位老病獨客秋天登高的人在里頭。便不讀下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兩句,已經如見其人了。又如: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旅夜書怀》)

從寂寞的環境上領略出很空闊很自由的趣味。末兩句說:“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把情緒一點便醒。

所以工部的寫景詩,多半是把景做表情的工具。象王、孟、韋、柳的寫景,固然也离不了情,但不如杜之情的分量多。

八
詩是歌的笑的好呀?還是哭的叫的好?換一句話說:詩的任務在贊美自然之美呀?抑在呼訴人生之苦?再換一句話說:我們應該為做詩而做詩呀?抑或應該為人生問題中某項目的而做詩?這兩种主張,各有极強的理由;我們不能作极端的左右袒,也不愿作极端的左右袒。依我所見:人生目的不是單調的,美也不是單調的。為愛美而愛美,也可以說為的是人生目的;因為愛美本來是人生目的的一部分。訴人生苦痛,寫人生黑暗,也不能不說是美。因為美的作用,不外令自己或別人起快感;痛楚的刺激,也是快感之一;例如膚痒的人,用手抓到出血,越抓越暢快。象情感恁么熱烈的杜工部,他的作品,自然是刺激性极強,近于哭叫人生目的那一路;主張人生藝術觀的人,固然要讀他。但還要知道:他的哭聲,是三板一眼的哭出來,節節含著真美;主張唯美藝術觀的人,也非讀他不可。我很慚愧:我的藝術素養淺薄,這篇講演,不能充分發揮“情圣”作品的价值;但我希望這位情圣的精神,和我們的語言文字同其壽命;尤盼望這种精神有一部分注入現代青年文學家的腦里頭。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近代文學

近代文學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