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News
Sports
TV & Film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4/v4/94/14/b4/9414b4c9-37ac-6f26-9213-03f410667242/mza_12247192639717478539.jpg/600x600bb.jpg
同心電台 X DJ馬馬 | 同心圓
同心圓敬拜福音平台
70 episodes
3 days ago
【恬靜... 我沉默主座前】洪水氾濫之時,我們更需要多花時間與主親近,建構心靈空間來聆聽主、自己和外間的聲音,將我們的重擔和思念向神交託。歸回神的平安,方能於彎曲與黑暗的世代繼續作主堅穩的門徒,實踐主的教導與心意。(歡迎轉載)
Show more...
Christianity
Religion & Spirituality
RSS
All content for 同心電台 X DJ馬馬 | 同心圓 is the property of 同心圓敬拜福音平台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恬靜... 我沉默主座前】洪水氾濫之時,我們更需要多花時間與主親近,建構心靈空間來聆聽主、自己和外間的聲音,將我們的重擔和思念向神交託。歸回神的平安,方能於彎曲與黑暗的世代繼續作主堅穩的門徒,實踐主的教導與心意。(歡迎轉載)
Show more...
Christianity
Religion & Spirituality
https://d3t3ozftmdmh3i.cloudfront.net/staging/podcast_uploaded_episode/6092919/6092919-1719409172652-1198e6b2af2d8.jpg
第4季【同心電台 X DJ馬馬】第3站 - 淺土篇 - 土壤的成聖之旅 X《撒種者的愛》
同心電台 X DJ馬馬 | 同心圓
16 minutes
1 year ago
第4季【同心電台 X DJ馬馬】第3站 - 淺土篇 - 土壤的成聖之旅 X《撒種者的愛》

Intro

由撒種到收穫,在春去秋來的交替裡,撒種的人、種子與土壤,各施其職,成就豐收。一連五星期,我們藉著「撒種的比喻」,思想我們怎樣能為主結出天國的豐盛,各位團友,「土壤的成聖之旅」出發啦。 📍第三站:淺土篇 讓我們進入禱告時,先停下,安靜下來,慢慢呼吸,放鬆身體,將散亂的感官重新集中在上帝的同在上。 📍尋求禱告 主耶穌,願祢帶領我以愛和好奇心,去凝望祢撒種的樣式,細察我內心土壤的光景。我願意聆聽祢的話語,並歡迎聖靈的引導。 📍經文 主耶穌在海邊繼續教導人,說完「撒種的比喻」之後,祂就對門徒私下解釋土壤背後的意思,而第二種土壤是這樣的: 「有的落在泥土不多的石地上,因為土淺,很快就破土而出;可是太陽出來,幼苗就被曬乾,又因為沒有根,就枯萎了。 」 (馬太福音十三 5-6《新漢語譯本》) 📍思想 第二種的土壤和上次提及的土壤恰好相反,有別於「路旁」不肯接受種子,「淺土」則接受得太快,但凋謝也快。甚麼是「淺土」呢?就是,其實底層仍然是硬土、是石頭,但偏偏鋪了一層泥在上面。淺土的人通常都很開放,很快回應,屬於行動型。「我好想為主做好多嘢!」「我好感受到神嘅愛呀,神真係好!」「你都信主呀,有好多祝福架!」乍看,沒有問題,發芽生長,好事來的!但耶穌解釋這種土壤的特質在於: 「那撒在石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欣然接受,但是他心裡沒有根,不能持久;一旦為這道吃苦,或受迫害,他就立刻被絆倒了。」 (馬太福音十三 20-21《新漢語譯本》) 淺土實在也想不到,原來遵行神的道,需要持久,還會吃苦,會受逼迫。 如何呀?聽到吃苦,立即想關機嗎?有沒有想過,「淺土」的人通常是怎樣發現自己是「淺土」的呢?就是已經凋謝後吧。有沒有想過其實如果沒有太陽的出現,淺土是不會知道自己是淺土,反而會因為很快長出幼苗而沾沾自喜,甚至會誤以為自己是好土壤。「淺土」的人一心只想著為神長高、長大,快人一步,理想達到,卻忽略了三件事:一、原來這個世界是有太陽,有苦難的;二、原來發苗生長是不夠的,也要生根;三、栽種需要持續的水份和養份的。 「我覺得呢度冇愛,同埋send親message都冇人覆,我唔做組長啦!」 「我同佢傾唔埋,佢都唔聽人講嘢嘅,我覺得好受傷害,我要辭職!」 「做來做去都係做呢啲嘢,好無意義呀⋯」 「唔公平喎,佢唔使咁,點解我要呀?」 每個人總有一個被人迫到跳掣的點。當日頭出來,原來輕輕一曬都可以這麼猛烈,會曬到人枯乾,徹夜難眠,懷疑人生,甚至忘記召命。那個時候,淺土通常都會好詫異,「點解我會搞成咁架?」會怨天尤人:「一日都係你哋唔好?點解神要咁對我?」亦會馬上想做決定:要不撒手不幹,要不就是用更大的力「唧出」養份,務求證明自己是盡責的,是不負眾望的。最需要主陪伴的時候,我們往往等不到,自作主張。有沒有想過,若土壤不改變,種子總會一次又一次枯萎收場,而淺土呢,亦只能一次又一次的透支、氣餒。用耶穌的描述:「立刻被絆倒了。」 (詩篇一2-3)說:「唯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 這個比喻的重點教導在於,那個問題不是有沒有太陽,而是泥土太淺,生不到根,讓我們重複地三分鐘熱度、虎頭蛇尾。我們往往著眼看得見的成敗得失和環境問題,卻忽略作為栽種種子的土壤,我們的責任其實是留意地下面發生的事,心內發生的事,就是情緒、思維和靈性的事,讓我們的生命能夠健康地紮根在神的真理和旨意上。所以,我們亦要留意水源,讓活水持續滋養我們、長久不息。有天就算太陽出來了,我們葉子也不枯乾。 📍反思 讓我深呼吸,放鬆一下身體,邀請聖靈光照一下我們內心的土壤,發現一下,為何種子總是落不到深處,為何我會虎頭蛇尾呢?我們以愛一起去探索一下,讓主陪伴一下吧。 1)是否我一心只留意看得見的成功或者失望,忽略了內心的健康呢?如果是,我求聖靈今日賜給我有耐性,以主的愛凝視我的心田,觀察它最近到底發生過甚麽事? 2)會不會在我裡面有一些偏見、偏情,或者未處理的傷害?以致我容易想法變得偏頗,過份放大傷痛、過失或規條,縮小了恩典和寬恕,跌入去瞎眼的情緒漩渦裡?若然是,求聖靈這刻光照我們散亂的思緒,好讓我能夠看到事情的本相,再邀請神與我一起以平心面對眼前的處境,變得更加堅定,忠於召命。 3)在不如意的事中,我有沒有發現神的足跡呢?求聖靈帶我回顧沿路的點滴,以感恩的心記下神的恩典,並相信在不如意的事上,總有神救贖的部份。 當我們重新回到經文,我再次打開我的心去聆聽主祢的話語,看看有沒有甚麽詞語或字句特別感動我,可以再在那裡和主傾訴: (詩篇一2-3)說:「唯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 📍獻呈 主耶穌,求祢今日教我培育心裡的土壤,好叫我在烈日當空時,仍能站立得穩,充滿生機。主啊,面對眼前的試煉,真是很難受,我需要祢親自的陪伴和光照,讓我可以安定下來,不以偏見和偏情去看這個世界,重獲自由。主啊,雖然我容易想放棄,但我知道祢是不會放棄我。如果我曾經跌倒灰心,離開,求主用祢的慈繩愛索呼喚我回來,叫我重新振作,成為一生為服侍祢、讚美祢而活的好土壤。奉主名求,阿們。 最後,我們同誦《主禱文》作結束,並將所領受的恩典,帶到今日的生活裡: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 願祢的國降臨, 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兇惡。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 全是祢的,直到永遠。 阿們!』 (馬太福音六 9下-13)

同心電台 X DJ馬馬 | 同心圓
【恬靜... 我沉默主座前】洪水氾濫之時,我們更需要多花時間與主親近,建構心靈空間來聆聽主、自己和外間的聲音,將我們的重擔和思念向神交託。歸回神的平安,方能於彎曲與黑暗的世代繼續作主堅穩的門徒,實踐主的教導與心意。(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