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Technology
Histor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Podjoint Logo
US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6/v4/9d/84/7d/9d847da5-577d-d418-52de-d11eb78ecf91/mza_13308230731056785587.png/600x600bb.jpg
🧠從大腦到心理🫀
陳璿丞x析心事務所
191 episodes
1 day ago

除了情緒之外,大腦掌握很多東西。我發現常常會有人問我:「你怎麼可以學這麼多東西?」、「你都怎麼記住的?」、「要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是基石、學習力是你的雙手,讓你抓更多。而人生哲理或是科學哲學等等是你的眼睛,讓你可以預測不可知的世界。斯多噶主義、認知行為治療、腦科學研究、元認知,目的就是要帶你駭入大腦,人生重開機。

【🎧訂閱連結】
📰 -電子報 https://anatomind.com/newsletter
- telegram 社群 https://t.me/+s4Gn-lfNV_g2NmE9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ociety & Culture,
Philosophy,
Self-Improvement,
Health & Fitness
RSS
All content for 🧠從大腦到心理🫀 is the property of 陳璿丞x析心事務所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除了情緒之外,大腦掌握很多東西。我發現常常會有人問我:「你怎麼可以學這麼多東西?」、「你都怎麼記住的?」、「要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是基石、學習力是你的雙手,讓你抓更多。而人生哲理或是科學哲學等等是你的眼睛,讓你可以預測不可知的世界。斯多噶主義、認知行為治療、腦科學研究、元認知,目的就是要帶你駭入大腦,人生重開機。

【🎧訂閱連結】
📰 -電子報 https://anatomind.com/newsletter
- telegram 社群 https://t.me/+s4Gn-lfNV_g2NmE9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ociety & Culture,
Philosophy,
Self-Improvement,
Health & Fitness
https://image.firstory-cdn.me/Image/ck9e7ev1iivqn0873lcxit8ek/i_gw-L2YELOTIktQ7vN28.jpg
EP173 | 精神科醫師的日常:兩種心靈的對話 feat. 理解身心診所黃立杰醫師
🧠從大腦到心理🫀
1 hour 17 minutes
9 months ago
EP173 | 精神科醫師的日常:兩種心靈的對話 feat. 理解身心診所黃立杰醫師

你聽過「15分鐘城市」嗎?居民能在15分鐘內步行或搭乘交通工具,滿足生活所需。

11/28「Future in 15 mins|桃園,共好城市」論壇邀請法國15分鐘城市倡議者Carlos Moreno教授首度來台,與桃園都發局共談鐵路地下化後的城市藍圖。

報名連結: https://fstry.pse.is/8atpay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本集重點:

  • 精神科醫師的訓練歷程與挑戰
  • 精神醫學的雙重視角:生物/藥物 vs. 心理/動力
  • 科學與人文的界線和融合
  • 精神疾病診斷的意義與局限性
  • 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的角色差異
  • 如何面對精神醫學中的不確定性

  1. “兩種心靈” 這本書。 書籍探討以生物性和心理性兩種模式去理解人。
  2. 選擇精神科的原因是出於對 “人” 的好奇,特別是人的行為和心理。
  3. 選擇精神科的心路歷程,認為精神科對人的內在探索更多。
  4. 出院後受到生活環境和社會因素影響,再度復發住院,形成「迴轉門效應」。
  5. 有些病人因為社會層面問題未解決,會反覆發作,像薛西弗斯推石頭一樣不斷循環。
  6. 如何與挫折相處,黃醫師認為要回到醫師的角色,盡力滿足病人的期待,並在藥物治療之外提供支持和陪伴。
  7. 精神醫學缺乏統一理論的現象,以及生物性和心理性之間的界限。
  8. 選擇精神科的原因:這個領域尚未被突破,存在許多可能性。
  9. 精神科醫師訓練過程中,如何透過標準化問句和觀察,培養診斷的直覺。 \
  10. 科學和人性的平衡。 科學試圖克服不確定性,但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精神醫學也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領域。


---------


理解身心診所
診所旁邊就有附設藥局, 也有專門的諮商空間跟合作的專業心理師提供服務
交通資訊 診所位於台中市東區樂業一路61號, 旁邊就是建成路東光園道交口,
也鄰近台中火車站及LaLaport商圈, 交通機能跟停車均十分方便
路邊停車:樂業一路, 建成路上就有汽機車停車格
停車場:近LaLaport, 建國市場停車場
公車站:近帝國糖廠, 建國市場, 樂業建成路口公車站

黃立杰醫師
學經歷 中華民國 精神科專科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系畢業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一般科
台中榮民總醫院 精神科
草屯療養院 精神醫學訓練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臨床講師
OSCE標準病人訓練課程講師
東海大學健康暨諮商中心駐校醫師


================================
【訂閱連結🎧】

  • 🧑🏻‍💻 析心事務所網站
  • 📰 訂閱免費電子報
  • Telegram頻道
  • 歡迎來析心chat😜分享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從大腦到心理🫀

除了情緒之外,大腦掌握很多東西。我發現常常會有人問我:「你怎麼可以學這麼多東西?」、「你都怎麼記住的?」、「要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是基石、學習力是你的雙手,讓你抓更多。而人生哲理或是科學哲學等等是你的眼睛,讓你可以預測不可知的世界。斯多噶主義、認知行為治療、腦科學研究、元認知,目的就是要帶你駭入大腦,人生重開機。

【🎧訂閱連結】
📰 -電子報 https://anatomind.com/newsletter
- telegram 社群 https://t.me/+s4Gn-lfNV_g2NmE9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