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News
Sports
TV & Film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Podjoint Logo
US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6/v4/9d/84/7d/9d847da5-577d-d418-52de-d11eb78ecf91/mza_13308230731056785587.png/600x600bb.jpg
🧠從大腦到心理🫀
陳璿丞x析心事務所
191 episodes
2 days ago

除了情緒之外,大腦掌握很多東西。我發現常常會有人問我:「你怎麼可以學這麼多東西?」、「你都怎麼記住的?」、「要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是基石、學習力是你的雙手,讓你抓更多。而人生哲理或是科學哲學等等是你的眼睛,讓你可以預測不可知的世界。斯多噶主義、認知行為治療、腦科學研究、元認知,目的就是要帶你駭入大腦,人生重開機。

【🎧訂閱連結】
📰 -電子報 https://anatomind.com/newsletter
- telegram 社群 https://t.me/+s4Gn-lfNV_g2NmE9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ociety & Culture,
Philosophy,
Self-Improvement,
Health & Fitness
RSS
All content for 🧠從大腦到心理🫀 is the property of 陳璿丞x析心事務所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除了情緒之外,大腦掌握很多東西。我發現常常會有人問我:「你怎麼可以學這麼多東西?」、「你都怎麼記住的?」、「要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是基石、學習力是你的雙手,讓你抓更多。而人生哲理或是科學哲學等等是你的眼睛,讓你可以預測不可知的世界。斯多噶主義、認知行為治療、腦科學研究、元認知,目的就是要帶你駭入大腦,人生重開機。

【🎧訂閱連結】
📰 -電子報 https://anatomind.com/newsletter
- telegram 社群 https://t.me/+s4Gn-lfNV_g2NmE9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ociety & Culture,
Philosophy,
Self-Improvement,
Health & Fitness
https://d3mww1g1pfq2pt.cloudfront.net/Avatar/ck9e7ev1iivqn0873lcxit8ek/1646618670009.png
EP 184 | Chat GPT對大腦健康的影響
🧠從大腦到心理🫀
33 minutes
2 months ago
EP 184 | Chat GPT對大腦健康的影響

下載Yahoo App開啟每一天,讓平凡的日子都變成好日子

Yahoo提供即時的重要新聞推播、每日天氣快報還有各種交通資訊,方便你的每一天,現在加入會員還能集點兌換各種好康喔!

打開Yahoo app,每天都有新的發現!

馬上下載 👉 https://fstry.pse.is/89g5mz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ChatGPT 對大腦的影響

這項由麻省理工學院(MIT)主導的研究發現,參與者在使用ChatGPT寫作時,腦部活動和連結顯著下降了47%,與不使用任何工具徒手寫作的情況相比。實驗是這樣設計的:

  1. 自波士頓五所大學的 54名參與者(其中32名為女性)
  2. 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三個實驗組
  3. LLM組(Large Language Model Group):僅允許使用OpenAI的GPT-4o作為寫作資源
  4. 搜尋引擎組(Search Engine Group):可使用任何網站(明確禁止LLM),主要使用Google
  5. 只能用腦組(Brain-only Group):不允許使用任何線上或離線工具,僅依賴自身知識
  6. 階段1-3:所有參與者在各自的組別中,分三次來撰寫論文。每次會話提供3個SAT主題供選擇,限時20分鐘。階段4(重新分配):部分參與者(18名)參與了第四次的撰寫
  7. 分析的內容:
  • 腦電波(EEG)記錄:在整個實驗過程中,記錄參與者的腦部活動,以評估認知參與度和認知負荷,主要是比較(Dynamic Directed Transfer Function, dDTF)分析,是想要看資訊流動和連結強度
  • 自然語言處理(NLP)分析:對參與者撰寫的論文進行NLP分析,以了解其內容、詞彙、語法和語義結構
  • 事後訪談:每次會話結束後,對參與者進行訪談,詢問他們關於主題選擇、寫作方法、對文章的所有權,最主要的是參與者能否在寫作後回憶並正確引用自己文章中的句子
  • 實驗結果:
  • 腦部活動顯著下降:這項由麻省理工學院(MIT)主導的研究發現,參與者在使用ChatGPT寫作時,腦部活動和連結顯著下降了47%,與不使用任何工具徒手寫作的情況相比
  • 神經網路活動減弱:腦電圖(EEG)掃描顯示,ChatGPT組的整體腦部活動最弱。不使用任何工具的「純腦組」(Brain-only group)則顯示出最廣泛、最強的神經網路活動,而使用搜尋引擎的組別介於兩者之間
  • 記憶力減少:使用ChatGPT的參與者在寫作後數分鐘內,無法可靠地引用自己撰寫的內容,記憶分數急劇下降
  • 而ChatGPT的組別,即使在移除了AI工具後,曾使用AI寫作的參與者(LLM-to-Brain group)的大腦仍保持在「低檔」狀態,顯示出神經活動不足,這種「認知負債」效應會持續存在。ChatGPT使用者記憶相關腦區的活動減少近兩倍,且有 83%的使用者無法正確引用他們剛完成的論文。這歸因於他們在寫作過程中沒有實際參與內容的創造和編碼
  • 當然,這只是在50人,而且還沒有更多的新的證實。
  • 在討論中,他們推測,我們如果將思考外包給AI工具,可能會減少大腦的認知負荷(cognitive load),這可能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因為大腦遵循「用進廢退」的原則。這種對AI的依賴會導致被動學習,削弱批判性思維能力、深度理解和長期記憶的形成。


================================
【訂閱連結🎧】

  • 🧑🏻‍💻 析心事務所網站
  • 📰 訂閱免費電子報
  • Telegram頻道
  • 歡迎來析心chat😜分享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從大腦到心理🫀

除了情緒之外,大腦掌握很多東西。我發現常常會有人問我:「你怎麼可以學這麼多東西?」、「你都怎麼記住的?」、「要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是基石、學習力是你的雙手,讓你抓更多。而人生哲理或是科學哲學等等是你的眼睛,讓你可以預測不可知的世界。斯多噶主義、認知行為治療、腦科學研究、元認知,目的就是要帶你駭入大腦,人生重開機。

【🎧訂閱連結】
📰 -電子報 https://anatomind.com/newsletter
- telegram 社群 https://t.me/+s4Gn-lfNV_g2NmE9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