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Fiction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6/v4/78/a8/4b/78a84b95-6fb0-27b6-9df2-b632a142124b/mza_2746299861239523720.jpg/600x600bb.jpg
話鼓電台
TalkingDrumsRadio
100 episodes
9 months ago
話鼓電台」是立方計劃空間於2019年開啟的實驗性線上展演計畫,邀請了數十位跨文化工作者製作近七十段實驗廣播節目,並在線上電台串流播放,內容從科幻廣播劇、歌仔戲曲聆賞、劇場人物專訪、詩文朗誦、聲響蒙太奇、藝術家訪談到克林貢語教學、…….等等形形色色極具創意的聲響節目。
串流聆聽請至本計畫官網 http://talkingdrums.tw/
我們也歡迎您來參與。在您心目中,「廣播」對人們的意義是什麼?「廣播藝術」可能是什麼模樣?您覺得「實驗廣播節目」要怎麼作才能與眾不同卻又吸引人們的傾聽?歡迎您來投件。

Show more...
Performing Arts
Arts
RSS
All content for 話鼓電台 is the property of TalkingDrumsRadio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話鼓電台」是立方計劃空間於2019年開啟的實驗性線上展演計畫,邀請了數十位跨文化工作者製作近七十段實驗廣播節目,並在線上電台串流播放,內容從科幻廣播劇、歌仔戲曲聆賞、劇場人物專訪、詩文朗誦、聲響蒙太奇、藝術家訪談到克林貢語教學、…….等等形形色色極具創意的聲響節目。
串流聆聽請至本計畫官網 http://talkingdrums.tw/
我們也歡迎您來參與。在您心目中,「廣播」對人們的意義是什麼?「廣播藝術」可能是什麼模樣?您覺得「實驗廣播節目」要怎麼作才能與眾不同卻又吸引人們的傾聽?歡迎您來投件。

Show more...
Performing Arts
Arts
https://talkingdrums.tw/wp-content/uploads/2024/05/ygys-main-300x300.jpg
「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 專文作者聊聊 feat. 印卡
話鼓電台
29 minutes 30 seconds
1 year ago
「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 專文作者聊聊 feat. 印卡

楊逵(1906-1985)於1978年撰寫短文〈大家來唱我們自己的歌〉,響應當時台灣青年之間湧動的「校園民歌運動」。文中,楊逵自述已是七旬老翁的他,「歌曲」如何在他生命裡總是作為再現統治者意識的「他者」,導致他幼年起「便成為一個不知音的音癡」。實然,同一年,楊逵因李雙澤為〈三個臭皮匠〉(1976)所譜之曲而改寫原作,改為〈愚公移山〉。楊逵以文喝曲,不只是「唱自己的歌」,更是文學家出手「讓文學歌唱」的第一鳴響。



實際上,楊逵對民謠、戲劇之於普羅社會的影響力,素來敏銳。楊逵作為「跨語的一代」台灣作家,語言的置換與當代的文學性,亦是他在戰後的獄中、出獄後居住東海花園期間的五零到八零年代,有為數不多但顯然回應此勢寫作的作品。楊逵於綠島服刑期間(1951-1961)寫作的「街頭劇」正是一例。



「愚公移山」展覽邀請作家、評論人印卡撰寫〈楊逵的舊聲音新耳朵〉一文,從1910年代日本文壇「新民謠運動」談起,從楊逵作為成長於日殖時期,發展為社會主義文學家的生命歷程切入,分析楊逵如何於戰後透過「街頭劇」寫作,如何透過響應「校園民歌運動」,來提出民謠與民歌之間的延續性與共鳴,以及兩者在社會主義文學關懷之下,在台灣戰後三十年間的政治環境之下在地化的可能性。



本集podcast由「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策展與製作人葉杏柔主持。



#楊逵、#民謠、#民歌、#街頭劇、#牛犁分家



⸺⸺⸺⸺



 介紹



葉杏柔「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展覽策劃與製作人。關注台灣九零年代藝術史與期間DIY精神、獨立製作的藝術實踐。https://hjyeh.com/



印卡印卡是⼀位台灣的作家、評論人,他的作品涉及當代詩歌、聲⾳詩、藝術評論、攝影和錄像。主題探討⾝份、記憶、氣候變化和後數位⽂化等主題,語法多樣。他也對藝術、科學和技術的交差點感興趣。他近期的作品關注冷戰時期的語⾔政治、冷戰人類共生、群己分野議題的情感表達。曾經受邀於英國灣園、新加坡Grey Projects、西班牙肯塞拉、聯合國UNESCO布拉格文學之都等機構擔任駐村作家。最近獲選義大利歐洲詩會2024年會員。另有多本詩集、文選與評論作品跟外語譯作。



印卡〈楊逵的舊聲音新耳朵〉文章:https://reurl.cc/Ajx0dQ



⸺⸺⸺⸺



「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2024/3/16 - 5/19):https://thecubespace.com/project/the-foolish-old-man-removes-the-mountains/
話鼓電台
話鼓電台」是立方計劃空間於2019年開啟的實驗性線上展演計畫,邀請了數十位跨文化工作者製作近七十段實驗廣播節目,並在線上電台串流播放,內容從科幻廣播劇、歌仔戲曲聆賞、劇場人物專訪、詩文朗誦、聲響蒙太奇、藝術家訪談到克林貢語教學、…….等等形形色色極具創意的聲響節目。
串流聆聽請至本計畫官網 http://talkingdrums.tw/
我們也歡迎您來參與。在您心目中,「廣播」對人們的意義是什麼?「廣播藝術」可能是什麼模樣?您覺得「實驗廣播節目」要怎麼作才能與眾不同卻又吸引人們的傾聽?歡迎您來投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