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Business
Society & Culture
Health & Fitness
Sports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37/de/90/37de904f-c72d-9136-b58d-f35f54c6f32f/mza_6237103010973479027.jpeg/600x600bb.jpg
豐食光
豐辦桌Taiwan Roadside Banquet
30 episodes
1 week ago
「豐食光」是以宣揚與守護台灣料理文化的團隊-「豐辦桌」的聲音平台。 主持人為京秋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曾郡秋、 以及北部辦桌天王林明燦大弟子林敬富。 節目將以「台灣料理|辦桌文化」為核心, 將以各主題訪問並深入挖掘台灣料理與美食的 歷史、文化、生活與美味關鍵。 讓每個聽眾都能聽到,最豐盛的美味食光。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Society & Culture
RSS
All content for 豐食光 is the property of 豐辦桌Taiwan Roadside Banquet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豐食光」是以宣揚與守護台灣料理文化的團隊-「豐辦桌」的聲音平台。 主持人為京秋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曾郡秋、 以及北部辦桌天王林明燦大弟子林敬富。 節目將以「台灣料理|辦桌文化」為核心, 將以各主題訪問並深入挖掘台灣料理與美食的 歷史、文化、生活與美味關鍵。 讓每個聽眾都能聽到,最豐盛的美味食光。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Society & Culture
https://files.soundon.fm/1728383989411-fd21e51b-4a0a-4556-8761-ae7fd785f4e6.jpeg
EP21:古早剉冰的「香蕉油」其實是梨子生的?台灣冰史謎團大解密!
豐食光
28 minutes
3 months ago
EP21:古早剉冰的「香蕉油」其實是梨子生的?台灣冰史謎團大解密!
您是否也曾對剉冰中那股熟悉的「香蕉油」香氣感到困惑?它與香蕉味道迥異,彷彿憑空而降。本集《豐食光》邀請為《美食無間》、《來!金來號》打點美食的食物造型師蕭維政(老蕭),將分享他如何在一顆日本梨上,意外破解了這個縈繞多年的風味之謎。 節目中揭示,主持人林敬富猜測香蕉油模仿的竟是1950年代前、因瘟疫而絕跡的「大麥克」香蕉品種,其濃郁味道恰是今日我們口中的「化學香氣」。以此為起點,節目深入探討台灣獨特的冰品文化,從南部將冰品當早餐、北部視為甜點的飲食習慣差異,到台灣人對粉圓、粉粿等「QQ」口感的極致迷戀,呈現一幅生動的味蕾地圖。 節目亦回顧台灣冰品從日治時代崛起、製冰技術與市場擴張歷史,甚至提及冰塊曾用於保存漁獲、醫療與遺體運送等冷鏈背景。大家還分享自己吃過最貴、最好吃、最驚悚的冰品體驗,包括義大利開心果冰淇淋、兒時四十元冰磚與西門町的豬腳冰等,展現冰品蘊含的童年記憶與時代變遷。 00:00–06:51:「香蕉油」的風味之謎與意外發現 節目以來賓蕭維政(老蕭)對「香蕉油」的印象開場,認為它是一種與香蕉無關、憑空出現的化學香氣。老蕭分享,他過去在吃清冰、水果冰時常接觸到此味道,直到一次工作拍攝,品嚐到日本山形縣的西洋梨,才驚訝地發現其濃郁香氣竟與香蕉油完全相同,頓時理解為何此風味會被添加於水果冰中,因為兩者味道十分契合。 06:52–09:19:香蕉油的歷史溯源—消失的「大麥克」香蕉 主持人阿富提出歷史考證,香蕉油欲模仿的可能並非現今的香蕉,而是1950年代前流行的「大麥克」(Gros Michel)香蕉品種。該品種味道極其濃郁,甚至帶有化學感,但因感染黃葉病而絕跡。現今的香蕉(卡文迪許品種)風味較淡雅,因此造成了香蕉油與現代香蕉的味道差異。 09:20–18:12:台灣冰品文化:QQ的迷戀與南北差異 話題轉向台灣的冰品配料,老蕭將其分為水果、豆類與最大宗的「QQ」口感類(如粉圓、粉粿、米苔目等)。眾人討論起南北吃冰習慣的差異,南部天氣炎熱,會將冰品當作早餐,且配料文化更多元;北部則多視為飯後甜點。同時也感嘆,傳統手工剉冰與純米製作的米苔目等古早味,正逐漸消失。 18:13–28:11:個人吃冰史與台灣冰品歷史演進 老蕭分享他最貴的吃冰經驗是小學時價值40元的小美冰淇淋冰磚,以及他個人最愛的是義大利的開心果、杏仁酒口味的Gelato。主持人分享最衝擊的經驗是西門町的豬腳、麻油雞等鹹味冰品。最後,節目回顧台灣吃冰史,指出吃冰習慣是在日治時期因日本人引進製冰技術而普及,從最初的醫療、保鮮漁獲,演變為大眾消暑甜食,甚至在1911年的大稻埕就有高達500家冰攤。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豐食光
「豐食光」是以宣揚與守護台灣料理文化的團隊-「豐辦桌」的聲音平台。 主持人為京秋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曾郡秋、 以及北部辦桌天王林明燦大弟子林敬富。 節目將以「台灣料理|辦桌文化」為核心, 將以各主題訪問並深入挖掘台灣料理與美食的 歷史、文化、生活與美味關鍵。 讓每個聽眾都能聽到,最豐盛的美味食光。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