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Business
Society & Culture
Health & Fitness
Sports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37/de/90/37de904f-c72d-9136-b58d-f35f54c6f32f/mza_6237103010973479027.jpeg/600x600bb.jpg
豐食光
豐辦桌Taiwan Roadside Banquet
30 episodes
1 week ago
「豐食光」是以宣揚與守護台灣料理文化的團隊-「豐辦桌」的聲音平台。 主持人為京秋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曾郡秋、 以及北部辦桌天王林明燦大弟子林敬富。 節目將以「台灣料理|辦桌文化」為核心, 將以各主題訪問並深入挖掘台灣料理與美食的 歷史、文化、生活與美味關鍵。 讓每個聽眾都能聽到,最豐盛的美味食光。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Society & Culture
RSS
All content for 豐食光 is the property of 豐辦桌Taiwan Roadside Banquet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豐食光」是以宣揚與守護台灣料理文化的團隊-「豐辦桌」的聲音平台。 主持人為京秋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曾郡秋、 以及北部辦桌天王林明燦大弟子林敬富。 節目將以「台灣料理|辦桌文化」為核心, 將以各主題訪問並深入挖掘台灣料理與美食的 歷史、文化、生活與美味關鍵。 讓每個聽眾都能聽到,最豐盛的美味食光。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Society & Culture
https://files.soundon.fm/1728383989411-fd21e51b-4a0a-4556-8761-ae7fd785f4e6.jpeg
EP 25 Google找不到的這一味!胡川安揭密:你所不知的台灣小吃全球互動史
豐食光
40 minutes
2 months ago
EP 25 Google找不到的這一味!胡川安揭密:你所不知的台灣小吃全球互動史
豐食光主持人:曾郡秋(豐辦桌創辦人)|林敬富(北部辦桌天王 林明燦大弟子) 中央大學教授胡川安在訪談中,分享其著作《說不盡的台灣味》如何深入探討連Google都難以找到的飲食文化脈絡。他以滷肉飯為例,說明其美味的關鍵不僅是豬肉,更與日本時代改良的蓬萊米密不可分,並由此衍生出嘉義火雞肉飯。 胡教授也剖析了珍珠奶茶如何從茶藝館文化轉型,成為展現台灣「QQ口感」狂熱的代表,更提及「波霸」一詞與香港明星的趣味連結。滷味、鹽酥雞等小吃成功的秘訣,則與眷村文化及台灣人喜愛的「中藥食補」概念有關。 訪談強調,台灣味的精髓在於「融合與再創造」,無論是美援麵粉催生的麵食文化、鼎泰豐的國際化,還是未來東南亞風味的融入,都展現了台灣這片土地如何將外來影響轉化為獨特的在地認同。作者透過飲食故事,串起歷史、土地與個人記憶,呈現出台灣小吃背後豐富的文化底蘊。 重點時間軸 01:11–02:09:《說不盡的台灣味》兩冊介紹 胡川安教授介紹其新書分為《風土滋養的印象台味》與《多元相容的流轉台味》兩冊,前者探討滷肉飯、雞肉飯、黑白切等經典台味,後者則解析壽喜燒、鐵路便當、火鍋等受外來影響的料理。 03:40–05:30:滷肉飯的起源:米與歷史的結合 胡教授指出,台灣滷肉飯的美味,關鍵在於日本時代改良的蓬萊米,其粒粒分明的口感才能完美搭配醬汁,因此滷肉飯是近百年來的產物。 05:55–07:04:滷肉飯如何影響雞肉飯的誕生 嘉義火雞肉飯的出現,是因早期火雞肉比豬肉便宜。創始者借鏡滷肉飯的做法,將雞油淋上飯,創造出這道平民美食。 07:05–08:23:小吃創意的界線:滷肉飯加蚵仔的美味之爭 主持人與來賓討論,現今滷肉飯加入蚵仔、香菇等配料的風潮,認為這類「多主角」的組合反而會互相搶味,破壞了滷肉與米飯的完美平衡。 11:19–13:39:從茶藝館到珍奶:台灣手搖飲的華麗轉身 珍珠奶茶的前身是「小歇」等茶藝館的泡沫紅茶,是將品質次級的茶葉轉化的創意。 其發明權曾引發春水堂與翰林茶館的官司。 14:05–15:03:台灣人的「QQ口感」狂熱 從珍珠、芋圓到鹹酥雞的樹薯粉外皮,都反映出台灣人對「QQ」口感的熱愛。 「波霸」奶茶的命名更與香港女星葉子楣有關。 15:43–17:07:滷味的眷村基因與個人故事 台灣滷味始於西門町的老天祿,而後在眷村發揚光大,每個媽媽都有自己的中藥滷包配方。 胡教授更分享了自己在師大「燈籠滷味」的約會趣事。 20:14–21:49:台灣飲食的全球連結:鼎泰豐與美援麵粉 胡教授說明,許多美食在台灣才得以發揚光大,如鼎泰豐。 戰後的「美援」提供了大量麵粉,才催生了牛肉麵、陽春麵等至今我們熟悉的麵食文化。 21:50–24:10:台灣味的未來:東南亞風味的崛起 隨著新住⺠的增加,越南河粉、各式南洋香料已在台灣落地生根,預期將像數十年前的中國各省菜餚一樣,為台灣飲食帶來下一波的深刻改變。 25:17–28:54:鹹酥雞的秘密:中藥香料粉 鹹酥雞的靈魂在於那包椒鹽粉,如同滷味一樣,許多攤商的秘方都加入了中藥材,這種「食補」概念是台灣飲食的一大特色,也讓台灣的沙茶醬與南洋的沙嗲產生風味區別。 29:15–32:04:白斬雞的功夫與「桂丁雞」的由來 白斬雞的最高境界是「骨紅肉熟」,極度考驗師傅的火候。 而知名的「桂丁雞」,是為了致敬頂呱呱創辦人史桂丁先生而命名。 34:14–36:12:刈包的國際行銷:從台式漢堡到「台灣Taco」 胡教授認為,與其稱刈包為「台式漢堡」,不如以「台灣Taco」向外國人介紹,更能讓他們從熟悉的飲食經驗中產生共鳴,有利於國際推廣。 36:12–37:46:烏魚子的門道:如何分辨好壞 好的烏魚子切下去色澤油亮,口感紮實;若是組裝或品質不佳的,則會糊糊散散的。 早期日本人認為台灣人整片吃烏魚子的方式非常奢侈。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豐食光
「豐食光」是以宣揚與守護台灣料理文化的團隊-「豐辦桌」的聲音平台。 主持人為京秋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曾郡秋、 以及北部辦桌天王林明燦大弟子林敬富。 節目將以「台灣料理|辦桌文化」為核心, 將以各主題訪問並深入挖掘台灣料理與美食的 歷史、文化、生活與美味關鍵。 讓每個聽眾都能聽到,最豐盛的美味食光。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