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Business
Society & Culture
Sports
Technology
Histor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82/71/a4/8271a4d1-54d4-7694-ffc7-932ea771d8d6/mza_2168159066443958681.jpeg/600x600bb.jpg
張凱廸的藝術與生活時間
張凱迪、侯信恩(Simon)
22 episodes
1 month ago
凱廸老師的藝術與生活時間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Visual Arts
Arts
RSS
All content for 張凱廸的藝術與生活時間 is the property of 張凱迪、侯信恩(Simon)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凱廸老師的藝術與生活時間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Visual Arts
Arts
https://files.soundon.fm/1758397477915-7fef688b-4a08-439a-b4d7-d1bd58368959.jpeg
EP21:轉角遇見你 - 張凱迪的藝術與生活時間:從「電影偵探」到公共文化的長期工程:佳映娛樂負責人劉嘉明
張凱廸的藝術與生活時間
48 minutes
2 months ago
EP21:轉角遇見你 - 張凱迪的藝術與生活時間:從「電影偵探」到公共文化的長期工程:佳映娛樂負責人劉嘉明
日安,2025 「從「電影偵探」到公共文化的長期工程:佳映娛樂負責人劉嘉明」 一張電影票,能不能買到的不只是娛樂,而是「學習」呢? 創立佳映娛樂二十年的劉嘉明(James)說,可以,而且必須。 從《美術館時光》到《你的國我的家》,從香港《10年》到今年8/22上映的《邊境風暴》,他選片的共同語言不是明星與特效,而是多元、公共性與公民感。 「我們把別人不做的事做完,價值就會長出來。」——劉嘉明 發行人的角色:電影偵探 × 文化策展人 在成熟而競爭激烈的電影產業,發行商多半以商業票房為首要指標。劉嘉明選擇反向而行:將自己定位為「電影偵探」,在全球影展與市場中尋找能補上臺灣公共討論缺口的作品,再以在地語境包裝、推進到校園、社群與影展。 核心指標不是一週的票房,而是一代觀眾的養成。 ✏️2005佳映娛樂成立:以「學習型觀影」為選片準繩。 ✏️十年後響應影業:從發行延伸到製作與影展承辦(如人權影展),把「看見」轉化成「發生」。 ✏️20 年里程:引進 300+ 部國際作品,持續經營「非主流、但不可或缺」的文化供給側。 為何是「學習型電影」? 學習在劉嘉明眼中,不是說教,而是提供新觀點與知識,要求觀眾參與與思辨。 他相信多元價值構成社會的自我修復力,當衝突與錯誤發生,社會仍有能力找到路。 ✏️不是反商業:而是填補商業敘事不關注的議題與人群。 ✏️不是只在戲院:只要有人願意看,咖啡店、社團、學校、地方文化空間,都是放映場。 「多元不是奢侈品,它是社會的免疫系統。」 片單背後的公共議題: 1)《邊境風暴》 兩名巴勒斯坦表兄弟從黎巴嫩難民營一路輾轉歐洲,追逐看似近在咫尺的「自由」。 影片問:沒有國家,還剩下多少自由?當遷徙變成身分標籤,妥協成為日常,青年如何仍保有盼望? 臺灣對照:自由得來不易,公民需不斷以理解他者來守護它。 2)《你的國我的家》(In No Other Land) 以巴現場觀點的紀錄工作,中文片名將「家在國之前」的華人語感帶入,凸顯被拆散的家屋與流離的世代,指向家/國位階與倫理。後續獲國際大獎肯定,但更重要的是它在臺灣各地引發的在地小型放映與對話。 3)《10年》(香港) 2015 年五位導演的聯作,十年後(2025)回顧諸多「預言」成為現實。嘉映規劃10/10 十週年特映,邀請總策劃與總監製(現於海外)對談,把歷史與當下連起來。不只是回顧,更是民主社會自我檢視的現場。 4)《醬狗》 韓國華僑的身分認同與父子關係,半自傳式敘事呈現「跨文化/代際」的裂縫與修補;提醒我們:全球化之下,地方與血脈仍需被理解與安放。 5)《美術館時光》 把博物館帶進戲院,讓美感教育進入日常。藝術不是菁英專利,而是公共資源。 產業觀察:從 KPI 到生態 1. 新導演數量應成為文化 KPI 沒有首部長片,就沒有下一代影像語言。沒有「新」,就沒有未來。 2. 紀錄片的臺灣時刻 題材多元、製作專業化、觀眾審美升級,紀錄片已從「冷門」轉為「入口」。 3. 韓國經驗的兩面 類型片稱霸全球,但獨立創作空間被擠壓;臺灣應堅守多元與創意,別把靈魂換成 KPI。 4. 放映的去中心化 戲院之外的校園、社群、書店、咖啡館、NGO,是文化觸達與公民討論的毛細血管。 5. 國際議題的在地回應 做國際議題片,不是「離地」,反而能照見本土行動:如臺灣年輕 NGO 工作者在國際難民線上的實務經驗。 當「自由」變成跨世代的功課 試片時,一位長期服務倫敦難民的臺灣青年分享:片中情節與他輔導過的個案幾乎重疊,甚至同名。那一刻,銀幕與現場連成同一條生命線。 看見這群青年專業者,我們才真正意識到:文化不是消費場景,而是行動的養分。 給創作者與觀眾的兩個提醒 ✏️給創作者:資源不足時,拿出創意;先用作品建立信念社群,再談市場拓展。 ✏️給觀眾:把第一次議題片變成第二次,帶一位朋友進場,就等於為多元生態投票。 📌參與對談:關注 10/10《10年》十週年特映與映後座談資訊。 📌申請放映:校園、社團、書店、咖啡館皆可來信洽談主題放映+座談。 📌支持青年行動:關注在國際人道與難民服務的臺灣團隊,從定期小額捐款開始。 💖劉嘉明 佳映娛樂負責人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電影製作藝術碩士、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碩士。曾任職 於阿榮企業、春暉國際及佳訊傳播,累積獨立電影製作、發行與銷售整體經驗。2005年成立佳映娛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專事國際獨立電影製作與發行。2015年成立想映電影有限公司,為獨立製作電影與國際合拍繼續投入專業經驗與資源。 ✏️經歷: 2021年首屆文化部文協獎章得主(獨立製作電影推廣)、2020年第七屆桃園電影節總監。曾任臺北市 電影委員會委員,桃園市、宜蘭縣、花蓮縣電影委員會委員,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 前任理事,臺北市片商公會常務理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2017年擔任亞太製片人協會(APN)會長,負責2017年在臺舉辦11屆年會,會員包括台、日、韓、中、港、星、馬、泰、印度、紐、澳各國的製片人。前任國影中心理事。 ✏️製片作品: 《夢想無限》(李中旺導演2005)、《沉睡的青春》(鄭芬芬導演2007)、《對不起,我愛你》(林育賢導演2009)、《希望の国》(園子溫導演2012 聯合製片人)、《福福荘の福ちゃん》(藤田容介導演2014 聯合製片人)、《夢想續航》(李家驊導演2015)、《十年台灣》(2018 監製)、《亡命之途》(2019台日合作製片)、《醬狗》(2020台韓合作製片)、《教練》(李家驊導演 2021)、《雙人聯合國》(2023台美合作製片)。 ✏️發行作品: 《夢想無限》2006、《沉睡的青春》2007、《對不起,我愛你》2009、《日本當代藝術家系列 》2011、《印象雷諾瓦》2012、《為老婆唱首歌》2013、《漢娜鄂蘭:真理無懼》2013、《福氣大丈 夫》2014、《戀戀銅鑼燒》2015、《漢娜鄂蘭:思想的行動》2016、《私法拘留》2017、《坂本龍一 :終章》2018、《草間∞彌生》2018、《我家有個開心農場》2019、《布紐爾 超現實人生》2019、《莒哈絲的漫長等待》2019、《我的兒子是死刑犯》2020、《賈樟柯原鄉影展》2020、《波濤最深處》2021、《醬狗》2021、《教練》2022、《喜悅:達賴喇嘛遇見屠圖主教》2022、《無人相信的真相》2023、《窄路微塵》2023、《戰場日記》2023、《像高達一樣寂寞》2023、《詩》2024、《瑪格麗 特戀習題》2024、《白南準:月亮是最古早的電視》2024、《響亮心重奏》2024、《達荷美:祖靈回 家》2025、《你的國,我的家》2025、《我們與俄的距離》2025等。 → 節目完整訪談請收聽 Podcast 《張凱迪的藝術與生活時間》《轉角幸福科技島》 #影片收看 →歡迎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 《轉角幸福科技島》 #劉嘉明 James Liu #佳映娛樂 負責人 #張凱迪 負責人 #阿波羅畫廊 #侯信恩 Simon #主持人 #楊心怡 #製作人 #文章撰寫 #轉角遇見你 #幸福小書籤 #不只是科技 #怡然心語 #張凱迪的藝術與生活時間 #轉角幸福科技島 #劉嘉明 #獨立電影 #紀錄片 #藝術電影 #邊境風暴 #你的國我的家 #香港10年 #公民素養 #觀眾養成 #多元文化 #文化政策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張凱廸的藝術與生活時間
凱廸老師的藝術與生活時間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