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Fiction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3/v4/79/0d/9f/790d9f7e-2c1c-1929-467d-a07000c6bc79/mza_5172564026660246873.jpg/600x600bb.jpg
街角有樂
RTHK.HK
20 episodes
8 months ago
香港地方雖然不大,但人口密雜,文化多元,各個地區有不同的環境、氣氛,不同的過去、現在與發展,因此,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地區特色。 一連二十集半小時的訪談節目《街角•有樂》,搜尋屬於香港的地方情懷,探討香港不同的地區面貎和特徵;每集環繞一個地區,帶出屬於該區的獨特命題,透過主持和嘉賓的分享,介紹各區的新舊資料、有趣事物、生活文化、社區精神等,內容不單包含各區的小人物故事,更有特別環節,讓街坊抒發他們的苦、樂與心聲。期望每集節目都讓觀眾更認識香港各區的街頭角落,令大家對身邊的事、物、人、情有更深的體會和共鳴。 主持:陳健朗Kelvin、何思諺Leanne
Show more...
Places & Travel
Society & Culture
RSS
All content for 街角有樂 is the property of RTHK.HK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香港地方雖然不大,但人口密雜,文化多元,各個地區有不同的環境、氣氛,不同的過去、現在與發展,因此,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地區特色。 一連二十集半小時的訪談節目《街角•有樂》,搜尋屬於香港的地方情懷,探討香港不同的地區面貎和特徵;每集環繞一個地區,帶出屬於該區的獨特命題,透過主持和嘉賓的分享,介紹各區的新舊資料、有趣事物、生活文化、社區精神等,內容不單包含各區的小人物故事,更有特別環節,讓街坊抒發他們的苦、樂與心聲。期望每集節目都讓觀眾更認識香港各區的街頭角落,令大家對身邊的事、物、人、情有更深的體會和共鳴。 主持:陳健朗Kelvin、何思諺Leanne
Show more...
Places & Travel
Society & Culture
Episodes (20/20)
街角有樂
街角有樂 第20集 : 西營盤 - 中西交融
西營盤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區,1841年英軍在香港島西北岸登陸(即現今水坑口街附近),並於據點西面駐兵、建炮台及軍營,故此地有「西營盤」之名。 由於在香港開埠初期這裡已有軍事規劃,西營盤與中、上環一帶,同樣是融匯歷史、展現華洋雜處面貌的地方。但當中、上環全力發展為政治、金融與商業核心區時,地處一隅的西營盤,城市化的速度相對較慢,其獨有的社區面貌亦得以保存。及至2015年港鐵線延伸至這區,帶來倍速的發展,令眼下的西營盤,新舊店鋪參雜,再次體現了中西文化的交融。 熱愛中國文化的荷蘭攝影師Mar...
Show more...
8 years ago
21 minutes 37 seconds

街角有樂
街角有樂 第19集 : 九龍城-城之回憶
街角•有樂 Around the Corner 第19集-九龍城 節目每集環繞香港一個地區,帶出不同主題,第十九集:九龍城-城之回憶 有小泰國之稱的九龍城,是尋找泰國美食好去處,但昔日的九龍城,卻是資深傳媒人兼前立法會議員黃毓民童年回憶中的故地。自稱窮家子弟的毓民,無緣接受學前教育,生平第一天上學,是一年級下學期,地點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九龍城寨裡面,一間教會開辦的學校,學校對面就是鴉片煙檔、妓寨等,對於城寨這三不管地帶的見聞,他自然如數家珍.... 毓民回想當年穿梭城寨的歲月,正是香港社會處於...
Show more...
8 years ago
21 minutes 37 seconds

街角有樂
街角有樂 第18集 : 中上環 - 繁華背後
街角•有樂Around the Corner 第18集–中上環 節目每集環繞香港一個地區,帶出不同主題,第十八集:中上環-繁華背後 要數香港最繁盛的地方,不得不說中上環區,十九世紀中期,英國政府首先在中上環一帶修築街道,建設城市,加上警署的設立,令中上環的治安相對較好,太平山區亦太平起來;今天,中上環區的範圍,大概指中環以上,半山以下的區域,這裏近年更發展為優閒娛樂的小社區。 堪輿學家麥玲玲自小居於中上環士丹頓街,中小學也在附近就讀,她見證了中上環數十年來的變遷,也細數了這區的特色:短短三百米...
Show more...
8 years ago
21 minutes 37 seconds

街角有樂
街角有樂 第17集 : 香港仔 - 漁村風情
街角•有樂 Around the Corner 第17集香港仔 節目每集環繞香港一個地區,帶出不同主題,第十七集:香港仔-漁村風情。 十九世紀時期的香港,已經有不少漁灣,例如長洲、筲箕灣等,但要數吸引最多漁民聚集的,則非香港仔避風塘莫屬。 香港仔在戰後五十年代時,大約有兩萬漁民聚居,那裏的避風塘吸引漁船停泊,主要因地理上接近南面海域,加上這小小漁灣規劃良好,港口內有市場、船廠、機器廠、漁具廠、冰廠、油廠等等,方便漁民購買生活與工作所需,這種因素,令香港仔早年已成為繁榮的漁業中心。 香港大學香...
Show more...
8 years ago
21 minutes 37 seconds

街角有樂
街角有樂 第16集 : 荃灣-天時地利
街角•有樂 Around the Corner 第16集-荃灣 節目每集環繞香港一個地區,帶出不同主題,第十六集:荃灣–天時地利 荃灣古稱淺灣,從新界發展的歷史和規模來看,它不及元朗、屯門,但荃灣位於藍巴勒海峽與珠江口交匯處,古時曾是重要港口,自廣州珠江來香港的船隻,會經此出入;而香港的新界人若要出海,元朗居民會經元荃古道到此,沙田居民也會翻過城門山嶺來到,所以荃灣可以說是從前的水陸交匯點。 清朝時不少客家人南來,定居荃灣,但由於風俗不同和資源爭奪等問題,荃灣客家村之間,曾發生了三年的械鬥,...
Show more...
8 years ago
21 minutes 37 seconds

街角有樂
街角有樂 第15集 : 西貢-動物樂園
節目每集環繞香港一個地區,帶出不同主題,第十五集:西貢–動物樂園 西貢有香港後花園之稱,每逢假日不少都市人都愛走到西貢逛逛,市中心海濱長廊更是不同寵物主人的活動勝地。 Debbie七年前由市區搬到西貢村屋,自此與該區的流浪貓狗結下不解之緣。開始時,她只是餵飼附近的街貓,後來發現數量越來越多,於是把貓隻帶到診所做絕育手術;其後更成立動物關注組織,主動捕捉西貢一帶的流浪貓狗,帶牠們做絕育,再放回原居地,以減少貓狗繁殖對村民帶來的滋擾。 曾幾何時,西貢市中心附近約有30隻流浪牛,四年前漁護署將大部分牛隻...
Show more...
8 years ago
21 minutes 37 seconds

街角有樂
街角有樂 第14集 : 黃大仙 - 山下印記
街角有樂第十四集:黃大仙 節目每集環繞香港一個地區,帶出不同主題,第十四集:黃大仙-山下印記 「獅子山下」這四個字,近年可以說是香港精神的代名詞。坐落在九龍東的黃大仙區,正正處於獅子山下;從山上往下望,密麻麻的住宅高樓分散在每個角落,超過四十二萬人正在這裏居住。回顧約在五、六十年前,這一帶仍是鄉村農田,它經歷過日軍佔領時期、殖民地政府時期,到現在回歸二十年,由當年的寮屋區被清拆,到舊型公營房屋的重建,多少年來,獅子山依舊屹立,見證著黃大仙區的變化。 這一區居民,八成以上是住在公屋及資助房屋。屋...
Show more...
8 years ago
21 minutes 37 seconds

街角有樂
街角有樂 第13集 : 尖沙嘴 - 多元文化
節目每集環繞香港一個地區,帶出不同主題,第十三集:尖沙咀-多元文化。 尖沙咀位於九龍半島的最南端,是一個小海灣,早在十九世紀初,已成為外國來華貿易商船停泊的港灣。後來中國因《北京條約》將香港及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尖沙咀被大力發展,搖身一變,成為九龍區心臟地帶。 資深傳媒工作者陳雲海,自小在尖沙咀居住,他眼中的尖沙咀,其實在熱鬧背後,仍有一種寧靜、悠閒的感覺。居於尖沙咀數十年,陳雲海一直關心這區的轉變,監察著商業發展所帶來的影響,他更積極提出意見,盡力爭取保留社區的原貌。 除了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Show more...
8 years ago
21 minutes 37 seconds

街角有樂
街角有樂 第12集 : 坪洲 - 工業傳奇
街角有樂第12集:坪洲 節目每集把重心放在一個香港地區,帶出不同主題,而在第十二集的主題便是:坪洲-工業傳奇。 坪洲的面積只有一平方公里,環島步行一周不用兩小時,最高的山只有九十五米,人口大約五千人,名副其實是一個小島;但曾幾何時,它也是一個工業基地,島上曾設有火柴廠、灰窯廠、牛皮廠、鋼管廠等,在全盛時期養活了數千名工人。二十世紀初,工業急速發展,不少廠家欲發展灰窯工業,即生產當時主要建築材料之一的石灰;而生產石灰的原材料,正是坪洲海域內大量藴藏的珊瑚、蠔殼和蜆殼。後來中國內地爆發內戰,不少廠家...
Show more...
8 years ago
21 minutes 37 seconds

街角有樂
街角有樂 第11集 : 大埔 - 光輝歲月
節目每集環繞香港一個地區,帶出不同主題,第十一集:大埔-光輝歲月。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大埔,是一個旅遊勝地,有園林古村、山野溪流水,有可供嬉水的天然深潭,也有古色古香的道堂和佛社。 本集帶大家穿梭時光隧道,回到大的光輝歲月,一同步墟尋窯,細味當年倩影。 大埔墟的富善街(舊稱太和市),自清朝光緒十八年開始,直到一百二十多年後的今天,仍然是一個充滿活力的興旺墟市,而富善街中央,仍屹立著一間香火鼎盛的文武廟。 原來富善街和文武廟的出現,與碗窰這地方有著密切關係。大埔的碗窰村背山面海,位於一片沖積平原...
Show more...
8 years ago
21 minutes 37 seconds

街角有樂
街角有樂 第10集 : 北角-上山下海
節目每集環繞香港一個地區,帶出不同主題,第十集:北角-上山下海。 北角有小福建之稱,走在春秧街一帶,不難聽到福建人以家鄉話對談,而附近的國貨公司、歷史悠久的戲院,亦為北角增添濃厚的地區色彩。 海拔200米的北角寶馬山,一九六零年代被發展為低密度住宅區,並有建有多間學校,現時大、中、小學和幼稚園,共有約二十間,形成了寶馬山道盡頭有一條校園徑的出現。學校依山而建,每天有數以萬計的學生到寶馬山上學,對交通的需求極大,部份學生為免候車時間過長,寧願選擇步行上山。到了午飯時間,更會見到學生匆匆下山吃飯的景象...
Show more...
8 years ago
21 minutes 37 seconds

街角有樂
街角有樂 第9集 : 粉嶺-墟市文化
由於節目調動關係,本集播映日期為:3月21日,敬請留意! 第9集粉嶺:墟市文化 節目每集環繞香港一個地區,帶出不同主題,第九集:粉嶺聯和墟,體驗墟市文化。 從前的粉嶺,舉目到處都是農田和村屋,直至1979年,政府將粉嶺,連同上水、打鼓嶺、沙頭角等地,規劃成北區,發展新市鎮,興建公營房屋,粉嶺的農村面貎漸漸改變。上世紀五十年代,粉嶺聯和墟卻是非常熱鬧,現已空置了的聯和市場,當年是新界其中一個農產品交易的主要地方,吸引很多農民和批發商聚集,加上附近居民的活動,令聯和墟一天到晚都人聲鼎沸、份外興旺。 ...
Show more...
8 years ago
21 minutes 37 seconds

街角有樂
街角有樂 第8集 : 屯門-距離有多遠
節目每集環繞香港一個地區,帶出不同主題,第八集:距離有多遠-屯門 提起屯門,對住在市區的人來說,總有一種莫名的距離感。距離來自每次出入這偏遠一方的地區,往往耗費不少時間在交通上。但對屯門人而言,這早已成為習慣,亦因而造就了他們自給自足、凝聚力強的特質。多年等待,好不容易迎來西隧、西鐵通車,北上大陸更是方便快捷,令屯門與外區的距離拉近不少。今天的屯門,交通選擇多了,居住人口亦增多,但人與人之間的連繫是否能一如以往般密切呢? 在屯門長大的Helen,深感兒時隨處可見的鄰里關係漸漸被淡忘,偶然得知朋友...
Show more...
8 years ago
21 minutes 37 seconds

街角有樂
街角有樂 第7集 : 沙頭角墟、打鼓嶺坪輋 - 變與不變
第7集沙頭角墟、打鼓嶺坪輋 節目每集環繞香港一個地區,帶出不同主題,第七集:變與不變。 位於香港邊境的沙頭角墟背靠梧桐山,面向大鵬灣,擁有環境優美的海灣,唯自從1951年被列為禁區之後,發展一直處於停滯狀態;眼見地未能盡其利、物未能盡其用、貨不能暢其流,出生自荔枝窩的沙頭角鄉事委員會副主席曾玉安,帶著滿腔熱誠,細說他的沙頭角墟解禁和發展願景.... 另一邊廂,在2008年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中,位於禁區外打鼓嶺的坪輋,因政府要興建公園而預備面臨拆遷,五代居於坪輋的村民財哥遇上劇場工作者Wiki,...
Show more...
8 years ago
21 minutes 37 seconds

街角有樂
街角有樂 第6集 : 灣仔 - 傳說都市
第6集灣仔:傳說都市 節目每集環繞香港一個地區,帶出不同主題,第六集:都市傳說在灣仔。 灣仔位於香港島的心臟地帶,西連政府總部與金融中心雲集的金鐘、中環,東接購物商場臨立的銅鑼灣,位處中間的灣仔,結合了都巿的熱鬧與悠閒,;在英國建立殖民地後,它是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也是華人的聚居地,所以灣仔仍然有很多殖民地色彩的建築,也有舊式的唐樓群。 資深傳媒工作者陶傑在灣仔成長,每一棟大廈、每一個街角都有他熟悉的故事。除了與觀眾分享個人的童年回憶,也談談他眼中的灣仔,在這數十年間的變化,當中變化之大,令從英...
Show more...
8 years ago
21 minutes 37 seconds

街角有樂
街角有樂 第5集 : 沙田 - 愛‧在沙田
街角•有樂 Around the Corner 第5集-沙田 節目每集環繞香港一個地區,帶出不同主題,第五集:愛‧在沙田。 沙田和市區,只一山之隔。昔日沙田是清純樸實農村,處處天然美景,是上一代人遠離市區郊遊的好地方。隨著七十年代開始,不斷填海發展,城門河兩岸,由以往綠油油一片,到現在高樓處處,大大小小商場相連,但對於不同年代的香港人來說,不管是否「沙田友」,沙田始終是一處休憩娛樂,拍拖約會的熱愛地點。 今集走訪三對不同年代的沙田夫婦,他們都是從小在沙田成長,由相識、拍拖至結婚,當中收藏著的點點...
Show more...
8 years ago
21 minutes 37 seconds

街角有樂
街角有樂 第4集 : 觀塘 - 有機之地
節目每集環繞香港一個地區,帶出不同主題,第四集:觀塘有機之地。 現正進行大規模市區重建計劃的觀塘,是香港第一個衛星城市。1950年代末,政府將原本屬於荒蕪之地的觀塘移山填海,開拓用地安置受拆遷影響的寮屋居民,並同時發展工業用地。當年,出入觀塘主要倚賴巴士及渡海小輪,直至1967年暴動期間,巴士暫停服務,造就了非商業用的白牌車出現,接載市民往返觀塘,這些白牌車正是小巴的前身,所以,小巴可算是源自觀塘,亦是一種由民間自主衍生出來的產物。 關心觀塘的不止觀塘居民,還有居於馬鞍山區的袁智仁。經常到觀塘逛...
Show more...
8 years ago
21 minutes 37 seconds

街角有樂
街角有樂 第3集 : 油麻地-文字風光
街角•有樂Around the Corner 第3集油麻地 節目每集環繞香港一個地區,帶出不同主題,第三集:油麻地的文字風光。 油麻地曾經是九龍區人口最密集的地方,自十九世紀末,這裏已充滿商業活動及娛樂場所;時至今日,油麻地雖然成為充滿滄桑味的舊區,然而大街小巷中,卻蘊含著文化氣息及文字風光。 油麻地街市一售賣嫁喜用品的檔口中,年近八十的朱老闆寫得一手好字,更不時即席揮毫為客人寫對聯。而這區眾多木器雕刻店當中,郭師傅總會在他的店外架一張小小的工作枱,手執雕刻刀,默默地一刀一刀把字刻在神主牌上。郭師...
Show more...
8 years ago
21 minutes 37 seconds

街角有樂
街角有樂 第2集 : 元朗-跑遊鄉郊
節目每集環繞香港一個地區,帶出不同主題,第二集:元朗-跑遊鄉郊。 元朗鄉郊約有144條村落,當中保留有數百幢一級歷史建築。這些古老建築物的青磚圍門、對聯、祠堂、古井、書室,都訴說著不同村落的歷史故事。 若要認識元朗村落,跑步不失為一個好方法。自二零一零年開始,「跑遊元朗」兩位成員嘗試按著古物古蹟辦事處的歷史建築物清單,每次選擇不同地點跑步,因而認識了元朗鄉郊大小村落,為跑步增添了不少樂趣;而透過跑遊、攝影及文字記錄,在數年間,他們便累積了二百餘篇關於元朗的跑遊文章。 新界鄉村文化中,傳統婚嫁是...
Show more...
8 years ago
21 minutes 37 seconds

街角有樂
街角有樂 第1集 : 深水埗 - 文武雙全
節目每集環繞香港一個地區,帶出不同主題,第一集:文武雙全深水埗。 自上世紀20年代起,深水埗因為建有碼頭,成為人流聚集的熱鬧地區。今日,碼頭已不復存在,但深水埗依舊熙來攘往,是個一刻不曾停下來的小社區。 1966年,中國發生文化大革命,這場十年動亂令學校受到打擊,知識分子不被尊重;另一方面,中華傳統文化同樣被肆意踐踏,文物、古蹟被破壞,國術不被重視。文人與武者,為逃避迫害,紛紛離鄉別井,不少人南下香港,部分在深水埗碼頭落腳,漸漸以此為家,也造就這裏成為文武雙全的地方。 50,60年代,錢穆、唐...
Show more...
8 years ago
21 minutes 37 seconds

街角有樂
香港地方雖然不大,但人口密雜,文化多元,各個地區有不同的環境、氣氛,不同的過去、現在與發展,因此,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地區特色。 一連二十集半小時的訪談節目《街角•有樂》,搜尋屬於香港的地方情懷,探討香港不同的地區面貎和特徵;每集環繞一個地區,帶出屬於該區的獨特命題,透過主持和嘉賓的分享,介紹各區的新舊資料、有趣事物、生活文化、社區精神等,內容不單包含各區的小人物故事,更有特別環節,讓街坊抒發他們的苦、樂與心聲。期望每集節目都讓觀眾更認識香港各區的街頭角落,令大家對身邊的事、物、人、情有更深的體會和共鳴。 主持:陳健朗Kelvin、何思諺Lea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