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看新聞不如每週聽研究。這裡沒有買賣建議,只有最新量化財經論文的 AI 對話解析,用最輕鬆的方式,你走進學術與市場的交叉口。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每天看新聞不如每週聽研究。這裡沒有買賣建議,只有最新量化財經論文的 AI 對話解析,用最輕鬆的方式,你走進學術與市場的交叉口。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這裡是論文投資學 Quantified Dialogues,每周用AI探討有意思的投資學術論文
和我們一起踏入投資的專業世界
論文大綱:
這份NBER工作報告深入探討了動態資產配置在面對事件風險時的影響,其中事件風險指的是可能導致股價和波動性突然大幅變化的重大事件。文章利用了Duffie、Pan和Singleton (2000)的雙跳模型,此模型將股價和其回報的波動性視為跳躍擴散過程,並提供了最佳投資組合問題的解析解。研究發現,事件風險顯著改變了最佳投資策略,使投資者更不願意承擔槓桿或賣空頭寸,行為上像是其部分財富可能變得不流動。
內文討論:
A. 什麼是「事件風險」(event risk)?它和一般市場波動的差別在哪裡?
B. 如果事件風險是不可預測的,那投資人要怎麼在配置上事先準備?
C. 為什麼作者要用跳躍過程(jump process)來描述資產價格?這是不是代表市場會突然大跌?
D. 如果事件風險發生時,我是不是只能被動承受損失?有沒有什麼保護的方法?
E. 動態資產配置在事件風險下跟一般情況有什麼不同?
F. 論文提到避險策略,那是不是要一直買保險或選擇權來防禦?
G. 如果事件風險的機率很低,為什麼還要花心力去考慮它?
H. 事件風險會不會讓長期投資策略失效?
I. 勞動收入或其他穩定現金流在事件風險下有幫助嗎?
J. 論文最後說最優策略取決於風險厭惡程度,那新手投資人怎麼知道自己適合哪一種?
資料來源: Liu, Jun, Francis A. Longstaff, and Jun Pan. "Dynamic asset allocation with event risk." The Journal of Finance 58.1 (2003): 23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