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看新聞不如每週聽研究。這裡沒有買賣建議,只有最新量化財經論文的 AI 對話解析,用最輕鬆的方式,你走進學術與市場的交叉口。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每天看新聞不如每週聽研究。這裡沒有買賣建議,只有最新量化財經論文的 AI 對話解析,用最輕鬆的方式,你走進學術與市場的交叉口。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這裡是論文投資學 Quantified Dialogues,每周用AI探討有意思的投資學術論文
和我們一起踏入投資的專業世界
論文大綱:
以芬蘭1993-2008資料顯示,持股拉長至五年報酬無損;股息率與複合估值指標最能選股,價值溢酬持續。
內文討論:
A. 為什麼研究芬蘭股市?它的結果可以套用到其他國家嗎?
B. 價值投資組合在不同持有期間的報酬差異有多大?
C. 是不是持有越久,績效就一定越好?
D. 持有期間延長會讓風險變小嗎?還是只是報酬波動看起來比較平滑?
E. 策略每年重新平衡和長期持有,哪個比較有效?
F. 在這篇研究中,「value stocks」是用哪種指標挑出來的?
G. 他們是怎麼控制樣本內部變數(像是市值、產業)的?
H. 研究中有沒有哪段時間績效特別差或特別好?
I. 這些回測結果考慮了交易成本或稅負嗎?
J. 如果我用這個策略投資,我應該選擇幾年的持有期比較好?
資料來源: Leivo, T. H., and E. J. Pätäri. "The impact of holding period length on value portfolio performance in the Finnish stock markets." Journal of Money, investment and banking 2.8 (2009): 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