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QandA小Q(40+)和阿sir(50+),多屆廣播金鐘獎得主。
左膠大叔是我們新開的podcast 。我們的立場有點左,我們有觀點但不強硬,我們有態度但不尖銳,我們會罵人但是會很溫柔地罵、我們有點好笑但絕不是刻意譁眾取寵。歡迎和我們一起聊時事聊文化聊社會運動聊生活,聊我們所關心的一切大小事。
小Q,六年級後半段學生,畢業於台北基隆路上的科技大學,卻不務正業跑去從事文化傳播產業,後來被丟到貓空大學傳播所。任教育電台、復興電台、好事989節目主持人與新聞記者,資深音樂產業工作者。多屆廣播金鐘獎得主,關於音樂略知二三。
阿sir,外表看不出年齡最好的榜樣,常被朋友說應該拍攝保養品廣告。同志諮詢熱線接線義工、手天使行政組組長。聲音太好聽常被問你是不是光禹。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我們是QandA小Q(40+)和阿sir(50+),多屆廣播金鐘獎得主。
左膠大叔是我們新開的podcast 。我們的立場有點左,我們有觀點但不強硬,我們有態度但不尖銳,我們會罵人但是會很溫柔地罵、我們有點好笑但絕不是刻意譁眾取寵。歡迎和我們一起聊時事聊文化聊社會運動聊生活,聊我們所關心的一切大小事。
小Q,六年級後半段學生,畢業於台北基隆路上的科技大學,卻不務正業跑去從事文化傳播產業,後來被丟到貓空大學傳播所。任教育電台、復興電台、好事989節目主持人與新聞記者,資深音樂產業工作者。多屆廣播金鐘獎得主,關於音樂略知二三。
阿sir,外表看不出年齡最好的榜樣,常被朋友說應該拍攝保養品廣告。同志諮詢熱線接線義工、手天使行政組組長。聲音太好聽常被問你是不是光禹。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因為一位聽眾朋友的來信,所以我們決定花一集來談開放式關係,聊屬於小Q與小白的開放式關係。
這位聽眾說,伴侶想要嘗試「開放式關係」,但自己完全無法接受,最後只好把話題擱著不談。他很好奇:那我們在一起 16 年,怎麼面對、怎麼走過這個議題?
ok! 我們就來打開話題。先聊聊這些年同志圈對「開放式」的態度轉變:以前幾乎沒人提,現在卻越來越常聽到。接著,我們會分享自己的經驗——從一開始沒有明說,到慢慢形成默契。我們的原則很簡單:性可以外找,但情感仍屬於彼此。
當然,這樣的關係要能長久,前提是自信、信任和溝通。我們的路徑挺另類的,不打算說服誰。關係沒有唯一答案,最重要的是:找到你和伴侶都能安心的方式。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010qvwjf2t0837uuua8h0h/comment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010qvwjf2t0837uuua8h0h/comments
這一集的《左膠大叔》,我們非常開心邀請到《好色喔!禁羈相談室》的兩位主持人──小藤和風木──來到錄音室,和我們聊聊 BDSM。兩位主持人不只是資深的 BDSM 實踐者,同時也是妥妥的學霸(XD)。聽完他們的 Podcast 後,我們就決定一定要邀請他們來,深入聊聊 BDSM 中的「關係」——例如 DS 主人與奴、主人與犬這樣的不平等互動。這樣的支配與臣服若只是情境中的實踐,和它成為生活日常的關係狀態,又會有什麼不同呢?
我還請他們幫我們構想一部以 DS 為主題的偶像劇,替我們設定故事情節。同時,我們也談到台灣 BDSM 圈中關於「犬」的認同議題:有人認為,身為犬是一種自我認同;也有人覺得,犬是一種必須有「主人」才成立的實踐。這樣的觀點差異,曾在台灣 BDSM 圈掀起過一場大戰,究竟為什麼?
最後,我們也請小藤與風木分享,身為男同志與身為泛性戀女性,他們在 BDSM 文化的經驗上,是否有很不一樣的地方。輕鬆又深入的對話,保證精彩,快來聽聽看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010qvwjf2t0837uuua8h0h/comments
在這一集的《左膠大叔》,我們從近期在韓國竄紅、並蔓延至全亞洲的「台灣感性」現象聊起。為什麼在韓國旅客的眼中,台灣那些老舊的建築與街景,竟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情與魅力?我們也討論了「旅遊的濾鏡效應」——旅行時所感受到的溫柔與懷舊,是否真的能代表在地生活的真實樣貌?
進一步地,我們談到了台灣建築美學普遍缺乏的問題。從威權時代開始,許多重大公共建築的外觀往往是由少數幾位政治人物拍板定案,而非專業建築師規劃,這樣的決策方式,深深影響了台灣城市的整體樣貌。此外,為了迎合風水、討好運勢,導致許多建築出現奇形怪狀的造型設計,也讓都市景觀充滿混亂與不協調。
從台北市政府大樓到中正紀念堂,我們帶大家一一檢視這些外國人眼中的「台灣感性」背後,其實也藏著一段段歷史、體制與美學選擇的故事。
在這一集的《左膠大叔》,我們聊聊——萬一對砲友暈船了,該怎麼辦?我們一起盤點各種砲友組合的可能性,從雙方單身、其中一方有伴,到兩個人都有另一半,但性方面特別合的那種情境,這些關係的樣子到底怎麼拿捏?愛情和性真的能完全切割嗎?我們是不是有可能一開始就把界線劃得很清楚、說好不動心?還是說,根本就沒有「絕對不暈船」這種事?如果真的暈了,那又該怎麼辦?這段關係還能走下去嗎?會變質、升級,還是乾脆就此收場?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正因為如此,才值得好好聊聊。在大罷免落幕之後,如果你也還在情緒轉場,不如打開 podcast,讓我們用一點輕鬆、一點誠實,陪你聊聊那些說不清的情感、分不開的慾望。
我們的IG: qandataiwan, 搜尋左膠大叔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010qvwjf2t0837uuua8h0h/comments
在本集《左膠大叔》中,兩位gay大叔要從我們的視角來「蹭」一下紅姐事件的熱度。我們想先拋出一個問題:難道紅姐不能是一個被慾望的對象嗎?一位38歲、男扮女裝、外貌平凡的人,竟然能約到多位「天菜等級」的男人打炮,這件事真的那麼不可思議嗎?當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用自己的邏輯和價值觀分析討論紅姐時,我們想說:我們對紅姐「吃遍天菜」這件事,一點也不驚訝。
我們會先聊聊在日本的情慾電影院和三溫暖裡,觀察到的女裝文化現象;接著延伸討論「不被慾望」的形象其實並不存在——任何形體都可能成為慾望的對象,只是你未必看見。最後,我們也會從男同志熊族的視角來聊聊,即便彼此不是對方的菜,也能理解對方作為「慾望主體」的存在。
請在ig上搜尋qandataiwan, 左膠大叔,都可以找到我們,歡迎追蹤~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010qvwjf2t0837uuua8h0h/comments
在這一集的《左膠大叔》,小Q和小白,這對已經在一起16年的伴侶,聊一個在愛情裡永遠不會退流行的話題——到底在一段關係裡,該不該為了對方改變自己?(雖然我們沒什麼愛情經驗XD)
我們先從這麼多年來彼此因為相處而影響對方的那些小小改變聊起,像是一些生活習慣、興趣嗜好,甚至是對自我認同的看法,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其實都慢慢堆疊出我們現在這段關係的樣子。我們也延伸討論到一些男同志圈裡常見又很核心的價值問題:比如,如果另一半希望我們改變外在形象、體態,這樣的要求你會接受嗎?算是磨合還是自我犧牲?還有,當兩個人在政治立場或是對社會議題的態度上不一樣時,到底要不要為了維持關係而慢慢改變? 我們也聊到感情裡更大的課題——當兩人對於關係的期待不同,比如一方希望是單一伴侶,一方則傾向開放式關係,這種價值上的差異有可能為了對方而改變嗎?
來聽我們聊吧!歡迎追蹤我們的IG,請搜尋qandataiwan ,或是直接搜尋左膠大叔即可找到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010qvwjf2t0837uuua8h0h/comments
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老了?是某天站在音樂季現場,發現周圍盡是二十出頭的年輕面孔?還是坐在熟悉的餐廳,突然察覺這裡的味道和記憶裡不再一樣,然後聽到它要歇業的消息時,心中浮起「一個時代結束了」的感嘆?
這一集《左膠大叔》,我們從台北的 Matt gay bar 和肥前屋鰻魚飯談起,聊聊這些曾經承載一代人青春記憶的場所如何走入歷史,也聊聊它們關門時帶給我們的情緒。接著,我們試著正視那些日常細節裡的提醒——第一次被叫「小Q哥」或「小Q老師」、開始偏愛寬鬆的四角內褲、覺得以前的歌更耐聽……這些微小卻深刻的變化,讓我們不得不承認,人生正跨過另一個階段。
今天這集節目,我們就聊聊那些讓我們覺得「啊,我老了」那些小事與瞬間。
歡迎追蹤我們的ig:qandataiwan, 或是搜尋左膠大叔就可以找到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010qvwjf2t0837uuua8h0h/comments
🌈本週《左膠大叔》的新集數,剛好趕在驕傲月的最後一天上架!這集我們聊了兩個關於同志文化和經驗的主題。
第一部分,小Q分享今年參加曼谷驕傲遊行的觀察。和以陽剛 gay 為主的台北遊行相比,曼谷的遊行更像是對女性氣質的讚頌與展現,不管是變裝皇后還是跨性別社群都非常活躍。節目中我們也回顧了2023年一起參加東京與首爾遊行的感受,亞洲各地的驕傲月氛圍到底有多不同?我們聊給你聽。
第二部分則是一次讓人印象深刻的夜晚:幾位來台的工作的泰國DJ朋友,跟我們一起去了信義區的同志派對,結果竟然遇上了——警察臨檢。小Q感嘆,跑遍世界二十多年,從柏林、紐約、東京、曼谷到墨爾本,只有台北的同志派對會被警察「臨幸」。泰國朋友則一臉好奇:「原來臨檢長這樣喔?」因為他們在曼谷從來沒碰過。我們也藉這個機會談談過去曾遇過的不合理臨檢經驗,還有當你真的遇到了,有哪些方式可以保護自己、表達立場。 歡迎收聽!
我們的ig: qandataiwan 或是搜尋左膠大叔即可找到~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010qvwjf2t0837uuua8h0h/comments
每年六月是同志驕傲月,兩位大叔決定來聊一聊台灣酷兒歷史上兩個關鍵事件:1992 年 Heaven 女同志酒吧偷拍事件,還有 2004 年農安街男同志轟趴事件。
這兩個事件,乍聽可能有點久遠,但它們其實深深影響了台灣社會怎麼看同志。Heaven 事件當時在台視播出,是第一次有新聞節目整集聚焦同性戀族群。主播是張雅琴,記者是璩美鳳,鏡頭偷偷拍進女同志酒吧,配上驚悚的語氣與誇張的標題,像是「女同性戀者急速增加」,一夕之間讓社會用獵奇的眼光「看見」了女同志,卻也開始了長期的誤解與污名。
十多年後,農安街事件又把男同志推上媒體審判台。警方破門而入、媒體蜂擁而上,報導裡出現了像是「內褲派對」、「梅毒愛滋大爆發」、「保險套滿地」這類詞彙,把同志形象貼上亂、病、性的標籤,幾乎是污名的教科書式操作。
這兩個事件,我們一直覺得不該只被封存在歷史資料庫裡,特別是現在的網路時代,竟然在 YouTube 和 Podcast 上幾乎沒有人談。那就讓左膠大叔們來談吧!
歡迎追蹤我們的ig: qandataiwan, 或是搜尋左膠大叔都可以找到我們的I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010qvwjf2t0837uuua8h0h/comments
在最新一集的《左膠大叔》Podcast中,我們聊了一個有趣的話題:健身房應不應該成為酷兒的情慾空間?
這集的起點來自一個相當個人也頗具代表性的經驗——小Q最近在曼谷的健身房,意外「解鎖」了人生第一次在健身房的性經驗,挺有趣的。而就在不久前,社群中又開始流傳台北某健身房內部下達的管理指令,據說要求員工「不穿衣服進入淋浴間」以便抓出「現行犯」,這引發了我們想要做這集節目聊聊。
於是,我們決定用一個假設性的角度來進行討論:如果我們是健身房的經營者,我們該如何在尊重同志社群的同時,也保障其他使用者的使用安全與舒適?在節目前,我們也在Instagram上做了一個小小的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朋友表示,曾在健身房中發生過不同程度的性經驗。這樣的數字,或許不能代表所有人,但它確實說明了:健身房中的性與慾望,不是個別事件,而是一種正在發生、被默認甚至被期待的社群現象。
這集節目,不只是關於「在健身房色色」這件事,而是想更深入地但也輕鬆討論關於在公共與私密之間,在慾望與規範之間。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010qvwjf2t0837uuua8h0h/comments
在本集《左膠大叔》中,主持人小Q邀請《吹音樂》編輯、來自Z世代的評論人宜蓁,展開一場關於「酷兒如何主導當代流行音樂」的跨世代對話。從Chappell Roan的華麗變裝風格,到Billie Eilish模糊性別的聲音與形象,我們一起回顧這兩年來酷兒音樂如何從邊陲進入主流,並重新定義了「什麼是流行」。
本集節目特別關注Z世代中日益增長的LGBTQ+認同,如何與音樂場景互相影響。我們也進一步探討,Chappell Roan與Billie Eilish的創作中是否具體描繪了女同志的生活經驗,並請宜蓁從自身視角出發,分享其中哪些片段讓她產生共鳴,哪些地方又讓她有不同的感受。
節目的後半段,我們將討論台灣酷兒音樂的創作處境。在中國的言論審查機制,以及對LGBTQ+議題的不友善氛圍下,這些外部因素是否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台灣本地音樂人的創作自由與發展動能?在這樣的區域文化與政治壓力之下,台灣的酷兒聲音該如何持續發聲?
請追蹤左膠大叔的IG: qandataiwan, 或是搜尋左膠大叔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010qvwjf2t0837uuua8h0h/comments
這一集,小Q和小白帶來一趟關於Lady GAGA、城市與男同志生活的慶祝在一起16年的旅程記錄。故事從小Q登機開始的「微豔遇」聊起,一位熊爸爸旅客的出現讓這趟飛行成為小Q永生難以忘記的經驗,謝謝女神卡卡的保佑~
演唱會現場,Lady Gaga 的能量與舞台魅力如預期般震撼,也喚起我們過去對她音樂與同志文化連結的記憶與想法。演出之外,這趟旅行也讓我們走進當地的同志情慾空間,包括將軍館與 Ten Men's Club,感受與不同的場域文化與社交氛圍。
我們也聊到新加坡作為城市的種種觀察,從公共空間的整潔與設計,到生活節奏與城市管理,都讓人有不少思考。
請追蹤我們的IG: 搜尋左膠大叔或是qanda都可找到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010qvwjf2t0837uuua8h0h/comments
這一集的左膠大叔,兩位剛好是X世代(45-60)的上下限的大叔來替想和大叔交往的小鮮肉們解釋一下,X世代的大叔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生物XD
30歲以下的同志年輕人,遇上台灣 X 世代的男同志大叔,若彼此之間產生好感,甚至想要發展一段戀愛關係,到底有哪些事情需要特別留意? 首先是政治立場的問題。許多 X 世代的同志大叔,曾經參與過同志婚姻平權的運動,那是一場翻轉社會的歷史經驗,也深深影響了這一代人的價值觀。政治對他們來說,不只是選舉時才會想起來的話題,而是一種日常對話和身份的一部分。他們習慣於表態,也期待對方有某種程度的認同感或共同立場。對於年輕一代來說,若本身對政治相對冷感,或是立場相左,那麼在戀愛初期就可能出現摩擦,因此特別建議,在考慮與對方更近一步之前,思考自己的立場和界線。
第二個重點,是關於自我表達的差異。X 世代的同志,大多是在一個不那麼開放的社會氛圍中長大的,那時候的媒體還充滿歧視,學校不談性別,社會缺乏支持系統,因此許多人在情感表達與性傾向認同上,都有過壓抑與掙扎的經驗。即使到了現在,他們也不一定能像年輕世代那樣,自在地活出「做自己」的樣貌。所以,年輕的小鮮肉們在與大叔交往時,千萬不要預設對方會用跟你一樣驕傲的方式來表現同志身份。
最後是經濟觀念的問題。不可否認,許多45歲以上的同志大叔在經濟條件上可能比年輕人穩定,這是現實。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是「有錢人」消費欲望很高喔!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010qvwjf2t0837uuua8h0h/comments
這一集左膠大叔,很開心熊熊猴猴俱樂部的美克和伊康來到我們的錄音室玩。原本他們是要來宣傳6/14 live podcast活動,結果票賣太好了,所以我們只好找其他話題聊XD
你們看到標題的話題,是來自左膠大叔一位聽眾祥祥的留言,首先非常謝謝祥祥的分享。他提到自己喜歡熊,但因為身形纖瘦,常常在熊圈感受到排斥與壓抑,甚至在現實空間或交友軟體中,明明自己很有誠意,卻總被忽略或冷眼對待。這些經驗讓他懷疑:「熊圈是不是真的只歡迎特定身材的人?什麼又是同志文化中的主流與次流?」
我們四個人圍繞這段留言展開討論,也分享自己的身份與掙扎。有的是被認定為優熊,卻偏偏喜歡主流的斯文帥氣弟;也有人長得一表人才會讓所有媽媽都想把女兒嫁給他,但偏愛熊族。我們聊到如何與自己的身體和解,如何在文化的分類與審美的框架裡,找到自我認同的出口。
這不是一集解答「正確」的討論,而是一次關於慾望、焦慮、界線,也關於愛與被愛的可能性。歡迎你一起來聽。
左膠大叔的IG:qandataiwan, 或是直接搜尋左膠大叔
熊熊猴猴俱樂部的IG : bearmonkeyclub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010qvwjf2t0837uuua8h0h/comments
在這一集的左膠大叔,我們兩位中年男同志大叔聊起了人生進入某個階段後,夜生活的型態開始慢慢轉變。年輕的男同志愛熱鬧的夜店、狂歡的 club party、喧鬧的 gay bar,那些場景曾經是我們釋放自我、尋求認同、交朋友,甚至戀愛的重要場域。但隨著年齡增長,我們開始發現,自己已經很少主動出現在那樣的場所了。
這樣的轉變有很多原因。可能是體力真的沒有以前那麼好了,也可能是因為年輕時的確玩得夠多了,對那樣的場景不再有新鮮感與探索慾望。又或許我們開始感受到所謂的「世代差異」:現在的年輕人喜歡的 bar 型態、流行的語言、交友的方式,對我們來說有點陌生。
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不再需要夜晚的陪伴與社交,只是我們想要的方式變了。我們不再追求那種刺激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分泌的快感,而是開始嚮往一種溫柔、安靜、熟悉的夜晚陪伴。因此,我們發現像是日本那種小型、風格獨特、重視情緒價值的小 bar,很適合中年以上的同志客群。在那裡,你可以跟店主聊天,或只是靜靜地坐著聽音樂,享受一杯調得剛剛好的酒;這樣的地方,讓人感覺被理解、被照顧。
請追蹤我們的IG:qandataiwan 搜尋左膠大叔也可找到我們的I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010qvwjf2t0837uuua8h0h/comments
在這一集的《左膠大叔》,我們帶大家飛到泰國,直擊曼谷熊族男同志的新地標——全新開幕的酒吧 Cake!我們特別邀請到 Cake 的創辦人,也是這個新空間的靈魂人物,來和我們好好聊聊關於泰國熊族文化的第一手觀察。
你知道嗎?雖然台灣和泰國在男同志文化上看起來很親近,但其實熊族文化之間,有一些有趣的不同之處。比如說,在泰國被大家公認的「優熊」標準是什麼? 那在穿搭風格上,是不是更愛花襯衫還是寬鬆運動服?夜生活的喜好,是喜歡kpop,還是更偏好慵懶自在的聊天氛圍?
本集也會帶大家認識泰國熊族社群的歷史背景——從什麼時候開始形成?是受到國際熊文化的影響,還是有自己在地的進化?而近幾年,在曼谷快速發展的 LGBTQ+ 文化中,熊族又是怎麼找到自己的位置,甚至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空間與聚落?
這一集,我們用台灣熊族的視角去探索泰國熊族的世界,從外型審美到生活習慣,從社群氛圍到夜店文化,每一個細節都讓人好奇又驚喜。如果你也是熊族文化的關注者,或者只是對跨國同志文化差異感興趣,那這集你絕對不能錯過!
請追蹤左膠大叔的ig:qandataiwan, 搜尋左膠大叔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010qvwjf2t0837uuua8h0h/comments
這集節目,小Q和小白我們這對在一起超過16年的男同志伴侶,決定一起重看經典日劇《大和拜金女》!聊聊那個時代,日劇裡的女性角色到底反映了怎樣的日本社會?又帶著多少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從「一定要嫁得好」到「自己賺自己花」,我們邊看邊討論,覺得好多地方現在看起來真的超有感。
當然,也少不了那個老話題──愛情和麵包,你會怎麼選?這集是輕鬆但又很有共鳴的小聊,希望大家一起來回味、一起想想,我們的選擇和價值觀,這些年又有什麼變化了呢?
請追蹤我們的ig:搜尋qandataiwan, 左膠大叔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010qvwjf2t0837uuua8h0h/comments
在這集 podcast 中,我們聊到了曼谷知名的熊族男同志酒吧 Beef。Beef 原本是熊族圈的一方樂土,聚集了許多喜愛熊族文化的男同志。然而,隨著人氣爆紅,越來越多非熊族的主流 gay 族群以及女性客人也開始湧入。這樣的變化,讓原本以熊族為主的氛圍逐漸變得不同。
最近,一間名為 Cake 的新酒吧開幕,成功吸引了不少原本習慣 Beef 氛圍的熊族客人,似乎也反映出一種需求:熊族男同志是否在與主流 gay 以及女性混合的場域中感到某種不自在?我們討論了其中的原因,包含彼此之間的菜色偏好不同、圈內文化與價值觀的落差,以及社交習慣的差異。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010qvwjf2t0837uuua8h0h/comments
男同志真的不能老嗎?這一集兩位gay大叔聊聊男同志圈裡繞不開的年齡焦慮。從對自身中老年樣貌的不安,到社群裡對年長者「失去市場」的恐懼,這些情緒你也曾經歷過嗎?我們也特別聊到,在熊族以及喜歡成熟男性的族群中,年紀反而是一種魅力和吸引力的來源。這些經驗和主流印象大相逕庭,卻為不少中年gay帶來了慰藉與新的歸屬感。同時,我們也不避諱地談到中年以後的單身焦慮,當朋友們成雙成對,自己卻還在獨自過生活,該怎麼面對心裡的狀態?對於擇偶的原則會因此有所調整嗎?來聽我們聊吧!
我們的ig: qandataiwan, 搜尋左膠大叔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010qvwjf2t0837uuua8h0h/comments
在這集左膠大叔,我們聚焦於中年男同志的交友心路歷程,分享在這個年紀如何建立和維繫友誼。我們聊到,許多男同志的社交活動以玩樂為主,常常是大團體聚會,或是因為共同興趣而成為朋友,不少友誼也是從肉體關係發展而來。然而,隨著年齡增長,這些友誼逐漸演變成我們的「選擇家庭」(chosen family),在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我們希望透過這集,讓年輕的同志朋友了解到,中年以後的男同志交友不僅僅是玩樂,更需要發展出具備深層連結的家人般的友誼。這些友情不僅帶來支持與陪伴,更是生命中的情感支柱。
我們的ig:QandQtaiwan, 搜尋左膠大叔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010qvwjf2t0837uuua8h0h/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