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QandA小Q(40+)和阿sir(50+),多屆廣播金鐘獎得主。
左膠大叔是我們新開的podcast 。我們的立場有點左,我們有觀點但不強硬,我們有態度但不尖銳,我們會罵人但是會很溫柔地罵、我們有點好笑但絕不是刻意譁眾取寵。歡迎和我們一起聊時事聊文化聊社會運動聊生活,聊我們所關心的一切大小事。
小Q,六年級後半段學生,畢業於台北基隆路上的科技大學,卻不務正業跑去從事文化傳播產業,後來被丟到貓空大學傳播所。任教育電台、復興電台、好事989節目主持人與新聞記者,資深音樂產業工作者。多屆廣播金鐘獎得主,關於音樂略知二三。
阿sir,外表看不出年齡最好的榜樣,常被朋友說應該拍攝保養品廣告。同志諮詢熱線接線義工、手天使行政組組長。聲音太好聽常被問你是不是光禹。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我們是QandA小Q(40+)和阿sir(50+),多屆廣播金鐘獎得主。
左膠大叔是我們新開的podcast 。我們的立場有點左,我們有觀點但不強硬,我們有態度但不尖銳,我們會罵人但是會很溫柔地罵、我們有點好笑但絕不是刻意譁眾取寵。歡迎和我們一起聊時事聊文化聊社會運動聊生活,聊我們所關心的一切大小事。
小Q,六年級後半段學生,畢業於台北基隆路上的科技大學,卻不務正業跑去從事文化傳播產業,後來被丟到貓空大學傳播所。任教育電台、復興電台、好事989節目主持人與新聞記者,資深音樂產業工作者。多屆廣播金鐘獎得主,關於音樂略知二三。
阿sir,外表看不出年齡最好的榜樣,常被朋友說應該拍攝保養品廣告。同志諮詢熱線接線義工、手天使行政組組長。聲音太好聽常被問你是不是光禹。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010qvwjf2t0837uuua8h0h/comments
在這一集的《左膠大叔》,我們從近期在韓國竄紅、並蔓延至全亞洲的「台灣感性」現象聊起。為什麼在韓國旅客的眼中,台灣那些老舊的建築與街景,竟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情與魅力?我們也討論了「旅遊的濾鏡效應」——旅行時所感受到的溫柔與懷舊,是否真的能代表在地生活的真實樣貌?
進一步地,我們談到了台灣建築美學普遍缺乏的問題。從威權時代開始,許多重大公共建築的外觀往往是由少數幾位政治人物拍板定案,而非專業建築師規劃,這樣的決策方式,深深影響了台灣城市的整體樣貌。此外,為了迎合風水、討好運勢,導致許多建築出現奇形怪狀的造型設計,也讓都市景觀充滿混亂與不協調。
從台北市政府大樓到中正紀念堂,我們帶大家一一檢視這些外國人眼中的「台灣感性」背後,其實也藏著一段段歷史、體制與美學選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