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nus track
黃建樺說他第一次訪談居然沒有談作品(!!) 所以我這不是來了嗎~~
從平面到雕塑的挑戰自我,以及進入南藝大後開始適應新環境,黃建樺聊到他在南藝大的怪談,也是創作轉向的開始。以及在踏上每段與動物相遇的旅程,動物園的存在至今仍頗受爭議,在疫情的現世,動物與人的關係又重新被提上檯面討論,動物園到底是誰的錯?都有錯?還是都沒錯?黃建樺透過討論動物園的緣起以及它的功能性,試著去退一步換位思考,或許我們更該討論的,是如何彌補與修復關係,創造價值。
本集主講:黃建樺
敲邊鼓第一排觀眾:程仁珮、林正偉
來賓介紹|
黃建樺 (1979)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士、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所碩士、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於南藝大就讀時轉而趨向影像創作,試圖將對實體時間空間的存在獨有看法帶入當代科技影像,創作持續對人類存在於影像時代的身分定位做探討。作品主角有許多動物,造訪世界各地異文化之下的動物園作為其中一個研究標的。
任何建議或是歡迎點播想聽的主題email至 ericayuwenhuang@gmail.com
單集大綱找亮點
[00:50] 藝大學生的多樣性
[03:05] 創作階段的改變與突破
[04:15] 重考不可恥也有用
[05:33] 創作轉向 挑戰自己
[07:20] 為了自己而創作
[08:29] 南藝大新生活
[08:59] 居然有不會的事?!新媒體帶來的衝擊
[12:05] 南藝大怪談:跨物種的兄弟關係
[17:55] 不把動物當動物看、不把人當人看-翻轉物種倫理
[18:25] 動物園為何而設? 從本質討論、而非為反而反
[20:40] 動物園的架構與本質-談巴黎動物園
[23:57] 里昂動物園
[25:53] 壽山動物園的白老虎
[28:27] 動物園架構體制問題:到底動物園是誰的錯?都有錯?還是誰都沒錯?
[30:09] 第一次造訪動物園的經驗:對於生命原初記憶的印證
[37:15] 北京動物園“乾淨”的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