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是雕刻時光的藝術,曾經我被教導的是寫劇本要由劇情推動,要有起承轉合,要有大懸念,又或者是由人物的性格推動,因為慾望而產生動機,進而發生行動或改變。但我總寫不好劇本,不太能編出一個個精巧的故事和吸引人的橋段。我發現自己比較擅長拍紀錄片,善於捕捉現場的細節,喜歡記錄生活的日常,但紀錄片總有拍不到的時候,或者因為隱私及其他限制等因素而無法執行,所以我也喜歡拍劇情片,可以把自己心中想分享的某些片段相對完整地表達出來。
直到我今天走在地鐵站的某個通道,看到眼前的人群朝著前方行進,突然感覺自己從中抽離出來,覺得眼前的這一幕很美,儘管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事發生,僅僅是這個時空下瞬間的感受而已,可能是因為我走得很慢。我又突然想起來曾經有一次在朋友獨居的家裡和他聊天,聊到了生活、政治、藝術、哲學一類的話題,他坐在床上、鋪滿了尚未乾透的剛洗完的衣服,我坐在一個小沙發上,旁邊是他種的一棵很大的綠植、葉子垂到了我的頭頂,我們吹著喜人的冷氣、喝著剛從冰箱裡拿出的涼茶,下午的陽光從百葉窗裡透進來,把這樣一個低矮又隱蔽的小房間照出一種寧靜的氣氛,我當時就很想把這種畫面和狀態記錄下來,但並不想立刻掏出手機拍攝,而是希望有一天能用另一種方式復刻這一段時間,就算是劇情片的形式吧。
我突然想通了,對我來說,拍電影就是記錄我想留下的時光,無論是紀錄片或是劇情片,無論寫劇本與否,都只是為了達成這一件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