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TV & Film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5/v4/df/c5/ab/dfc5abc1-4ed8-1aba-6e9e-13d09320c426/mza_15958811907870766670.jpg/600x600bb.jpg
年少时的我
林澄lc
4 episodes
7 months ago
《年少时的我》自序。文/易惟楚 我一直想写一本关于校园生活的小说,正如我现在班上的很多学生一样。记得一次阅读课,我无意间捕捉到一名正在写校园情感小说的女同学,我既为她敢于写作的勇气而欣慰,又担忧于她在没打好基础的情况下会跑偏方向。 毕竟,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学生眼中所写的故事,终究还是难免思想单薄、思考片面,纵使文笔再美,似乎都无法掩盖这一瑕疵。 二十年前,初中阶段的我也曾有在课堂上一边画画一边编故事的尝试,也因此在课堂上被潜伏在窗口的班主任逮到过。当时的我身在穷困乡镇的初级中学,家境也不太好,极少有书可看,更无可供借鉴的小说、散文读本,因而所编所写的便全是脑子里的想象,可以等同于“胡编乱造”,自己倒自得其乐,多少影响了学业。 看着眼前这位女同学所写的“故事大纲”,里面所写到的无非早恋、逃课、作弄老师之类的情节,我不禁开始思考:这些大部分是想象,或有少部分真实的情节,其价值真的有多少? 毋庸置疑,价值自然有,那就是这种写作尝试激发了学生编写故事的潜能,提升构建矛盾冲突的技巧。然而,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 因而最终,我坚决地制止了她的这种写作尝试。破而后立,既然那样不对,那么怎样才对? 如今,作为年长他们近二十岁的我,是不是可以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从而更好地展现他们校园生活的点滴呢?作为教师的我们所写出来的作品,是不是可以给予孩子们一些启发呢? 想到这里,我不禁觉得任重道远。我想到了文学创作的困境。 其实,进行文学创作,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说不出的困难与苦楚。我如学生们一般大时,也苦于书念的少,不敢写;大一些,苦于学业、升学压力,不能写;再大一些,又苦于工作与婚恋压力,无暇写……似乎,人真的少有可以静心下来创作的时候。 于我们而言,文学必然是奢侈品。这类注重精神修养的学科,真的就适合在一切稳定下来之后再接触。我这样无奈地感慨着。 不过,在充实的生活里尽可能挤出时间来从事文字创作,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盈,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洗涤,终究是极幸福的事情。不如,就从这本校园生活小说开始尝试起吧。 是为《年少时的我》的序。2019年1月26日。

作者简介: 

    易惟楚,原名易松,经典文学网签约诗人,《芙蓉国文汇》签约作家。200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国企宣传、媒体记者、教师工作经验。2018荣获年度经典文学“十佳文学精英”称号,《小清新》《思念的马》等诗歌等获2018年全球华人爱情诗歌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凭借散文《寻梦巴拉格宗》获“当代散文先锋”称号。
Show more...
Books
Arts,
Personal Journals,
Society & Culture
RSS
All content for 年少时的我 is the property of 林澄lc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年少时的我》自序。文/易惟楚 我一直想写一本关于校园生活的小说,正如我现在班上的很多学生一样。记得一次阅读课,我无意间捕捉到一名正在写校园情感小说的女同学,我既为她敢于写作的勇气而欣慰,又担忧于她在没打好基础的情况下会跑偏方向。 毕竟,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学生眼中所写的故事,终究还是难免思想单薄、思考片面,纵使文笔再美,似乎都无法掩盖这一瑕疵。 二十年前,初中阶段的我也曾有在课堂上一边画画一边编故事的尝试,也因此在课堂上被潜伏在窗口的班主任逮到过。当时的我身在穷困乡镇的初级中学,家境也不太好,极少有书可看,更无可供借鉴的小说、散文读本,因而所编所写的便全是脑子里的想象,可以等同于“胡编乱造”,自己倒自得其乐,多少影响了学业。 看着眼前这位女同学所写的“故事大纲”,里面所写到的无非早恋、逃课、作弄老师之类的情节,我不禁开始思考:这些大部分是想象,或有少部分真实的情节,其价值真的有多少? 毋庸置疑,价值自然有,那就是这种写作尝试激发了学生编写故事的潜能,提升构建矛盾冲突的技巧。然而,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 因而最终,我坚决地制止了她的这种写作尝试。破而后立,既然那样不对,那么怎样才对? 如今,作为年长他们近二十岁的我,是不是可以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从而更好地展现他们校园生活的点滴呢?作为教师的我们所写出来的作品,是不是可以给予孩子们一些启发呢? 想到这里,我不禁觉得任重道远。我想到了文学创作的困境。 其实,进行文学创作,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说不出的困难与苦楚。我如学生们一般大时,也苦于书念的少,不敢写;大一些,苦于学业、升学压力,不能写;再大一些,又苦于工作与婚恋压力,无暇写……似乎,人真的少有可以静心下来创作的时候。 于我们而言,文学必然是奢侈品。这类注重精神修养的学科,真的就适合在一切稳定下来之后再接触。我这样无奈地感慨着。 不过,在充实的生活里尽可能挤出时间来从事文字创作,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盈,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洗涤,终究是极幸福的事情。不如,就从这本校园生活小说开始尝试起吧。 是为《年少时的我》的序。2019年1月26日。

作者简介: 

    易惟楚,原名易松,经典文学网签约诗人,《芙蓉国文汇》签约作家。200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国企宣传、媒体记者、教师工作经验。2018荣获年度经典文学“十佳文学精英”称号,《小清新》《思念的马》等诗歌等获2018年全球华人爱情诗歌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凭借散文《寻梦巴拉格宗》获“当代散文先锋”称号。
Show more...
Books
Arts,
Personal Journals,
Society & Culture
https://fdfs.xmcdn.com/group62/M06/74/F9/wKgMcV0TZHmyVYF2ABr4BvR50Xo358.jpg
年少时的我 第一章 最后的音乐节 01 其实不想迟到 宋亓1917
年少时的我
11 minutes 40 seconds
6 years ago
年少时的我 第一章 最后的音乐节 01 其实不想迟到 宋亓1917
年少时的我
《年少时的我》自序。文/易惟楚 我一直想写一本关于校园生活的小说,正如我现在班上的很多学生一样。记得一次阅读课,我无意间捕捉到一名正在写校园情感小说的女同学,我既为她敢于写作的勇气而欣慰,又担忧于她在没打好基础的情况下会跑偏方向。 毕竟,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学生眼中所写的故事,终究还是难免思想单薄、思考片面,纵使文笔再美,似乎都无法掩盖这一瑕疵。 二十年前,初中阶段的我也曾有在课堂上一边画画一边编故事的尝试,也因此在课堂上被潜伏在窗口的班主任逮到过。当时的我身在穷困乡镇的初级中学,家境也不太好,极少有书可看,更无可供借鉴的小说、散文读本,因而所编所写的便全是脑子里的想象,可以等同于“胡编乱造”,自己倒自得其乐,多少影响了学业。 看着眼前这位女同学所写的“故事大纲”,里面所写到的无非早恋、逃课、作弄老师之类的情节,我不禁开始思考:这些大部分是想象,或有少部分真实的情节,其价值真的有多少? 毋庸置疑,价值自然有,那就是这种写作尝试激发了学生编写故事的潜能,提升构建矛盾冲突的技巧。然而,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 因而最终,我坚决地制止了她的这种写作尝试。破而后立,既然那样不对,那么怎样才对? 如今,作为年长他们近二十岁的我,是不是可以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从而更好地展现他们校园生活的点滴呢?作为教师的我们所写出来的作品,是不是可以给予孩子们一些启发呢? 想到这里,我不禁觉得任重道远。我想到了文学创作的困境。 其实,进行文学创作,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说不出的困难与苦楚。我如学生们一般大时,也苦于书念的少,不敢写;大一些,苦于学业、升学压力,不能写;再大一些,又苦于工作与婚恋压力,无暇写……似乎,人真的少有可以静心下来创作的时候。 于我们而言,文学必然是奢侈品。这类注重精神修养的学科,真的就适合在一切稳定下来之后再接触。我这样无奈地感慨着。 不过,在充实的生活里尽可能挤出时间来从事文字创作,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盈,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洗涤,终究是极幸福的事情。不如,就从这本校园生活小说开始尝试起吧。 是为《年少时的我》的序。2019年1月26日。

作者简介: 

    易惟楚,原名易松,经典文学网签约诗人,《芙蓉国文汇》签约作家。200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国企宣传、媒体记者、教师工作经验。2018荣获年度经典文学“十佳文学精英”称号,《小清新》《思念的马》等诗歌等获2018年全球华人爱情诗歌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凭借散文《寻梦巴拉格宗》获“当代散文先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