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為你而設的角落,一趟溫柔卻深刻的旅程
這裡,不談華麗語言,不給標準答案
我們把目光回到內在,發掘屬於你的幸福之路
幸福,不是一種結果,而是一種能力
幸福,不是「求來的」或「等來的」,而是「活出來的」
幸福,不是外在條件的總和,而是內在狀態的顯化
幸福,不是他人標準的達成,而是生命態度的呼應
只要我們願意,在每個當下,試著靠近一點點,那個更真實、更溫暖、更豐厚的自己
幸福的五要素
這個頻道的主軸,來自心理學大師馬丁‧塞利格曼的「PERMA模型」,也是幸福感被實證的五個心理要素:
P:Positive Emotion 積極情感
E:Engagement 全情投入
R:Positive Relationships 正向人際關係
M:Meaning 意義
A:Accomplishment 成就感
每集圍繞一個主題,與你一起探索這些要素
可能是一個故事、一段提問、一個觀點、一本書、一部電影
幸福的力量,不在於知道得多,而在於願意改變一點
每周,我們會上架新的內容,20~30分鐘的時光,願成為你生活中沈澱反思的片刻
從現在起,一起練習「做自己的幸福教練」
IG:https://reurl.cc/mxGM4M
FB:https://reurl.cc/W0kxgL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這是一個為你而設的角落,一趟溫柔卻深刻的旅程
這裡,不談華麗語言,不給標準答案
我們把目光回到內在,發掘屬於你的幸福之路
幸福,不是一種結果,而是一種能力
幸福,不是「求來的」或「等來的」,而是「活出來的」
幸福,不是外在條件的總和,而是內在狀態的顯化
幸福,不是他人標準的達成,而是生命態度的呼應
只要我們願意,在每個當下,試著靠近一點點,那個更真實、更溫暖、更豐厚的自己
幸福的五要素
這個頻道的主軸,來自心理學大師馬丁‧塞利格曼的「PERMA模型」,也是幸福感被實證的五個心理要素:
P:Positive Emotion 積極情感
E:Engagement 全情投入
R:Positive Relationships 正向人際關係
M:Meaning 意義
A:Accomplishment 成就感
每集圍繞一個主題,與你一起探索這些要素
可能是一個故事、一段提問、一個觀點、一本書、一部電影
幸福的力量,不在於知道得多,而在於願意改變一點
每周,我們會上架新的內容,20~30分鐘的時光,願成為你生活中沈澱反思的片刻
從現在起,一起練習「做自己的幸福教練」
IG:https://reurl.cc/mxGM4M
FB:https://reurl.cc/W0kxgL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內容摘要:
一杯咖啡,如何盛住一個人的生命歷程?
本集邀請「路人咖啡」創辦人李耕豪,談創業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談疫情風雨、團隊承諾、被誤解與不放棄;
也分享如何從「做自己」走向「愛自己」,在內觀與日常覺察中,找到平衡與力量。
「路是人走出來的」——在無常裡,把心安住,走出屬於自己的那條光。
⸻
本集亮點:
✅ 回望來時路:轉折、轉身、轉念,創業十年的顛簸與沉澱
✅ 不放棄的底層動力: 對團隊的承諾與不走回頭路的文化
✅ 做自己 ⇄ 愛自己: 從外在追求到內在安住的轉弧
✅ 內觀的力量: 當狀態不好時,先照顧心,再處理事
✅ 願景與使命多樣性: 讓咖啡成為一種自在與自由
✅ 人生剪影:無愧、無常、無我——過去、現在、未來的照見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ixg8y404u6011a4dlife1k/comments
🎙內容摘要:
逆境,常讓我們感到無力與痛苦,但也可能成為生命中最嚴厲卻最珍貴的導師。
本集透過真實故事、心理學觀點與實用工具,帶你重新理解「困境」的價值。
⸻
本集亮點:
✅ J.K. 羅琳與個人創業失敗的真實故事:低谷如何成為轉折點
✅ 尼采 與 Frankl 的啟示:痛苦本身無意義,意義來自詮釋
✅ 「生命能量曲線」:從過去低谷發現價值與使命
✅ 三種正向心態:探索者、學習者、創造者
✅ 3P行動步驟:停下來、看清楚、採取行動,走出困境
⸻
🎯 本週實踐行動:繪製「生命能量曲線」,回望三個低谷,寫下你對當時自己的回應與理解。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ixg8y404u6011a4dlife1k/comments
🎙內容摘要:
我們的人生,總在舒適圈與未知之間拉扯。那份「不舒服」的感覺,或許正是成長的開始。
這一集,我會和你分享從「自動模式」到「手動模式」的轉換,如何打造新的可能?並區分固定型思維與成長型思維的差異,為何決定了人生軌跡?
⸻
本集亮點:
✅ 真實案例:我母親中風後的奇蹟復健
✅ 成長的關鍵:大腦如何在「重新布線」中蛻變
✅ 固定 vs 成長思維:一念之差,決定命運走向
✅ 五個實用方法,讓你養成成長型思維
✅ 感性收尾:在不安裡,看見更勇敢的自己
⸻
🎯 本週實踐行動:挑一件讓你覺得「不舒服」或「還不會」的事,嘗試一次,並反思三個問題:
-嘗試的那一刻,我有什麼感覺?
-過程中,我學到或收獲到什麼?
-如果再來一次,我會怎麼調整?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ixg8y404u6011a4dlife1k/comments
🎙內容摘要:
自信心,真的是天生的嗎?
許多人以為,只有達成大成就,才會感受到自信。
其實不然,自信往往來自一次次小小的突破,累積成一個「正向迴圈」。
在這一集,我會與你分享,自信心與成就感的關聯。並透過David Goggins 的真實故事,學習如何建立「正向迴圈」,來培養自信,避免成就焦慮。
⸻
本集亮點:
✅ 自信心與成就感的關聯:為什麼自信是成就的前置燃料?
✅ 「小成就 → 自信 → 行動 → 更多成就」的正向循環
✅ David Goggins 的極限人生故事
✅ 目標拆解:如何把大目標變成可實踐的小步快跑
✅ Angela Duckworth 的「Grit」:成功更多靠熱情與毅力,而非天賦。
⸻
🎯 本週實踐行動:
每天晚上花3分鐘,寫下「三件小成就清單」,讓自信與動力一點點累積起來。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ixg8y404u6011a4dlife1k/comments
🎙內容摘要:
在追逐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常常很努力,卻未必快樂。
這一集,我們來思考:什麼樣的目標,能讓我們感受到幸福與成就?
從自身故事、家庭經驗、心理學理論,和你一起探索。
⸻
本集亮點:
✅ 個人故事:從忘我投入,後來茫然,最後轉向的歷程
✅ 家庭會議:願望如何因祝福而生出力量
✅ 目標的重要性:成就感的閉環
✅ 幸福目標的三大核心:使命、價值觀、大我
✅ NLP「八大原則」檢視目標,讓你更聚焦
⸻
🎯 本週實踐行動:
寫下三個正在追求的目標,問自己:
-它和我的使命、價值觀有什麼連結?
-它能讓我更幸福嗎?
-它符合八大原則嗎?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ixg8y404u6011a4dlife1k/comments
🎙內容摘要:
在人生旅途中,我們常常被教導追逐「成功」,卻忽略了「成就感」才是能長久支撐幸福的內在力量。
這一集,我將從故事、心理學與自我實踐出發,和你一起探討:
⸻
本集亮點:
✅ 成功 vs. 成就:為什麼社會定義的「成功」未必能帶來幸福?
✅ 社群媒體時代:比較陷阱與外在認可的風險
✅ 心理學對 Accomplishment 的詮釋:目標、努力與完成
✅ 自我決定論的啟發:如何從外在驅動走向內在動機
✅ 日常裡的成就感練習,讓幸福更踏實
⸻
🎯 本週行動:回想並寫下三件「讓你心中踏實」的成就,找出背後的關鍵元素,提醒自己正在一步步成長。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ixg8y404u6011a4dlife1k/comments
🎙內容摘要:
有些旅程,走著走著,就走進了自己。
本集以《綠皮書(Green Book)》為引,從鋼琴家 Don Shirley 與司機 Tony 的南方巡演,看見兩個平凡人如何在衝突、偏見與陪伴中,找到「生命的 WHY」、擴展價值觀、重建自我認同。
我們將一起探索:為什麼使命能讓人跨越苦難?價值觀如何被他人與事件擴大?而每一位過客,如何成為我們生命的貴人。
⸻
本集亮點:
✅ 使命的力量:Don 用音樂打破藩籬;Tony 為家而忍,為人而起
✅ 價值觀擴展:從完美到連結、從生存到尊重與品味
✅ 自我認同重建:走出孤立的塔、從小我走向大我
✅ 旅程即轉折:事件與過客,都是生命半徑擴大的安排
⸻
🎯本週實踐行動:
保留30分鐘,反思生命中的重要旅程:看見你的 WHY、澄清價值觀與擴大生命半徑。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ixg8y404u6011a4dlife1k/comments
🎙內容摘要: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要往何處去?」
這三個終極問題,曾在高更的名畫、哲人的思索、聖賢的教誨裡不斷回響。這一集,我邀請你,跟隨我從生命的日常與轉折,走進靈性的視角,去思考人生更深的意義與目的。
⸻
本集亮點:
✅ Anita Moorjani 的瀕死經驗:體會到生命的本質是愛
✅ 我的內觀修行經歷:在靜心中感受自我邊界的消融
✅ 現代人日常中的「靈性時刻」:音樂、陪伴、自然
✅ 四種古老智慧的回應:佛教的放下,儒家的責任,道家的自在,基督宗教的愛與使命
✅ 梭羅的瓦爾登湖故事:在自然中找到生命的清明與自由
⸻
🎯本週實踐行動:
每天留10分鐘,與更大的存在對話(冥想、祈禱、日記、仰望星空),提醒自己——生命從不孤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ixg8y404u6011a4dlife1k/comments
🎙內容摘要:
我們常聽到「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但你可曾想過,真正的幸福,或許誕生在「不只為自己而活」的那一刻?
這一集,我將從生活故事出發,帶你走進神經科學、心理學、社會學與靈性視角,探索「大我」的力量,以及使命感帶來的深層幸福。
⸻
本集亮點:
✅ 兩個真實故事:無私長輩與有機小農的生命啟示
✅ 從四個領域解讀為什麼「利他」能帶來快樂與健康
✅ 弗洛姆的「成熟的愛」——跨越孤獨的真連結
✅ Frankl 的自我超越觀:大我才是自我實現的路徑
✅ 三個提問,幫你找到屬於自己的使命感
⸻
🎯 本週實踐行動
今天,嘗試做一件「不求回報的善行」,並在睡前問自己:我做了什麼?對方有何反應?我有什麼感受?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ixg8y404u6011a4dlife1k/comments
🎙內容摘要:
如果你能參加自己的「未來喪禮」,你希望墓誌銘上寫著什麼?
使命感,不只是職業選擇,更是生命的召喚與足跡。這一集,我將帶你從故事、心理學與實踐方法,探索如何找到屬於你的「人生片名」。
⸻
本集亮點:
✅ Steve Jobs 與 Greta Thunberg 的生命啟示——使命感的力量
✅ 使命感與意義、價值觀的差別與關聯
✅ 沒有使命感的人生困境與成因
✅ 5P 模型:從痛點、熱情、天賦、對象與信念找到你的使命
✅ 使命感不必宏大,但一定要真誠
⸻
🎯 本週實踐行動
找個安靜時刻,問自己:
-我希望被記住的是什麼?
-哪些人因我而不同?
-哪些苦難,我不願別人再經歷?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ixg8y404u6011a4dlife1k/comments
🎙內容摘要:
人生中,我們常在選擇與迷惘之間徘徊,而真正引導方向的,不是潮流與他人的眼光,而是深藏在內心的「價值觀」。
這一集,我將從自己的生命故事出發,帶你探索價值觀的本質、來源與應用,並提供一個實用的價值觀排序方法,幫助你看清什麼才是你生命中的北極星。
⸻
本集亮點:
✅ 價值觀的定義與與目標的差異
✅ 價值觀的三大來源與演化過程
✅ NLP「價值觀排序」實作步驟教學
✅ 如何用價值觀指引人生決策、關係選擇與目標設定
✅ 透過情緒線索發掘隱藏的核心價值
⸻
🎯 本週實踐行動:
用本集方法做一次價值觀排序
檢視過往重大決定背後的價值觀依據
覺察近期觸動情緒的事件,反思背後的價值觀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ixg8y404u6011a4dlife1k/comments
🎧EP023 主題:活著,是為了什麼?——在重複與茫然中尋找意義
🎙內容摘要:
希臘神話中,薛西弗斯不斷將巨石推上山頂,卻永遠滾落。法國哲學家卡謬藉此提醒我們:即使生命看似荒謬,我們仍能創造屬於自己的意義。
這一集,我將帶你從薛西弗斯的故事出發,進入 PERMA 模型的第四個元素——意義感(Meaning),探討它與快樂的關係、人生四象限的啟示,以及 Victor Frankl 所提出的意義三大來源,並分享我在工作與生活中找到意義感的真實經驗與方法。
⸻
本集亮點
✅ 從神話與哲學看現代人的荒謬與選擇
✅ 幸福四象限:快樂與意義的交集
✅ 意義感帶來的堅持、轉化與內在穩定
✅ 三大來源:創造、體驗、態度的選擇
✅ 三個方向,讓意義感落實在日常行動
⸻
🎯 本週實踐行動
📌 早晨問自己:「我今天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並嘗試活出這個模樣
📌 晚上回顧一天,層層追問「我做這件事,是為了什麼?」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ixg8y404u6011a4dlife1k/comments
🎙內容摘要:
愛情的開始,往往像煙花般燦爛;而它能否長久,取決於我們在日常裡的經營與修煉。
這一集,我將結合電影《愛在》三部曲與 Erich Fromm 的《愛的藝術》,帶你看見愛情從初遇心動到成熟深刻的全景,並分享我的真實故事與反思:
• 《愛在黎明破曉前》:浪漫與理想化的初戀魔力
• 《愛在日落黃昏時》:時間與距離帶來的誠實凝視
• 《愛在午夜降臨前》:日常裡的摩擦與修復之道
⸻
本集亮點
✅ 從電影情節看愛情的三個階段與挑戰
✅ 為何「遇到對的人」不等於愛情能長久
✅ Fromm 的愛之能力四學分解析
✅ 真實伴侶故事:爭吵後的牽手回家
✅ 三個簡單行動,讓關係更深刻
🎯 本週實踐行動:與伴侶回顧「第一次心動」,並為對方做一件無所求的關懷行動。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ixg8y404u6011a4dlife1k/comments
🎙內容摘要:
在親密關係與職場互動中,你是否常常默默承擔,卻漸漸覺得被掏空?
這一集,我們深入探討「設立界線」對正向關係的意義,從情緒到時間,從經濟到責任,幫助你在關係中活出自在與清晰。
⸻
本集亮點:
✅ 什麼是健康界線?五種常見界線類型一次說清楚
✅ 「過度討好」vs「被動冷漠」的行為模式解析
✅ 成長型關係與消耗型關係的對照表
✅ 實際對話示例: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期待
✅ 練習任務:一段重要關係中的覺察與界線重建
⸻
🎯 本週實踐行動:
選出一段讓你感覺壓力大的關係,思考你尚未設立的界線,並寫出你想對對方說的話,勇敢開啟一段更成熟的對話。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ixg8y404u6011a4dlife1k/comments
🎙內容摘要:
衝突,是關係裡最不浪漫的一塊拼圖,卻往往是彼此最深的在意。這一集,我從自己與伴侶的親身經歷談起,邀請你一起探索——衝突不必是傷害,也可以是轉機。
⸻
本集亮點:
✅ 四種衝突根源:價值觀、角色期待、認知落差、溝通方式差異
✅ 衝突的正面價值:促進理解、界線與成長
✅ 應對衝突的三個核心原則
✅ 正向對話六步驟,讓衝突成為連結的橋梁
✅ 真實故事分享:一次夫妻衝突如何成為改變的轉捩點
⸻
🎯 本週實踐行動:
請寫下最近一次關係中的衝突,練習說出:「我的感受是...」「背後的原因是...」「我所期待的是...」──願這些話語,為你開啟一扇心門。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ixg8y404u6011a4dlife1k/comments
🎙內容摘要:
當一段關係陷入距離與誤解,問題不總是出在愛不夠,而是我們未曾真正「聽見彼此」。
這一集,我們將走進正向人際關係的三個關鍵——
• 為什麼「積極聆聽」是讓人願意敞開心的起點?
• 「同理回應」如何療癒情緒,讓彼此更靠近?
• 「真實回饋」又如何讓關係從表面走向深層?
從一位職場菁英的轉變談起,帶你用耳朵傾聽,用心靠近,成為能夠理解與陪伴的人。
⸻
本集亮點:
✅ 用故事說明三種關係中常見的溝通盲點
✅ 拆解「積極聆聽」的四個實用技巧
✅ 深入說明「同理回應」與「真實回饋」的原則與話語範例
✅ 提供三項具體可行的行動任務,立即練習關係技巧
⸻
🎯 本週實踐行動:
一週內完成三件事:
-用五分鐘,專注傾聽一個人,不插話、不給建議
-當對方有情緒時,用一句「我猜你的感受是……」做同理回應
-對一位你在乎的人,給出一句具體、真實的正向回饋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ixg8y404u6011a4dlife1k/comments
🎙內容摘要:
你是否曾在人際關係中傾盡真心,卻得不到回應?
或者,在某段深刻連結中感受到被全然理解的溫暖?
這一集,我們將走進一段關係能走得長久的三個支柱——真誠、尊重與共好。
從個人經驗、心理學觀點,到日常修練,與你一起重新理解如何建立深度關係,讓幸福不再只是孤單的努力。
⸻
本集亮點:
✅ 真誠:不是情緒發洩,而是真心在場的內外一致
✅ 尊重:在差異中共處,創造安全與自由的關係空間
✅ 共好:願你我都好,彼此成就、互相賦能
✅ 關係不是「靠近」,而是「如何靠近」。
⸻
🎯 本週實踐行動:
選擇一段你想修復或深化的關係,運用以下三個提問自我覺察與反思:
-我是否相信:對方若看見真實的我,仍會接納我?
-我是否相信:彼此的差異是有意義的?
-我是否能從「你多我少」的比較,轉為「你有我也有」的共好思維?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ixg8y404u6011a4dlife1k/comments
📖內容摘要:
在我們看似一切正常的人生軌道上,為何仍感到某種缺口?
本集揭開幸福中最溫柔、卻也最被忽略的一環——「人際關係」。
我們將從心理學研究、丹麥文化、生命故事與關係層次,深入探索關係與幸福的深層連結。
—
✨ 本集亮點:
✅ 哈佛成人發展研究:85年追蹤幸福的最大發現
✅ 丹麥 Hygge:幸福不在遠方,而藏在共享的燭光與靜謐裡
✅ 關係的縱向深度與橫向廣度完整圖譜
✅ 為什麼我們明知道關係重要,卻經常忽略?五大原因揭曉
✅ 一則關於「貴人」的故事:當幸福不再是獨角戲
—
🎯 本週實踐行動:
選擇一位你許久未聯繫、但曾經重要的人,傳一則訊息或打一通電話,說一句「最近的你,好嗎?」你或許會因此點燃一段幸福的連結。
(Robert Waldinger的TED Talk 連結:https://www.ted.com/talks/robert_waldinger_what_makes_a_good_life_lessons_from_the_longest_study_on_happiness?subtitle=zh-tw)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ixg8y404u6011a4dlife1k/comments
🎙內容摘要:
如果人生是一道菜,你會選擇什麼食材?想煮出什麼味道?
這一集,我們透過電影《美味關係》(Julie & Julia)的兩位真實主角,走進一場關於熱情、堅持與創作的美味旅程。不是每一口都完美,但每一次投入,都值得被記得。
• 為什麼熱情,是人生不嫌晚的起點?
• 如何靠一件平凡的小事,重新點燃內在?
• 堅持到底的力量,如何化成日常的驚喜?
• 透過創作,我們又是如何與他人產生真實連結?
—
✅ 本集亮點:
🎬 兩位女性主角的真實啟發:Julia Child 與 Julie Powell
🧡 熱情不分年齡,幸福總能重新開始
🔁 堅持與創作:如何在平凡中累積不凡
🍲 食物、生活、連結:我們都值得為自己「煮一道菜」
—
🎯本週實踐行動:
選一件你一直想做的小事,像是整理旅行照片、寫一封感恩信、學一道菜。把這件事「獻給自己」,細細觀察過程中的感受與變化。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ixg8y404u6011a4dlife1k/comments
🎙內容摘要:
在資訊爆炸、干擾不斷的時代,你是否還記得,專注是什麼感覺?
這一集是「全情投入」單元的最後一站,我們來聊聊「專注」——這條通往心流與幸福的基礎之路。
我們從專注的定義談起,理解它為何如此關鍵,又為什麼這麼難做到。透過七種實用方法,從動機、情緒、環境、節奏到訓練,幫助你重建注意力的「肌肉」,讓每一刻都更有價值、更有深度。
✅ 本集亮點
✅ Daniel Goleman 的「三重專注」模型
✅ 為何專注力是通往幸福的最短路徑
✅ 七種經實證有效的專注力培養方法
✅ 實例分享:比爾蓋茲「思考週」與我的「內觀十日」閉關經驗
🎯 本週實踐行動
📌 觀察自己的「高效時段」與「分心來源」
📌 嘗試每天設定一段不被打擾的專注時光
📌 使用挑戰–能力匹配原則,設定任務並記錄成果與感受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ixg8y404u6011a4dlife1k/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