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Fiction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5e/24/f9/5e24f90b-17d6-fcc3-cc41-a6fa2dafd595/mza_16268029608317025373.jpg/600x600bb.jpg
反向乐事
joezhan
12 episodes
6 days ago
反向乐(yue)事,由温带复调·乐向标 华语新专辑评论小组中几位成员组成。在这里,多聊几句华语音乐。
Show more...
Music Commentary
Music
RSS
All content for 反向乐事 is the property of joezhan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反向乐(yue)事,由温带复调·乐向标 华语新专辑评论小组中几位成员组成。在这里,多聊几句华语音乐。
Show more...
Music Commentary
Music
https://d3t3ozftmdmh3i.cloudfront.net/staging/podcast_uploaded_episode/41033836/41033836-1741430637607-8282cf677c37f.jpg
06. 重访诗的洄游:匆匆民歌五十年
反向乐事
3 hours 44 minutes 42 seconds
8 months ago
06. 重访诗的洄游:匆匆民歌五十年

自1975年杨弦在台北中山堂举办的“现代民谣创作演唱会”以来,台湾的民歌运动已走过五十个年头;继“民歌二十/三十/四十”之后,2025年2月“民歌五十”纪念演唱会再次登场。作为可能是民歌运动亲历者大规模参与的最后一次民歌纪念演出,我们也想借这个机会在2025年的当下,以大陆年轻乐迷的视角再次回顾与审视这个在华语流行音乐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音乐场景,重温这段诗与梦穿越海峡、寄予想象的情思,也延续思考如何书写今时我们的歌。

 

主播:

乔:杂食乐迷,入门影迷,独立音乐评论项目温带复调乐向标编辑。豆瓣账号:sdebut

嘉宾:

喻雲:不确定地域认同的华语漂游人,偶尔写字。

 

封面:《四十年》电影海报

剪辑:乔 瑞弗

文案:乔

 

时间轴:

1      Intro:民歌五十演唱会

01:43 纪念演出的两个版本

04:03 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民歌纪念演出的历史

2     台湾民歌简史

2.1 民歌的“原点”

11:33 “现代民谣创作演唱会”与其之前的台湾流行音乐生态

2.2 民歌场景的三条路线

21:02 杨弦与“中国现代民歌”

33:09 李双泽与“淡江-夏潮”

46:13 校园民歌与金韵奖、民谣风

2.3 评论民歌的三个关键词

66:32 “中国”:本土身份意识的再指向

77:15 “现代”:诗歌与音乐关系的再探索

96:35 “民歌”:民歌定义的再讨论

2.4 民歌运动的结束

111:10 破坏者:罗大佑与苏芮

122:59 反叛者:邱晨与陈明章

131:19 出逃者:侯德健

3    民歌运动的遗产

3.1 在台湾

148:28 生态层面:唱片工业、行业机构与演出场所

156:35 作品层面:《回声》和《这个世界》对民歌时代的回望

178:29 人物层面:民歌时代之后的民歌手们

3.2 在大陆

188:03 民歌传入大陆的过程以及对大陆流行音乐的影响

3.3 近年对台湾民歌的重新审视

197:24 “民歌四十”马世芳与张铁志的论战

204:52《声生不息·宝岛季》对台湾流行音乐史的大陆视角书写

4 尾声

209:10 民歌对华语流行文化的影响:现代性构建过程中的关键转折

218:01 一些个人感言

 

 

歌单(按时间排序):

杨芳仪 徐晓菁-《就要挥别》

杨弦-《民歌手》

杨弦-《江湖上》

胡德夫 杨祖珺-《美丽岛》(1977版)

施碧梧 邰肇玫-《如果》

蔡琴-《恰似你的温柔》

胡德夫 杨祖珺-《少年中国》(1977版)

李泰祥-《错误》

黎明晖-《毛毛雨》

陈达-《思想起》

王梦麟-《雨中即景》

罗大佑-《之乎者也》

苏芮-《一样的月光》

丘丘合唱团-《为何梦见他》

陈明章-《下午的一出戏》

侯德健-《龙的传人》(央视春晚Live)

侯德健 程琳-《新鞋子旧鞋子》

齐豫-《沙漠》

蔡蓝钦-《少男日记》

谢莉斯 王洁实-《外婆的澎湖湾》

黄金刚-《再见》

吴楚楚-《好了歌》

 

其他提到的书影音作品/作者/其他相关名词:

郑怡《月琴》/陈达《思想起》

侯季然-《四十年》(2016)

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

张钊维-《谁在那边唱自己的歌》(2003)

马世芳-《听说》(2015)

陶晓清/民风乐府/洪建全基金会/洪简静惠

杨祖珺/林正杰/前进系

Bob Dylan/ Joan Baez/ Woody Guthrie/ PeteSeeger/Allen Ginsberg

陈秀喜/梁景峰/蒋勋/王津平

《我们的歌(第一/二辑):中国创作民歌系列》(1977)

齐豫/李泰祥/唐晓诗/叶倩文

毕赣-《路边野餐》(2015)

韩正皓/包美圣/邰肇玫/施碧梧/王梦麟/施孝荣/赵树海

蔡琴/梁弘志/陈志远/叶佳修/潘安邦

苏来/李建复/靳铁章/陈扬/天水乐集

姚厚笙/郑镇坤/段钟沂/段钟潭/杨嘉/王竹君

吴楚楚/潘越云/李丽芬-滚石NO.1《三人展》(1981)

姚苏蓉/凤飞飞/骆明道/左宏元/刘家昌

《姜成涛中国艺术民谣独唱集》,四海唱片(1976)

云门舞集

纪弦/郑愁予/罗门/台湾现代诗

黎锦晖/萧友梅/黄自/贺绿汀/刘雪庵/聂耳/中华歌舞团

许石/文夏/史惟亮/许常惠

Big Bill Broonzy

邱晨/陈明章/水晶唱片/任将达/ Double X /赵一豪/朱约信

《龙的传人》(1988/2005/2011 Live)

刘以达/郭峰/黑子/毕晓世/刘索拉

许鞍华-《狮子山下:归去来兮》(1992)

刘文正-《三月里的小雨》(1981)

邓丽君-《淡淡幽情》(1983)

黄韵玲/纪宏仁/张世豪

许景淳-《真想要飞》(1991)

李建复-《牧歌》(1995)

木船/河岸留言/The Wall/女巫店/Legacy

黄金刚-《吟唱生涯》(1995)

朱逢博/王洁实/谢莉斯/成方圆

陈世骧/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

江蕙-《惜别的海岸》

茄子蛋-《爱情你比我想的阁较伟大》

余光中-《莲的联想》(1961)

《台湾歌曲选:校园歌曲 台湾民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部编,1981

 

部分参考资料:

「民歌45」又闹双胞?兼谈那些年的「金韵四虎」,曹郁美,2020

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1975-2015,陶晓清、杨嘉统筹,2015

谁在那边唱自己的歌:台湾现代民歌运动史,张钊维,2003

时代曲的流光岁月:1930-1970,黄奇智,2000

回归现实:台湾1970年代的战后世代与文化政治变迁,萧阿勤,2010

专访「现代民歌之父」杨弦(2002),马世芳,2008

重探1970年代台湾大专学生创作歌谣文化运动的社会情境,杨祖珺,2017

寻觅李双泽:聆听台湾一九七○年代的吶喊,杨祖珺黄冠华,2019

遥远的乡愁:台湾现代民歌运动三十年 ,重返61号公路,2007

1970年代「唱自己的歌」运动的内涵与局限,王奕超,2011

不仅是音乐革新运动·也是社会运动,吴统雄

唱得亲切感人唱出汉家歌声——姜成涛在音乐季中演唱民谣,木易,1979

留声中国:摩登音乐文化的形成,安德鲁·琼斯,2004

黎锦晖和中国流行歌曲,钱亦蕉,《新民周刊》2007.10

1930-40年代中国左翼音乐运动的发展——以上海为中心的探讨,王伯祺,2017

老化与老练:余光中后期诗的创作主体,刘正忠,2019

歌唱台湾:连续殖民下台语歌曲的变迁,陈培丰,2020

「民歌」再思考:从《重返部落》谈起,陈俊斌,2012

一个历经沧桑的民族乐手——思想起陈达的时代现象,李志铭,2022

许常惠文选

双重解殖与「台湾味音乐」的形塑(IV)――台语流行音乐之路(陈和平篇 下),陈培丰,2024

重建台湾音乐史观(下):破除「民歌采集运动」的神话,李志铭,2021

宋楚瑜、侯德健与「龙的传人」,曹郁美,2016

侯德健:梦里已知身是客,季天琴,《博客天下》2014

专访齐豫、潘越云谈《三毛作品15号:回声》,马世芳,《耳朵借我》2018.3.12

风雅颂和艺术的业余精神——概论台湾校园民歌,李皖,2003

陈乐融:民歌运动全盛时期邓丽君不敢发片,凤凰网娱乐,2014

“有情”的历史——抒情传统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王德威,2008

我们都还在路上——我的民歌四十,张钊维,2015

音乐的社会性媒介 ── 从「民歌40」的争论谈起,何东洪,2015

(民歌40)(水晶30)(猪头20),猪头皮,2015

台湾现代民歌运动在中国大陆的历史流转:青年知识分子的听觉经验、情感表达与政治认同,艾可

错位的共鸣:〈美丽岛〉跨越海峡的流转、情感与政治,艾可,2021

台北流行音乐中心【唱我们的歌 流行音乐故事展 MUSIC,ISLAND, STORIES: Pop Music in Taiwan】,台北流行音乐中心,2021

反向乐事
反向乐(yue)事,由温带复调·乐向标 华语新专辑评论小组中几位成员组成。在这里,多聊几句华语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