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覺得,越是為自己拼命爭取,內心卻越是焦慮不安?老子在《道德經》第七章中提出了一個驚人的悖論:「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難道不是因為無私,反而成就了最大的自私嗎?
這聽起來違反直覺,卻蘊含著宇宙運行的至高法則。
本期《洞見無界》,我們將藉助清代內丹學大家 黃元吉真人 的獨到註解,深入剖析《道德經》第七章的核心智慧。從天地「不自生」的法則,到聖人「後其身而身先」的境界,我們將層層揭示:
為什麼天地能夠永恆長存?
世人是如何在「營生」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走向「尋死」?
即便是修行人,也可能掉入哪兩種「精緻的利己」陷阱?
最終,那個透過「無私」所成就的、最圓滿的「私」,究竟是什麼?
如果你正感到生命內耗、迷茫,這一期的智慧或許能為你打開一扇通往內在安寧與永恆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