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Technology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c0/d3/a9/c0d3a91e-927d-8883-853a-58bef42ae306/mza_4216082247997230227.jpeg/600x600bb.jpg
獨立音樂島 Indie Island
JASS YANG 楊威宇
47 episodes
3 months ago
你好我是楊威宇,國中那年我和幾位同學自己組了搖滾樂團開始進行創作,被學校徵招去周邊國小進行招生巡迴演出,16 歲那年加入滾石唱片成為簽約藝人一待就是十年。 當初年少無知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音樂,於是團名從未成年伏特加被公司改成 FUN4,樂團創作的風格,從搖滾樂變成小鬼黃鴻升的《不屑》。儘管收入明顯比同學高許多,但我的身體和精神狀況卻每況愈下,開始出現內分泌失調、體重直線下降、在唱歌老師面前昏倒失去意識等等,同時家人也反對我做音樂,於是每次表演完回到家就自己躲在房間裡酗酒到昏迷。 面對公司的大咖前輩隨便拉出來就是一大串粽子,我過了整整十年才提起勇氣要求解約,然後在台北內湖的公司會議室被經紀人大吼,要我還給公司投資專輯的四百萬預算才願意放人。 期間我意志消沈的來到北京,開始進行影視配樂的幕後工作,也開始嘗試獨立音樂製作。但我依舊覺得不對勁,音樂始終沒有為我帶來精神上的滿足,於是決定請律師正式解約,然後花光存款去到更遠的地方全部重新開始 —— 2016 年我來到英國倫敦,報了一所看起來像補習班的音樂學校,拿了簽證開始尋找任何和華語音樂無關的工作機會。 直到 2017 年入圍美國獨立音樂獎,才出現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捩點,在紐約林肯中心的典禮和酒會現場,終於讓我結識到規模更大的歐美獨立音樂人和廠牌,並在交流過程中逐漸建構起歐美獨立音樂「群眾經營」的操作理念。隔年和閃靈樂團、美秀集團、血肉果汁機一同參與第 17 屆美國獨立音樂獎,更加確定在社群串流的分眾時代,群眾經營才是音樂人永續發展的唯一健全道路。 2018 年我回到台北舉辦人生第一場講座《獨立音樂的電商時代》,並創辦獨立音樂島著手實踐群眾經營理論,當時參與現場講座的音樂人有美秀集團、I Mean Us 等等,後來具代表性意義的台灣獨立樂團。 除了協助他人經營群眾,我也在 2020 年回到自己的音樂初衷,疫情期間逐步發行自己離開華語音樂後的第一張專輯《射日》,儘管至今串流數只些許超過一百萬,但我的身心狀況卻從未比現在更好。 儘管還是會受到一些唱片圈前輩的攻擊和嘲諷,但我真心相信音樂只是包裝情感用的聲音排列組合,而職業獨立音樂人的真正工作,是有效整理自己真正想表達的情感,並找到適當呈現方式讓目標群眾感同身受,同時凝聚那些不曾被在意過的小眾認同感,而音樂,明顯就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如果你也認為音樂人應該自主掌握和群眾互動的方式,而不是讓唱片經紀透過廠商,來販賣和音樂完全無關的代言商品,那麼我相信獨立音樂島將會是你最堅強的後盾,我也會持續努力將歐美獨立音樂的第一手經營資訊,親手實驗整理過後提供給你。 這是我的故事,而你也可以從現在開始,動手打造屬於你自己的音樂生涯大冒險。 獨立音樂島歡迎你 x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Arts
RSS
All content for 獨立音樂島 Indie Island is the property of JASS YANG 楊威宇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你好我是楊威宇,國中那年我和幾位同學自己組了搖滾樂團開始進行創作,被學校徵招去周邊國小進行招生巡迴演出,16 歲那年加入滾石唱片成為簽約藝人一待就是十年。 當初年少無知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音樂,於是團名從未成年伏特加被公司改成 FUN4,樂團創作的風格,從搖滾樂變成小鬼黃鴻升的《不屑》。儘管收入明顯比同學高許多,但我的身體和精神狀況卻每況愈下,開始出現內分泌失調、體重直線下降、在唱歌老師面前昏倒失去意識等等,同時家人也反對我做音樂,於是每次表演完回到家就自己躲在房間裡酗酒到昏迷。 面對公司的大咖前輩隨便拉出來就是一大串粽子,我過了整整十年才提起勇氣要求解約,然後在台北內湖的公司會議室被經紀人大吼,要我還給公司投資專輯的四百萬預算才願意放人。 期間我意志消沈的來到北京,開始進行影視配樂的幕後工作,也開始嘗試獨立音樂製作。但我依舊覺得不對勁,音樂始終沒有為我帶來精神上的滿足,於是決定請律師正式解約,然後花光存款去到更遠的地方全部重新開始 —— 2016 年我來到英國倫敦,報了一所看起來像補習班的音樂學校,拿了簽證開始尋找任何和華語音樂無關的工作機會。 直到 2017 年入圍美國獨立音樂獎,才出現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捩點,在紐約林肯中心的典禮和酒會現場,終於讓我結識到規模更大的歐美獨立音樂人和廠牌,並在交流過程中逐漸建構起歐美獨立音樂「群眾經營」的操作理念。隔年和閃靈樂團、美秀集團、血肉果汁機一同參與第 17 屆美國獨立音樂獎,更加確定在社群串流的分眾時代,群眾經營才是音樂人永續發展的唯一健全道路。 2018 年我回到台北舉辦人生第一場講座《獨立音樂的電商時代》,並創辦獨立音樂島著手實踐群眾經營理論,當時參與現場講座的音樂人有美秀集團、I Mean Us 等等,後來具代表性意義的台灣獨立樂團。 除了協助他人經營群眾,我也在 2020 年回到自己的音樂初衷,疫情期間逐步發行自己離開華語音樂後的第一張專輯《射日》,儘管至今串流數只些許超過一百萬,但我的身心狀況卻從未比現在更好。 儘管還是會受到一些唱片圈前輩的攻擊和嘲諷,但我真心相信音樂只是包裝情感用的聲音排列組合,而職業獨立音樂人的真正工作,是有效整理自己真正想表達的情感,並找到適當呈現方式讓目標群眾感同身受,同時凝聚那些不曾被在意過的小眾認同感,而音樂,明顯就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如果你也認為音樂人應該自主掌握和群眾互動的方式,而不是讓唱片經紀透過廠商,來販賣和音樂完全無關的代言商品,那麼我相信獨立音樂島將會是你最堅強的後盾,我也會持續努力將歐美獨立音樂的第一手經營資訊,親手實驗整理過後提供給你。 這是我的故事,而你也可以從現在開始,動手打造屬於你自己的音樂生涯大冒險。 獨立音樂島歡迎你 x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Arts
https://files.soundon.fm/1604875972934-4531d6cf-757d-4dc0-9032-61e4bdbd5084.jpeg
EP410 - 音樂人如何尋找受眾?如何提高收入?如何避免精神內耗?(獨立音樂你問我答)
獨立音樂島 Indie Island
27 minutes
10 months ago
EP410 - 音樂人如何尋找受眾?如何提高收入?如何避免精神內耗?(獨立音樂你問我答)
獨立音樂你問我答 || https://tally.so/r/n96d7G 更多經營筆記 || https://indieisland.tw/blog 最近整理筆記製作成 Podcast 和影片得到的迴響非常熱烈,也感謝大家的支持,讓獨立音樂群眾經營的操作理念,能在講中文的世界擴散開來。 獨立音樂島經營到現在,我已經和好幾百個獨立音樂人進行單獨諮詢,也是聽過這麼多人的音樂故事之後才深刻理解,原來我在這條路上一點都不孤單,我自己經歷過的問題也都是大家會遇到的問題。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負擔 4000 塊買我 40 分鐘的時間,於是我決定開啟一個全新的內容單元,在這個頻道上直接回答你在音樂生涯道路上所遇到的問題,也當作是一種回饋。 如果你有音樂創作、群眾經營、認同感變現的任何相關問題,請你利用資訊欄裡的連結進行發問,相信你的問題也能夠幫助到其他音樂之路上的同伴。 請你不要害羞,匿名發問也完全沒有問題,我會盡我所能的在這裡完整回答你。
獨立音樂島 Indie Island
你好我是楊威宇,國中那年我和幾位同學自己組了搖滾樂團開始進行創作,被學校徵招去周邊國小進行招生巡迴演出,16 歲那年加入滾石唱片成為簽約藝人一待就是十年。 當初年少無知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音樂,於是團名從未成年伏特加被公司改成 FUN4,樂團創作的風格,從搖滾樂變成小鬼黃鴻升的《不屑》。儘管收入明顯比同學高許多,但我的身體和精神狀況卻每況愈下,開始出現內分泌失調、體重直線下降、在唱歌老師面前昏倒失去意識等等,同時家人也反對我做音樂,於是每次表演完回到家就自己躲在房間裡酗酒到昏迷。 面對公司的大咖前輩隨便拉出來就是一大串粽子,我過了整整十年才提起勇氣要求解約,然後在台北內湖的公司會議室被經紀人大吼,要我還給公司投資專輯的四百萬預算才願意放人。 期間我意志消沈的來到北京,開始進行影視配樂的幕後工作,也開始嘗試獨立音樂製作。但我依舊覺得不對勁,音樂始終沒有為我帶來精神上的滿足,於是決定請律師正式解約,然後花光存款去到更遠的地方全部重新開始 —— 2016 年我來到英國倫敦,報了一所看起來像補習班的音樂學校,拿了簽證開始尋找任何和華語音樂無關的工作機會。 直到 2017 年入圍美國獨立音樂獎,才出現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捩點,在紐約林肯中心的典禮和酒會現場,終於讓我結識到規模更大的歐美獨立音樂人和廠牌,並在交流過程中逐漸建構起歐美獨立音樂「群眾經營」的操作理念。隔年和閃靈樂團、美秀集團、血肉果汁機一同參與第 17 屆美國獨立音樂獎,更加確定在社群串流的分眾時代,群眾經營才是音樂人永續發展的唯一健全道路。 2018 年我回到台北舉辦人生第一場講座《獨立音樂的電商時代》,並創辦獨立音樂島著手實踐群眾經營理論,當時參與現場講座的音樂人有美秀集團、I Mean Us 等等,後來具代表性意義的台灣獨立樂團。 除了協助他人經營群眾,我也在 2020 年回到自己的音樂初衷,疫情期間逐步發行自己離開華語音樂後的第一張專輯《射日》,儘管至今串流數只些許超過一百萬,但我的身心狀況卻從未比現在更好。 儘管還是會受到一些唱片圈前輩的攻擊和嘲諷,但我真心相信音樂只是包裝情感用的聲音排列組合,而職業獨立音樂人的真正工作,是有效整理自己真正想表達的情感,並找到適當呈現方式讓目標群眾感同身受,同時凝聚那些不曾被在意過的小眾認同感,而音樂,明顯就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如果你也認為音樂人應該自主掌握和群眾互動的方式,而不是讓唱片經紀透過廠商,來販賣和音樂完全無關的代言商品,那麼我相信獨立音樂島將會是你最堅強的後盾,我也會持續努力將歐美獨立音樂的第一手經營資訊,親手實驗整理過後提供給你。 這是我的故事,而你也可以從現在開始,動手打造屬於你自己的音樂生涯大冒險。 獨立音樂島歡迎你 x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