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TV & Film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4/v4/a8/f1/86/a8f18611-766f-46d9-52b7-99b2772d61d4/mza_11935440285275431196.png/600x600bb.jpg
龜邸家 Good Job
龜邸家 Good Job
80 episodes
4 days ago

「龜邸家」是我們家,也有在這發聲的意思,我們會用台灣話,講過去的故事和現在的事情,像在家聊天。台語發音的「龜」有「久」的諧音,也像英文發音的「Good」,久久長長的 Good。

每一個「台灣人」的故事,都會變成台灣的歷史與靈魂,希望台灣的聲音有機會被全世界聽到,期待全世界的人來與台灣交朋友。

歡迎收聽「龜邸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Personal Journals
Society & Culture
RSS
All content for 龜邸家 Good Job is the property of 龜邸家 Good Job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龜邸家」是我們家,也有在這發聲的意思,我們會用台灣話,講過去的故事和現在的事情,像在家聊天。台語發音的「龜」有「久」的諧音,也像英文發音的「Good」,久久長長的 Good。

每一個「台灣人」的故事,都會變成台灣的歷史與靈魂,希望台灣的聲音有機會被全世界聽到,期待全世界的人來與台灣交朋友。

歡迎收聽「龜邸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Personal Journals
Society & Culture
https://image.firstory-cdn.me/Image/ckh0d48zrbk5c0836x92fc64x/sHqDZLv1TsjZ4INcAC5UN.jpg
EP76[濁水溪南岸1960年代自然野稻田的台灣人食米文化記事;第四集立夏;除稗草;樹生在大溝抓鰻苗王環的龍吐珠仔燉雞;阿胖傳家百年的食譜;兒童開脾野生的草有文雅的名消失的台灣植物和消逝的台灣生活]
龜邸家 Good Job
44 minutes
3 months ago
EP76[濁水溪南岸1960年代自然野稻田的台灣人食米文化記事;第四集立夏;除稗草;樹生在大溝抓鰻苗王環的龍吐珠仔燉雞;阿胖傳家百年的食譜;兒童開脾野生的草有文雅的名消失的台灣植物和消逝的台灣生活]

1960年代住在濁水溪南岸的農人們,在立夏的時候,已經除過水稻田的稗草,王環和樹生會把除掉的稗草拿回家給牛吃,水稻也越長越大。人種的水稻越來越強健,野生的植物也十分茂盛,田埂上和菜園的菜股也長出龍吐珠仔。

此時是春天轉為夏天的氣候,新庄村內的灌溉溝渠大溝中的鰻苗也開始變多,樹生會叫兒子阿胖跟他一起去抓鰻回家給家人吃。田野之間生氣勃勃,充滿生機。

「龍吐珠仔 liông-thóo-tsu-á」,這種植物野生在台灣濁水溪南岸的自然環境中。阿胖的媽媽王環特別照顧「龍吐珠仔」,在雲林崙背新庄中厝住家的菜園裡,刻意保留野生的「龍吐珠仔」自然生長成一整片。王環守護著一個已經流傳百年的食譜──「龍吐珠仔燉雞」,是在地居民專煮給幼時孩子們開脾的重要食材,照顧孩童健康長大的家常料理。台灣母親滿滿的關心和愛,平凡中的偉大。

「龍吐珠仔 liông-thóo-tsu-á」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綠色的莖葉會匍匐生長,黃色花朵成熟後會結成圓圓的小紅果,看起來就像一隻翠綠的龍,飛舞著吐出艷紅的火球。中文植物名叫做「蛇莓」,是一種台灣的原生種植物,在阿胖小時候的家鄉,農村院子還能看見螢火蟲閃爍的時代,鄉間小路邊或田埂上常常可以見到「龍吐珠仔」。但劇毒農藥已經在台灣氾濫成災,環境崩壞的當代,院子早已不見螢火飛舞,田埂滿布的「龍吐珠仔」也消逝了。阿胖滿懷思念,相約兒子蛙本郎,一起回到故鄉崙背新庄,睜大眼睛,一步一步走遍鄉間,尋尋覓覓「龍吐珠仔」的身影,終於在開山宮廟旁那戶人家的院子找到「龍吐珠仔」。阿胖親手採集「龍吐珠仔」的植株,仔細呵護作為保種,這是一個希望的種子,終於在台東栽培出綠意盎然的「龍吐珠仔」了。

阿胖採收一大把親手栽培的「龍吐珠仔」,交給女兒雷婆和阿福。女兒們按照王環的家傳食譜,將「龍吐珠仔」填塞到雞的肚子裡,燉成雞湯。睽違半世紀的料理,再度重現在阿胖的家。阿胖說:「就是這個味道(tō sī tsit le bī)。」。阿胖最想念的味道是母親王環的關愛,希望孩子健康長大,即使過了好久好久,長輩的愛仍是孩子的寶藏。家的味道是媽媽的愛心,美好回憶永遠陪伴人生中需要能量的每一刻。

阿胖保護守望一片「龍吐珠仔」,希望臺灣流傳世世代代的滋味,愛,永續傳家千百年!

「濁水溪南岸1960年代自然野稻田的台灣人食米文化記事」的節目台語使用比例:91%,由「阿胖好野支持生物多樣性生態農園」贊助製作與「文化部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支持。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h0d48zrbk5c0836x92fc64x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h0d48zrbk5c0836x92fc64x/comments
如果您喜歡龜邸家的節目
下列為贊助連結網址,敬請支持,謝謝!
https://open.firstory.me/join/turtlegoodjob

龜邸家網址:https://sites.google.com/view/turtle-goodjob/home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turtle-goodjob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eople/龜邸家-Good-Job/100069003586890/

⋅⋅●【支持】阿胖好野●⋅⋅
apangsgarden@gmail.com

「阿胖好野」是支持生物多樣性農業的生態農園,實行小宇宙共生農法。

「阿胖好野」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view/a-pangs-garden/TW
----------------------------------------

⋅⋅●【工商服務時間】龜燕設計研究製造所●⋅⋅

這擺工商服務時間來介紹龜燕設計研究製造所提供的服務,
龜燕協助客戶將抽象的想法整理為精準的概念,
研發製作原型 Prototype,轉化成具體的產品。

「龜燕設計研究製造所」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view/turtleswallowspace-formosa-tw

龜燕設計的e-mail:turtle.swallow.space@gmail.com
----------------------------------------

龜邸家的e-mail:turtle.goodjob@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龜邸家 Good Job

「龜邸家」是我們家,也有在這發聲的意思,我們會用台灣話,講過去的故事和現在的事情,像在家聊天。台語發音的「龜」有「久」的諧音,也像英文發音的「Good」,久久長長的 Good。

每一個「台灣人」的故事,都會變成台灣的歷史與靈魂,希望台灣的聲音有機會被全世界聽到,期待全世界的人來與台灣交朋友。

歡迎收聽「龜邸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