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en: 各位我還活著~只是沒再連絡。
🧫Chienk Tuok🧫
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一、症狀:
1. 輕度—上腹部疼痛或不適、胃脹氣、打嗝、噁心、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持續性口臭。
2. 嚴重—
(1) 胃潰瘍: 可能導致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胃出血等。
(2) 十二指腸潰瘍: 與胃潰瘍症狀類似,但可能在空腹時更痛。
(3) 慢性胃炎: 如上腹部脹痛、消化不良等。
(4) 胃癌: 70%的胃癌都和幽門螺旋桿菌有關,其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類致癌物,長期慢性胃炎和潰瘍可能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症狀可能包括貧血、體重減輕、嘔吐等。
2. 細菌介紹:
重要的生化特性—尿素酶
→胃內幽門螺旋桿菌的鞭毛在胃黏液層內部移動、附著於上皮細胞的表面。
→尿素酶遇上黏液中的尿素而產生氨,中和了胃酸。
二、 檢查:
1. 非侵入式—
(1)碳十三尿素呼氣試驗:病人把含有碳十三的尿素喝入胃內,若細菌存在,其尿素酶可將尿素轉變成氨和二氧化碳,我們測定病人呼氣的碳十三含量,可以檢驗幽門桿菌的存在。
(2)血清抗體測定法 : 抽血測定血清中是否有幽門桿菌抗體。若有抗體表示過去曾經感染或現在正感染幽門桿菌,因而臨床上較難使用血清法確認是否目前仍為帶菌者,最好搭配其他檢查來確診。
(3)糞便抗原測定法:利用酵素免疫分析法,偵測糞便中的幽門桿菌抗原。
2. 侵入式—
(1)CLO 試驗(Campylobacter-like organism test):
透過胃鏡取得胃黏膜樣本,檢測幽門螺旋桿菌的尿素酶活性。若有幽門螺旋桿菌存在,試劑的酸鹼值會產生變化。
(2)病理切片檢查:
直接透過顯微鏡觀察幽門螺旋桿菌,是最直接且精確的診斷方式。
(3)細菌培養:
從胃部組織樣本中培養細菌,確定幽門螺旋桿菌是否存在,並測試是否具有抗藥性。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