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TV & Film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6/v4/8f/66/a5/8f66a50d-571f-2aa6-b9e0-b798fcb556ab/mza_4860353929280819885.jpg/600x600bb.jpg
未来志异
Archipelago of the Future
20 episodes
4 days ago
“未来志异”是一档与活跃在全球的华人创作者进行交流和讨论的谈话节目 在这里倾听本年度艺术世界不可忽略的新声音,一同探索明天的形状
Show more...
Arts
Science,
Social Sciences
RSS
All content for 未来志异 is the property of Archipelago of the Future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未来志异”是一档与活跃在全球的华人创作者进行交流和讨论的谈话节目 在这里倾听本年度艺术世界不可忽略的新声音,一同探索明天的形状
Show more...
Arts
Science,
Social Sciences
https://i.typlog.com/archipelagofuture/8263076516_669311.jpg?x-oss-process=style/sl
Vol.18 新加坡,新热土?东南亚的艺术丛林,后南方艺术叙事的新可能
未来志异
1 hour 21 minutes 36 seconds
10 months ago
Vol.18 新加坡,新热土?东南亚的艺术丛林,后南方艺术叙事的新可能

“未来志异”主播:叶滢

本期嘉宾:韩纵、翁笑雨

并排.jpg

关于“未来志异”

“未来志异”是《艺术新闻》主编叶滢发起的一档联结全球不同地方创作者和策展人的谈话节目。

本期内容概述

这是东南亚少为人知的另一面,东南亚正在成为全球迅速成长的艺术新兴地区,哪些艺博会、美术馆和画廊值得去深度探索?为什么这里的艺术从业者会像“千手观音”一样身兼数职,不受束缚?两位有着中国背景的艺术工作者怎么进入这一片艺术的丛林,理解这里的混沌与活力,找到各自的线索和路径?

本期播客邀请了两位与新加坡及东南亚艺术开展工作的韩纵和翁笑雨,谈话进入到了新加坡和东南亚地区的近年正在发生变化的艺术世界,探索了新加坡作为东南亚艺术生态核心地位的形成因素,以及从东南亚延伸到拉丁美洲的全球南方艺术叙事的崛起。

对于从中国背景出发的艺术从业者来说,深入东南亚艺术生态并尝试从此再进入全球工作网络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作为局外人如何窥探并进入东南亚的艺术生态?如何突破东南亚多元庞杂的历史脉络所构筑的知识壁垒?如何在东南亚本土文化和全球化的国际艺术系统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并找到自己的独特声音?

以1月举办的 ART SG 作为聚点,韩纵分享了对东南亚艺术市场的成长到新加坡艺术周的快速发展的观察,他直言新加坡虽然市场规模不大,却有着国际化的视野和系统化的机构支持,在近年来逐步吸引了大量艺术基金会在这里落地。

谈话中两位以切身的观察和研究为基础,讨论了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等重要机构和活动对区域艺术发展的影响。其中就包括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筹备七年的展览“热帶:来自东南亚与拉丁美洲的故事”(Tropical: Stories from Southeast Asia and Latin America),通过“热带”的隐喻,串联东南亚与拉丁美洲的文化历史背景与自然环境,将后殖民视角与现代艺术相结合。这一展览不仅重塑了现代艺术史的叙事,也展示了新加坡作为超越西方叙事,重建全球南方文化纽带的独特地位。

配图-02.jpg

翁笑雨还聊到她十多年前第一次深入东南亚艺术圈的调研经历,从走访艺术家工作室到亲历社区艺术项目。她描述了越南艺术小组NhaSan Collective如何在传统越南老宅中展开艺术实践,以保护濒临拆迁的建筑,在标准化或体制化的艺术世界之外野蛮生长。作为Tanoto Art Foundation的艺术总监,她关注的不仅是东南亚艺术的本土表达,还致力于构建东南亚与拉丁美洲之间的叙事连结,期望能产生一个突破欧美中心叙事,探索多元视角的对话平台。

配图-01.jpg

韩纵分享了他对泰国艺术生态的观察,个体的活力往往超越了体系的定义,Bangkok City City 画廊的创始人之一Akapol Op Sudasna不仅创办了画廊,还与艺术家 Korakrit Arunaondchai 发起了 Ghost 影像和表演艺术三年展项目,同时他也是曼谷艺术书展、非盈利组织 Open Field 的创始人。艺术家 Rirkrit uTiravanija 还身兼策展人、机构创立人等多重角色,还在清迈运营着他的Land Foundation,将土地作为一个面向社区的开放讨论、思想实验空间。从他们的艺术实践中,可以看到个人能量不止于体系的定义,往往如“千手观音”般拥有多重角色,变身为泰国乃至东南亚与国际艺术世界进行对话和交流的重要纽带。新的活力还来自新的空间,成立不久的 Bangkok Kunsthalle 艺术空间由 Marisa Chearavanont 创立,除了位于曼谷唐人街老印刷厂改造的艺术中心外,还有一个艺术森林的项目(KhaoYai Art Forest)。

配图-03.jpg
配图-04.jpg
配图-08.jpg
配图-09.jpg

这期播客从一月新加坡开幕的ART SG开始谈起,犹如一场关于新加坡与东南亚艺术的深度漫游,从宏观的文化脉络切入微观的个体经验,韩纵提到的个人叙事矛盾以及翁笑雨所援引的“无家可归”的隐喻,向听众展现了海外艺术工作者在流动性、全球化以及后殖民等等问题中不得不直面的思考,在个体经验与观察中,也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艺术区域,为听众开启了始于东南亚的 Post-South 艺术未来形态的想象。

志异时刻

07:52 为什么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新加坡以及东南亚

12:29 从疫情后的全球首个艺博会ArtSG表现看东南亚艺术市场

16:28 机构与学术建设加持,在新加坡看到整个泛东南亚地区的现当代收藏和艺术项目

19:30 新加坡由政府基金主导的多元艺术生态:多民族、跨地域联结合作

24:29 新热土:多重文明系统交界地带生发出的多元东南亚文化

32:32 用南岛叙事对抗西方系统下的全球化概念

39:28 外交世家出生的艺术家Rirkrit和Korakrit展开的身份混合的艺术实践

43:40 曼谷Art Tour指南:Bangkok City City和 Bangkok Kunsthalle

49:20 东南亚艺术中的混沌活力:艺术家在外部资源缺失的状态下抱团生长

54:58 中国艺术从业者进入东南亚艺术的壁垒,以及从这里再走向世界的难点

01:02:21 韩纵:流动中的个人叙事矛盾,在寻根中国文化和成为国际主义者之间摇摆

01:15:23 翁笑雨:在既定艺术系统的裂缝中插入新的叙述,和志同道合的同事们搭建东西艺术传播的桥梁

01:19:03 穿透系统壁垒的”刺客“们,在塑造不一样的未来形状

相关链接:

/ 艺术机构和画廊 /

  •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

www.nationalgallery.sg

  • 新加坡美术馆 Singapore Art Museum (SAM)

www.singaporeartmuseum.sg

  • The Institutum(新加坡)

www.theinstitutum.com

  • M Art Foundation

maf.art

  • Tanoto Art Foundation

www.tanotoartfoundation.org

  • Bangkok Kunsthalle 及 Khao Yai Art Forest

www.bangkok-kunsthalle.org

  • Bangkok City City

bangkokcitycity.com

/ 展览 /

311dd1c72f960fa1b9ac6f543a33670.png

“赤道:来自于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赤道的故事”,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2023.11.18-2024.3.24

Tropical: Storiesfrom Southeast Asia and Latin America

a2ac3a905cf680e3decea522f2e2da6.png

何子彦,“光阴似虎”,新加坡美术馆,2023.11.24-2024.3.3

Ho Tzu Nyen, Time & the Tiger

Institutum_Translations_JAN243069.jpg

“翻译:亚非诗学”,The Institutum, 2024.1.18-1.30

Translations: Afro-Asian Poetics

c79c8a722f0ec47cf2c0cb0b9d1147f.png

新伊甸园,亚洲女性艺术家带来的科幻新洞见,艺术科学博物馆,2023.10.21-2024.3.3

New Eden: Science Fiction MythologiesTransformed

48d47c5c43151d7dabc99f0f5c6dcbf.png

第三届泰国双年展“开放的世界”,2023.12.9-2024.4.30

Thailand Biennale Chiang Rai 2023, the OpenWorld

7e49b87f2425c144cf719697fad95b7.png

第二届Ghost影像艺术三年展,2022.10.12-11.13

Ghost 2565:LiveWithout Dead Time

0f0f2eff21a5b83ef661e139c0e7580.png

第十五届卡塞尔双年展,2022.6.18-9.25

/ 艺术家 /

Rirkrit Tiravanija

Korakrit Arunanondchai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ruangrupa

Nha San Collective

张荔英

/ 书籍 /

配图-10.jpg
配图-11.jpg
配图-12.jpg
配图-13.jpg

本期节目

本期讨论参与者

配图-06.jpg

曾任职于UCCA、复星基金会及德基艺术博物馆。 现工作于新加坡,专注于文化策略制定,为亚太地区机构提供结构优化、项目策划及艺术收藏规划建议,致力于推动区域文化与艺术生态的发展。

资源 14.png

常驻纽约的独立策展人和写作者,于2024 年加入Tanoto Art Foundation任艺术总监。她关注全球化、身份和后殖民等议题,同时注重与艺术家、科学家、研究者和哲学家的深入跨学科合作,构造综合、多层次、互动迭递的语境和平台。翁笑雨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加州艺术学院。她曾任位于多伦多安大略省美术馆的卡罗尔及莫顿·拉普现代和当代艺术策展人、部门主管。此前,翁笑雨是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何鸿毅家族基金副策展人。任职期间,她策划了大型展览 “故事新编”(2016-17)和 “单手拍掌”(2018)。她还策划了艺术家 Christian Nyampeta 在古根海姆的个展 “Sometimes It Was Beautiful”(2021), 以及第五届乌拉尔双年展 “永生”(俄罗斯叶卡捷琳堡,2019)。

资源 12.png

叶滢是《艺术新闻》的创刊主编,她也是一位文化评论人与艺术项目策划人。她发起了《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等多个论坛,与艺术、建筑、设计、科学领域的同道开启跨领域的对话。2022年她在昆明当代美术馆策划了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2023年她与主编的《艺术新闻》发起了“永续之籽”教育计划。她所写的《窑变798》讲述了北京798艺术区艺术生态的演变。她还是系列纪录片《艺文中国》的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策划“‘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

——

视觉设计:孙浚良

片头制作:马海平

音频剪辑:孙哲

Contacts:archipelago.future@gmail.com

未来志异
“未来志异”是一档与活跃在全球的华人创作者进行交流和讨论的谈话节目 在这里倾听本年度艺术世界不可忽略的新声音,一同探索明天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