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TV & Film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6/v4/8f/66/a5/8f66a50d-571f-2aa6-b9e0-b798fcb556ab/mza_4860353929280819885.jpg/600x600bb.jpg
未来志异
Archipelago of the Future
20 episodes
5 days ago
“未来志异”是一档与活跃在全球的华人创作者进行交流和讨论的谈话节目 在这里倾听本年度艺术世界不可忽略的新声音,一同探索明天的形状
Show more...
Arts
Science,
Social Sciences
RSS
All content for 未来志异 is the property of Archipelago of the Future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未来志异”是一档与活跃在全球的华人创作者进行交流和讨论的谈话节目 在这里倾听本年度艺术世界不可忽略的新声音,一同探索明天的形状
Show more...
Arts
Science,
Social Sciences
https://i.typlog.com/archipelagofuture/8295520648_398045.jpg?x-oss-process=style/sl
Vol.08 上海的菜园、公园与水系……在“生态缝隙”之间移动的艺术游击
未来志异
1 hour 18 minutes 23 seconds
1 year ago
Vol.08 上海的菜园、公园与水系……在“生态缝隙”之间移动的艺术游击

本期嘉宾:艺术家崔洁、策展人钱诗怡

未标题-1 copy-02.png

本期内容概述

从12月末开始,我就被重感冒击中了,嗓子也几乎失声,这期的开场就只能请大家在这里阅读了。

这是“未来志异”第一次同时邀请两位来自上海的艺术家和策展人一同来参与播客的讨论,也想谈一谈那个不常被看见的上海。

出生于上海、在中国美术学院完成了艺术教育之后,在北京生活与工作了多年的艺术家崔洁在疫情之前搬回到上海,在松江的工作室创作的同时,还耕耘了一隅自己的菜园,她的个展“崔洁:礼物”于2023年11月开幕,正在上海西岸美术馆展出,她还将自己种菜的经验带入到美术馆的公共空间,开展了公共项目“上海菜园”。当崔洁重回上海,第一次造访东安公园的发现,也为她在西岸美术馆的展览的空间设计带来了启发。上海明当代美术馆的策展人钱诗怡与崔洁一同在疫情期间“逛公园”,重新在城市的公园与非消费性的公共空间中发现城市内在的肌理,寻找被埋没与隐匿的历史脉络与个体经验的联系。

从2023年开始,钱诗怡在明当代美术馆发起了“长三角水系:跨领域调研创作计划”,她邀请艺术家在长三角行走,基于个人体验、田野考察的跨学科交流,也在以“国际化”为主流面貌的上海艺术环境中另辟蹊径,酝酿贴地的、从现实出发的艺术创作,以及与本地历史、生态与环境相连接的梳理与研究。

从上海市区到崔洁工作室所在的松江与钱诗怡所在的明当代美术馆都有至少40分钟以上的车程,她们怎么看待与城市中心的这段地理与行业生态上的距离?

在工作室与城市中移动的崔洁将松江的工作室看作“产生结果的一个孵化器”,在不同地方的驻留、与美术馆的合作,以及在工作室的创作,让她更为自如地选择自己在不同位置中的状态。

钱诗怡不希望被纳入到中心与边缘的二元叙事,位于老闸北的明当代由工业厂房改造而成,在建立初期就希望融入当地的历史叙事与地方环境。上海这座城市除了国际化的面貌之外,亦可以发展出艺术生态的多样性。

“在城市的间隙当中,其实你注意观察的话,它有非常多的这些缝隙就是会被拿来种植”,崔洁的“上海菜园”正是对这样的“生态缝隙”的致意,“上海菜园”与钱诗怡发起的“长三角水系:跨领域调研创作计划”,如同在这座城市常规状态之外的 “艺术游击”,正因为有了这些缝隙与游击的出现,上海的艺术生态中才会拥有更多草根与个体的声音,在变化迅即的城市外貌中始终拥有方言的活性和底色。

如果希望更多了解崔洁的创作,可以查看由《艺术新闻/中文版》出版,CHANEL特别支持的“因她之名”华人女性艺术特刊。2024年“因她之名”还将展开更多相关艺术讨论与艺术项目。

“志异”时刻

00:03:32 崔洁在西岸美术馆的个展“礼物”,与上海公园、植物与动物园有关

00:05:59 东安公园、周在春、长颈鹿海滨……重新了解与上海的公园与动物园有关的历史

00:13:21 “逛公园”,历史、童年记忆与日常的再发现

00:27:42 崔洁的“上海菜园”:从松江的阳台挪到西岸美术馆

00:39:39 钱诗怡怎样筹备正在进展中的项目“景观,生态和基础设施网络”?

00:47:06 沿着水系行走,从机构中溢出的艺术项目发展

00:52:08 上海的艺术生态里缺乏的是什么?

01:01:00 上海还埋藏了好多并没有展示当代艺术的宝藏机构?

01:04:32 用游击的方式,在缺乏生态多样性的上海寻找草根生长的缝隙

01:09:46 在城市中心的一段距离之外移动或者立足,找到自己的位置

01:14:24 以低电量模式存续状态应对不确定的未来

相关链接

上海东安公园

“崔洁:礼物”在西岸美术馆

长三角水系:跨领域调研创作计划

🎙️ 本期节目

资源 9@2x.png

叶滢是《艺术新闻/中文版》的创刊主编,她也是一位文化评论人与艺术项目策划人。她发起了《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等多个论坛,与艺术、建筑、设计、科学领域的同道开启跨领域的对话。2022年她在昆明当代美术馆策划了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2023年她主编的《艺术新闻/中文版》发起了“永续之籽”计划,并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主办了生态艺术教育项目“向山学园”。她所写的《窑变798》讲述了北京798艺术区艺术生态的演变。她还是系列纪录片《艺文中国》的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策划“‘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

本期讨论参与者

未标题-1 copy-03.png

崔洁,1983年生于中国上海,她的绘画艺术实践融合真实和幻想的不同层次,以探索不同领域和地缘政治背景下的异质视角。她描绘的城市与她的个人历史密切相关:观者可以从包豪斯建筑原则、苏联共产主义美学或日本的新陈代谢主义建筑运动等庞杂主题中辨认出丰富而深邃的影响及轨迹。在描绘特定的城市、建筑、结构和景观时,崔洁探索了嵌入式的历史视角,并巧妙地提出了距离、角度和时间的政治意义。崔洁于2022年瑞士巴塞尔“意象无限(Unlimited)”单元展出了大型绘画《人民的广场》,其绘画作品在近期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展出。崔洁参与了2023年第14届上海双年展。近期个人展览包括:“礼物”,西岸美术馆,上海(2023);“高温景观”,柯芮斯画廊,伦敦(2023);“模范新村”,焦点画廊,滨海绍森德(2022);“从亭到太空站”,曼彻斯特华人艺术中心,曼彻斯特(2019);“凌霄阁”,柯芮斯画廊,伦敦(2019);“造一把好椅子”,天线空间,上海(2019);“偌大空间”,OCAT深圳,深圳(2018);“后来,从前”。其作品曾在近期于多国机构参加联展,包括:芳达提美术馆,荷兰(2023);北京艺术双年展(2022);亚洲协会美术馆,纽约(2022);布雷斯特栈桥当代艺术中心,法国(2022);蓬皮杜梅斯中心,法国(2021);X美术馆,北京(2020);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2020);ParaSite,香港(2019);外滩美术馆,上海(2019);广东时代美术馆,广州(2018);MoMAPS1,纽约(2017);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7)。(摄影:关里)

未标题-1 copy-04.png

钱诗怡是一名常驻上海的策展人和写作者。她研究和策展方向侧重于由环境媒介所投射出有关基础设施和地缘政治的思辨推演,同时关心非主流现代性的叙事所关涉的迁移、自然改造与另类知识。作为上海明当代美术馆的策展人,她在机构策划的展演项目包括:艺术家胡尹萍的首个美术馆个展“胡小芳和乔小幻”(2022),“再回现场:明当代五周年展演艺术季”(2021–2022)以及群展“神秘参与”(2020)。2023年,她发起了关注长三角水系的跨领域调研创作项目,亦与龙星如共同策划展览“无声之后”(2023-2024),从聆听技术为出发点,呈现并探讨环境知识被纳入知识系统的技术过程。

——

栏目设计:孙浚良

片头音乐与混音:马海平

音频剪辑:孙哲

Contacts:archipelago.future@gmail.com

——

未来志异
“未来志异”是一档与活跃在全球的华人创作者进行交流和讨论的谈话节目 在这里倾听本年度艺术世界不可忽略的新声音,一同探索明天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