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Fiction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6/v4/8f/66/a5/8f66a50d-571f-2aa6-b9e0-b798fcb556ab/mza_4860353929280819885.jpg/600x600bb.jpg
未来志异
Archipelago of the Future
20 episodes
6 days ago
“未来志异”是一档与活跃在全球的华人创作者进行交流和讨论的谈话节目 在这里倾听本年度艺术世界不可忽略的新声音,一同探索明天的形状
Show more...
Arts
Science,
Social Sciences
RSS
All content for 未来志异 is the property of Archipelago of the Future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未来志异”是一档与活跃在全球的华人创作者进行交流和讨论的谈话节目 在这里倾听本年度艺术世界不可忽略的新声音,一同探索明天的形状
Show more...
Arts
Science,
Social Sciences
https://i.typlog.com/archipelagofuture/8298917039_839802.jpg?x-oss-process=style/sl
Vol.04 与蕨、金合欢和森林共舞,当艺术与植物亲密关联:与郑波与李佳桓讨论当代艺术的生态转向
未来志异
1 hour 1 minute 20 seconds
1 year ago
Vol.04 与蕨、金合欢和森林共舞,当艺术与植物亲密关联:与郑波与李佳桓讨论当代艺术的生态转向

参与本期讨论的是艺术家郑波和策展人、写作者李佳桓(Alvin Li)

重建跨物种亲缘,进入与万物共创的艺术领域

常驻香港的艺术家郑波,也在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教授生态艺术课程。他认为,艺术并非由人类创造,而源于万物生机。2021年,郑波在柏林格罗皮乌斯美术馆举办了个展“万物社”,过去几年中,他参与过威尼斯双年展、利物浦双年展、欧洲宣言展、台北双年展与上海双年展(2016)等多个国际展览。

作为导师,郑波参与到了由《艺术新闻/中文版》和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联合举办、Chanel特别支持的“永续之籽”教育计划的“向山学园“项目,10月中在杭州,郑波和其他几位导师与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的学员们,在国美象山校园进行了面对面的教学与讨论。

本期邀请的另一位讨论者,是常驻伦敦的写作者和策展人李佳桓,他目前担任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亚太地区副策展人。李佳桓曾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香港Para Site等空间策划展览。除了策划展览、写作艺术评论和小说之外,他也是上海酷儿影像和出版平台 CINEMQ 的创始人。

在这期讨论中,郑波谈起了近年与植物合作的亲生命艺术,他邀请的舞者们与台北的蕨类、中东的金合欢与瑞典的森林共舞,他希望通过舞蹈、影像、绘画等等方式,重建人类与植物在美学、情感与政治层面的亲缘。

从观察蕨类的性与繁殖方式开始,郑波认识到自然界的性别和性其实非常多元,远远超越二元乃至同性的方式,这也令他以酷儿的视角打开了生态艺术的多元维度,李佳恒则是从阅读Timothy Morton的著作中了解到生态酷儿的理论,同样身为酷儿的经历,让他不仅对于郑波的创作有了进一步的共情,也对主流与边缘的叙事转变,保持着警觉和距离。

除了讨论近年来涌现的与生态议题有关的国际展览之外,回到感受和内心,意识到我们对万物的联系和依赖,才是我们在此讨论当代艺术的生态转向、发起“永续之籽”教育项目的初衷,如郑波所说,“从人类中心主义的艺术领域转化到一个万物的艺术领域,变化才刚刚开始。

志异时刻

05:22 郑波在外滩美术馆的近作与Alvin在泰特现代美术馆的近期工作

06:42 从上海的野草,到台北的蕨类、瑞典的森林,郑波的创作如何在不同的地方与不同的植物发生关系?

09:53 树根的网络更像人类的大脑,当舞者把身体倒过来,和树是可以相连共舞的

14:24 金合欢树离开非洲的迁徙,与作为中东移民的舞者有相通的命运

20:23 住进大屿山,在山里“写生”——“把生命记录下来”

25:41 Alvin与郑波亲历的2022年威尼斯双年展艺术议题与展览的变化

36:17 从欧洲到亚洲,近年来涌现的跟生态问题有关的展览

40:45 酷儿生态学初探——酷儿和生态交织在一起会形成怎样的视角?

44:55 身为酷儿,作为艺术工作者,会对选择和世界的关系带来什么影响

53:01 从理论研究回到“心”,意识到我们对万物的依赖

57:50 从人类中心主义的艺术领域转化到一个万物的艺术领域,变化才刚刚开始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相关链接

郑波的个人网站

李佳桓(Alvin Li)的个人网站

“永续之籽”教育计划“向山学园”项目

第59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梦想之乳”

巴黎商品交易所-皮诺收藏馆举办的展览“Bofore the Storm”(风暴之前)

安妮卡·易(Anicka Yi)在泰特现代美术馆涡轮大厅的艺术项目“爱这个世界”

关于酷儿生态学(Queer Ecology)的更多参考内容

本期嘉宾

郑波.jpg

郑波,艺术家,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视觉文化研究博士。曾于2010年至2013年间在中国美术学院任教,此后在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任教,并发起研究实践团体“万物实践社”。郑波是一位白族裔生态酷儿艺术家。透过绘画、舞蹈、影像,他尝试重启人类与植物在美学、情感、政治层面的亲缘。郑波认为,艺术并非由人类创造,而源于万物生机。郑波促生野性的园子、生长的文字、亲生命性的影像、生态大同的聚集。郑波的生态艺术实践标志著正在萌发的、超越国界的地球原住性。曾在柏林格罗皮乌斯美术馆举办个展“万物社”(2021),参与的重要群展包括威尼斯双年展(2022)、悉尼双年展(2022)、利物浦双年展(2021)、横滨三年展(2020)、欧洲宣言展(2018)、台北双年展(2018)、上海双年展(2016)等。其作品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香港艺术馆、新加坡美术馆、洛杉矶汉默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李佳桓.jpg

李佳桓(Alvin Li)是一位常驻伦敦的写作者和策展人,目前担任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亚太地区副策展人。他曾在Club ALL、chi K11美术馆、天线空间、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香港Para Site等空间策划展览。李的评论见于Frieze, Artforum, e-flux Architecture, Mousse, Spike Art Quarterly 和 ArtReview Asia,亦曾为Dancing Foxes出版社、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Sternberg出版社等机构的出版物撰文。作为一位短篇小说作家,他的作品曾于Spike Art Quarterly发表,并在 CURRENT:洛杉矶公共艺术三年展、圣地亚哥当代美术馆以及伦敦Cell Project Space举办阅读会。他是上海酷儿影像和出版平台 CINEMQ 的创始人。


栏目设计:孙浚良

片头音乐与混音:马海平

音频剪辑:孙哲

Contacts:archipelago.future@gmail.com


未来志异
“未来志异”是一档与活跃在全球的华人创作者进行交流和讨论的谈话节目 在这里倾听本年度艺术世界不可忽略的新声音,一同探索明天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