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罷免議題熱議,但您是否發現,身邊的年輕朋友對此卻顯得異常冷漠?本集節目,我將透過與年輕世代的對話,深入剖析他們內心世界的真實想法。
年輕人的「不投票」或「不關心」,背後隱藏著更深層次的社會困境。從一位年輕朋友的視角,我們看到的是:薪水成長追不上通膨、高房價的絕望感,以及政府數據與個人感受的巨大落差。
我將從經濟學的**「相對剝奪感」**理論出發,搭配三項關鍵數據指標,為大家深度解析台灣社會的結構性問題。
本集重點:
●年輕世代的心聲:為何「反共抗中」的政治議題,遠不如「房價」和「薪水」來得重要?
●剝奪感指標一:不斷惡化的財富集中度。最富有家庭與最貧窮家庭的財富差距,在 30 年間從 16.8 倍暴增至 66.9 倍。
●剝奪感指標二:墜崖式下降的人口出生率。台灣出生數在 2025 年可能跌破 119 年前的數字,人口危機迫在眉睫。
●剝奪感指標三:失衡的產業結構。當經濟成長主要來自半導體等少數產業,多數人的薪資和工作機會卻停滯不前,這是繁榮還是諷刺?
這集節目不只揭露數據,更希望喚起大家對核心問題的重視。年輕人的冷漠,其實是社會發出的警訊
#年輕人政治冷漠 #相對剝奪感 #台灣經濟問題 #高房價 #貧富差距 #少子化
#人口危機 #產業結構失衡 #勞保破產 #房貸負擔率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