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曾經同居嘅on9文青,圍繞文學、電影、音樂、藝術、哲學等話題吹下水,希望同你一齊9 start art。
或者文藝,真係唔係你想像中咁「文藝」。
|主持:Mola、Lulu、四寶
|IG:9startart (https://www.instagram.com/9startar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三個曾經同居嘅on9文青,圍繞文學、電影、音樂、藝術、哲學等話題吹下水,希望同你一齊9 start art。
或者文藝,真係唔係你想像中咁「文藝」。
|主持:Mola、Lulu、四寶
|IG:9startart (https://www.instagram.com/9startar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無論你中唔中意玩遊戲,由細到大都總會有相關經驗,可能係細個玩嘅天下太平 🚩、過三關,又或者係 board game 同電子遊戲 👾。但你又有冇諗過,呢啲五花八門嘅「遊戲」之間究竟有咩共通點?
美國哲學家 Bernard Suits 喺 1978 年出版嘅《蚱蜢:遊戲、生命與烏托邦》裡面就提出咗一個遊戲定義:「玩一場遊戲,意味自願去克服非必要嘅障礙。」呢本書由對話嘅形式寫成,你會見到主角大蚱蜢(一個「捨生取遊戲」嘅昆蟲界哲學大師 🦗)同佢嘅信徒 Skepticus 瘋狂討論「遊戲」,入面會有認真嘅分析,都有搞笑嘅例子。今集,我哋會一齊睇下大蚱蜢嘅遊戲理論,大家都可以一邊聽,一邊諗下你心目中嘅遊戲符唔符合佢嘅定義 💬。
Highlight:
00:27 Mola 點解會講呢本書?
01:54 本書嘅時代、作者;同伊索寓言〈螞蟻與蚱蜢〉有咩關係?
05:42 本書嘅角色同架構
10:07 Part 1:大蚱蜢嘅遺言
15:59 Part 2:遊戲嘅定義係咩?
18:39 1️⃣ 「前」遊戲目標?遊戲目標?
22:41 馬拉松 🏃♂️
32:38 2️⃣ 遊戲方法
33:22 3️⃣ 遊戲規則
40:00 4️⃣ 遊戲態度
提及作品:伯爾納德.舒茲 (Bernard Suits) 著,胡天玫、周育萍譯:《蚱蜢:遊戲、生命與烏托邦》 (The Grasshopper: Games, Life, and Utopia),2016 年
~
鍾意嘅話可以畀個5星review,同埋記得follow我哋IG @9startart (https://www.instagram.com/9startart/),多謝收聽,下集再見!
唔知大家睇咗Together 未呢?最後,Tim 同 Millie 要面對一個選擇:到底要唔要接受真真正正「做一個整體」,抑或拼命保持分離,即使可能會令彼此受傷或者犧牲(諗起都痛)。Lu 嘗試生動咁描述一啲 body horror 情節,大家聽完 podcast 有興趣,記得睇埋電影!
Highlight:
00:20 繼續講劇情
06:08 柏拉圖《會飲篇》:愛情=被劈開兩半嘅人搵返另外一半
07:17 happy/sad ending?
08:32 討論「關係成癮/互累症」
13:02 男女主角原來係現實中嘅真 couple
19:39 如果 merge 完又愛上第二個⋯⋯
22:30 睇 body horror 唔會嘔嘅 Lulu
24:27 岸久二三事:四寶買咗個超伏嘅 headphone
提及作品:
~
鍾意嘅話可以畀個5星review,同埋記得follow我哋IG @9startart (https://www.instagram.com/9startart/),多謝收聽,下集再見!
痴線?痴情?痴埋?!
一對情侶搬去鄉下重新生活,但一次意外令佢哋嘅身體產生咗啲好恐怖嘅變化,我諗大家睇吓 poster / trailer 都估到咩事。愛情變咗一場超自然嘅考驗,佢哋會點面對呢?
Highlight:
00:40 大家驚唔驚 Body horror?
02:30 睇下個 trailer 先
04:05 故事背景:主角 couple 嘅感情狀態🤔
09:22 正式入戲玉~
13:21 Lulu 覺得拍得最好嘅一幕
16:19 失控嘅 Tim 走去學校搵 Millie,會發生咩事?
21:45 Millie 都開始病發🥶
27:44 同《The Substance》比較
30:14 喺 Jamie 屋企發現到啲嘢,真相開始浮出水面
提及作品:
~
鍾意嘅話可以畀個5星review,同埋記得follow我哋IG @9startart (https://www.instagram.com/9startart/),多謝收聽,下集再見!
咩話?我是白唔只做插畫家同漫畫家,依家仲撈埋詩人?!
冇錯!繼上集介紹過嘅《物體劇場》同《20KM/H》,我是白今年出嘅新作《蛋夢見自己是塊石頭》正係一部 cross over 咗文字同圖畫嘅「漫畫詩」集。「炸彈和戒指 共用一種量詞」呢句望落充滿詩意嘅玄妙句子,就係出自其中嘅〈附近〉系列。
今集,我哋首先會由靈感來源、人物設計、創作過程嘅面向,探究我是白嗰啲充滿奇思妙想嘅作品背後,究竟有啲咩得意嘅故仔。然後,再一齊睇下佢最新嘅創作形式,喺詩同畫嘅二重奏之下見證「新的句子」、「新的月亮」同時誕生嘅一瞬。
Highlight:
00:24 我是白嘅創作靈感同過程
06:40 新嘅創作形式:漫畫詩
08:31 〈配方〉
11:18 〈丈夫〉
13:23 〈附近〉
18:01 大家點睇我是白嘅作品?
21:36 岸久二三事:人造回聲 & ChatGPT 為我哋作前世故事
提及作品:
資料來源:
~
鍾意嘅話可以畀個5星review,同埋記得follow我哋IG @9startart (https://www.instagram.com/9startart/),多謝收聽,下集再見!
話說有一日四寶碌碌下 Threads,突然碌到篇好得意嘅漫畫,然後就被佢極簡嘅畫風、天馬行空嘅想象、意味深長嘅內容深深吸引。究竟係邊位漫畫家咁勁?就係嚟自上海嘅「我是白」喇!
今次,四寶會同大家介紹佢嘅插畫集《物體劇場》、漫畫集《20KM/H》,同埋佢係點樣由一個打機少年,成長為知名插畫家/漫畫家嘅過程。
發現呢集我哋 share 咗好多得意夢境 🛌,以致我開始諗,我是白嘅作品之所以令人睇唔明都咁中意,除咗 podcast 入面提到嘅特點,係咪仲在於佢能夠喚醒讀者內心深處,一個個神秘而奇幻嘅片段?
Highlight:
00:28 開場白
06:52 四寶同 Mola 嘅屙夜尿經歷
09:01 介紹《物體劇場》
11:03 我是白成為插畫家/漫畫家嘅經歷
17:45 一齊睇《20KM/H》
23:13 Mola 發嘅「太空棉」夢,勁似〈午後〉呢篇漫畫
26:21 邊個喺個籠入面?(提示:唔關體毛數量事)
提及書籍:
我是白:《物體劇場》,2023 年
我是白:《20KM/H》,2022 年
資料來源:
~
鍾意嘅話可以畀個5星review,同埋記得follow我哋IG @9startart (https://www.instagram.com/9startart/),多謝收聽,下集再見!
大約 20 年前,有一班美國高中生幾乎日日都喺學校表明立場免惹麻煩,用唔同方式冷傲或者激烈地退「fag」(恐同字眼,實際意涵比恐同更複雜,類似「乸型」,台灣翻譯「娘炮」),認為陽剛氣質可愛🌞,絕不會喜歡陰柔氣質🙅🏻。究竟點解會噉?
上集講完《Dude You're a Fag: Masculinity and Sexuality in High School》呢本書入面嘅美國高中體制點樣製造同鞏固青少年嘅陽剛文化,今集我哋會睇埋呢班男高中生之間嘅互動,包括佢哋點樣透過強調、排斥同迴避「fag」去證明自己係「真男人」,而唔符合陽剛定義嘅男孩子又點樣無辜地被逼承受呢種焦慮而生嘅惡意等等,最後再討論埋《Adolescence》呢套英劇嘅相關劇情👦🏻~ 時間關係,好多內容我哋冇辦法講晒,例如女學生嘅陽剛氣質、男學生對異性戀經驗嘅執著之類,大家想了解更多都可以睇埋本書 ✨
Highlight:
00:40 上集回顧
03:54 一齊睇睇 River High 入面嘅情況
07:37 究竟點解佢哋咁執著於橄欖球?😂
08:54 利用 fag 嚟確立陽剛身份嘅兩種方式
13:55 Ricky 嘅 sad sad 故事
20:55 我哋觀察到嘅香港 fag discourse 係點?
23:25 聽唔到 fag 嘅淨土
31:17 「女性+研究者」嘅身份,為作者帶嚟咩研究嘅困難?
35:00 《Dude, You're a Fag》同英劇《Adolescence》嘅對話
47:08 岸久二三事:人同樹懶鬥臂力,邊個會贏?
提及書籍、劇集:
C. J. Pascoe. Dude, You're a Fag: Masculinity and Sexuality in High School, 2007.
C. J. Pascoe 著、李屹譯:《你這個娘炮:校園與同儕如何建構青少年的男子氣概?拆解陽剛氣質、性、身體的社會學新思考》,2020 年
Jack Thorne & Stephen Graham 製作、Philip Barantini 執導:《Adolescence》(混沌少年時),2025 年
~
鍾意嘅話可以畀個5星review,同埋記得follow我哋IG @9startart (https://www.instagram.com/9startart/),多謝收聽,下集再見!
幾個月前好 hit 嘅 Netflix 英劇《Adolescence》(混沌少年時)令好多人開始討論,社會製造嘅性別觀念點樣影響、甚至摧毀當代青少年嘅成長同生命。青春期可以話係一個動蕩不安嘅人生階段,大家好想探索自己嘅身分,亦好在意其他人嘅認同,「性別」喺呢個時候特別容易被放大🔍。
呢一集,Mola 會分享由社會學家 C. J. Pascoe 寫嘅《Dude, You're a Fag: Masculinity and Sexuality in High School》(你這個娘炮)。作者為咗研究青少年嘅陽剛文化,用咗一年半嘅時間去觀察同參與一間美國高中嘅校園生活。我哋首先會同大家講下作者嘅研究方法(唔止理論,仲包括埋佢著咩衫去同啲學生打交道👀),再一齊睇下呢間學校入面,師生嘅日常互動、校規同埋儀式點樣強調性別差異,同埋鞏固異性戀框架下嘅陽剛文化。大家聽嗰陣,都可以同我哋一齊諗下以前讀書嘅時候有冇類似嘅事發生~
至於同學之間嘅影響,我哋下集再講!👬
Highlight:
02:04 今集講咩書?「fag」係點解?
04:26 王宏仁教授嘅推薦序:台灣異男是怎樣煉成的?
14:18 本書嘅理論背景
23:14 研究方法:作者點打扮?點樣同學生打交道?
27:35 學校體制方面,點影響學生去建構性別觀念?
35:15 嚇親老師嘅 Safer Sex Party
40:45 主持們讀書嘅時候有冇類似嘅性別經驗?
44:42 River High 獨有嘅「美洲獅先生」大賽
提及書籍:
~
鍾意嘅話可以畀個5星review,同埋記得follow我哋IG @9startart (https://www.instagram.com/9startart/),多謝收聽,下集再見!
上集就介紹到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 《明室》嘅呢本書,講完「刺點」同「知面」呢兩個概念。點知嚟到本書嘅一半,巴特竟然話要「推翻己見,重設觀點」?!
喺書嘅後半部分,巴特更加深入自己嘅內心深處,用一種帶住喪母之痛嘅眼光,重新凝思相片嘅本質。究竟佢會有啲咩新嘅思考?仲有,點解本書要叫「明室」,而唔係大家一聽到就會諗起攝影嘅「暗房」?
睇完本書先知,原來哲學思考,係可以咁深情~🖤
Highlight:
00:43 巴特會唔會成功透過舊相「尋回」阿媽?
04:22 此曾在 THAT-HAS-BEEN
08:01 攝影嘅平面性 & 完整性:「就係呢樣!」
11:33 書名「明室」係點解?
16:59 延伸討論:嚟到而家呢個年代,相嘅意義有咩變化?
18:31 社會喺度馴化緊攝影
21:40 科技發達咗,復古攝影反而興起
23:32 巴特點睇「電影」?
26:36 岸久二三事:四寶搵到睇電影冇咁分心嘅方法
提及作品: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 著、許綺玲譯:《明室:攝影札記》(La chambre claire: Note sur la photographie),2024 年 (法文原文於 1980 年出版)
~
鍾意嘅話可以畀個5星review,同埋記得follow我哋IG @9startart (https://www.instagram.com/9startart/),多謝收聽,下集再見!
依家每個人嘅手機入面都有相機功能,可以隨時影低生活中嘅瞬間,我哋成日碌嘅 IG 更加係以「相」為主要媒介嘅社交平台——相片已經佔據我哋生活嘅每個角落,但你又有冇諗過一張相係點樣吸引我哋?
法國思想家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 喺四十年前寫嘅《明室:攝影札記》,唔止充滿犀利而透徹嘅哲思分析,更係一本從佢嘅個人情感出發,「獻出自己來」嘅深情之書。
大家聽完呢集之後,不妨碌慢啲個 IG,感受被一張相嘅刺點刺中嘅奇遇瞬間。
Highlight:
00:44 介紹羅蘭.巴特
03:08 介紹《明室:攝影札記》
05:23 我哋自己同攝影嘅關係
10:12 咩係「知面」(studium)?
14:19 咩係「刺點」(punctum)?
20:23 尋找妹妹的大腰帶
27:00 估刺點
30:12 到我哋「獻出自己來」
提及作品:
~
鍾意嘅話可以畀個5星review,同埋記得follow我哋IG @9startart (https://www.instagram.com/9startart/),多謝收聽,下集再見!
話說打緊呢段 intro 嘅時候,Lu 已經睇咗 Severance 呢季嘅大結局!大家冇估錯,睇嚟要等到第三季先知道成個 full picture 。不得不說大結局好出色!我覺得可以當作一部電影嚟欣賞。上一集劇透咗勁多劇情,今集就多啲討論,唔知大家有咩睇法呢?快啲 DM/留言一齊討論吓!
Highlight:
00:50 劇透開始~
03:33 如果唔洗錢又冇風險,我哋會唔會做 severance?
05:39 除咗工作,severance 仲可以用喺其他嘢上面?
09:37 Helly 甦醒後:講大話 & 搞嘢之謎
19:23 睇埋第二季 intro,四寶提出大膽推論
23:58 邊個角色令我哋最感興趣?覺得套劇有咩賣點?
25:59 好似同 Ms. Casey 有關聯嘅神秘細路囡
30:11 岸久二三事:幫四寶改花名嘅眼鏡行叔↘️叔↗️
提及作品:
Dan Erickson 開創、Ben Stiller 執導:《Severance》(人生切割術),2022–
相關 link:
Severance 第二季 intro:https://youtu.be/uKT5bwMkOAw?si=QGow2WIijXKmpF1i
~
鍾意嘅話可以畀個5星review,同埋記得follow我哋IG @9startart (https://www.instagram.com/9startart/),多謝收聽,下集再見!
「如果有得揀,你會唔會做手術去分開工作同私人生活,做到真正嘅 work-life balance?🔪💼」
今集我哋嚟傾吓(劇透)Severance 呢套 Apple TV+ 製作嘅神劇,Severance 究竟係幫人實現夢想定係一場惡夢?👀🤯 到底呢間公司背後係做緊啲咩?我哋諗到頭都爆都仲未諗到,唔驚畀人劇透就快啲聽吓啦!🎧
Highlight:
00:52 開場白
07:38 介紹角色
10:33 畀觀眾體驗角色狀態嘅遊戲
15:47 開始劇透 ⚠️
19:25 介紹 Lumon 呢間公司嘅 departments
21:10 Ms. Casey 之謎
27:50 如果 innie 出到去⋯⋯?
31:28 Irving 令人心碎嘅愛情故事
提及作品:
Dan Erickson 開創、Ben Stiller 執導:《Severance》(生活割離術/人生切割術),2022–
相關 link:
~
鍾意嘅話可以畀個5星review,同埋記得follow我哋IG @9startart (https://www.instagram.com/9startart/),多謝收聽,下集再見!
新年快樂!話咁快 2025 年已經到咗二月,連農曆新年都過埋,我哋仲未回顧完上年睇過嘅電影。🤣
上集講完好多主觀嘅電影心得,今集我哋會主要分享客觀嘅數據,當中都有唔少發現㗎——例如,睇得最多嘅導演、地區、年代,同我哋嘅主觀喜好或者感覺會唔會有出入?究竟我哋睇嘅電影之中,導演男女性比例差幾遠?不眠不休七日可以睇幾多套電影?
以後睇完電影真係要 mark 番低,原來睇返自己呢啲數據係咁有趣!
Highlight:
00:19 開場白
00:32 最喜愛邊位導演?
02:20 最常觀看邊幾位導演?
06:29 最常觀看咩地區嘅電影?
06:52 最常觀看咩年代嘅電影?
08:10 觀看嘅導演男/女性比例?
09:13 男/女導演拍嘅戲有咩差別?
10:35 總共觀看咗幾多部電影?
11:14 片長最長 vs 最短
16:32 總共睇咗幾多分鐘電影?
18:25 下年想睇多啲咩電影?
24:47 岸久二三事:老花眼中的美女
*勘誤:唔好意思🙏,四寶一直讀錯 Céline Sciamma 個名,睇返一啲採訪片段,Sciamma 個音應該類近「事emma」😂
我哋嘅年度回顧 list:
四寶:
🔸 睇得最多嘅導演:
🔸 片長最短:岩井俊二執導:《升起的煙花,從下面看?還是從側面看?》,1995 年
🔸 片長最長:濱口龍介執導:《歡樂時光》,2015 年
🔸 睇過嘅紀錄片:
Lulu:
🔸 最 impressed 嘅導演:祝紫嫣 (《但願人長久》,2023 年)
🔸 有重複嘅導演:Rian Johnson (《Knives Out》,2019 年;《Glass Onion: A Knives Out Mystery》,2022 年)
🔸 片長最短:古本森執導:《野草》,2024 年
🔸 片長最長:Denis Villeneuve 執導:《Dune: Part One & Two》 (沙丘瀚戰:第一、二部),2021、2024 年
Mola:
🔸 年代最遠:蔡楚生執導:《新女性》,1935 年
🔸 片長最短:梁子瞳執導:《Landing On Ice》,2024 年
🔸 片長最長:林奕華編導:《梁祝的繼承者們》(舞台映画),2024 年
其他提及作品:
~
鍾意嘅話可以畀個5星review,同埋記得follow我哋IG @9startart (https://www.instagram.com/9startart/),多謝收聽,下集再見!
一年又過去,又到咗 IG 充滿 Spotify/Apple Music Wrapped 嘅季節。回想起我哋好耐之前做過嘅年尾音樂回顧,今次就一於做返個電影version 啦!
2024 年睇咗嘅電影當中,四寶揀嘅三套最愛唔知點解全部都有描繪初戀。而 Mola 就比較多睇港產片同「媽咪片(?)」。Lulu 就最鍾意透過電影嚟體驗一個同日常生活截然不同嘅世界。
今集傾嘅主要都係主觀嘅電影排名,至於下一集,我哋會繼續分享同討論我哋嘅其他 statistics,例如睇得最多嘅國家、年代係咩?導演嘅性別比例係點?仲有呢一年睇嘅電影總時長等等,都有唔少得意發現,大家千祈唔好錯過。😜
Highlight:
00:36 開場白
01:03 四寶今年最愛:情感幽微嘅《Water Lilies》
05:46 四寶今年最愛:唔可以睇第二次嘅《一一》
10:29 四寶今年最愛:膠袋飄啊飄嘅《American Beauty》
19:30 Mola 今年最深刻:平實感人嘅《爸爸》
20:28 Mola 今年最深刻:一鳴驚人出道作《I Killed My Mother》
29:42 Mola 今年最深刻:導演用嚟自肥圓夢嘅《填詞L》
35:31 Lulu 今年最愛:《踏血尋梅》 美化兇手?
47:18 Lulu 今年最愛:想知愛情係咩就要睇《十二夜》
50:15 Lulu 今年最愛:令人羨慕嘅《Poor Things》
54:18 Lulu 今年最愛:令我哋重新思考好與壞嘅《Wicked》
57:24 岸久二三事:死啦媽~~~~~~咪!
*勘誤:唔好意思🙏,四寶一直讀錯 Céline Sciamma 個名,睇返一啲採訪片段,Sciamma 個音應該類近「事emma」😂
我哋嘅年度回顧 list:
四寶最愛:
1. Céline Sciamma 執導:《Water Lilies》,2007 年
2. 楊德昌執導:《一一》,2000 年
3. Sam Mendes 執導:《American Beauty》,1999 年
Mola 最深刻:
1. 翁子光執導:《爸爸》,2024 年
2. Xavier Dolan 執導:《I Killed My Mother》,2009 年
3. 黃綺琳執導:《填詞L》,2024 年
Lulu 最愛:
1. 翁子光執導:《踏血尋梅》,2015 年
2. 林愛華執導:《十二夜》,2000 年
3. Yorgos Lanthimos 執導:《Poor Things》,2023 年
4. 朱浩偉執導:《Wicked》(女巫前傳),2024 年
其他提及作品:
Céline Sciamma 執導:《Petite Maman》(小媽媽) ,2021 年
Céline Sciamma 執導:《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浴火的少女畫像),2019 年
Claire Simon 執導:《I Want to Talk About Duras》(莒哈絲最後的情人) ,2021 年
Xavier Dolan 執導:《Mommy》(慈母多惡兒),2014 年
謝雅兒主唱、黃綺琳填詞 - 填詞魂(《填詞L》主題曲)
李濬益執導:《素媛》,2013 年
三島由紀夫著:《金閣寺》,1956 年(初版)
~
鍾意嘅話可以畀個5星review,同埋記得follow我哋IG @9startart (https://www.instagram.com/9startart/),多謝收聽,下集再見!
如果有得揀,你會想老師用廣東話定英文教書?學生成日上堂都怕無辦法用英文準確噉表達自己,其實老師都可能有同樣嘅不安同苦悶。
今集我哋會繼續講《粵語的政治──香港語言文化的異質與多元》呢本書,討論下授課語言對師生嘅情感影響,同埋實際嘅學習成效📝。喺香港嘅教育環境下,英文(甚至普通話)似乎更加受重視,而大部分人嘅母語廣東話,亦即係我哋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嘅語言,反而被排除喺課堂之外。英文好當然好,但目前主流嘅教學方式同配套,係咪真係可以保證學生嘅語言能力一定會變好呢?
P.S. 其實本書有好多主題我哋都未講,想了解廣東話更多嘅你哋,都可以睇睇呢本書~
Highlight:
01:22 大家以前讀書嘅時候,最常有咩情緒?
03:17 用英文上堂嘅挫折
08:24 政府關於教學語言嘅政策
14:29 荷蘭嘅案例
20:05 回歸基本步:咩係語言?咩係教育?
25:17 點樣改變呢啲問題?用母語去學習!
26:54 討論普教中
30:31 岸久二三事:壞理由都可以係理由?
提及作品:
文潔華編,《粵語的政治:香港語言文化的異質與多元》,2014 年
~
鍾意嘅話可以畀個5星review,同埋記得follow我哋IG @9startart (https://www.instagram.com/9startart/),多謝收聽,下集再見!
Threads 上面成日都有關於中文用字嘅爭論,大家嘈到面紅耳赤,其實都係想保護自己嘅母語。講咗廣東話咁多年,我哋又真係好少特登坐低慢慢討論佢。
今集,Mola 會同大家分享由文潔華教授編嘅《粵語的政治:香港語言文化的異質與多元》,一齊了解香港嘅廣東話文化,由上個世紀 hit 到人手一冊嘅粵語小說📖,講到來自馬來西亞嘅學者嘗試「本土化」成為香港人嘅過程中,對唔同群體使用廣東話嘅觀察。
想知以前啲粵語小說有幾過癮👻,就要聽呢集啦~
Highlight:
01:30 本書出版緣起
06:55 Part 1:香港嘅粵語小說
10:36 周白蘋《中國殺人王》、《牛精良》
17:51 高雄《經紀日記》
25:01 點樣定義粵語文學、香港文學?
31:08 Part 2:香港有標準廣東話嗎?
39:08 關於捉口音嘅討論
42:51 對支語嘅矯枉過正?
提及作品:
參考資料:
~
鍾意嘅話可以畀個5星review,同埋記得follow我哋IG @9startart (https://www.instagram.com/9startart/),多謝收聽,下集再見!
如果成咗年先發現自己有個雙胞胎/三胞胎兄弟, 會係一個點嘅故事?神奇?溫馨?驚喜?有趣?定係一場悲劇?呢個簡直係真人版《楚門的世界》。雖則人生如戲,但呢單嘢背後嘅真相比一場戲更加荒謬同令人心寒,Lu 一路睇一路「唉」。
( P.S. 真係大劇透,建議睇完先聽!)
Highlight:
01:41 三個人一模一樣,卻彼此陌生?
08:04 劇透注意🚨全片最令人意外嘅地方
12:03 科學目的 vs 倫理——邊樣重要啲?
15:17 如果佢哋冇重逢,悲劇仲會唔會發生?
18:36 假設我哋成年後發現自己有孖生兄/弟/姊/妹,會點樣看待自己過去嘅生活?
23:45 現代科學研究嘅底線係咩?有冇辦法改良呢個實驗 ?
29:20 呢套紀錄片中最 surprise 到我哋嘅係咩?
36:38 喺我哋自己身上感唔感受到基因/環境嘅影響?
39:14 覺得全片最傷感嘅位係咩?
42:10 岸久二三事:國民妹妹與國民孫女
提及作品:
~
鍾意嘅話可以畀個5星review,同埋記得follow我哋IG @9startart (https://www.instagram.com/9startart/),多謝收聽,下集再見!
《第五號屠宰場》作為一本講時間穿越嘅小說,四寶覺得入面最大嘅關鍵字就係「時間」。縱使時間不斷前進,仍然有啲人選擇做傻傻哋回頭嘅鹽柱,不惜粉身碎骨,都要守望過去嘅頹垣敗瓦。馮內果用呢種「歷史天使」嘅姿態,為我哋帶來呢部偉大嘅反戰文學。
永遠要記憶曾經發生過嘅事。
Highlight:
00:24 《第五號屠宰場》裡面嘅時間意象
02:49 電影改編嘅細節:被時鐘壓住嘅 Billy
04:08 馮內果點解話自己係「鹽柱」?
07:00 班雅明嘅「歷史天使」
11:55 Mola 分享佢睇嘅一個韓國節目,講一個被誣捏做北韓間諜嘅女子
15:35 《第五號屠宰場》同越戰嘅關係
18:00 你認為馮內果贊成外星人嘅時間觀(只著眼開心嘅時刻)嗎?
22:03 岸久二三事:四寶啲 friends 無啦啦問無啦啦
提及作品:
~
鍾意嘅話可以畀個5星review,同埋記得follow我哋IG @9startart (https://www.instagram.com/9startart/),多謝收聽,下集再見!
《第五號屠宰場》,可能係世界上最唔驚劇透嘅書。事關喺書嘅最開頭,作者本人馮內果已經將主角 Billy 嘅一生,連同成本書嘅開端、高潮、結尾設計,一次過爆晒出嚟。點解馮內果要噉做?
一本寫戰爭殘酷嘅小說,唔行煽情路線都不特只,仲要充滿黑色幽默,你又想唔想像到?
Billy 一時跳去未來,一時跳去過去,睇到你頭暈腦脹,原來唔係馮內果有心刁難讀者,而係出於一個富有深意嘅原因?
P.S. 雖然話《第五號屠宰場》係一本打亂晒時序嘅小說,但我哋 podcast 嘅 《第五號屠宰場》系列,最好都係跟返次序聽。聽眾朋友們,如果唔想遇到啲聽唔明嘅地方,就要聽埋上一集先好聽呢集啊~
Highlight:
01:00 後設手法:未見過有作者會自己劇透自己本書
02:18 黑色幽默:幽默係人面對絕望嘅反應
09:18 克制敘事:拒絕煽情
12:04 大家會喺咩情況下講「就係噉」?
15:07 非線性敘事:令讀者都成為 Billy
22:16 岸久二三事:Lulu 聽返嚟嘅「卵巢痛」故事
提及作品:
馮內果 (Kurt Vonnegut) 著,陳枻樵譯,《第五號屠宰場》,2016 年
參考資料:
李永平,〈馮內果訪問錄〉,載《中外文學》2卷9期 (1974年),頁128-139
~
鍾意嘅話可以畀個5星review,同埋記得follow我哋IG @9startart (https://www.instagram.com/9startart/),多謝收聽,下集再見!
從前德國有個地方叫德勒斯登,係一個有好多美麗建築嘅地方。二戰嘅時候,嗰度主要住咗啲平民同戰俘,亦都冇軍事基地或者相關工業。大家都覺得炸彈唔會跌到佢哋頭上,幻想可以喺度安全度過戰爭。但係有一日,天上降下無數嘅炸彈,令呢座城市一夕之間變成「月球表面」。倖存嘅 7 個美軍戰俘裡面,其中一個人用咗 23 年嚟思考呢件事嘅意義,最後寫咗一本奇奇怪怪好似精神分裂噉嘅小說。
呢個人,係馮內果 (Kurt Vonnegut)。呢本書,叫《第五號屠宰場》(Slaughterhouse-Five)。
今集又係四寶負責聲音導航~(希望大家未聽厭我把聲,聽厭咗⋯⋯都冇辦法,下集仲係我。)主要會講馮內果面臨兩個身份——作者同創傷者——嘅拉扯書寫嘅必要 VS 書寫嘅危險、遺忘嘅誘惑、創傷嘅不可能寫,呢個真係一個世紀大矛盾。究竟係咩令馮內果有咗就算困難重重,都一定要完成呢本書嘅決心?
(P.S. 放心聽,呢本係一本絕對唔怕 spoiler 嘅書,原因見下集分曉。)
Highlight:
00:47 介紹馮內果,一個充滿拉扯嘅人
06:50 簡介《第五號屠宰場》情節同自傳性
09:58 主角 Billy 嘅一生
14:20 同我哋一樣咁傻仔嘅 Billy 要上戰場
15:46 用後設手法分裂出兩個身份
20:44 何不「反冰河」?
21:41 作為作者:書寫嘅必要——美國想掩蓋呢場唔光彩嘅空襲
30:24 作為作者:書寫嘅必要——歷史敘事忽略個體經驗
32:21 作為作者:書寫嘅必要——回應越戰
34:59 作為作者:書寫嘅危險
38:44 作為創傷者:遺忘嘅誘惑
41:01 作為創傷者:創傷嘅不可能寫
45:46 作為作者:書寫嘅必要——最後防線 A duty-dance with death
49:22 岸久二三事:喺夢中差啲做 Mark Zuckerberg 手下特務嘅 Mola
提及作品:
馮內果 (Kurt Vonnegut) 著,陳枻樵譯,《第五號屠宰場》,2016 年
George Roy Hill 執導、Stephen Geller 編劇,《第五號屠宰場》(Slaughterhouse-Five),1972 年
Steve Blackman 主創,《雨傘學院》(The Umbrella Academy),2019-2024 年
參考資料:
李永平,〈馮內果訪問錄〉,載《中外文學》2卷9期 (1974年),頁128-139
包子逸(映畫手民),〈爬出歷史的廢墟:閒聊《堤》與《第五號屠宰場》〉(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8847 )
Kurt Vonnegut - Wikipedia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urt_Vonnegut )
Nick Greene, 15 Facts About ‘Slaughterhouse-Five’, 2022 ( https://www.mentalfloss.com/article/58888/15-things-you-may-not-know-about-slaughterhouse-five )
~
鍾意嘅話可以畀個5星review,同埋記得follow我哋IG @9startart ( https://www.instagram.com/9startart/ ),多謝收聽,下集再見!
最後一集《紅線》,會分享洪承喜自己嘅多邊戀經驗,以及佢朋友嘅無性戀、酷兒柏拉圖經驗。
唔知對大家嚟講,「多邊戀」係咩?一腳踏幾船嘅借口?同自己距離好遙遠嘅開放式關係?喺洪承喜嘅定義下,多邊戀係對社會規限嘅「一對一獨佔關係」嘅跳脫。其實每個人同另一個人之間,都可以自由定義大家之間嘅關係,為呢份獨特嘅愛創造專屬嘅言語同形式,而唔好被約定俗成嘅「愛情」、「友情」概念綑綁。
而「無性戀」、「酷兒柏拉圖」呢啲新概念嘅出現,正正亦係因為有啲人開始反思社會枷鎖下嘅愛情關係,而發明出新嘅愛人方式。
《紅線》呢本書真係好多嘢值得討論,其實三集根本唔夠!費事一個主題拖咁長,四寶講到口都乾 QAQ。有興趣繼續了解洪承喜經歷嘅朋友,就自己去買本書嚟睇啦!
Highlight:
00:45 洪承喜嘅多邊戀經驗
04:58 一啲人對多邊戀嘅曲解
07:53 A 先生又出場:多邊戀係一場「修行」
11:05 跳脫社會對愛情慣有嘅想象
12:34 無性戀 K 先生實行緊嘅「酷兒柏拉圖」
16:20 洪承喜同班 friends 嘅「不婚藝術酷兒共同體」
18:04 總結:張亦絢、劉芷妤嘅 comments
23:21 閒聊 time:以男性角度寫性別議題嘅書好似好少?點解南韓女 idols 睇女性主義嘅書要畀人鬧?John Berger 有幾勁?四寶推薦邊本張亦絢嘅書?等等等等
提及作品:
~
鍾意嘅話可以畀個5星review,同埋記得follow我哋IG @9startart (https://www.instagram.com/9startart/),多謝收聽,下集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