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an的新书《走出哈佛》还有几天即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她将在本期不上班节目里免费送出50本书,请想要领取的朋友们火速加Qian的wx:qiandartmouth,先到先得,添加时请注明“不上班送书”。
想念Ella的朋友们,再耐心稍等,极为精彩的一集马上就将制作完成❤️
———
本集Qian请来了特别嘉宾——蕾蕾,一位从河北三线城市走到哥伦比亚大学和联合国、再辞职开始旅居生活的“野路子”女孩。
蕾蕾与Qian有着相似的轨迹:都来自普通家庭,都凭借努力和幸运进入藤校,也都在让人羡慕的事业节点上选择了彻底“出走”——离开精英世界,在真实的世界里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
我们以“内部人士”视角讨论了名校教育给我们的恩惠,也提出了一些质疑和批评。我们分享了各自如何对待名校生带来的客观光环,又如何突破光环对我们的限制,学会重新定义成功、幸福与自由。
小红书:蕾蕾大冒险
播客:野路子姐妹会
⸻
🎙️ 本集主要内容
如果喜欢我们的为爱发电,请在任何平台将我们分享给1-2个朋友。谢谢!
与Qian取得直接联系:qqqian.zhang@gmail.com
与Ella取得直接联系:ellaklaviera@gmail.com
【不上班 / Out of Office】
本期是我们节目的第一次全英语访谈,如需字幕协助,欢迎移步我们的视频平台(b站和YouTube,搜索“不上班 Out of Office”)。
节目录制于今年春天。Ella和Qian请来了美国前外交事务官员Tianna Spears作为嘉宾。我们三人坦诚分享了各自人生至今最大的低谷和创伤,以及自我修复、收获成长的路程。
Tianna 讲述了她作为美国领事官员期间的重要挫折:她在墨西哥美领馆就职期间,回美途中多次受到来自美国边检(CBP)的霸凌与种族歧视,其雇主美国国务院(Department of State)却完全不作为,致使她因为PTSD失去工作和她的外交事务职业生涯。Tianna通过写作揭露自己的经历,被《纽约时报》、CNN报道,并筹款数万美元支持自己的社区。低谷之中和其后的Tianna,是如何来到里斯本,现在又从事什么工作?
Ella从青少年开始就辗转英、法、巴西,和音乐相依为命。2016年,她逃离了一段长达9年的虐待关系,身无分文回到中国,后移居香港。她讲述了音乐如何赐予她“超能力”,教会她“向死而生”。
Qian从一系列美国顶尖名校毕业, 31岁升任全球公司副总裁,却在“成功”中突然陷入低谷,并艰难地做了一系列“整顿人生”的选择:离开职场、结束婚约、搬离美国、移居葡萄牙。她回顾了自己如何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完成了这个重要的人生转折。
我们三人来自不同背景、经历不同的挫折,在里斯本结缘成为了好朋友,也有幸在一个美好的里斯本春日围坐下来,与大家讲述这三个故事。
露易丝·海 (Louise Hay)曾说过:“无论我们年纪多大、经历过什么,我们总能找到疗愈和重建生活的方式。” 每个人都需要经历人生的“熔炉时刻”——那些充满创伤却也深刻炼就着我们的事件或阶段。它们终将成为我们宝贵的财富,推动我们在废墟中找到新的生命意义与信念。
如果喜欢我们的为爱发电,请在任何平台将我们分享给1-2个朋友。谢谢!
与Qian取得直接联系:qqqian.zhang@gmail.com
与Ella取得直接联系:ellaklaviera@gmail.com
【不上班 / Out of Office】
本期和上期(Ep.25)中,Qian请来好友珠珠一同分享:两位前职场女性如何从相对普通的工作和财富累积路径中,获得30+便FIRE(财务自由、提前退休)的能力。
本集(下)中,珠珠与Qian主要分享了:
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交流,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最好的鼓励方式便是关注、分享给2-3个好友、持续给予互动和建议。谢谢! 在今年未来的节目中,Qian和Ella会继续合体畅聊,同时增加类似本集的独立主题制作。因此,我们十分欢迎大家给我们合体、分体的选题建议!珠珠正巧还是最早牵线Qian和Ella的“月老”,感谢珠珠本期的慷慨分享。
如果喜欢我们的为爱发电,请在任何平台将我们分享给1-2个朋友。谢谢!
与Qian取得直接联系:qqqian.zhang@gmail.com 与Ella取得直接联系:ellaklaviera@gmail.com
【不上班 / Out of Office】
大家收听/收看这集的时候,Qian已经离生产很近了!37周4天的时候,Qian一鼓作气把这集录制完成,并将此集制作作为生产前的最后一份“工作”,与大家分享她在孕期——这个特殊的人生时期——一些不同寻常的收获,也为自己的“无孩”人生阶段做个有意义的总结。
本集尤其想要献给重视自我成长、热忱于女性主义、也憧憬于自主快乐生育的女性朋友们。我整理出6条热辣观察,3大类经验分享,和3个重要的个人认知突破。单口录制挑战较大,加上孕晚期体力减弱,大家见谅!
04:38 / 观察1: 是什么在阻止我享受生育的乐趣和成就感?
09:57 / 观察2: 你我她的生育确实不同,还是我们的偏见?
14:59 / 观察3: 享受我的动物性|怀孕的乐趣和神奇
17:57 / 观察4: 当妈妈的重大意义,我咋忘记了?
21:05 / 观察5: 很可惜,许多朋友家人给不了你客观的孕产智慧
25:15 / 观察6: 网络上的孕产信息质量堪忧
27:25 / 个人经验1: 孕产期去哪些地方找优质信息和答案?
35:12 / 个人经验2: 年纪大、心也大的我孕期在乎了些啥?
40:57 / 个人经验3: 我选择把钱花在哪里?
45:25 / 认知突破1: 体会到了严重的性别失望,如何处理?
50:56 / 认知突破2: 关于养育的焦虑感,哪里来的,哪里去?
56:11 / 认知突破3: 必须将我的女性主义和亲密关系,做好课题分离
其他相关集数,欢迎收听:
Ep.23 / “躺平”: 怀孕时的状态和时机
Ep. 25 & 27 / “FIRE 提前退休”:普通人如何思考、规划提前退休的人生路径
预计Ep. 28 & 29 / “我们如何思考生育选择”:Ella和Qian分享抵达各自选择的路径
【“阁楼Glowe”简介】
专注于提供线上心理咨询服务的App,平台咨询师100%持证或心理科班毕业,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通过笔试、面试、模拟个案等5层筛选,通过率不足3%,专业可靠。
不同之处在于:一次咨询包含50分钟视频/语音+5天留言,性价比超高,适合长期咨询。50分钟作为正式咨询的部分,5天的留言作为咨询师收集来访信息的工具,帮助来访和咨询师更好的建立信任,提高咨询效率。
Glowe阁楼App已上线各大应用商城,如果对咨询有疑问,可以询问App首页的真人咨询助理,希望阁楼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安全专业的心理休息区。
下载Glowe 阁楼的App,注册时使用我们的播客《不上班》专属邀请码【BSB1】,可以享受100元优惠券,长期有效。 小宇宙听友额外福利:赠送3位听友200元的优惠券(仅限双周方案使用),只需在本集评论区留下任何评论即参与抽奖。Qian会直接联系你! 平台618优惠:新用户首次购买双周心理咨询方案可以享受 350 元超额优惠,平均每次咨询只需约320元,历史最低价!活动只有一周。大家可以借此机会尝试心理咨询,给自己一个外部视角进行探索、实现成长。
如果喜欢我们的为爱发电,请在任何平台将我们分享给1-2个朋友。谢谢!
与Qian取得直接联系:qqqian.zhang@gmail.com
与Ella取得直接联系:ellaklaviera@gmail.com
【不上班 / Out of Office】
第25和26期节目中,Qian请来好友珠珠一同分享:两位前职场女性如何从相对普通的工作和财富累积路径中,获得30+便FIRE(财务自由、提前退休)的能力。
本集中,珠珠与Qian主要分享了:
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交流,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最好的鼓励方式便是关注、分享给2-3个好友、持续给予互动和建议。谢谢!
在今年未来的节目中,Qian和Ella会继续合体畅聊,同时增加类似本集的独立主题制作。因此,我们十分欢迎大家给我们合体、分体的选题建议!珠珠正巧还是最早牵线Qian和Ella的“月老”,感谢珠珠本期的慷慨分享。下期见!
如果喜欢我们的为爱发电,请在任何平台将我们分享给1-2个朋友。谢谢!
与Qian取得直接联系:qqqian.zhang@gmail.com 与Ella取得直接联系:ellaklaviera@gmail.com
【不上班 / Out of Office】
本期节目中,我们从几个令人心烦又熟悉的“小瞬间”聊起:睡前掉进手机黑洞、为了点外卖刷了半小时、满满衣柜却不知穿什么、认真工作时间总被别的事情占据……这些小瞬间的背后藏着我们与自己生活关系的全面松动。
我们深入聊了几个关键词:选择疲劳、电子依赖、社交浅化、信息焦虑。这些现象不仅消耗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更在显著降低我们的幸福感。我们正在出卖自己的生活主动性,换取方便和快速——完全不值得。
Qian 分享了几个实用的选择策略:比如通过设定“个人阈值”来减少决策负担,如何用一些数学法则做好重要的人生决定。她还谈到自己如何有效对抗手机成瘾、设定信息摄取边界,在不“断网”的同时保护生活节奏。节目后半段中,她分享了自己如何抵御当前国际新闻对她产生的负面影响。
Ella 则从情绪出发,分享了她如何觉察到独处、高质量时间被压缩,内在状态的微妙变化。她也谈到了自己如何选择性地接收信息、用更有机的方式亲近生活,避免沦为被动的信息消费者。
其中几个小专题值得highlight:
如果喜欢我们的为爱发电,请在任何平台将我们分享给1-2个朋友。谢谢!
与Qian取得直接联系:qqqian.zhang@gmail.com 与Ella取得直接联系:ellaklaviera@gmail.com
【不上班 / Out of Office】
本期节目里,我们从亲身体验和社科研究中提炼分享了六个躺平理由,希望给你一些额外的勇气和信心,以适合自己的躺平姿势,过快乐自在的生活。
亮点话题包括: -Qian分享:不上班三年后她的身体健康发生了什么质的改变 -为什么我们拒绝“做人必须努力”这个认知 -努力放松“内卷”的肌肉 -AI赋能的未来,人人都会成为某种创作者吗? -不敢放松和躺平,也许与“讨好型人格”有关;“讨好”行为来自哪里? -多巴胺过剩的时代,怎样健康躺平?(不看剧、不叫外卖??) -揭秘:身边各种躺平的朋友,会不会后悔? 躺平后有什么美好惊喜?
说到 “躺平” 这个选择, 希望大家不要总觉得我们是在凡尔赛。
我们深知自己有多幸运,也确实为了设计和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参考《不上班》第18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勇气,并从容接受了我们的选择所带来的失去。
每个人的躺平经历必然不同,也并非线性,对许多人来说,“不上班”更是一种对心灵自由的希望,并非眼前现实。我们真诚祝愿每位听众和观众朋友,在生活里、工作中能够不断获得成长,努力为自己创造更有益、更不需妥协的环境和条件,从而获得所追求的幸福。
如果喜欢我们的为爱发电,请在任何平台将我们分享给1-2个朋友。谢谢!
与Qian取得直接联系:qqqian.zhang@gmail.com 与Ella取得直接联系:ellaklaviera@gmail.com
【不上班 / Out of Office】
亲情、爱情、友情,三者你会如何排序?友谊常常是最被轻视的一种。
继上期大聊晚婚的好处后,这期我们畅谈拥有高质量友谊对女性生命质量的重要性——从快问快答到专题讨论。我俩自认确实特别擅长管理友情,分享了许多精彩故事和人生体验。
不要相信网络上那些“ 35岁,已没有人联系我”和“独居八年,我不再需要朋友”的标题爆文。其中传达的与自我相处的能力虽极有价值,但乱踩友谊,只是为了吸睛而已。我们的社交连接度与质量,依然是生活幸福度的第一正向指标。
感谢收听、收看、支持,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在意的朋友!
本期讨论专题包括:
如果喜欢我们的为爱发电,请在任何平台将我们分享给1-2个朋友。谢谢!
【不上班 / Out of Office】
春节特辑来了!大家赶着回家跟家人团聚过年,同时在饭桌上也会被长辈轮流 “训话“ 吧? 催婚催生育的话题总是不可避免,听听我们这一期节目,有理有据,做好提前防御!
小抄也给你打好了:
我们用社会学数据、自己的故事与见闻,来讨论婚姻的各种复杂挑战。结婚事大,催不得。希望这期节目能为亲爱的被催婚者们带去有效的论据和心理上的支持!
新年快乐!
如果喜欢我们的为爱发电,请在任何平台将我们分享给1-2个朋友。谢谢!
【不上班 / Out of Office】
又是很fun的一集!因为我们又冒着过度分享的 “风险”, 带大家一起掏心掏肺探索了现代中国女性在爱情和婚姻中的部分现实:包括我们的个人经历、20到30+的心路历程,以及对爱情和婚姻仍存在思考和疑问。还好我们胆子大,全程分享无过滤噢。
部分话题:
最后听听我们的 “恋爱红旗” 预警都有哪些?
如果喜欢我们的为爱发电,请在任何平台将我们分享给1-2个朋友。谢谢!
【不上班 / Out of Office】
我们也很惊讶,现代人竟还有如此荒唐的心灵迷雾: 冒名顶替综合症与达克效应——每十个人中有七个人受其影响!其中也有Ella和Qian。
我俩常常被自身的不足感和不配得感所迷惑,虽不严重不影响生活,但也是十分典型的冒名顶替综合症候群。而还有部分人——达克效应症候群——则是被错误的自信所迷惑。
本期节目中,我们以轻松幽默的真实故事来探索这两个看似对立但其实相似的心理现象,了解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人际关系。我们尤其感兴趣讨论:对于大部分像我们这样症状“轻度”的人,它们会在哪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出现,有怎样容易被忽视的负面影响。
听着我们的版本,欢迎“对号入座”,跟我们分享你的经验和体会。
冒名顶替综合症 (Impostor Syndrome) 经常出现在一些非常成功人士当中,他们常因为不相信自己的成就而感到不安,担心自己被揭穿。甚至会因为这样的心理负担而不敢相信自己的实力。
达克效应 (Dunning-Kruger Effect) 一种特殊的认知偏见。这种偏见使人低估自己的无知或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也会让人变得高傲自大,会夸大事实,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吃亏。
如果喜欢我们的为爱发电,请在任何平台将我们分享给1-2个朋友。谢谢!
【不上班 / Out of Office】
这一集播客,约等于斯坦福大学一整学期的著名课程:《设计你的人生》。
你也许帮客户规划过项目,为老板做过年度计划,但你有没有试过好好设计自己的生活?你有没有想象过,目前生活的不满意,很可能是你可以系统化改善甚至解决的?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浓缩分享了著名的《设计你的人生》一书,与你探索如何运用设计思维来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包括职业、爱情、生活环境…
除了分享此书的中心方法论,我们还用了许多自己和身边人的例子做示范:
Ella的迁居和职业选择:Ella讨论了她从香港搬到里斯本的过程,以及在钢琴家事业上的重要决策,两者都涉及了人生设计的原则。
Qian的翻身:Qian探讨了自己裸辞分手、从美国搬到里斯本这一系列重大决策,分享了自己通过设计思维来摆脱“恐惧驱动”的过往习惯,幸运地以光速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向。
讨论了其他人的有趣案例,如从东正犹太文化逃离成为CEO的女性,以及Ella的日本吉他音乐家朋友的神奇人生转变。
“两位典型的中国女性”案例分析:我们分别就两位感到“被困”的典型中国女性(原型是生活中我们认识的女性),运用设计思维尝试为“她们”提供一些全新可能。
我们衷心希望大家可以从讨论中获得灵感,勇敢运用设计思维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去优化自己的生活。
如果喜欢我们的为爱发电,请在任何平台将我们分享给1-2个朋友。谢谢!
【不上班 / Out of Office】
这期采访是Qian与友台佐治亚小帅的《北美华人故事访谈节目》合作的串台节目。节目中,Qian与小帅分享了她在美国的十四年前前后后的心路历程,和最终搬来葡萄牙的决定。节目录制已有几个月了,但里面的内容却依然“正确”。
Qian:
小帅取的原标题我也喜欢,叫做“十四年一觉美国梦,我决定去里斯本享受阳光。” 我时隔数月复听,想到了如今这个新的标题。
也许我们的观众中未必有很多人对美国绿卡之痛感同身受,但我想,像我一样因为某些执念而让自己受苦、被伤害的人,一定有不少。节目里我所聊及的曾不同程度困顿我的执念,还远不止美国绿卡——高薪且自以为重要的工作、精英教育的文凭、伴侣的硬件、精致高级的生活、熟人外人的评价……
再回首,这些执念确实是让我获得诸多客观成就的原因,但这么多年来我给了它们太多氧气,早就让我习惯了亏待自己,迟迟难以学会尊重自己、爱自己。
作为有手有脚有存款的成年人,我不怪外在因素。我没有去做改变、没有去抗争的每一天,都是我自己选择被伤害的一天。这个有些残酷的认知倒也给了我力量,因为我若是想改变被伤害的命运,也只是自己一个决定之遥。
于是我决定放下所有以上执念,竟得到了极大的奖赏,短短几个月后,就过上了从前做梦都不敢想的生活。我不可思议,充满感激。
--
主要内容
如何上达特茅斯本科和哈佛商学院
12小时离开美国,和陌生人聊天破防
“爬”到登机口,未来已经抵达
葡萄牙空气中的度假味道
新英格兰的上海囡囡
绿卡还是职业发展?
09年开始,14年没有搞定的绿卡
婚绿drama
end of slavery,我的清醒瞬间
弄巧成拙,我爱葡萄牙的阳光和物价!
美国公司的Nasty Politics
失去风度,美国高管的失控瞬间
如何面对上司PUA?
花了两个小时,我决定裸辞
STEM OPT的一个小技巧小优势
你相信吗,我担心被某个同事枪击
退休需要计划,自由需要计划
哈佛同学的不安全感
律师和MBA不适合结婚?!
南欧的阳光真养人呐
香港搬到里斯本的闺蜜,感觉活过来了
里斯本生活成本大公开,220平的公寓多少钱一个月?
不足一块钱的咖啡和盒装牛奶
如果喜欢我们的为爱发电,请在任何平台将我们分享给1-2个朋友。谢谢!
【不上班 / Out of Office】
“不上班”第一次有了嘉宾!倩的22年好友兼节目忠实听众Sean 正巧从美国飞来里斯本探望,我们拉上他,录制了一期特别有料又真诚的节目:我们在世界各地多年生活中,遇到的各类歧视。
痛快吐槽之外(其实好几处还挺伤感的),我们讨论了各自经历中对自己影响最深的歧视,对微暴力的认知进步,和那些未必直接影响我们的重要系统性歧视。
我们还做了件很重要的事情:自知自查,讨论我们能如何尽力为自己、朋友、同胞以及其他人做有效反抗。
Qian分享她在多个国家生活的经历,特别讲述了她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一些独特反思。
Sean与我们讨论了他在友善淳朴的美国中西部所经历到的,似乎难以说清道明的不公平对待。
Ella提到她在全世界居住后,遇到的最意想不到的歧视。
由浅入深,这一集有些长但很精彩。大家一定要听哦!并欢迎跟我们分享心得。
如果喜欢我们的为爱发电,请在任何平台将我们分享给1-2个朋友。谢谢!
【不上班 / Out of Office】
这是一期Qian与Ella倾尽真心的分享,录制之前就在手边放好了一大盒纸巾。也许我们无法真的劝服任何听众“为自己或孩子养一条狗”,但深信这一期节目能感染所有人——不论你是否爱狗。因为这些不仅仅是关于狗的故事,这是关于生活、关于人生、关于发现我们自己的故事。本集分为三部分:
我们惊喜地发现,狗不仅可以带来无尽的欢乐和陪伴,还有极多意想不到的益处和“副作用”。但除了分享这些养狗故事之外,我们也相信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如何对待宠物离世是一个极为重要、但却不常被讨论的话题。当狗离世时,即使它们获得了幸福美满的一生,我们的失落感却是大得难以描述的。于是在这一集的后半部分, Ella从自己的两次失去经历中与我们真诚分享她的成长与心得——相信你一定会被她的讲述感动。
实在没空听,以下是小抄: 我们除了要允许自己感受悲伤,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缓解痛苦——
在面对狗狗离世这个难关时,心中的爱和记忆会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通过这些方式,我们不仅能铭记曾经的美好,还能找到新的生活方向。
最终还是那句话:求求你,给自己和孩子养条狗吧!
如果喜欢我们的为爱发电,请在任何平台将我们分享给1-2个朋友。谢谢!
【不上班 / Out of Office】
做播客几个月,Ella和Qian各自淘到了一个好姐妹——其实她俩在认识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决定一起做播客 (笑出眼泪😂)。 于是在这一集,我们直接来一个 “从实招来”, 大胆问对方任何问题(有几个问题是录制时临时想到的哦),所有真实的尴尬都在表情和声音中了。你的回答是什么?评论区见!
1 目前生活有哪些欲求?
2 生活中有哪些“奢求”和“放纵”?
3 亲密关系当中: 最大的三个好处 和最大的一个坏处?
4 你觉得自由职业对你来说,最大的trade-off是什么,即你放弃或者损失了一些什么?
5 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有些什么爱做的事情呢?
6 你在家里面喜欢做放空这个事情吗?
7 你喜欢跟我一起工作吗?
8 你最大的恐惧是什么?
9 你害不害怕变成单身?
10 你害怕死亡吗?
11 如果你可以跟三个人共进晚餐, 将会是谁?
12 你最期待去旅游的三个地方是什么?
13 跟搞艺术的人做朋友和谈恋爱,你是什么感觉,烦不烦?
14 对无法选择并且被迫要上班的人群有什么想法?
15 你对AI的看法是什么?
16 因为是自由职业,你会不会羡慕那些完全财富自由的人?
如果喜欢我们的为爱发电,请在任何平台将我们分享给1-2个朋友。谢谢!
【不上班 / Out of Office】
我们的绝大部分焦虑来自于被外在观念(通常包装成“为你好”,“智慧”,“经验”,“别人都”)的裹挟。随着自我成长,我们逐渐发现这些观念与我们自身是非观和世界观的矛盾,于是更加痛苦。前辈传下来的一些 “告诫” 和 ”箴言” ,小部分也许是真智慧,但更多不仅错误过时,甚至是某种对我们施加“控制”的工具,影响甚至阻碍我们个人的发展。 因此在这一集里,Qian和Ella来了一次痛批大吐槽,收集了11个我们必须扔掉的思想包袱。请大家上车,系好安全带,跟我们一起痛快聊一场!
如果喜欢我们的为爱发电,请在任何平台将我们分享给1-2个朋友。谢谢!
【不上班 / Out of Office】
“新不上班”的Qian和”一直不上班的”Ella在这集跟大家分享了自己从事自由职业体验的最大优劣和所有“无滤镜”的真实感受。我们还问ChatGPT要了 “100 个可行的自由职业”(见下) ,并用身边的例子对部分种类的自由职业做了详细讨论。 自由职业的好处是自己喜欢,灵活,没老板,甚至可以“解雇”客户。但坏处是缺乏稳定,没有福利,不定期需要讨债,甚至还会有多重的孤独感。那到底什么样的人群适合自由职业呢? 如果想转型,该怎么开始? 从事了以后,又该如何去克服一些现实的困难? 这一集,请来跟我们一起讨论和探索。
问:我是30岁的中国女性,本科教育背景,目前不想继续上班,想转型自由职业。针对我的背景,请给我100个常见自由职业的选择,最好按照潜在的经济回报由高到低排序。
Chat GPT回答:
如果喜欢我们的为爱发电,请在任何平台将我们分享给1-2个朋友。谢谢!
【不上班 / Out of Office】
管理好自我形象,能帮助我们在职场、亲密关系等许多方面获得更优异的结果。 在这一集,早已在个人形象上躺平的Qian和Ella,居然也狠狠地讨论了如何管理形象,让自己成为人群中有趣、有魅力、有影响力的人。 我们发现,这个看似简单的ABC模式可以成为提升形象的 “公式”。A (Appearance) 外形; B (Behaviour) 行为举止; C (Communication) 沟通能力。听我们聊聊形象管理上的心得和谈笑,分享那本著名的《如何操纵他人》宝典里的知识。哦不说错了,是《如何赢得友谊和影响他人》。
如果喜欢我们的为爱发电,请在任何平台将我们分享给1-2个朋友。谢谢!
【不上班 / Out of Office】
从最近私下聊天中,我们碰巧开启了关于“厌男情绪”的话匣子,于是决定做一期该主题的节目。但在准备过程中,Qian和Ella在约定录制前晚竟分别差点与各自爱人闹翻分手,推迟一周才完成录制。这一切似乎既巧合,又合理。
“厌男情绪”会影响现代伴侣的亲密关系质量,但我们认为现代男性也常常是父权制的受害者。Qian和Ella在这一集中,从最近“落马”的精英男性Andrew Huberman和Sam Bankman-Fried,讨论到约会软件中的杀猪盘,再讨论到自己的亲密关系。我们深入分享了自己作为女性对 “男性的脆弱” 问题的看法,不仅来了一次“成熟女性大吐槽”,同时也提出一个问题:这一切是否有解?
如果喜欢我们的为爱发电,请在任何平台将我们分享给1-2个朋友。谢谢!
【不上班 / Out of 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