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我的研習講義都交給 AI 分析出我的課程哲學。
嚇死人的精準,歡迎大家也來複習聽看看。
阿肯師 Ken 是一位具有多元資格認證的動作專家,包括 E-RYT 200 認證瑜伽老師、Animal Flow LV3 認證教練、以及 Pilates、DNS 等認證。他的課程「從核心穩定到 動態筋膜動作控制 CSFM」整合了不同的動作系統,例如 DNS、皮拉提斯、Animal Flow 和瑜伽。
從資料中可以歸納出阿肯師 Ken 教學的核心原則與概念包括:
- 看見動作的本質與原則:課程目標之一是讓學員看見動作的本質,並了解不同動作系統的練習原則。動作的本質被定義為「感知加上行動等於意義」(Sensing + doing (movement) = meaning ~ Tom Myers)。這強調了動作不僅是身體的活動,更是一種感知與體驗的過程。
- 整合與多元性:課程整合了 DNS、皮拉提斯、四足動作 (Animal Flow) 和瑜伽/筋膜運動等多個系統。教學鼓勵學員實際體驗不同系統的練習,並不再被單一動作系統限制。教學者應能啟發動作的多元性,讓課程內容更完整。最終目標之一是擁有「多樣動作的選擇能力」。
- 呼吸作為基礎:呼吸在 DNS 和皮拉提斯中都是重要的原則。資料強調「良好的呼吸狀態 才等於真正掌握動作」,並且正常的呼吸模式(橫隔膜主導的全呼吸)非常重要,是其他動作技巧和 Bandha 的基礎。理想的腹內壓 (IAP) 被視為身體的安全氣囊,且是可調整的。
- 核心穩定到動態控制:課程名稱即點出從核心穩定進展到動態筋膜動作控制的主題。DNS 的原則包括矢狀面穩定和關節中心化。穩定被視為發生在動作產生之前的要素。皮拉提斯也強調核心 (Core) 和控制 (Control)。
- 筋膜與動作鍊的應用:課程包含筋膜運動的模組。筋膜特性包括維持姿勢、力量傳遞、訊息傳遞、營養供應等。筋膜運動原則包括專注於目標筋膜走向、有節奏、動作不做到極致、感受彈性、動作滑順流暢。筋膜訓練強調全身性、長筋膜線、從中心到四肢發力、動作逐漸複雜變化、以及節奏變化。理解筋膜與動作鍊(解剖列車和次系統)是應用於練習的關鍵。
- 動作分析與觀察:教學強調動作分析,包括動作平面、開鍊閉鍊、肌肉收縮、速度節奏等。對於教學者,筆記中強調要觀察動作的弱點/弱連結、左右差異、無法完成或多餘的動作、節奏的相容性以及呼吸。評估即訓練,訓練即評估。
- 動作發展與控制:課程涵蓋動作發展與控制,引用 DNS 的概念,強調良好的呼吸、理想的腹內壓、矢狀面穩定、關節中心化和動作分化(有控制的動作)。動作的學習必須循序漸進。
- 功能性與實際應用:課程包含步態 (Gait) 分析,將其視為最高級的基礎動作和檢視功能的方式。起身 (Getup) 練習被認為是最具功能性的練習之一,整合了中軸穩定、翻身、支撐等多個面向。
- 肌動學與解剖學基礎:資料多次強調學習解剖學和肌動學的基礎,以便「看見動作的本質」。這被視為學好動作學以及應用的基礎。
- 練習與感受:課程目標包括實際體驗練習並安排合適的自我練習。瑜伽的重點在於感覺與連結 (To feel and connect)。鼓勵在安全前提下保持好奇心,探索動作的可能性。
- 對「自由」的探索:課程探討了「甚麼叫做自由?」的問題。總結中提到「Moving Freely is Living Freely」(自由地移動就是自由地生活),暗示動作能力與生活的自由度相關。
總結來說,阿肯師 Ken 的教學核心原則是建立在扎實的解剖學與肌動學基礎之上,強調以呼吸和核心穩定為起點,整合來自 DNS、皮拉提斯、Animal Flow、瑜伽等多個動作系統的原則,著重於動作的品質、控制和多元性,並特別引入筋膜與動作鍊的概念,最終目標是幫助學員看見動作的本質、理解不同階段的需求、培養自由移動的能力,進而提升生活的品質。教學同時強調觀察、評估與有目的的練習。
更多內容:阿肯師的瑜伽隨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