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Technology
Histor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Podjoint Logo
US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17/42/7e/17427e8c-10a7-69da-764f-127e60272d84/mza_8016232108776071153.jpg/600x600bb.jpg
語騎雙絕-鍵盤越野摩托車騎士
Jihsin Wang
93 episodes
1 week ago
關於越野摩托車超級耐力賽 (SuperEnduro) 、 硬式耐力賽 (Hard Enduro) 、技術車 ( MotoTrials ) 的全面指南,特別強調世界FIM頂級選手的技術與策略。深入探討了比賽中所需的關鍵技能。 『技術知識可以學,可以找到對的影片書籍,也可以找到對的教練願意不藏私的教練。但騎乘能力僅能持續不間斷的實際騎乘練習,體驗每一次的騎乘來體悟,內化。』 你我或多或少花了好幾個小時看 YouTube 教學影片,感覺自己已經「理解」了某個騎乘技巧,但真正要騎乘的時候,卻發現腦袋一片空白?這也說明了一個重要事實:獲取資訊知識和真正的學會是兩回事。學習體驗就像一趟旅程,這趟旅程的終點不只是知道更多,而是做更多。 知識落差:純粹不知道某件事,比如不知道真正Double Blips的騎乘技巧及人車相關協調細節。 技能落差:知道怎麼做,但就是騎不出來,比如知道Double Blips的騎乘技巧,但騎不出像懋懋這樣的騎乘結果,怎麼都後輪上不了涵管。 環境落差:臺灣與日本的騎乘環境,土法煉鋼的思維,不用多講落差有多大。 溝通落差:騎不出來專業的技巧,缺乏正確的知識,被誤導或教你的人根本就也是一知半解。 很多時候覺得自己花了很多時間學一個技巧,怎麼好像沒有進展、都在原地踏步一樣。但實際上有,只是要找到對的參照點衡量,或車友一起練習觀察討論,會發現自己或學習者是以某種方式前進著。
Show more...
Sports
RSS
All content for 語騎雙絕-鍵盤越野摩托車騎士 is the property of Jihsin Wang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關於越野摩托車超級耐力賽 (SuperEnduro) 、 硬式耐力賽 (Hard Enduro) 、技術車 ( MotoTrials ) 的全面指南,特別強調世界FIM頂級選手的技術與策略。深入探討了比賽中所需的關鍵技能。 『技術知識可以學,可以找到對的影片書籍,也可以找到對的教練願意不藏私的教練。但騎乘能力僅能持續不間斷的實際騎乘練習,體驗每一次的騎乘來體悟,內化。』 你我或多或少花了好幾個小時看 YouTube 教學影片,感覺自己已經「理解」了某個騎乘技巧,但真正要騎乘的時候,卻發現腦袋一片空白?這也說明了一個重要事實:獲取資訊知識和真正的學會是兩回事。學習體驗就像一趟旅程,這趟旅程的終點不只是知道更多,而是做更多。 知識落差:純粹不知道某件事,比如不知道真正Double Blips的騎乘技巧及人車相關協調細節。 技能落差:知道怎麼做,但就是騎不出來,比如知道Double Blips的騎乘技巧,但騎不出像懋懋這樣的騎乘結果,怎麼都後輪上不了涵管。 環境落差:臺灣與日本的騎乘環境,土法煉鋼的思維,不用多講落差有多大。 溝通落差:騎不出來專業的技巧,缺乏正確的知識,被誤導或教你的人根本就也是一知半解。 很多時候覺得自己花了很多時間學一個技巧,怎麼好像沒有進展、都在原地踏步一樣。但實際上有,只是要找到對的參照點衡量,或車友一起練習觀察討論,會發現自己或學習者是以某種方式前進著。
Show more...
Sports
https://d3t3ozftmdmh3i.cloudfront.net/staging/podcast_uploaded_episode/43765974/43765974-1754909626508-89899c997dd4a.jpg
(更新)越野摩托車動力運用指南:駕馭扭力、功率與離合器藝術
語騎雙絕-鍵盤越野摩托車騎士
1 hour 19 minutes 19 seconds
2 months ago
(更新)越野摩托車動力運用指南:駕馭扭力、功率與離合器藝術

**因為車友反應上一集的解構「功率與扭力」之謎,講的太專業了消化不了,這次將越野摩托車動力操控分成幾個章節來說明,盡可能讓老車手新手都能理解。**

深入分析極限越野摩托車的動力操控原理,旨在幫助騎士從直覺騎乘提升至對機械與物理學的精準掌握。內容涵蓋引擎的扭力、馬力與轉速相互關係,詳細解釋傳動系統(齒輪與飛輪)如何放大與調節動力,並著重闡述離合器作為核心調變工具的重要性。此外,文件也提供在不同地形(低抓地力、高阻力、技術複雜)及特定障礙物(陡坡、岩石、樹幹)下應用這些原理的具體戰術與身體姿勢,強調騎士需精確調變動力以實現「人車合一」的流暢騎乘。

精通越野騎乘的道路,沒有任何「光靠馬力」的捷徑。真正的實力在於騎士對摩托車的深度理解和收放自如的控制力。

  • 核心控制哲學: 摒棄「油門到底」的蠻力思維,轉而信奉「慢即是順,順就是快」的控制哲學。
  • 離合器的本質: 離合器控制的本質是「能量管理」。專家級騎士利用離合器精確計量引擎到後輪的能量流,減少能量浪費在無效空轉和劇烈修正上,實現更高效、持久、安全地騎行,同時保存體能。
  • 人機整合: 摩托車與騎士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系統,優化一方必須同時優化另一方。這包括:
  • 車輛調校: ECU重映射提供平順油門響應,重飛輪平滑動力輸出。
  • 人體工學與體能: 調整離合器拉桿位置(摩擦區靠近車把)以減少疲勞,用腿部與核心夾緊車身解放手臂。
  • 訓練建議:練習「靜止定車半離合微調」:反覆在低速及原地操控離合器與油門銜接,感受動力特性。
  • 善用「高轉半離合」過坎、脫泥,讓扭力瞬間應用於關鍵時刻。
  • 切勿「大油門爆起」或「全接合猛鬆離合」,易導致打滑甚至損壞離合器。
  • 「常變換齒比檔位」,隨地形合理選擇合適檔位,讓每一下油門發揮最大效用。

當騎士能深刻理解這些物理、機械、生物力學和心理學原理,並透過數千次有目的的重複練習將高階技術內化為肌肉記憶,達到「無意識的有能」時,有意識的思考將逐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毫不費力的、完美的執行狀態——這,就是騎行的「心流之境」。


語騎雙絕-鍵盤越野摩托車騎士
關於越野摩托車超級耐力賽 (SuperEnduro) 、 硬式耐力賽 (Hard Enduro) 、技術車 ( MotoTrials ) 的全面指南,特別強調世界FIM頂級選手的技術與策略。深入探討了比賽中所需的關鍵技能。 『技術知識可以學,可以找到對的影片書籍,也可以找到對的教練願意不藏私的教練。但騎乘能力僅能持續不間斷的實際騎乘練習,體驗每一次的騎乘來體悟,內化。』 你我或多或少花了好幾個小時看 YouTube 教學影片,感覺自己已經「理解」了某個騎乘技巧,但真正要騎乘的時候,卻發現腦袋一片空白?這也說明了一個重要事實:獲取資訊知識和真正的學會是兩回事。學習體驗就像一趟旅程,這趟旅程的終點不只是知道更多,而是做更多。 知識落差:純粹不知道某件事,比如不知道真正Double Blips的騎乘技巧及人車相關協調細節。 技能落差:知道怎麼做,但就是騎不出來,比如知道Double Blips的騎乘技巧,但騎不出像懋懋這樣的騎乘結果,怎麼都後輪上不了涵管。 環境落差:臺灣與日本的騎乘環境,土法煉鋼的思維,不用多講落差有多大。 溝通落差:騎不出來專業的技巧,缺乏正確的知識,被誤導或教你的人根本就也是一知半解。 很多時候覺得自己花了很多時間學一個技巧,怎麼好像沒有進展、都在原地踏步一樣。但實際上有,只是要找到對的參照點衡量,或車友一起練習觀察討論,會發現自己或學習者是以某種方式前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