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对一个物品产生强烈的情感?为什么面对一件多年未用的旧衣服,会迟迟无法丢弃?搬家的时候,我们是在整理物品,还是在审视自己的过往和未来?本期我们和收纳师梦梦与收纳达人望远镜一起,讨论人在不同阶段对空间的定义和物品的依赖如何变化,空间如何反映个人风格、家庭影响,为什么有些人倾向于囤积或反复清扫,以及我们如何在频繁搬家中决定如何处理自己的物品。我们也聊到如何判断哪些物品该留、哪些该舍弃,如何与过去的自己对话,如何在共居生活中协商空间边界,以及精简物品背后与消费主义的角力。收纳表面看是方法问题,其实是关于记忆、身份、情感的复杂过程,而其中的许多部分都非常私人,也不易被自己觉察。这一期,我们不聊“收纳术”,而是从人和物品之间的关系去探讨人和空间的关系以及和自己的关系。从整理物品出发,重新认识空间,也重新认识自己。
嘉宾:梦梦,望远镜
4:45 我们对于私人空间都有什么样的情感和记忆?
9:12 梦梦分享自己成为收纳师的过程
14:50 不同人生阶段对于空间的需求和依赖也是流动变化的
25:21 空间人格反映了我们的个人风格,也与家庭影响有关
30:53 如果喜欢囤积怎么办?
33:17 我们和空间的关系是与自己关系的鲜明映照
38:00 频繁搬家如何通过物品制造幸福感?
41:02 如何觉察特定物品是否应该保有还是舍弃?
51:30 如何审视和处理自己15岁时的衣服?
56:09:05 我们拥有的物品如果像玩具总动员中一样有灵性,它们会怎么看待我们呢?
1:07:05 如何决定如何把一件物品带回家?和他人一起生活时如何协商?
1:13:58 处理自己和物品与空间的关系是一个私密的过程,我们往往很难觉察,因为很难和他人对比
1.15:24 嘉宾们分享自己获益的收纳整理的小技巧:先完成,再完美
1:21:30 如何区分物品的使用价值和情感价值
1:25:02 精简物品也是在与消费主义对抗的过程
1:31:25 与收纳师的沟通是治愈性的
*想联系整理师梦梦,请发邮件至 (229567179@qq.com)咨询*
主播:卡其 & 朝朝; 市场&运营:荟有猫
欢迎关注我们的播客名片,上面有我们在各大播客平台的信息:https://namecard.xiaoyuzhoufm.com/kjty9?s=jlwo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Radio Public|Anchor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喜马拉雅搜索【北冥有鱼播客】| 小宇宙搜索【北冥有鱼🐟】|其他平台搜索【北冥有鱼】更简单的方式是添加RSS feed订阅: https://anchor.fm/s/6b6f9e90/podcast/rss欢迎订阅,评论,或者将意见和反馈发到我们的邮箱:carefree.soaring@gmail.com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北冥有鱼播客, 小红书@北冥有鱼🐟 或者推特Twitter: @CarefreeSoaring
我们生活的社会就像一场精心设计的游戏,而许多人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玩家。当我们努力按规则前进,争取那看似珍贵的"100万大奖"时,有没有停下来思考过:谁设计了这个游戏?为什么规则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更重要的是,我们真的必须按照既定方式参与吗?
本期播客我们请到女权播客《海马星球》的创始人李雯,从去年韩国大火的政治类真人秀《思想验证区域》开始,探讨一个贯穿游戏和生活的主题:当我们的游戏空间变得越发狭窄,该如何识破游戏规则设下的迷局,找到新的玩法?
李雯姐给出的答案是母系智慧。本期播客我们探索了父权看似坚不可摧的等级制度背后的脆弱本质,以及那些被主流父权历史掩盖的母系社会的历史,从古老的母系社会组织到现代女权的成功案例。当我们的游戏空间变得狭窄,我们不仅可以选择不同的玩法,还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创造新的规则。这不是关于赢得游戏,而是关于重新定义什么才是真正的胜利。
嘉宾:李雯
时间线:
2:30《思想验证区域》这部真人秀讲的是什么
5:30 为什么李雯姐觉得这个设定不对劲儿
10:00合作还是竞争?真人秀中有不同的理念
13:03 《思想验证区域》中河马的出局并不意味着女权理念的失败,而部分来源于游戏规则本身对信息不对称的引导
16:00 终身leader的选择制度为何不合理, 为何这样的制度在限制我们的想象?
26:00 现实社会中存在着游戏中ted这样的人,不仅挑战游戏规则,也对游戏的最终奖励没那么感兴趣,可以掀桌不玩
29:10 李雯和《思想验证区域》嘉宾河马线下的交谈
30:10 为何共赢机制在社会中没有那么普遍?
35:10 作为两个女权主义者 白熊和河马为何没有能够联合?不信任是核心因素吗?
37:00 我们对制度的想象可以改变现实,比如反家暴的立法和宣传
42:18 环境不友好的时候可以慢慢深耕,识别,和结盟
50:28 改变制度是费劲的,但是只是配合现有环境,会让环境越来越糟
55:54 李雯分享做海马星球和社群的心得: 致力于改变人们的想象和所爱讲述的故事
1:02:02 荐书:civil resistance,另开一桌,建立新的规则
主播:卡其 & 朝朝; 市场&运营:荟有猫
欢迎关注我们的播客名片,上面有我们在各大播客平台的信息:https://namecard.xiaoyuzhoufm.com/kjty9?s=jlwo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Radio Public|Anchor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喜马拉雅搜索【北冥有鱼播客】| 小宇宙搜索【北冥有鱼🐟】|其他平台搜索【北冥有鱼】更简单的方式是添加RSS feed订阅: https://anchor.fm/s/6b6f9e90/podcast/rss欢迎订阅,评论,或者将意见和反馈发到我们的邮箱:carefree.soaring@gmail.com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北冥有鱼播客, 小红书@北冥有鱼🐟 或者推特Twitter: @CarefreeSoaring
还在为达不成目标,完成不了计划苦恼吗?你相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吗?你相信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吗?
本期播客将颠覆你的认知:我们请到了复杂系统科学家张萌森,一起聊聊贯穿进化、生命体、精神体验、和复杂社会组织的核心模式:非线性。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制定目标与计划着手,一起聊聊我们在线性目标导向的社会中的痛与乐,并分析了“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这一现象背后的非线性推手。无论你是认真计划的J人还是随心所欲的P人,听完这期播客,相信你会对人生的计划和目标有全新的认识。
关键词:
计划 非线性 临界点 心理学 人生 数学 世界 情绪 个体 不确定性 相互作用 存在主义 动态系统 控制参数 人生目标
主播:卡其&朝朝
嘉宾:张萌森,复杂系统科学家,密歇根州立大学助理教授
【时间线】
2:30 大家的新年/旅行/职业计划是如何制定的?是P还是J?
15:02 制定计划是工业社会的一个标志
15:40 实现计划的过程如果是愉悦的,我们和目标的关系会更正向
17:10 大部分无法执行的目标都是因为目标设定的太大或不好执行,但为何要设定目标是另一个问题
20:10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小练习 - 反思生命中的随机性
21:20 长的时间尺度很难计划,短的时间尺度还可以预测和计划;5年之后完全不可以预测;计划的精度可以模糊;越确切的途径越难实现
23:45 心理治疗中的治疗计划也永远不能是完美的
26:05 社会价值观鼓励有计划的自律的成功学,但这种想法有时候有毒
28: 20 制定非常微小的,仁慈的计划有利于执行和预估时间
37:06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这本书讲的是什么
41:15 研究非线性复杂系统的萌森如何看待伟大发明的过程?
42:32 生命体的进化本来就是非线性的过程
45:00 人类生命体这样的复杂系统里有混沌的现象,意味着你无法无限预测未来
47:40 预测未来是需要看尺度和精度的,时间足够短的话可以预测
51:00 量变到质变如何用非线性系统来解释
53:45 在复杂系统的临界点上(节骨眼),小的噪音可以改变未来
58: 30 持续的微小的努力在临界点上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1:05:00 多稳态的现象怎么用来驳斥命运的“决定论”
1:09:00 “涌现”是创造力的表达,这样的涌现可以控制和预测么?
1:10:30 想要改变系统的多稳态(比如情绪的各种状态),也许不是直接调节情绪,而是调节其他的与状态不一样的因素(控制参数)
1:15:35 当纠结的时候可以去做一些完全无关的事情,可能会促使系统改变
1:16:40 如何判断临界点:波动更多,反应更敏感,更慢回到常态
1:18:50 旧约非常有意思,描述了很多无法预测的强大的非线性现象
1:21:00 世界已经过了临界点,就该干嘛干嘛吧
欢迎关注我们的播客名片,上面有我们在各大播客平台的信息:https://namecard.xiaoyuzhoufm.com/kjty9?s=jlwo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Radio Public|Anchor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注:喜马拉雅搜索【北冥有鱼泛心理播客】| 小宇宙搜索【北冥有鱼🐟】
更简单的方式是添加RSS feed订阅: https://anchor.fm/s/6b6f9e90/podcast/rss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将意见和反馈发到我们的邮箱:carefree.soaring@gmail.com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北冥有鱼播客 或者推特Twitter: @CarefreeSoaring
本期节目应听众的点播,我们从网飞的英剧《混沌少年时》 (Adolescence) 出发,谈谈女性法庭心理学家在面对充满防御与厌女情绪的少年嫌疑犯时,所展现的关怀、勇气、智慧与痛苦。剧中的故事也照进了现实:卡其分享了她在司法心理体系中短暂却沉重的实习经历,我们也各自分享了与厌女来访者一起工作的挑战与应对。我们顺着剧中法庭心理学家Briony的思路,一起理解了这一小时评估中的情绪震荡。剧外,我们也探讨了心理学工作者在制度、性别与情感暴力交织的现实中,究竟能为青少年和孩子们做什么,又如何去做?
主播:卡其&朝朝
【时间线】
1:11 《混沌少年时》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剧中的女心理学家Briony做的是什么?
4:29 卡其分享法庭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的工作经历
10:30 与少年犯工作的这段经历虽然短暂,但却是最压抑,最沉重的实习经历
15:00 表面的”应该如何运行的“系统, 与现实”真实“世界的挣扎伤痛之间的割裂
19:05 哪些方面可以看出Briony作为法庭心理学家是在用心工作?她如何与防御性极强的Jamie建立关系?
24:00 给嫌疑犯递送热巧克力,也冒着被泼溅的风险
25:15 对心理学家和母亲之间女性化的联想,以及对她地位的揣测
26:30 Briony运用了大量非传统的技术和方式来试图建立关系,但Jamie防御性地指出了两人之间更多的性别与等级对立
29:45 Briony对Jamie内在真实感受的关注与观察,让Jamie感到无比陌生,羞耻,危险,以至于两次用暴怒和失控防御
37:21 Jamie在两次失控中展现的厌女重现了他攻击时的心理状态。为什么Briony还是选择继续靠近他?
39:40 Briony不仅展现关怀,也在和Jamie的权力交互中尽量保持着镇定和掌控感
42:20 Briony通过在互动中亲身感受到厌恶和恐惧,收集了一手的评估素材
44:02 最后Briony为什么在Jamie离开后一下子哭了出来?关于剧中厌女情节及应对思考的讨论
49:15 去对抗对孩子影响很大的有毒文化,我们应该从何做起?
52:40 剧中借主人公之口反思是否应该给受害者更多声音和展现其他女性的视角,而不只是聚焦嫌疑犯。另一部英剧《道格拉斯被取消了》则是更正面的教材
59:58 心理学工作者可以从哪些方面针对剧里展现的问题进行干预
1:02:50 作为女性心理学家,我们如何与厌女的男性来访者工作?
欢迎关注我们的播客名片,上面有我们在各大播客平台的信息:https://namecard.xiaoyuzhoufm.com/kjty9?s=jlwo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Radio Public|Anchor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注:喜马拉雅搜索【北冥有鱼泛心理播客】| 小宇宙搜索【北冥有鱼🐟】
更简单的方式是添加RSS feed订阅: https://anchor.fm/s/6b6f9e90/podcast/rss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将意见和反馈发到我们的邮箱:carefree.soaring@gmail.com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北冥有鱼播客 或者推特Twitter: @CarefreeSoaring
新一季的第一期我们和老朋友芹菜超人一起聊了聊最近话题度很高的美剧,《人生切割术(Severance)》 第二季。录制的时候也正好赶上这一季的结尾刚刚播出,于是趁热打铁地聊了一下各自的观看感受,并且大开脑洞地探讨了一下剧中涉及的一些很有趣的心理学和科幻结合的概念,例如记忆之于人格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会想要抹去创伤体验?我们向往的人与工作关系又是什么样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真的会出现剧中的记忆切割技术,到那个时候我们又应该如何回到自己的内心,看清楚对我们来说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
嘉宾:芹菜超人
【时间线】
1:18 《人生切割术》 讲了什么?【剧透警告】
4:48 第二季最后一集里Innie (工作人格)与 Outtie (主人格)的对话展现了融合人格的挑战性
9:01 不同角色的Innie展现出了对于记忆分割手术从全盘接受到彻底反叛的不同反应
14:46 开脑洞:我们要是做了分割手术Innie会是什么样的?
30:17 我们会愿意做Innie们做的重复性又不知道意义是什么的工作吗?
34:17 如果我们剥离掉了创伤性的记忆,我们会是谁?
39:45 思想实验:如果把我们的肉身、大脑、甚至记忆和性格换掉,我还是我吗?
47:15 记忆和经验共同塑造了痛苦,但是因为体会过痛苦才能更理解哀悼和快乐的意义是什么
57:58 我们追求的所谓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只是假象吗?
1:02:20 会被剧中这种工作设定吸引的人们想要切割出去的是什么? 可以从事让自己有意义感的工作是一种特权吗?
1:11:42 面对工作环境中的压迫,没有化成行动的反抗是反抗还是顺应环境?除了离开,我们还有什么别的选择?
1:19:30 麦肯锡的调查报告显示,职场人际关系是决定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但同时我们也要警惕职场里打着“我为你好”名义的打压和控制
1:27:02 自主意识可以帮助我们保持活下去和想要获得更好的希望
1:33:00 心理治疗中会有很多类似帮助我们分辨内心不同的Innie和Outtie的部分,以及我们人格中的矛盾性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Radio Public|Anchor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注:喜马拉雅搜索【北冥有鱼泛心理播客】| 小宇宙搜索【北冥有鱼国内版】
更简单的方式是添加RSS feed订阅: https://anchor.fm/s/6b6f9e90/podcast/rss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将意见和反馈发到我们的邮箱:carefree.soaring@outlook.com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北冥有鱼播客 或者推特Twitter: @CarefreeSoaring
【北冥有鱼】开播三年多了。为何两位主播使用匿名,也没有用博士和心理学家的名号作宣传?在播客中创造情感空间是什么样的体验?本季创作有哪些收获、遗憾、惊喜和反思?欢迎收听本期关于播客创作本身的反思和讨论。
主播:卡其&朝朝
嘉宾:芹菜超人
【时间线】
1:54 这一季开始的自我暴露
4:50 匿名做《北冥有鱼》的伦理考量
10:15 做《北冥有鱼》的初衷,与探索和建构内心情感空间有关?
15:15 用爱发电做播客,完全没有在“坚持”?
20:30有社会影响意义的话题值得更广的传播度
22:14 有哪几期节目虽然传播量低,却是我们心头的宝藏节目?
26:35 在主流媒体都倾向于消解和防御痛苦,为情绪留出探索的空间也变得更加珍贵
31:40 学到非常多或感触很深的一期是什么?最喜欢的一期播客总是最新的一期吗?
38:23 印象很深的播客未必只带来知识的收获,而且会让人有情感共鸣
44:00 本季爆款,跟头部主播学习表达
51:52 当流量话题浪潮太猛,我们为何反而选择让它从指尖溜走?
55:00 选题之间隐秘的内在关联
58:00 欢迎听众给我们留言建议!
欢迎关注我们的播客名片,上面有我们在各大播客平台的信息:https://namecard.xiaoyuzhoufm.com/kjty9?s=jlwo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Radio Public|Anchor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注:喜马拉雅搜索【北冥有鱼泛心理播客】| 小宇宙搜索【北冥有鱼🐟】
更简单的方式是添加RSS feed订阅: https://anchor.fm/s/6b6f9e90/podcast/rss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将意见和反馈发到我们的邮箱:carefree.soaring@gmail.com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北冥有鱼播客 或者推特Twitter: @CarefreeSoaring
这一期的话题来源于一篇调查报道:《走进心理咨询室后:一个女生的最后六年》。文章讲述了化名“葛菲”的女孩在多年的心理咨询后,最终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她的母亲随后将葛菲的心理咨询师告上法庭,试图通过法律审视咨询师在她女儿死亡中的责任。这篇报道融合了多个视角,既详细介绍了葛菲的成长经历,也引发了我们对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文章作者陈媛媛,与我们共同探讨报道中提到的诸多话题,包括咨询设置、咨询师关系、伦理道德以及行业监管等方面。如何才能避免下一个“葛菲”的悲剧?我们希望通过深入这篇文章背后的故事,帮助大家更好地识别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有专业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师。
嘉宾:陈媛媛
【时间线】
1:35 《走进心理咨询室:一个女生的最后六年》这篇报道讲了什么?
8:58 媛媛决定做这个选题背后的契机是什么?
15:41 来访接受心理咨询后自杀了,咨询师应该承担多少的责任呢?
28:20 以来访的福祉为第一位,对来访尊重、真诚,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加在对方身上是所有咨询师都应该有的共同准则
30:45 从父权制的角度来理解葛菲的心理咨询便会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治疗方案存在如此多的问题
35:20 报道中的这段心理咨询暴露出的设置问题
45:44 来访很难完成基本的诉说,咨询师也没完成基本的倾听,于是来访也没有完成独立性的成长
52:18 当咨询师没有处理好自己的议题(比如自恋)作为来访应该如何应对?
57:18 在美国咨询师为自己打广告是违背伦理的
1:03:00 当来访的自我价值被否定,咨询中的积极自我对话也变得空洞
1:09:15 为什么心理咨询中的治愈性能量经常得不到重视?
1:16:40 如果咨询的设置把一个成年人当孩子,来访永远不可能培养出来自己的独立性
1:21:48 心理咨询中的安全评估和自杀干预
1:30:23 报道引发我们对于中美心理行业制度现状的反思
1:34:45 我们如何聪明地识别“有毒”咨询师?我们希望看到什么行业层面的改变去促进心理咨询的发展?
1:43:59 媛媛分享写这份稿件时面临的阻力,以及结合自身经验和专业让读者看到关于一个时间的丰富视角
【本期提到的报道原文链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42140 】
如果您或您的亲友正在经历自杀念头或危机,请立即寻求专业帮助。
美国:
全国自杀防治生命线(Suicide & Crisis Lifeline):拨打 988
危机短信服务(Crisis Text Line):发送 HOME 至 741741
中国:
心理援助热线(由中国心理学会提供):拨打 400-161-9995
提供免费的心理支持服务,全天候可用。
生命热线(北京红枫女性心理援助中心):拨打 400-821-1215 为所有性别的来电者提供心理支持。
主播:卡其& 朝朝; 市场&运营:荟有猫
欢迎关注我们的播客名片,上面有我们在各大播客平台的信息:https://namecard.xiaoyuzhoufm.com/kjty9?s=jlwo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Google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Radio Public|Anchor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大陆听众:喜马拉雅搜索【北冥有鱼播客】或小宇宙搜索【北冥有鱼🐟】
海外听众:苹果/谷歌/spotify等平台搜索【北冥有鱼】
更简单的方式是添加RSS feed订阅: https://anchor.fm/s/6b6f9e90/podcast/rss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将意见和反馈发到我们的邮箱:carefree.soaring@gmail.com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北冥有鱼播客, 小红书@北冥有鱼🐟 或者推特X: @CarefreeSoaring
作为冥想爱好者,临床心理学工作者赤道在美国参加了某非盈利冥想组织的十日内观训练营。这个训练营不收任何费用,包食宿,却对冥想者要求很高。参与者需要上交手机电脑和车钥匙,十日保持止语,每日静坐十小时以上,其中三小时不能变换身体姿势。我们对赤道这十天的体验无比好奇。冥想到底是什么?十天的止语对赤道带来了什么改变?在冥想日益流行的今天,我们对冥想有什么反思和顾虑?如何识别靠谱和不靠谱的冥想机构?冥想到底有什么研究证实的作用与副作用?本期节目,我们与嘉宾一起,观察冥想以及与冥想有关的一系列疗愈实践。
嘉宾:赤道
【时间线】
2:23 嘉宾介绍Vipassana冥想中心
4:05 包吃包住的冥想中心为何对冥想者要求极高?
8:30 冥想中心是一个令i人极度舒适的地方吗?如何理解高贵的沉默?
11:00 学员无法发声的情况下,大师是让人唯命是从的上位者吗?
15:26 10天每天10小时冥想,到底在做什么?
18:40 冥想让你注意细微的感觉,比如手掌有微微的酥麻感,比如呼出的气息比吸入的更温热
19:30 观察疼痛会降低它带来的困扰,降低和疼痛的对立感
24:30 冥想和正念到底是什么?
27:00 Vipassana(内观)不是去除杂念,缓解痛苦,而是是观察事物原本的样子,不带判断,如其所是
29:20 对于好的渴望和对于不好的厌恶是一种自动驾驶状态,让我们一直痛苦
31:00 每天20分钟的冥想和10天集中冥想的同异是什么?
36:30 冥想为何会改变时间感?
39:40 为何冥想练习有时会诱发死亡恐惧?冥想不见得适合每个人
42:00 初学者如何练习?
45:00 当冥想被简化和包装成解压工具,很多人接触冥想只是因为实用,但冥想本是为了观察真实,而非缓解痛苦
50:00 冥想让人们更敏锐的感觉到情绪,也同时对这些情绪更有控制感
53:30 冥想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都有相似的影响吗?
56:00 ”观察当下“会影响”享受当下“吗?
1:07:02 我们对“冥想”和“正念”的质疑和谨慎从何而来?
1:11:00 如何识别靠谱和不靠谱的冥想机构?
1:13:30 高强度的冥想练习可能有什么负面作用?
1:18:00 冥想中心的体验还有什么打动人心的地方?
1:23:00 正念练习会增加个人主义,导致人们规避系统的结构不平等吗?
1:26:25 关于正念和冥想的效果和副作用,有什么实证研究的结论?
1:34:00 如何开始安全的冥想练习?身体扫描,关注呼吸,和关注五感
1:38:22 做完这一期播客,我们对冥想怎么看?
主播:卡其& 朝朝; 市场&运营:荟有猫
欢迎关注我们的播客名片,上面有我们在各大播客平台的信息:https://namecard.xiaoyuzhoufm.com/kjty9?s=jlwo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Google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Radio Public|Anchor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大陆听众:喜马拉雅搜索【北冥有鱼播客】或小宇宙搜索【北冥有鱼🐟】
海外听众:苹果/谷歌/spotify等平台搜索【北冥有鱼】
更简单的方式是添加RSS feed订阅: https://anchor.fm/s/6b6f9e90/podcast/rss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将意见和反馈发到我们的邮箱:carefree.soaring@gmail.com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北冥有鱼播客, 小红书@北冥有鱼🐟 或者推特X: @CarefreeSoaring
本周美国第47届总统选举刚刚落幕。四年一次的美国总统大选不再仅仅是公共政治实践的战场,也愈加变成个人心理的大型试炼场。在2016年开始的每次大选期间,约有60%到70%的美国人报告说他们的焦虑明显上升,有更多的恐惧感,更容易发怒和失眠。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美国公民声称他们有了更多的压力应激行为,比如抽烟喝酒和情绪性暴食。
大选引发的精神压力也渗入了最私密的心理咨询室的空间——在美国大选期间,很多人进入到心理咨询室讨论大选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作为保持中立的咨询师和被政治影响的普通人,这样的双重身份也给心理咨询师带来了许多挑战。
本期播客我们请到了政治类播客《美轮美换》的主播小华,一起畅聊当大选政治渗入私密的情感空间,我们该如何理解与应对。
嘉宾:小华
【注:本集播客录制于大选前两天】
【时间线】
2:00 如何应对这一届选举的未知感
10:02 周围人对于选举的情绪反应
15:10 对美国政治的“后知后觉”: 政治与作为外国人的生活也息息相关
21:57 随着两极分化的逐渐严重,如何和与我们政治观点完全不同的人相处?
36:55 对于基本事实的共识可以撑起我们与不同观念的人对话的空间吗?
42:20 如何理解对于有移民创伤却依然支持反移民政策的人的立场
49:00 心理咨询的空间是一个可以让我们反思对于政治的情绪反应更深层的来源
53:30 来自同温层朋友的支持是应对选举焦虑和政治性抑郁的有力方法吗?
57:01 咨询师如何在咨询中和来访讨论政治议题和看见来访情绪背后的压抑和脆弱
1:05:00 我们该如何应对选举焦虑和政治抑郁?
1:13:20 面对选举结果可能会有的“信仰崩塌”,应该如何调整心态?
主播:卡其& 朝朝; 市场&运营:荟有猫
欢迎关注我们的播客名片,上面有我们在各大播客平台的信息:https://namecard.xiaoyuzhoufm.com/kjty9?s=jlwo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Radio Public|Anchor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喜马拉雅搜索【北冥有鱼播客】| 小宇宙搜索【北冥有鱼🐟】|其他平台搜索【北冥有鱼】 更简单的方式是添加RSS feed订阅: https://anchor.fm/s/6b6f9e90/podcast/rss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将意见和反馈发到我们的邮箱:carefree.soaring@gmail.com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北冥有鱼播客, 小红书@北冥有鱼🐟 或者推特Twitter: @CarefreeSoaring
我们在前不久做了“如何开启一段心理咨询之旅”这期之后,收到了很多听众的反馈和提问。有很多人表示想要更多了解心理咨询的过程,自己“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判断咨询是否有帮助。这一期我们想通过来访者和咨询师的视角,带大家进一步走进咨询室中的世界。
嘉宾:Sissy & 皮卡
【时间线】
2:47 我们自己的心理咨询经验是什么样的?
9:15 对心理咨询过程的预期是什么?
16:30 每次从咨询中都哭着走出来,是因为自己很“弱”吗?
17:20 “我不想告诉你所有的事情”:对咨询师的信任和猜测是不断变化的
22:35 内心的脆弱既想掩盖又想被看到
26:40 心理咨询中改变的5个阶段
29:46 心理咨询里来访者要讲什么?
36:30 为什么想要咨询师说更多,ta们反而往往不说?
40:05 咨询容易卡在“智性”的分析和理解上,而提供抱持的环境则相反
45:30 不同来访者会喜欢不同咨询师的风格吗?
47:10 药物协助的心理治疗有用吗(更针对北美地区)?
53:30 流派和风格并没有ta的关注和想要理解来访的努力重要?
54:20 讨论与咨询师的冲突/异见/不满往往能让咨询更加深入
1:00:10 咨询室里对攻击性的容纳
1:02:50 什么样的变化让人们知道心理咨询是有效果的?
1:05:00 心理咨询里”症状“更严重了怎么办?
1:09:20 心理咨询到底可以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1:17:20 什么时候咨询会结束?分离也是重要的课题
主播:卡其& 朝朝; 市场&运营:荟有猫
欢迎关注我们的播客名片,上面有我们在各大播客平台的信息:https://namecard.xiaoyuzhoufm.com/kjty9?s=jlwo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Radio Public|Anchor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喜马拉雅搜索【北冥有鱼播客】| 小宇宙搜索【北冥有鱼🐟】|其他平台搜索【北冥有鱼】 更简单的方式是添加RSS feed订阅: https://anchor.fm/s/6b6f9e90/podcast/rss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将意见和反馈发到我们的邮箱:carefree.soaring@gmail.com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北冥有鱼播客, 小红书@北冥有鱼🐟 或者推特Twitter: @CarefreeSoaring
炎热的天气是今年夏天名副其实的热点之一。今年,我们不断听到世界各地打破最高温纪录的新闻。不止是高温,洪水、飓风、干旱,这些极端天气似乎已逐渐从偏态变成了常态。这些新闻在提醒着人们,全球气候变暖已是无法忽视的事实。
但我们经常忽略的是,气候危机是如何对我们每个人日常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直接的影响的。在高温的日子里,我们也许睡得更差,脾气更糟,冲动更多,但却并没有意识到,全球变暖也可能是我们情绪崩溃的幕后推手之一。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甚至能影响到痴呆症的发病,自杀的冲动,和孕妇的产后抑郁。
在本期播客中,我们与环境保护专业的嘉宾Shelly一起聊聊地球的气候危机为何也是巨大的心理危机。面对气候危机,是什么样的心态让我们大部分人迟迟不行动呢?普通人还有什么可以做的点滴小事来应对和改善气候危机呢?希望本期播客能为你带来一些启发。
【时间线】
00:35 嘉宾Shelly在美国学习环境科学、政策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历
5:15 我们的日常情绪已经逐渐被极端天气操控了
11:01 为何气候危机是21世纪最大的人类危机?
14:54 全球变暖导致了高温,但为什么也会与更多的洪水, 飓风和空气污染有关呢?
19:00为什么全球变暖是人祸而不是天灾?
23:33 再过六十年,上海将与如今巴基斯坦的气候相似
27:15 气候变化如何拿捏我们的心理健康?
28:00 夜间气温每升高1度,睡眠问题增加7%
30:00 高温对注意力的限制
32:00 高温会增加自杀率和割腕等自伤行为吗?
36:00 气候和污染影响认知功能和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
36:30孕妇的产后抑郁竟然也有空气污染的锅?
39:24 亲身或间接经历的极端天气,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相连
44:10 气候灾害对孩子大脑的伤害更深远
46:05 当气候变化伤害着我们的身心,为何全球的行动都如此无力?
49:05 五大影响有效行动的心理因素:距离感,认知失调,否认,末日论,和身份认同
55:35 虽然气候变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了,但我们未必觉得个体的贡献能改变什么
56:00 对气候话题的关注和教育无法改变行为,而周围人的行动则可以
57:36 哪些国家在控制全球变暖方面做的最好?结果出乎意料
58:36 蚂蚁森林等游戏化的形式,通过行为主义塑造微小环保行为
1:00:30 应对气候变化,我们不需要少数的人去做到一百分。我们需要的是很多人来做到六十分:
1:01:01 第一步:积极讨论气候问题;但谈论气候议题让人觉得像道德绑架怎么办?
1:04:35 第二步: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吃点蔬菜;为什么要减少食用牛肉(而不是羊肉)?
1:06:55 第三步:减少食物浪费与外卖;断舍离也在保护地球?
1:09:45 第四步:垃圾回收(有人和卡其一样很讨厌回收怎么办?)
1:12:30 缓解气候变化,各种行动之间如何比较?少坐飞机比垃圾回收更有效?
1:14:00 少生孩子最环保?只针对于发达国家,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1:16:00 改变气候变化的关键窗口期在2030年之前
1:17:10 当购买新品的成本比修理或寻找旧物更低的时候,我们如何减少购买?
1:18:00当过度花销是对曾经匮乏的补偿时
1:23:20 第五步:交通工具的改变;多用绿色能源车和公共交通
1:25:20 第六步:减少飞机的使用
1:26:55第七步:居家节能
1:28:30 从衣食住行方面总结,我们做什么微小的行动可以拯救地球的环境?
参考文献: Radua, J., De Prisco, M., Oliva, V., Fico, G., Vieta, E., & Fusar‐Poli, P. (2024). Impact of air pollution and climate change on mental health outcomes: an umbrella review of global evidence. World Psychiatry, 23(2), 244-256.
主播:卡其& 朝朝; 市场&运营:荟有猫
欢迎关注我们的播客名片,上面有我们在各大播客平台的信息:https://namecard.xiaoyuzhoufm.com/kjty9?s=jlwo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Radio Public|Anchor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喜马拉雅搜索【北冥有鱼播客】| 小宇宙搜索【北冥有鱼🐟】|其他平台搜索【北冥有鱼】 更简单的方式是添加RSS feed订阅: https://anchor.fm/s/6b6f9e90/podcast/rss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将意见和反馈发到我们的邮箱:carefree.soaring@gmail.com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北冥有鱼播客, 小红书@北冥有鱼🐟 或者推特Twitter: @CarefreeSoaring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赛场上,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决定性时刻。在比分胶着的比赛中,是什么决定了运动员在关键时刻的超常发挥或异常失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又可以从这些“大心脏”或者“掉链子”的时刻中学到什么?本期我们与嘉宾一起聊聊运动心理学, 聊聊普通人如何练就关键时刻沉稳专注的大心脏。
嘉宾:大河&那仁
【时间线】
1:45 “大心脏” 究竟是什么?相对应的“掉链子”又是什么?
6:30 嘉宾分享在比赛中的逆转体验
12:12 “大心脏”与“掉链子”可以互相转化,密切相连
20:41 大心脏和掉链子不对立,但是贴标签会产生不同的暗示
25:33 如何在社交媒体和观众的凝视下,创造专注的内在空间
31:13 “自我对话”可以积极地转变被外界干扰的影响,还有什么别的可以训练大心脏的技巧呢?
40:13 在运动中培养的“大心脏”可以用在生活其他方面吗?
44:23 “回忆杀”和意象的运用
48:39 在一个鼓励内卷的环境里关注自身成长
57:06 在最佳的心流体验中,恐惧和喜悦像双胞胎一样共存
1:01:19 把绩效评估看成升级打怪后,很多压力都变的有趣了
1:03:07 如何系统性地超常发挥?激发最优体验的几个原则与技巧
1:09:47 高压时刻的自我1 与自我2
1:11:17 “干扰”对手的小技巧
1:18:04 进入“无我”的状态
主播:卡其 & 朝朝; 市场&运营:荟有猫
欢迎关注我们的播客名片,上面有我们在各大播客平台的信息:https://namecard.xiaoyuzhoufm.com/kjty9?s=jlwo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Radio Public|Anchor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喜马拉雅搜索【北冥有鱼播客】| 小宇宙搜索【北冥有鱼🐟】|其他平台搜索【北冥有鱼】 更简单的方式是添加RSS feed订阅: https://anchor.fm/s/6b6f9e90/podcast/rss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将意见和反馈发到我们的邮箱:carefree.soaring@gmail.com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北冥有鱼播客, 小红书@北冥有鱼🐟 或者推特Twitter: @CarefreeSoaring
十年之后皮克斯又为大众奉上了一份心理学的礼物——《头脑特工队》第二部。 这部上映没多久就打破年度全球票房记录的电影,标志着人们对探索内心世界愈发旺盛的好奇心和需求。刚看完这部电影的我们也决定好好聊一聊它带给我们的感受和启发。本期的录制风格更加随性,更追随我们的感受: 我们和嘉宾畅谈了自己的成长和情绪的关系,一路聊到了死亡焦虑和生命的意义。不知道听完这期的你会不会也和我们一样,从主人公莱莉和她的情绪们身上也看到了自己与情绪的成长之路。
注:本期含有大量剧透,请酌情收听
嘉宾:芹菜超人
【时间线】
3:51 电影打动我们的各自是什么?
6:01 在核心感受上的共鸣
10:51 被抛弃的情绪,也有存在的意义
12:23 对自我情绪的好奇是一切的开始
16:50 电影中可以对情绪的表达有哪些改进?
22:33 “委屈”是文化性的情绪吗?
23:44 情绪到底是什么?为何很多状态很难定义?
25:51 痛苦的情绪也可以存在,带来一种真实感
28:07 成年人是否不再需要那么多快乐?
32:34 电影中我们都看到了哪些心理治疗流派的影子?
39:30 主播和嘉宾各自的主情绪是如何随着时间变化的?
47:30 被误解的时候,委屈带来了无助的被动感,而不屑和丧丧则是主动的嘲讽
51:33 刚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会有“怀旧”的情绪吗?
57:04 儿童时期我们就会有死亡焦虑这种情绪吗?
59:36 什么情绪是从无到有的?
1:07:30 青春期如何影响情绪的变化?
1:12:32 小时候我们对情绪有很多规训
1:13:55 这部片子打破了对积极心理学的幻想吗?
1:17:30 对情绪的拟人化和可爱化会带来什么后果?
1:22:13 拟人化情绪的潜在问题是什么?
主播:卡其 & 朝朝; 市场&运营:荟有猫
欢迎关注我们的播客名片,上面有我们在各大播客平台的信息:https://namecard.xiaoyuzhoufm.com/kjty9?s=jlwo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Radio Public|Anchor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喜马拉雅搜索【北冥有鱼播客】| 小宇宙搜索【北冥有鱼🐟】|其他平台搜索【北冥有鱼】 更简单的方式是添加RSS feed订阅: https://anchor.fm/s/6b6f9e90/podcast/rss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将意见和反馈发到我们的邮箱:carefree.soaring@gmail.com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北冥有鱼播客, 小红书@北冥有鱼🐟 或者推特Twitter: @CarefreeSoaring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心理咨询/治疗产生兴趣,但却不知道如何开始这段旅程。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在杭州执业的心理咨询师李淼晞(Sissy),深入地探讨了在中国大陆和美国该如何选择适合的心理咨询师,如何开始第一次会谈。本期节目尤其适合对心理咨询起心动念,但还没有实践经验的听众。但无论是你第一次接触心理咨询,还是已经有一些咨询经验但是对这个过程感到困惑,我们都希望这期节目能为你带来一些启发。
嘉宾: 李淼晞 Sissy
李淼晞: 繁人心理创始人, 心理咨询师, 安娜·弗洛伊德中心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硕士 - 欢迎关注繁人心理同名小红书和视频号
时间线
4:30 主播与嘉宾的专业背景
8:17 我们为什么需要心理咨询/治疗?每个人都可以从心理咨询中获益吗?
12:30 渴望成长是一个必要的动力吗?
13:05 是什么阻止了需要的人去寻求心理咨询?
16:14 遇到心理困扰时,大部分人认为过一阵就可以自愈,或者寻求帮助是可耻的
18:15 承认和允许脆弱是进入心理治疗的重要部分
21:00 谈论痛苦会让人更痛苦吗?
23:07 对心理咨询/治疗的合理预期是什么?“我鼓励来访测试我是否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25:25 来访者可能会对咨询师代入对医生和老师等权威的期待
27:31 来访者有时并不知道自己的治疗目标,在等待着“被诊断“
30:10 来访对心理咨询的投入/期待和信念是让心理治疗起作用的重要因素
31:00 心理咨询的目标是随着探索的深入在改变的,可能是流动的
33:30 咨询师如何与来访者探讨对心理咨询的开始/过程/反馈/和结束的期待
37:00 ”你永远是比我更了解你自己的“
38:29 与来访者探讨合理预期:当开始面对回避的痛苦时,症状也许会更严重
39:30 在良莠不齐的心理服务市场,如何从开始就区分好的心理咨询师和身心灵骗子?
45:05 一定程度的怀疑时正常的;如果过于迷信某个咨询师,也许正在理想化
49:10 当我们的文化在理想化咨询师,咨询师应该如何与来访在初次会谈中交流?
53:00 对治疗师在初次会谈中就会产生的移情:“ta像我生命中的谁”
55:57 在选择咨询师的时候来访者会考虑什么因素?
1:01:38 真正的难点是缺乏一个体系来筛选有胜任力的咨询师
1:03:10 如何考虑心理咨询的价格?
1:12:25 心理咨询到底如何起作用?它的作用和药物治疗/自我帮助之间如何比较?
1:14:10 心理治疗提供一个安全的体验和了解情绪情感的窗口
1:15:40 心理治疗是看到真相,以及在治疗中充分做实验和体验自我的真实和不真实,幻想和情绪
1:18:23 1950年代心理咨询/治疗的存在危机:心理治疗的疗效如何被确定?
1:21:57 心理咨询和药物的疗效如果比较?
主播:卡其 & 朝朝; 市场&运营:荟有猫
欢迎关注我们的播客名片,上面有我们在各大播客平台的信息:https://namecard.xiaoyuzhoufm.com/kjty9?s=jlwo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Radio Public|Anchor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喜马拉雅搜索【北冥有鱼播客】| 小宇宙搜索【北冥有鱼🐟】|其他平台搜索【北冥有鱼】 更简单的方式是添加RSS feed订阅: https://anchor.fm/s/6b6f9e90/podcast/rss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将意见和反馈发到我们的邮箱:carefree.soaring@gmail.com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北冥有鱼播客, 小红书@北冥有鱼🐟 或者推特Twitter: @CarefreeSoaring
这期我们很开心邀请到了知名播客《黑水公园》的主播金花,借前阵子大火的电影《周处除三害》一起聊聊为什么聪明人也会被邪教洗脑。片中描绘的“尊者”和他的邪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现实世界的邪教往往更加荒诞和残忍。我们通过心理学、科学、宗教学和流行文化的观点碰撞,发现其实“尊者”这样的人常常就在我身边,不论在哪个国家,都有利用人们的信仰、脆弱、和善良来谋取私利的人。当邪教通过多种方式攻破了我们内心隐秘的弱点和痛点, 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人也有可能沦为邪教的信徒。希望这期对话能帮大家擦亮眼睛,识别邪教,找到自己真正可以依靠的精神力量。
嘉宾:金花
时间线:
2:20 看懂《周处除三害》得有点文化
8:00 电影里的邪教片段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击中了大家的什么痛点?
11:45 小时侯的金花尝试了各种“特异功能”的修炼,还看到了各种修炼者的安利
18:40 顶钢筒盆曾经很流行
22:10 邪教三件套:父权制魅力领袖,灭绝自由言论,对追随者全方位剥削
25:57 “科幻教“:高维生命对椅子的召唤?
30:05 对于科幻爱好者来说,笔仙等通灵游戏仿佛是连接高等外空力量的钥匙
32:38 能开天眼的邪教:蒙起眼睛认字是催眠吗?
35:45 美国摩门教分支——邪教摩门基要派的洗脑从娃娃抓起
39:26 催眠为什么会广泛被用在邪教中?
48:50 人有和周围人同步的本能,在邪教里更容易从众
51:33 美国还有什么著名的邪教?
57:15 邪教和合法的宗教到底该如何区分?
1:05:51 科学解决不了死亡焦虑;邪教会利用这一点吗?
1:08:45 为什么我们从宗教中寻找精神力量的来源?
1:17:57 邪教如何利用人们对偶像的崇拜? 尊者的原型徐少龙比电影拍得还要荒诞
1:19:29 邪教的头目真的完全相信他们传播的学说吗?
1:22:14 邪教与传销的相似性:为何聪明人也会信传销?
1:25:10 越要证明“我“没错, 越陷得深
1:36:27 温暖感和归属感是很多人愿意活跃在宗教里的原因
1:30:20 中国文化的实用主义更能帮助人们远离邪教?
1:38:13 远离邪教和传销,我们能做什么?
1:43:45金花给男性听众的建议:该问路就问路!
主播:卡其 & 朝朝; 市场&运营:荟有猫
欢迎关注我们的播客名片,上面有我们在各大播客平台的信息:https://namecard.xiaoyuzhoufm.com/kjty9?s=jlwo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Radio Public|Anchor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喜马拉雅搜索【北冥有鱼播客】| 小宇宙搜索【北冥有鱼🐟】|其他平台搜索【北冥有鱼】 更简单的方式是添加RSS feed订阅: https://anchor.fm/s/6b6f9e90/podcast/rss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将意见和反馈发到我们的邮箱:carefree.soaring@gmail.com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北冥有鱼播客, 小红书@北冥有鱼🐟 或者推特Twitter: @CarefreeSoaring
在非母语环境下工作的心理学家(licensed psychologist)面临着语言和文化上的极高挑战。本期我们聚焦与第二语言习得和使用相关的心理治疗师受训经历,分享了两位主播作为中文母语者,在美国的英语语境下接受博士训练与工作的心路历程。语言的成长作为一面镜子,帮我们反思着语言与情感表达、身份认同、职业成长、和文化选择的复杂关系。双语使用者的身份也逐渐让我们意识到,双语的学习和使用是人生中的一份大礼。
时间线:
2:10 心理治疗是一个英文主导的学科?
3:31 留学经历里是从将中文翻译成英文开始
7:20 双语使用者的大脑激活模式是持续的双核运行
5:39 临床心理学博士期间,英语不过关即将面临退学的压力
13:25 个人专业的成长,语言的习得,和文化的适应性是三条很紧密缠绕的线
24:10 用英文打电话,拒绝想自杀的潜在来访者
30:15 心理治疗对母语使用者的语言和人际功能都要求极高 ——“我说中文都比不过她说英文”
34:40 双文化认同的人如何平衡对第二语言和对母语的亲近度?
40:31 双语使用者和单语使用者的认知差异
44:35 语言表达影响人格推断:使用第二语言让我的人格改变了
48:07 文化误差放大对语言表达的偏见
51:04 当我们对自己的语言苛刻时,是否也接受了别人投射的对异族的偏见?
52:48 语言表达与无意识挂钩,越苛刻越混乱
57:15 原来双语能力是优势,我不是英文永远比不过别人的那个人?
1:00 标准”的口音是在内化等级吗?
1:02:00 “口音也可以是可爱的
1:05:00 口音也是身份的表达,“完美”的口音也不能避免被歧视
1:09:34 双语治疗师为双语来访提供了怎样的语言和情感的选择?
1:16:41 在创伤治疗中,母语与加工原始感受相连,而第二语言与审视相关
1:24:40 以Yiyun Li的写作为例:英文表达是对中文创伤的情感切割吗?
1:27:00 意识如光,语言如布,阴影是我们的无意识
1:30:11 中文更适合用比喻与意象,英文更被用于直接情感表达
1:33:11 幽默和玩笑需要更高的文化和语言要求,也在提醒“异乡人”的身份
1:33:53 如何保持书面语的双语鲜活度?
1:37:12 如果没有出国学习心理治疗,语言还会如此重要吗?
1:40:17 AI会让我们对多语言的学习需求越来越少吗?
主播:卡其 & 朝朝; 市场&运营:荟有猫
欢迎关注我们的播客名片,上面有我们在各大播客平台的信息:https://namecard.xiaoyuzhoufm.com/kjty9?s=jlwo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Radio Public|Anchor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喜马拉雅搜索【北冥有鱼播客】| 小宇宙搜索【北冥有鱼🐟】|其他平台搜索【北冥有鱼】
更简单的方式是添加RSS feed订阅: https://anchor.fm/s/6b6f9e90/podcast/rss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将意见和反馈发到我们的邮箱:carefree.soaring@gmail.com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北冥有鱼播客, 小红书@北冥有鱼🐟 或者推特Twitter: @CarefreeSoaring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往往充盈着阖家欢乐,和和美美聚餐包饺子的美好想象。疫情三年,有家不能回的过往也让这个春节的团聚显得难能可贵。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却好似深陷节日的围城,在热闹与欢乐之余,充满着复杂而难以言说的惆怅:社恐的人们怕被亲戚们评价,身居异乡的人们感受着属于自己的孤独,想要躺平的人们抱怨着节日的情绪劳动,压抑的家庭矛盾被酒精挑起,热闹的烟火也许映衬着抽离, 悲伤的节日记忆与热闹的当下格格不入……与此同时,我们从日复一日的劳作和生活中停顿下来,回望兔年的过去,诉说对龙年的期待。
本期,我们与嘉宾一起聚焦国内与海外华人在春节期间的心理群像,一起来聊聊我们该如何面对过年期间难以言说的情绪和感受。 在这里,北冥有鱼也祝福所有的华人过个好年,龙年大吉!
嘉宾:芹菜超人
时间线:
1:41 主播和嘉宾在中国和美国过春节的计划
5:20 三年疫情对过年的影响
过年的千般滋味:
8:33 滋味一:春节是原生家庭的冲突试炼场
17:35 滋味二:设置边界感的武艺大比拼
23:40 滋味三:在传统欢庆活动中的安适和抽离
28:20 滋味四:过年厌女旧习俗大发作
33:57 滋味五:围绕着包饺子的喜怒哀乐
38:40 滋味六:“探亲狗”的劳累与疲惫
44:20 滋味七:异乡过年的错位感
47:00 滋味八:春节成为了海外华人和二代移民之间的文化冲突
52:00 滋味九:灯火通明中的分离与哀悼
59:31 滋味十:当我们怀念以前的"年味":到底什么是“过年的感觉”?
68:31 滋味十一:主播和嘉宾最开心的过年记忆
71:30 怎么才能过一个好年?
【北冥有鱼】主播:卡其 & 朝朝; 策划&宣传:荟有猫
欢迎关注我们的播客名片,上面有我们在各大播客平台的信息:https://namecard.xiaoyuzhoufm.com/kjty9?s=jlwo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Radio Public|Anchor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喜马拉雅搜索【北冥有鱼播客】| 小宇宙搜索【北冥有鱼🐟】|其他平台搜索【北冥有鱼】
更简单的方式是添加RSS feed订阅: https://anchor.fm/s/6b6f9e90/podcast/rss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将意见和反馈发到我们的邮箱:carefree.soaring@gmail.com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北冥有鱼播客, 小红书@北冥有鱼🐟 或者推特Twitter: @CarefreeSoaring
2023年仿佛一眨眼就过去了。这一年, 疫情进入尾声,生活逐渐常态化,我们的心境也在悄然变化。人们一边在创伤中寻求疗愈和希望,一边也承受着地缘政治冲突和经济下行带来的挑战。在2023年的末尾,两位主播票选出了十大精神健康领域的热点事件并分享了我们个人的看法。本期没有什么干货科普,纯属唠嗑。如果你也好奇这一年心理健康领域的变化,不妨听一听这期节目,希望能在这新旧交替之际为你带来一些感受和思考。
此外,我们想在这里感谢大家两年来对北冥有鱼的支持和喜爱!我们也会努力在新的一年继续做出有趣的、高质量的节目。祝福大家2024年新年快乐!
时间线:
1:09 No.1 后疫情时代精神问题大流行
10:01 No.2 巴以和俄乌等战争带来精神创伤
17:50 No.3 歌手李玟Coco因为抑郁症自杀
26:14 No.4 全世界儿童与青少年心理问题飙升
37:55 No.5 脑机接口技术即将可以治疗心理问题吗
43:55 No.6 对冥想和心理健康工具应用程序的投资风靡风险投资市场
48:00 No.7 学霸猫身心灵禅修诈骗事件
57:53 No.8 平等、多样性、与包容性(EDI)正在成为心理学的主流话题
1:06:46 No.9 女性主义的兴盛对精神健康的影响
1:15:13 No.10 经济下行的年代,我们还能谈论对幸福的追求吗?
【如果您或者亲人朋友有自杀的想法或者心理健康危机,可以联系以下帮助:】
-打电话或者发短信至 988 【美国】
https://988lifeline.org/
-全国希望24小时热线 400-161-9995【中国】
https://findahelpline.com/organizations/24-hope-line
【北冥有鱼】主播:卡其 & 朝朝; 市场宣传:荟有猫
欢迎关注我们的播客名片,上面有我们在各大播客平台的信息:https://namecard.xiaoyuzhoufm.com/kjty9?s=jlwo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Radio Public|Anchor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喜马拉雅搜索【北冥有鱼播客】| 小宇宙搜索【北冥有鱼🐟】|其他平台搜索【北冥有鱼】
更简单的方式是添加RSS feed订阅: https://anchor.fm/s/6b6f9e90/podcast/rss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将意见和反馈发到我们的邮箱:carefree.soaring@gmail.com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北冥有鱼播客, 小红书@北冥有鱼🐟 或者推特Twitter: @CarefreeSoaring
你和你的另一半在谈及“钱”字时,是否能心平气和?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即使是相处多年的伴侣,谈论财务问题依然是一个禁忌。调查揭露,有70%的伴侣称他们因为金钱问题争吵的频率超过了性生活、家务活、甚至是晚餐吃什么。
在奈飞Netflix最近播出的一档节目《致富攻略》中,财务规划师Ramit Sethi深入探讨了伴侣间的财务摩擦。他不仅揭示了他们财务问题的根源,还帮助伴侣朝着共同的财务目标合作前进。节目中展示了许多伴侣因为对金钱的不同观点而产生的冲突,并深入地展示了财务规划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关系的。这一过程与我们在心理咨询中遇到的许多情况惊人地相似,虽然切入点不同,但最终都指向了伴侣关系中的信任、安全感和沟通方式。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两位在理财方面有专业背景的嘉宾,他们将与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伴侣关系与理财之间的联系。
那么,情感共同体,也是经济共同体吗?请收听我们的节目,也许我们可以一起找到答案。
嘉宾:小P & DT
时间线:
欢迎关注小P的科普财富规划频道:
油管中文:http://youtube.com/@caifuguihua
油管英文:https://www.youtube.com/@investwithprudence
b站:https://space.bilibili.com/1674374098/
【北冥有鱼】主播:卡其 & 朝朝; 市场宣传:荟有猫
欢迎关注我们的播客名片,上面有我们在各大播客平台的信息:https://namecard.xiaoyuzhoufm.com/kjty9?s=jlwo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Radio Public|Anchor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注:喜马拉雅搜索【北冥有鱼播客】| 小宇宙搜索【北冥有鱼🐟】
更简单的方式是添加RSS feed订阅: https://anchor.fm/s/6b6f9e90/podcast/rss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将意见和反馈发到我们的邮箱:carefree.soaring@outlook.com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北冥有鱼播客, 小红书@北冥有鱼🐟 或者推特Twitter: @CarefreeSoaring
要说当今市面最火爆的心理学测试,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应该是首当其冲。从了解自我、工作求职到恋爱交友,对MBTI的应用和讨论似乎无处不在。虽然MBTI广受学界的诟病,也并非最准确权威的人格测试,为何它仍然能在众多泛心理测试中脱颖而出,变成商业和私人社交的通用语言?MBTI击中了当代人的哪些心灵诉求,又为我们带来了何种的思维局限?本期我们和临床心理学博士与人格心理学研究者木木一起,对MBTI与其流行性抽丝剥茧。
嘉宾: 木木
时间线:
0:55 MBTI: 60年代的美国测试,在20年炒冷饭火遍亚洲?
4:52 MBTI的“商业奇迹”,福布斯也不明白
9:53 MBTI比星座更彰显自我能动性,但我们是否真的了解自己?
11:10 MBTI科普(很熟悉mbti概念的听众可跳过)
15:00 MBTI为何会让学院派的心理学工作者也着迷?
16:05 MBTI满足人类的自恋需求,投射出理想化的自我蓝本
17:30 在MBTI里,人均成名
18:44 MBTI对缺点的展现也很精准?
19:57 朝朝的MBTI使用报告:为何呈现的是某段时期的人格?
25:43 MBTI的标签既可以深化又可以局限我们的自我认识
26:32 主播与嘉宾互猜MBTI后,发现自评和他评的准确度较低
28:40 吐槽MBTI测试的几大缺陷
30:45 MBTI在临床工作中作为破冰利器深入内心
33:34 MBTI充满了局限性和误解的风险,但也可以引出对自我更深理解的渴望
32:00 人格的“阴影面具”,往往是自我更需要去探索的部分吗?
34:30 性格的灵活性为何更好?
36:27 大五人格(OCEAN)是什么?为什么它比MBTI更靠谱?
38:37 MBTI为何在学术界被诟病?
41:15 为何大五人格流行不起来?
46:00 很多人喜欢心理测试是需要一个关于自己是谁的故事
48:15 MBTI 也可能成为判断对错的工具
50:00 流动与不确定,往往是不像答案的答案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将意见和反馈发到我们的邮箱:carefree.soaring@outlook.com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北冥有鱼播客 Twitter: @CarefreeSoaring
你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Radio Public|Anchor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关注我们的播客名片:https://namecard.xiaoyuzhoufm.com/kjty9?s=jlwo
添加RSS feed订阅: https://anchor.fm/s/6b6f9e90/podcast/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