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Fiction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6/v4/c6/01/7b/c6017bc6-f697-fa9a-12cd-e8dbdafe41ca/mza_713392461287667301.jpg/600x600bb.jpg
不平靜的書桌
葉蔭聰
28 episodes
2 days ago
葉蔭聰每次會介紹一本書,連繫上一件時事,希望從中帶給聽眾一個新觀點。 請支持葉蔭聰的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chonghead
Show more...
Books
Arts
RSS
All content for 不平靜的書桌 is the property of 葉蔭聰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葉蔭聰每次會介紹一本書,連繫上一件時事,希望從中帶給聽眾一個新觀點。 請支持葉蔭聰的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chonghead
Show more...
Books
Arts
Episodes (20/28)
不平靜的書桌
關愛隊與《中國現代國家的起源》

請支持我的體制外教學與評論!https://www.patreon.com/c/chonghead

中國以前有句話:「山高皇帝遠」,或者「帝力於我何有哉?」,現實裡的地方社會,例如鄉村世界並那樣簡單,皇帝不遠,帝力還是可以發揮作用的。但是,既然朝廷衙門向下只到縣城,縣以下的鄉村的帝力,即治理是如何達成的?

Show more...
9 months ago
16 minutes 8 seconds

不平靜的書桌
[不平靜的書桌] 戒嚴令、緊急狀態與韓國的制憲時刻

有一位政治理論學者卡利韋斯(Andreas Kalyvas),他認為,我們要注意到民主政治的「非常態」,非常態裡有他稱之為制憲力量(constitutive power),它是「人民主權」(popular sovereignty)在民主常規壓抑後蘇醒的狀態,人們重新去確認自決及自治的至高權力,它挑戰既有的建制及權力平衡,卻又不是徹底推翻政權的革命時刻。從較為經驗主義的觀點看,我們可以說它是現代政治裡較為動態與衝突的一面。

我不知道,尹錫悅是否讀過施密特,或是他真的視全斗煥為偶像,還是把部份民眾持續對朴正熙的懷緬之情過份放大,因此便憑空標籤反對者為「無恥親北韓叛國勢力」以宣佈戒嚴,出動軍隊包圍及企圖抓捕議員。總的來說,他的戒嚴說辭既有韓國軍事強人(全斗煥、朴正熙)特色,也是施密特的主權式宣佈例外狀態的演練。當然,施密特沒有談及民主議會以至民眾是否有可能爭奪「人民主權」的代表性,或起碼否決例外狀態的權力。然而,當韓國人民在獨裁時期的集體記憶被喚起,在野黨及抗議的群眾頓成為最有資格的人民主權代表,反手把總統變成人民的敵人。


Andreas Kalyvas, 2008, Democracy and the Politics of the Extraordinary: Max Weber, Carl Schmitt, and Hannah Arendt. Cambridge UP.

Michael Denning, 2004. “The Peculiarities of the Americans: Reconsidering Democracy in America.” Culture in the Age of Three Worlds, 192-208. London: Verso.

Show more...
10 months ago
21 minutes 8 seconds

不平靜的書桌
【不平靜的書桌】簡樸房:一個行不通的社會建構

本專欄完全免費,請大家支持一下我的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c/chonghead

或Buymeacoffee

https://buymeacoffee.com/chonghead


「劏房」雖然有負面意義,但也有它的社會功能,它是一個最簡潔的意象,匯聚了民眾對政府,以至香港整個房地產市場的不滿,形成一種持續的社會壓力,鞭策所有人直面殘酷的社會現實,是個相當典型的現實的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說它是建構,絕不是說它無中生有,相反,它是活生生的社會現實,既引來新聞媒體持續的報導追訪,也引起同情與同感,電影電視以劏房居民故事為題材的作品也不絕如縷,社會服務界亦把劏房戶視為貧窮的同義詞,開展各種不同形式的扶貧項目。總而言之,它成為一個大眾情感、論述及敘事反覆投注其中的對象,也是一個實踐與介入的客觀對象。


Show more...
1 year ago
13 minutes 33 seconds

不平靜的書桌
[不平靜的書桌]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對烏托邦的思考

請訂閱我的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chonghead
或一次性支持:
https://buymeacoffee.com/chonghead


就在這一次「回歸資本主義」之前的兩天,著名的美國馬克思主義文化評論家詹明遜(Fredric Jameson)逝世,他終生沒有像馬克思晚年那樣,把大部份心力放在解開資本主義秘密的工作之上,卻拼命地評論種種文藝與流行文化文本,然而,他卻對「回歸資本主義」有獨特見解:

「有關社會主義,我們會碰到更多令人困惑難以解決的兩難,涉及共同體或集體⋯⋯沒有非超驗的資本經濟機制,所有訴諸於道德激勵(例如切古華拉)或政治掛帥(如毛主義)的努力都會快速耗盡生命力,最後剩下兩個雙生兒般的另類選擇:回到資本主義,或建立這個或那個現代形式的「東方專制主義」。」

Show more...
1 year ago
20 minutes 14 seconds

不平靜的書桌
[不平靜的書桌]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思考烏托邦

請訂閱我的Patreon:
或一次性支持

著名的美國馬克思主義文化評論家詹明遜(Fredric Jameson)逝世,他終生沒有像馬克思晚年那樣,把大部份心力放在解開資本主義秘密的工作之上,卻拼命地評論種種文藝與流行文化文本,然而,他卻對「回歸資本主義」有獨特見解:

「有關社會主義,我們會碰到更多令人困惑難以解決的兩難,涉及共同體或集體⋯⋯沒有非超驗的資本經濟機制,所有訴諸於道德激勵(例如切古華拉)或政治掛帥(如毛主義)的努力都會快速耗盡生命力,最後剩下兩個雙生兒般的另類選擇:回到資本主義,或建立這個或那個現代形式的「東方專制主義」。」


Show more...
1 year ago
20 minutes 14 seconds

不平靜的書桌
[不平靜的書桌]「仇日」:誰要為學童之死負責?

平心而論,「仇日」不是官方的主要目的,當政者不是希望搞壞民眾與日本人的關係,真正目的是要建構愛國主義⋯⋯它未必是白紙黑字的思想課教科書,而是散佈各處的隱藏課程(hidden curriculum),甚至在流行文化及互聯網上一種情緒氣氛。

Show more...
1 year ago
21 minutes 42 seconds

不平靜的書桌
[不平靜的書桌]種族主義的狂想

請付費支持Patreon

「10%日裔台灣人」論,在歷史文獻、人口普查以至日常觀察也找不到任何根據,只有在華文網絡世界某些角落裡莫名奇妙地流傳。⋯⋯

Show more...
1 year ago
19 minutes 25 seconds

不平靜的書桌
[故紙堆裡的香港]私刑也是合法合理?1946年香港的一宗殺姦夫案

1841年的〈義律公告〉說:「凡有禮儀所關,鄉約律例,率准仍舊,亦無絲毫更改之議。且未奉國主另降諭旨之先,擬應大清律例規矩之治,居民除不拷訊硏鞫外,其餘稍無所改。凡有長老治理鄉里者,仍聽如舊。」但到底香港華人是否由大清律例所治?1946年的潮州人是否仍然認為鄉例適用,殺所謂「姦夫淫婦」是否可以?

Show more...
1 year ago
12 minutes 12 seconds

不平靜的書桌
〔故紙堆裡的香港〕 重光後的日常暴力

1946年1月12日,男子林添章(37歲)被控於大埔錦山村35號槍殺其繼母李樹嬌(49歲)。這是香港重光後的第一宗謀殺案,這說明了戰後香港社會甚麼特性?

Show more...
1 year ago
10 minutes 55 seconds

不平靜的書桌
[不平靜的書桌] 奧運:香港精神以外的故事

奧運結束了,在我腦海裡留下的不是香港精神⋯⋯


前奏音樂:From the album: GuitarFreaks Instrumental Rocksongs #9

Show more...
1 year ago
21 minutes 11 seconds

不平靜的書桌
[不平靜的書桌] 罪與罰以外的思考 | 《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 胡慕情

「2009年南投縣埔里鎮年僅27歲的婦女林于如,因積欠賭債,為詐領保險金,殺害自己的母親、毒死婆婆及丈夫,最高法院在2013年6月14日判處死刑定讞,成為台灣第四位女性死囚。」(維基百科)

她真是「驚世媳婦」與「黑寡婦」嗎?這樣描繪林于如是準確嗎?對她公平嗎?有沒有另一種更合理的描繪?

作者胡慕情是自由記者,曾任職台灣立報及公視,主跑環境議題與社會運動,現任鏡文學文化組採訪主任;她的評論及專題報導見於報導者及端傳媒,曾獲不少新聞及圖書大獎。

Show more...
1 year ago
25 minutes 47 seconds

不平靜的書桌
[不平靜的書桌] 氣候決定帝國命運?《價崩:氣候危機與大明王朝的終結》 卜正民(Timothy Brook)

明朝的崩潰的原因,就是剛愎自用的崇禎皇帝及無能腐敗的士大夫?
歷史學家卜正民的新著(2023英文原著,2024中譯本)嘗試整理氣候與糧價資料,指出這才是導致大明崩潰的最根本的原因。


Show more...
1 year ago
25 minutes 30 seconds

不平靜的書桌
[不平靜的書桌]全知全能的政府?裴敏欣,2024,《哨兵國家》(Sentinel State)

作者裴敏欣為美籍華人政治學家,專長為中國政治經濟、中美關係,任Keck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nd Strategic Studies主任。他在新著中勾劃出一個「人民戰爭」式的中國情報系統的歷史及結構。



Show more...
1 year ago
16 minutes 28 seconds

不平靜的書桌
[不平靜的書桌] 世紀末性/性別失常 | 游靜《天堂春夢:香港二十世紀電影史論》

今集介紹游靜對《富貴逼人》系列及周星馳電影的分析。

「從階級差異矛盾發掘笑料,站在小人物的位置表達對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科技文明的反抗,也是二十世紀初全球喜劇電影的底色。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在大半個二十世紀電影史的發展歷程中,其喜劇進路竟然從來沒有離開過這個關注;在八、九十年代,大約九七年以前的十年間,在貼近當代社會呈現的同時,風格上卻回到中國敘事電影不注重發展情節的前現代階段⋯⋯」

「周星馳在《長江七號》之前的作品,經常把對階級與被殖民身分(包括對國族、本土)等焦慮移置在關於性別失常的笑話上,讓觀眾認同周星馳身處(各種)制度底層之餘累積的負面情緒,發洩在一個看來無關痛癢,自己相對安全的領域上,獲得一種重新的自我肯定:不論你多給人看/揍扁,不論你跌倒多少次,你都不會像如花這樣明顯醜陋/「變態」/不知「羞恥」吧。」

Show more...
1 year ago
16 minutes 25 seconds

不平靜的書桌
上海-香港電影:姊妹家國 |游靜,《天堂春夢:二十世紀香港電影史論》

甚麼是香港電影的源頭?游靜沒有給我們答案,卻給了不少我們意想不到線索。

1930年上海是中國甚至是東亞地區的電影中心,當中有不少廣東人,包括著名的阮玲玉及胡蝶,她們算是香港電影工作的鼻祖嗎?
由上海到香港,游靜發現一個「姊妹家國」的次類型電影,十分有趣。

Show more...
1 year ago
21 minutes 23 seconds

不平靜的書桌
[不平靜的書桌] 新/後冷戰的 東方主義?評《幕府將軍》

參考書目:

Edward, Said. 1978. Orientalism.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Klein, Christina. 2003. Cold War Orientalism: Asia in the Middlebrow Imagination, 1945-1961. Oakl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比起《國王與我》,《幕府將軍》的小說或如今的版本可以說一種進步,把帶有東方主義色彩的東西重新處理,可以說是後或新冷戰的東方主義。例如小說描繪西方人眼中日本人的野蠻、殘忍及不可理喻,武士動不動便砍頭、切腹等等,但由於這次電視劇改編的細節夠多(集數也較第一個版本長),更加上十分刻意安排鞠子全程當語言及文化翻譯,因此,劇中的英國人John Blackthorne (Cosmo Jarvis)與觀眾像個初出道的人類學家,體驗文化衝擊與差異。」

Show more...
1 year ago
25 minutes 49 seconds

不平靜的書桌
[不平靜的書桌]《三體》:一個疲憊的帝國|薩依德的對位閱讀(contrapuntal reading)

本集以薩依德的對位閱讀,解讀一下《三體》。 Edward, Said. 1993.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Vintage. 「不禁讓人聯想到新冷戰,美國以至西方國家對中國威脅的恐懼,但若這真是個威脅,難道西方國家沒有責任嗎?中國「崛起」美國沒有貢獻?嚴格來說,電視劇渲染的不是薩依德說的東方主義或東方專制論,當中的遺緒,經過大量科幻處理,勉強可稱為「黄禍論」,卻又不太有種族主義色彩⋯⋯」

Show more...
1 year ago
22 minutes 55 seconds

不平靜的書桌
〔不平靜的書桌〕香港垃圾徵費之難

香港垃圾徵費政策為甚麼喚不起市民的熱情?而且還怨聲載道?

Max Liboiron and Josh Lepawsky. 2022. Discard Studies: Wasting, Systems, and Power. MIT Press


Show more...
1 year ago
17 minutes 51 seconds

不平靜的書桌
[不平靜的書桌] 周處何止除三害 :暴力電影美學 與觀賞關係(spectatorship)

介紹Alison Young (2010) The Scene of Violence: Cinema, Crime, Affect

Show more...
1 year ago
21 minutes 12 seconds

不平靜的書桌
[不平靜的書桌] 國家安全的世紀 | Rethinking American Grand Strategy

為甚麼風平浪靜時,國家要想像自己身處危機?

為甚麼要為各種各樣未可知的危機立法、禁止,甚至出兵?

為甚麼要國家安全成為一種不惜一切代價要達成的目的?

Rethinking American Grand Strategy (2021)一書中,歷史學家Andrew Preston 為我們剖析「國家安全」如何出現在美國政治之中。




Show more...
1 year ago
23 minutes 2 seconds

不平靜的書桌
葉蔭聰每次會介紹一本書,連繫上一件時事,希望從中帶給聽眾一個新觀點。 請支持葉蔭聰的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chongh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