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金流為王2》這本書,主要聚焦於財務管理和投資策略。書中探討了如何建立被動收入系統,強調現金流在財富累積中的核心地位,並建議讀者著重於資產配置而非僅僅追求資產增值。
為了有效對抗通膨並累積財富,資料來源提倡以「現金流為王」作為核心投資理念。其宗旨是投資旨在「賺資產」而非「賺錢」。金錢被視為「中轉站」,而能長期增值並產生持續現金流的「資產」才是「終點站」。
要實現這一目標,建議建立一個包含「防守」與「進攻」的「收入系統」:
1. 防守系統:
◦ 主要透過如**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和債券(Bond)等金融資產,每月穩定產生現金流以支應日常開支。這個系統不追求爆發性回報,而是以穩定現金流為目標。
◦ 「REITs + Bond」組合被特別強調為一種有效的金融資產被動收入組合。它的選擇是基於作者對金融和地產的熟悉,並旨在運用互補的投資產品。
2. 進攻系統:
◦ 從生意和公司業務中產生收入,其核心概念是「創造價值」,以現金流為起點,主動提升資產價值。
◦ 透過對增強價值的資產產生的現金流進行「再投資」,以累積資產並加速財富增長
。對抗通膨與累積財富的關鍵投資策略:
• 實質財富累積需抵擋通脹: 單純增加名義上的財富不足以應對通脹,應著重於維持和提升實質購買力。
• 善用槓桿: 槓桿是加速實質財富累積和有效對抗通脹的關鍵。它能顯著縮短財富翻倍所需的時間,例如在通脹環境下,運用槓桿可使實質財富更快增長。
然而,運用槓桿需考量時機與比例,並非盲目追求最大化回報。理想的投資狀態應是「靜」(穩定),利用槓桿的力量長期累積資產,而非短期內過度槓桿化。
• 建立「融資平台」: 在運用槓桿之前,必須先有低成本的「融資平台」。這意味著投資者需要擁有「可槓桿的資產」並能輕易取得融資,個人的信貸能力(如信用卡)或商業貸款皆可作為融資平台。
• 「產融結合」: 這是營商與投資結合的策略,透過金融手段與產業營運的整合,釋放資產流動性,利用槓桿提升資本回報率,將資產的升值部分轉化為現金流,再投資於不同類型的資產,以達到現金流多元化和資產配置平衡。
其終極操作是「現金流資本化與證券化」,即將產生持續現金流的資產進行資本化,以發揮其潛在價值。
• 投資「有效資產」: 「有效資產」是能夠持續產生現金流,並且其整體收益隨著時間增長速度比通脹更快的資產。投資工具型資產(如債券)的目的應是安全穩健地獲取高現金流回報,並降低風險。
• 「防守」才是最強的「進攻」: 這項原則強調建立一個可持續的現金流系統,以應對市場波動。在金融海嘯等危機時期,應著重於「防守」型投資以保留實力,為日後「大舉進攻」做好準備。
• 因應不同財富階段運用不同策略: 隨著財富層次的提升,需要運用不同的投資策略與融資方式,以突破各階段的極限。總體而言,投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持續的投資思維、堅持與執行,而非僅追求短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