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禪65 般若法華41 楞嚴經3 妄性如是,因何為在?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身繫無價寶珠不自知,智者指示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人生巧克力
人生禪65 般若法華41 楞嚴經3 妄性如是,因何為在?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身繫無價寶珠不自知,智者指示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
摘要**
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
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
真心如海水,無明如風,妄想如水中的動相。水本不動,但被風一吹,就生起動相。既依風才動,故風相和水相,是不相捨離。無明不覺亦不離本覺,所以風是依真生迷,即是無明。凡是執相是有,即是妄想。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
妄性如是,因何為在?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繫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現說殺、盜、淫業,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心中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從人得。
楞嚴經》中,憍陳如尊者因悟「客塵」二字得證聖果。起心動念這一念心,一個是「客」,一個是「主」。「客」,是指我們的妄想,像空中的灰塵一樣,始終是來來往往的。既然是妄想,來也好、去也好,就像灰塵一樣;能夠知道妄想的這念心,像虛空一樣,始終是寂然不動的主人。
六祖惠能大師說:「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
《法華經》方便品中 深著虛妄法,堅受不可捨,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
《法華經》譬喩品中 但離虛妄,名為解脫
無量義經
而諸眾生虛妄橫計,是此是彼,是得是失;起不善念,造眾惡業,輪迴六趣,受諸苦毒,無量億劫不能自出。菩薩摩訶薩如是諦觀,生憐愍心,發大慈悲,將欲救拔。無量
世尊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Back to Epis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