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Business
Society & Culture
Health & Fitness
Sports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2/v4/a8/a3/2a/a8a32a1b-0d06-102e-3b66-64e9447fed1d/mza_4901450931893899418.jpeg/600x600bb.jpg
人生巧克力
陳老爹
137 episodes
1 week ago
Show more...
How To
Education
RSS
All content for 人生巧克力 is the property of 陳老爹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Show more...
How To
Education
https://files.soundon.fm/1655607606313-d32c59d1-e7a5-464c-a9a8-ee985a483a2b.jpeg
人生禪60般若法華35 人生幾何,去日苦多。 不知苦本,深著苦因。 唸經心行離 諸著,離種種苦而得樂。人生當讀金剛經。
人生巧克力
1 hour 11 minutes
4 months ago
人生禪60般若法華35 人生幾何,去日苦多。 不知苦本,深著苦因。 唸經心行離 諸著,離種種苦而得樂。人生當讀金剛經。
** 般若法華35 金剛經說什麼14人生幾何,去日苦多。 不知苦本, 深著苦因。 唸經心行離 諸著,離種種苦而得樂。 人生當讀金剛經。** 摘要 譬喻品 若有眾生,不知苦本, 深著苦因,不能暫捨。 為是等故,方便說道。 諸苦所因,貪欲為本,..離諸苦縛,名得解脫。 不知苦本, 深著苦因。 諸苦所因,貪欲為本 苦 不知苦本, 深著苦因 這兩句話出自佛經,意思是:不知道痛苦的根源,卻深深執著於產生痛苦的原因,而所有痛苦的根源,都是由貪欲引起的。 簡而言之,不了解痛苦的本質,卻沉迷於產生痛苦的因素,而這些因素的根本就是貪欲。 不知苦本,深著苦因: 這句話點出了人們對於痛苦的無知和執著。 人們往往只看到痛苦的表象,卻不了解痛苦的根本原因,並且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諸苦所因,貪欲為本: - 這句話揭示了痛苦的根源,即貪欲。 佛教認為,一切煩惱和痛苦都源於對事物的不斷渴望和追求,這種貪欲是痛苦的根本原因。  總結: 這兩句話強調了了解痛苦本質的重要性,以及貪欲是痛苦的根本原因,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真正擺脫痛苦,走向解脫。  四聖諦: - 佛教的基本教義,包括苦諦(人生是痛苦的)、集諦(痛苦的原因是貪欲)、滅諦(滅除痛苦的方法)、道諦(通往解脫的道路)。  八苦: 佛教認為人生的八種痛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  貪欲: - 對事物無止境的渴望和追求,是佛教認為的煩惱和痛苦的根源。  法華經》云:「諸苦所因,貪欲為本。」「一切諸眾生,不得大解脫,皆由貪欲故,墮落於生死」,若能夠斷除貪瞋癡,在諸法因緣中不起分別想,必能成就解脫之道。 超越生死的菩薩們,為了救度眾生的苦,而不畏艱難,他們所受的苦難比我們更多,卻能夠不以為苦,身心自在,我們為什麼不學他們? 佛出現於世間宣揚大乘,能夠滋潤「一切枯槁」的「眾生」。這如下一場大雨,可以使枯稿的草木證林得到滋潤。佛法也形容像甘露,當眾生的內心很枯槁,充滿了煩惱,有貪欲、不滿足,苦得活不下去似的,佛菩蕯耕耘心田眾生苦惱憂愁,心力枯竭了。當佛法的法雨下來了,即能使他枯槁的心靈得到滋潤,使得眾生「離苦」,「得安隱樂 金剛經講中道凡事不能一刀切,執著於既有的成見。要以自由自在的心態從各個角度看待所有的事物。 無門禪師這首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讓人想到,只要心中不計較、不分別,以知足心和平常心過活,就是「日日是好日 「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是修行的態度,也是生活的態度。 修行當將重點放在利益眾生之上,如果我們的念頭心心念念都是成就眾生,「我」自然會放下。 惟我:儂今葬花人笑癡,他人葬儇知是誰。陷入自憐情境。 利他:落花不作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捨我其誰 以度一切眾生,成就眾生來降伏妄心,而且不執著 因緣有,要努力;自性空,不執著。金剛經所說的藉由利益眾生來成長自己。佛法認為我們現在受到的種種果報都有其因緣,若想要得解脫,必須學習面對境界,心不隨境轉,尤其遇到逆境,感恩生命中的逆行菩薩,時時檢核自己的修行,就像《法華經》中佛陀為提婆達多授記,感謝提婆達多這位逆行菩薩一樣。 「佛法」如舟,不令眾生沉淪苦海,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
人生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