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小莫,歡迎收聽今天的科技財經播報。今天是2025年10月4日星期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最新的國際財經動態。
一、美股道瓊、標普雙創歷史新高 AI樂觀情緒主導市場
美國股市昨天交出亮眼成績單,儘管市場仍擔憂政府停擺問題,但投資人對人工智慧前景的樂觀態度以及降息預期,推動道瓊工業指數大漲238.56點,漲幅0.51%,收在46,758.28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也小漲0.44點,收在6,715.79點,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不過科技股表現分歧,那斯達克指數下跌63.54點,跌幅0.28%,收在22,780.51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也回檔0.64%。這顯示市場資金正在進行板塊輪動,從高估值科技股轉向其他具潛力的產業。
二、川普政府釋關稅利多 傳統車廠股價應聲上漲
美國川普政府正考慮為在美國本土製造汽車的車廠提供關稅優惠措施,這項政策可望讓福特、通用汽車、豐田、本田等業者免受進口關稅負擔。消息一出,市場反應相當熱烈,福特ADR股價大漲3.68%,通用汽車ADR上漲1.3%,本田ADR與豐田ADR分別上漲2.14%與2.68%。有趣的是,特斯拉卻逆勢下跌1.42%,儘管前一天才宣布交付量創新高,顯示市場認為這項關稅優惠政策可能削弱特斯拉的競爭優勢。
三、馬斯克號召抵制Netflix 串流巨頭股價創四月來最大跌幅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持續在社群平台X上呼籲他的2.27億追蹤者取消訂閱Netflix,指控這家串流媒體巨頭在兒童節目中推送與跨性別相關的內容。受此影響,Netflix股價周五下跌,創下4月4日以來最大單周跌幅,在截至周五的5個交易日內累計下挫近5%。這起事件再次展現了馬斯克在社群媒體上的巨大影響力,也凸顯企業在處理敏感社會議題時需要更加謹慎。
四、台股四天狂飆千點 指數、市值頻創歷史新高
台灣股市本周表現極為強勁,無懼中秋變盤說,國際熱錢持續在連假前湧入。昨天台股在電子權值股領漲下,終場大漲382.67點,收在26,761點的歷史新高。更驚人的是,台股本周四個交易日就大漲1,180點,周線由黑翻紅,上市公司總市值衝破86兆元創新高。三大法人昨天買超210.75億元,本周累計回補833億元。這波漲勢主要由AI相關族群帶動,顯示台灣在全球AI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持續獲得市場肯定。
五、台積電飆上1,400元新天價 市值達36.3兆元
權值王台積電昨天表現極為強勁,尾盤出現大單敲進,推升股價站上1,400元新天價,單日大漲40元,市值衝上36.3兆元。更令人驚訝的是,台積電在盤後鉅額交易中更飆出1,500元的新高價。台積電本周四個交易日就急漲100元,市值激增2.59兆元。最後一盤更爆出5,711張買單,顯示市場對台積電的信心持續增強。台積電的強勢表現不僅帶動台股創新高,也鞏固了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導地位。
六、OpenAI執行長訪亞洲 催漲AI概念股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近日訪問台灣、韓國、日本,不只與許多企業簽署協議,更為亞股的人工智慧題材帶來更多樂觀氛圍。「奧特曼光芒」四射激勵台、韓、日股屢創新高,催漲AI類股的能力不下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特別是OpenAI的「星際之門」計畫傳出與三星、SK海力士簽署意向書,將供應記憶體,帶動相關族群股價大漲。這顯示AI應用的快速發展正在為亞洲科技產業帶來龐大商機。
七、記憶體族群強勢爆發 南亞科、華邦電領漲
受惠於記憶體報價回升以及OpenAI星際之門計畫的利多,記憶體族群昨天表現極為強勁。群聯復牌即攻上796元漲停,華東同樣亮燈收高,南亞科、華邦電、威剛等齊揚。外資昨天買超記憶體股最多,顯示法人看好記憶體產業的復甦前景。南亞科第三季營收季增78%,南電更攻漲停收254元,衝上22個月新高。記憶體族群的強勢表現,反映AI應用對高效能記憶體的龐大需求。
八、大小摩唱旺蘋果供應鏈 點名四台廠受惠
摩根士丹利與摩根大通證券最新報告同聲唱旺蘋果供應鏈前景。小摩看好iPhone 17需求續熱,並上修2025年iPhone產量預估;大摩則點名蘋果有望在PC半導體市場脫穎而出。兩大外資分別按讚大立光、玉晶光、義隆與譜瑞-KY等台廠,認為這些公司將受惠於蘋果新產品的推出。這顯示儘管市場擔憂iPhone需求放緩,但供應鏈廠商仍有望在新技術應用中找到成長動能。
九、輝達來台設總部卡關 對政治口水戰表達失望
輝達來台設立總部的「北士科T17、T18基地」案出現變數。親近輝達的知情人士透露,輝達明確表達「由新光人壽先興建、後移轉的方案」是絕對不可行,甚至T17、T18基地還陷入政治議題,卡在政治口水戰,對此非常失望。這起事件凸顯台灣在吸引國際科技巨頭投資時,除了提供優惠條件外,還需要更有效率的行政流程以及減少政治干擾,才能真正把握住全球科技產業重組的機會。
十、長榮航空首航達拉斯 穩坐北美航線一哥
航空業積極搶攻美國市場商機,長榮航空睽違九年再度開闢北美新航點,昨天首航桃園-達拉斯航線。這條新航線帶動北美線占長榮航空客運營收近四成,平均載客率在八成以上。長榮航空不斷擴大北美布局,推估2026年台灣到北美線的航班將突破100班,穩坐北美一哥地位。這反映出台美經貿往來日益密切,也顯示航空業對疫後旅遊復甦以及商務需求成長抱持樂觀態度。
----------------------------------------
以上就是今天的科技財經重點整理。整體來看,AI浪潮持續推升美台股市創新高,記憶體族群強勢爆發,而蘋果供應鏈也獲得外資力挺。不過投資人也需要留意美國政府停擺風險以及十月魔咒的歷史經驗。我是小莫,感謝您的收聽,祝大家中秋佳節愉快,我們下次見!